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左江日报
关于发展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几点思考
——以宁明县亭亮镇立新村为例
□ 黄浩能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就如何通过发展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笔者结合宁明县亭亮镇立新村近年来产业发展情况,谈谈自己的看法。
立新村位于宁明县亭亮镇西北部,下辖8个自然屯,8个村民小组,共582户2341人。近年来,立新村着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并于去年开始大力发展坚果种植,截至目前,全村共种植坚果面积306亩,引进各优质品种牛85头,种植火龙果面积100亩。
立新村主要产业是甘蔗。近几年来,立新村坚持把种植甘蔗作为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大力发展糖料蔗种植。2017-2018年,立新村共完成了5000亩“双高”基地建设,大大提高了甘蔗产量。2022年,立新村种植甘蔗面积7500多亩,全村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400元。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村居民增收致富能力。立新村坚持基础先行的原则,把夯实基础作为促进农村居民增收致富的首要任务和关键环节来抓。通过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围绕农村产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夯实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改善农村居民特别是低收入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增收致富能力。加快村级道路建设,积极争取通村公路项目资金,加大对村组道路的管护力度。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人饮安全和基本口粮田建设为重点,加大人饮安全建设和管护力度。2022年底,实现全村人人有安全饮用水喝的目标。
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拓宽农村居民增加家庭经营性收入渠道。立新村将发展优势产业、调优农业产业结构作为促进农村居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选准发展方向和发展产业,努力增加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性收入。根据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本村人才土地、环境资源优势,合理引导农户改变发展思路,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的种植养殖业发展,实现农业产业“一村一品”,规模化种植火龙果,完善销售渠道,加大坚果的发展力度、扩大甘蔗的品牌效应,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组织领办合作社,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村党组织、村民委领办合作社,结合本村产业发展实际,本着集体增收、农民增利的原则,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社。一是参与经营。通过办理各项证件,提供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服务,提取利润,增加村集体收入。二是入股分红。将本村土地、资金、农业机械等入股合作社,按收入比例获取分红。三是争取项目。以合作社名义,争取上级政策扶持,资金落地后,按村集体与合作社贡献大小合理分配,再次投资,增加收入。
积极开展技能培训,拓宽农村居民就业转移途径,增加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立新村以提升就业技能和发展现代农业为导向,积极争取资金,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技能培训、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力争每年让500人接受劳动技能培训。坚持把劳务输出作为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加强与劳务用工市场的对接,及时为农村居民提供就业信息服务,从而增加农村居民转移就业收入。
用活国家扶持政策,为农村居民增收致富提供保障。立新村严格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确保各项涉农补贴资金安全及时发放到农村居民手中。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积极争取上级对农业生产的扶持力度,通过争取到的种子种苗、农资、农机等实物补助,帮助农村居民,特别是低收入农户发展种养业。逐步完善保障体系,提高保障水平。严格按照农村低保相关政策,加强对低保对象的动态管理,切实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积极做好农村低收入农户家庭成员参保工作,建立健全农村困难群众长效帮扶机制。
(作者单位:中共宁明县委党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7 14: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