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宋朝的海外贸易达到古代顶峰,原因是什么?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14 11:50:00 来源:戏说三国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两次对外开放的高峰期,即唐朝和宋朝。不过,这两个朝代对外开放的形式并不一样。

我们先看两幅画。第一幅是唐朝大诗人王维的《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里面有“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之句,描绘了大明宫殿的华丽、帝王尊严,以及四海臣服的大唐气象。可这是一种“万国来朝”的王者荣耀。

宋朝的海外贸易达到古代顶峰,原因是什么?

第二幅是北宋翰林学士李邴的《咏宋代泉州海外交通贸易》,中有“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之句,描绘的是东方第一大港泉州桅帆如云、商贾云集的繁华商贸景象。这是一种经济繁荣,“万国通商”的盛世。

可见,宋代十分注重实用主义,发达的农业、手工业,也带动了商业繁荣,对外贸易也达到了鼎盛时期,以海外贸易为主。

当时,同宋朝政府有贸易往来的国家,遍及今天的东南亚、南亚、西亚,以及东北亚的朝鲜和日本。

南宋海外贸易最发达时,通商的国家达50多个,进口货物达200多种。政府也将海外贸易作为一条纽带,沟通海外各国的文化和技术交流。

从海外引进的水稻、绿豆等优良品种,对我国农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而宋朝的丝织品、瓷器等手工业品的输出,不仅拉动海外各国的消费,还推动当地有关生产技术的发展。

宋朝的海外贸易达到古代顶峰,原因是什么?

积极的对外贸易政策,让宋朝政府获得巨额财政收入。公元1159年,外贸收入达二百万缗(成串的铜钱,每串一千文),相当于宋朝政府年收入总额的二十分之一,占据财政收支重要地位。

那么,宋朝的海外贸易,为何会如此发达呢?

首先,西夏的兴起,传统的“丝绸之路”受阻,不得不重视开拓海外贸易。

丝绸之路自开通以来,一直是中国与世界沟通的一座重要桥梁。传统的丝绸之路,自中国西汉都城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后到达中亚,之后途径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直达地中海地区,最后抵达终点站--罗马城,长达六千多公里。

从丝绸之路起点长安出发,途径陇西高原、河西走廊到玉门关和阳关的这一段路程,被称为丝绸之路的东段。

北宋初年,随着西夏与宋朝对峙局面的形成,西夏牢牢地将丝绸之路的东段控制在在了自己手里。

宋朝的海外贸易达到古代顶峰,原因是什么?

为了延续与丝路沿线各国的商贸往来,除开辟一条地形更为崎岖的青唐道外,也促进了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相较之下,海路的运输成本要比新的丝绸之路低得多。

其次,国内发达的商业,不断进步的造船航海技术,为海外贸易提供物质技术条件。

宋代的造船业,尤其是海船的质量已处于当时世界领先水平。宋太宗时,全国每年造船已达三千多艘。出海商船的数量之多、吨位之大,为世界之最。

当时的船只分客舟和神舟两种。宋朝画家徐兢在跟随宋使出使朝鲜时,在《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描绘有两种船,云:客舟“其长十余丈,深三丈,阔二丈五尺,可载二千斛粟”,一斛为十斗。神舟“神舟之长阔、高大、什物、器用、人数,皆三倍于客舟也。”可见,神舟比客舟大得多。

据《梦粱录》又载:“浙江乃通江渡海之津道,且如海商之舰,大小不等,大者五千料,可载五六百人;中等二千料至一千料,亦可载二三百人;余者谓之‘钻风’,大小八橹或六橹,每船可载百余人。”“料”古代的造船计量单位,一料是十立方尺(宋尺)。

其次,指南针的运用,更是直接推动了宋朝对外贸易。为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的规模,宋太宗非常重视外出招商。据《宋史》云:“雍熙中,遣内侍八人赍敕书金帛,分四路招致海南诸蕃。”

宋朝的海外贸易达到古代顶峰,原因是什么?

到了宋高宗赵构这一代的南宋,虽然偏安江南,但仍不遗余力地对外招商,发明“以商招商”。当时乘中国贸易的人长期居住在泉州等地。中国商人到国外经商的也不少,大多是浙江、福建人。

再次,统治者为增加财政收入,采取优惠外商贸易的政策,吸引外商。

当时,上自朝廷下至各级地方政府,都致力于营造良好的招商环境,制定吸引外商和保护其合法权益的法规政策,不仅减免赋税,还设置各种奖励,赐以服饰、礼品等;外商来华或离开,市舶官员还要设宴招待等。

甚至成绩突出的外商还会被授予官职。如南宋后期,曾任命外商蒲寿庚为“提举泉州市舶司”,掌管海外贸易工作长达30多年。

最后,政府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备的外贸管理制度。

宋朝时期,诞生了中国第一部,也是世界第一部对外贸易法规《市舶法》,比1651年英国颁布的第一个保护英国本土航海贸易垄断的法案《航海条例》早571年。

宋朝的海外贸易达到古代顶峰,原因是什么?

市舶,是唐宋时期对中外互市商船的通称。海外贸易的立法起源于唐朝,但是没有形成体系。至宋朝,随着对外贸易的扩大发展,对外贸易立法也逐渐趋于完备和成熟。

宋代的海外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历程中,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对人类的文明和各民族间的友谊作出了突出贡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4 13: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朝初期对外政策与朝贡贸易
...唐朝时期朝贡贸易的不同。2.郑和下西洋——朝贡贸易的顶峰明成祖朱棣实行比朱元璋更严格的海禁,同时朝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永乐二年(1404)正月,福建沿海私人海外贸易活跃,政府
2023-12-21 14:40:00
明穆宗行事低调,在位仅6年时间就把世界一半财富都挣回来了
...里也被称为“隆庆开关”,一时间明朝的经济发展达到了顶峰,“外汇”不断流入国内。三、大力开展对外贸易明穆宗的这一举动,实则是从现实角度开放了明朝的“海禁”政策,而这一举动也让对
2023-02-15 17:27:00
宋朝被称为最“强盛”的海权王朝,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繁荣
...也是恢复了当时海上对外贸易,甚至更上一层楼。这其中原因也大致分为几类:首先,宋朝海外的初衷其实有些无奈从吐蕃在安史之乱后,就一直把控着河西走廊和西域地区,这也切断了中原王朝想
2023-04-18 09:31:00
为3000匹马大动干戈,汉武帝决策遭质疑
...000只汗血宝马,于是派遣使者前往大宛。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一次大宛拒绝了这次交易。不仅如此,大宛的国王还把汉朝的使者给杀了。 当时国富力强的汉武帝,怎么能够忍受这种屈辱
2022-12-24 12:02:00
唐朝有多强大?从哪场史书记载的战争可以看出来
...货物贸易了。一直到了唐朝时期,两国贸易活动更是达到顶峰。不仅如此,其实唐朝和阿拉伯帝国还发生过战争。当时的阿拉伯人对于唐朝是一种臣服的姿态还是敌视的态度呢?唐朝和阿拉伯帝国在
2024-03-13 17:22:00
清朝的洋商,是如何在广州“十三行”做买卖的?
...体现出封建法制的性质。广州十三行法制的基础是发展至顶峰的封建法制,清政府又以华夷之辨与儒家天下观作为广州十三行法制建立的指导思想,法制理念的封建性局限了广州十三行法制的内容,
2022-12-20 13:10
两汉几逢乱局,商业贸易如何能愈发繁荣
...多年的封建时期,其中汉朝所取得的成绩堪称瞩目,而其贸易的发展尤为令人注目;我们都知道汉朝通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尽管这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却也反映了汉代贸易繁荣的特点。而本篇文
2024-03-25 16:49:00
明朝灭亡,300残兵逃亡南海建一国家,如今过得怎样
...束。明朝在永乐、宣德两个皇帝的时代,海外交流达到了顶峰,那也是郑和七次出海远航的时代。当时,郑和的远洋航行得到了明成祖的支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明成祖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他
2023-03-13 16:46:00
新疆外贸“向西走”为何值得期待?
...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是其倡议受到好评的主要原因,也正符合中亚各国发展的期盼。“中国是大国,仍在追求不断开放,共同发展。”位于中国西北部的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与8个
2023-01-30 17:0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