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宋朝的海外贸易达到古代顶峰,原因是什么?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14 11:50:00 来源:戏说三国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两次对外开放的高峰期,即唐朝和宋朝。不过,这两个朝代对外开放的形式并不一样。

我们先看两幅画。第一幅是唐朝大诗人王维的《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里面有“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之句,描绘了大明宫殿的华丽、帝王尊严,以及四海臣服的大唐气象。可这是一种“万国来朝”的王者荣耀。

宋朝的海外贸易达到古代顶峰,原因是什么?

第二幅是北宋翰林学士李邴的《咏宋代泉州海外交通贸易》,中有“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之句,描绘的是东方第一大港泉州桅帆如云、商贾云集的繁华商贸景象。这是一种经济繁荣,“万国通商”的盛世。

可见,宋代十分注重实用主义,发达的农业、手工业,也带动了商业繁荣,对外贸易也达到了鼎盛时期,以海外贸易为主。

当时,同宋朝政府有贸易往来的国家,遍及今天的东南亚、南亚、西亚,以及东北亚的朝鲜和日本。

南宋海外贸易最发达时,通商的国家达50多个,进口货物达200多种。政府也将海外贸易作为一条纽带,沟通海外各国的文化和技术交流。

从海外引进的水稻、绿豆等优良品种,对我国农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而宋朝的丝织品、瓷器等手工业品的输出,不仅拉动海外各国的消费,还推动当地有关生产技术的发展。

宋朝的海外贸易达到古代顶峰,原因是什么?

积极的对外贸易政策,让宋朝政府获得巨额财政收入。公元1159年,外贸收入达二百万缗(成串的铜钱,每串一千文),相当于宋朝政府年收入总额的二十分之一,占据财政收支重要地位。

那么,宋朝的海外贸易,为何会如此发达呢?

首先,西夏的兴起,传统的“丝绸之路”受阻,不得不重视开拓海外贸易。

丝绸之路自开通以来,一直是中国与世界沟通的一座重要桥梁。传统的丝绸之路,自中国西汉都城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后到达中亚,之后途径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直达地中海地区,最后抵达终点站--罗马城,长达六千多公里。

从丝绸之路起点长安出发,途径陇西高原、河西走廊到玉门关和阳关的这一段路程,被称为丝绸之路的东段。

北宋初年,随着西夏与宋朝对峙局面的形成,西夏牢牢地将丝绸之路的东段控制在在了自己手里。

宋朝的海外贸易达到古代顶峰,原因是什么?

为了延续与丝路沿线各国的商贸往来,除开辟一条地形更为崎岖的青唐道外,也促进了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相较之下,海路的运输成本要比新的丝绸之路低得多。

其次,国内发达的商业,不断进步的造船航海技术,为海外贸易提供物质技术条件。

宋代的造船业,尤其是海船的质量已处于当时世界领先水平。宋太宗时,全国每年造船已达三千多艘。出海商船的数量之多、吨位之大,为世界之最。

当时的船只分客舟和神舟两种。宋朝画家徐兢在跟随宋使出使朝鲜时,在《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描绘有两种船,云:客舟“其长十余丈,深三丈,阔二丈五尺,可载二千斛粟”,一斛为十斗。神舟“神舟之长阔、高大、什物、器用、人数,皆三倍于客舟也。”可见,神舟比客舟大得多。

据《梦粱录》又载:“浙江乃通江渡海之津道,且如海商之舰,大小不等,大者五千料,可载五六百人;中等二千料至一千料,亦可载二三百人;余者谓之‘钻风’,大小八橹或六橹,每船可载百余人。”“料”古代的造船计量单位,一料是十立方尺(宋尺)。

其次,指南针的运用,更是直接推动了宋朝对外贸易。为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的规模,宋太宗非常重视外出招商。据《宋史》云:“雍熙中,遣内侍八人赍敕书金帛,分四路招致海南诸蕃。”

宋朝的海外贸易达到古代顶峰,原因是什么?

到了宋高宗赵构这一代的南宋,虽然偏安江南,但仍不遗余力地对外招商,发明“以商招商”。当时乘中国贸易的人长期居住在泉州等地。中国商人到国外经商的也不少,大多是浙江、福建人。

再次,统治者为增加财政收入,采取优惠外商贸易的政策,吸引外商。

当时,上自朝廷下至各级地方政府,都致力于营造良好的招商环境,制定吸引外商和保护其合法权益的法规政策,不仅减免赋税,还设置各种奖励,赐以服饰、礼品等;外商来华或离开,市舶官员还要设宴招待等。

甚至成绩突出的外商还会被授予官职。如南宋后期,曾任命外商蒲寿庚为“提举泉州市舶司”,掌管海外贸易工作长达30多年。

最后,政府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备的外贸管理制度。

宋朝时期,诞生了中国第一部,也是世界第一部对外贸易法规《市舶法》,比1651年英国颁布的第一个保护英国本土航海贸易垄断的法案《航海条例》早571年。

宋朝的海外贸易达到古代顶峰,原因是什么?

市舶,是唐宋时期对中外互市商船的通称。海外贸易的立法起源于唐朝,但是没有形成体系。至宋朝,随着对外贸易的扩大发展,对外贸易立法也逐渐趋于完备和成熟。

宋代的海外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历程中,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对人类的文明和各民族间的友谊作出了突出贡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4 13: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朝初期对外政策与朝贡贸易
...唐朝时期朝贡贸易的不同。2.郑和下西洋——朝贡贸易的顶峰明成祖朱棣实行比朱元璋更严格的海禁,同时朝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永乐二年(1404)正月,福建沿海私人海外贸易活跃,政府
2023-12-21 14:40:00
明穆宗行事低调,在位仅6年时间就把世界一半财富都挣回来了
...里也被称为“隆庆开关”,一时间明朝的经济发展达到了顶峰,“外汇”不断流入国内。三、大力开展对外贸易明穆宗的这一举动,实则是从现实角度开放了明朝的“海禁”政策,而这一举动也让对
2023-02-15 17:27:00
宋朝被称为最“强盛”的海权王朝,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繁荣
...也是恢复了当时海上对外贸易,甚至更上一层楼。这其中原因也大致分为几类:首先,宋朝海外的初衷其实有些无奈从吐蕃在安史之乱后,就一直把控着河西走廊和西域地区,这也切断了中原王朝想
2023-04-18 09:31:00
为3000匹马大动干戈,汉武帝决策遭质疑
...000只汗血宝马,于是派遣使者前往大宛。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一次大宛拒绝了这次交易。不仅如此,大宛的国王还把汉朝的使者给杀了。 当时国富力强的汉武帝,怎么能够忍受这种屈辱
2022-12-24 12:02:00
唐朝有多强大?从哪场史书记载的战争可以看出来
...货物贸易了。一直到了唐朝时期,两国贸易活动更是达到顶峰。不仅如此,其实唐朝和阿拉伯帝国还发生过战争。当时的阿拉伯人对于唐朝是一种臣服的姿态还是敌视的态度呢?唐朝和阿拉伯帝国在
2024-03-13 17:22:00
清朝的洋商,是如何在广州“十三行”做买卖的?
...体现出封建法制的性质。广州十三行法制的基础是发展至顶峰的封建法制,清政府又以华夷之辨与儒家天下观作为广州十三行法制建立的指导思想,法制理念的封建性局限了广州十三行法制的内容,
2022-12-20 13:10:00
明清两朝难道不知道海外贸易能挣钱吗?为何要闭关锁国?
...寇”占据海岛充当走私基地。这也是嘉靖年间倭寇盛行的原因之一。嘉靖去世后隆庆帝登基开放海禁,以官方允许的情况下与海外贸易。当然福建巡抚涂泽民不断递提议“议开禁例”是隆庆帝允许海
2025-04-26 17:11:00
明朝灭亡,300残兵逃亡南海建一国家,如今过得怎样
...束。明朝在永乐、宣德两个皇帝的时代,海外交流达到了顶峰,那也是郑和七次出海远航的时代。当时,郑和的远洋航行得到了明成祖的支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明成祖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他
2023-03-13 16:46:00
两汉几逢乱局,商业贸易如何能愈发繁荣
...多年的封建时期,其中汉朝所取得的成绩堪称瞩目,而其贸易的发展尤为令人注目;我们都知道汉朝通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尽管这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却也反映了汉代贸易繁荣的特点。而本篇文
2024-03-25 16:4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中的太原:作家胡正的抗日足迹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山西作家胡正(资料图片) 山药蛋派作家以赵树理为代表,还有被称为“西李马胡孙”的西戎、李束为
2025-08-22 08:06: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无数英勇的中华儿女投身抗战
2025-08-22 09:38:00
1965年上映的中国戏曲电影《节振国》,讲述了1938年开滦赵各庄煤矿工人纠察队队长节振国不畏强暴,率先带领工友们掀起五矿同盟大罢工的浪潮
2025-08-22 10:14:00
一份《救国时报》串联起万里之外的东北抗战记忆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的众多泛黄资料和照片中间,一摞新书映入了中国吉林网记者的眼帘,这本书就是《远隔重洋的呐喊:〈救国时报〉东北抗战史料选编》
2025-08-22 13:06:00
在吉林这片土地上,藏着一群人的热血与不屈——东北抗联的故事,你必须知道!
听,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的展厅里,吉林省博物院讲解科科长崔玉卓正在声情并茂地讲述着东北抗日联军的故事:“周保中这样表述这段艰苦的岁月:‘听不到党中央的声音
2025-08-22 13:07:00
海报图品 | 齐国那些不可错过的历史名场面
AI图生成:刘伯垚、孙莹长图设计:王岩文案:孙莹、田泽文
2025-08-22 17:41:00
从春秋首霸到稷下争鸣,齐地往事织就斑斓长卷
在齐鲁大地上,齐国的历史如一幅波澜壮阔的长卷,每一个事件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串联起从立国到兴衰的千年风云。自姜太公受封于齐奠定基业
2025-08-22 17:49:00
“石镌风华”太原纯阳宫藏历代墓志精粹展,8月22日在山西古建筑博物馆(纯阳宫)开展。作为山西首个以“墓志发展演变”为主题的展览
2025-08-22 20:30:00
首次公开亮相!限时展出!这两件青铜器到底有怎样的意义?
日前在榆树市发现了两件夫余国的青铜器——青铜鍑和青铜锸,8月22日起在新民大街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限定首展,首次公开亮相
2025-08-22 20:58:00
抗战中的太原:谷草藏英雄 谱写鱼水情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王立岗(右)回太原看望父老乡亲。(图片由王立岗儿子王洪提供)翻开那段血与火交织的历史画卷,一个发生在太行山麓的动人故事跃然眼前
2025-08-21 07:20:00
我们的抗战|军民情深:一碗饺子的牵挂与八十年的守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苗 郭辰昊 徐宁 于洋 王琳“我村人民年年莫忘,今天来送饺子给你们拜年。”在山东临沂朱村,每逢大年初一
2025-08-21 10:21:00
宋韵留香 四时风雅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 一缕青烟自香炉袅袅升起,茶汤在盏中泛起云纹……在历史的长河中,宋代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其文化之昌盛
2025-08-21 10:47:00
丰乐剧场墙缝里藏了六把刀
如果你来到吉林省近现代史展,一定会被一楼一个展柜里保存非常完整的沙俄哥萨克军刀吸引,展柜里的军刀闪着寒光,刀上的花纹清晰可见
2025-08-21 10:55:00
【灵山夜话】张恨水笔下的上饶
张恨水(1895-1967),原名张心远,安徽潜山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通俗小说大家。他一生创作超千万字,既有《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等风靡一时的言情小说
2025-08-21 1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