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连云港日报
□ 庄婷婷 方成 吴一
走进灌云县南岗镇东园村“岭上仁家”新型社区,村部红旗高高飘扬,村中柏油路整洁宽敞,庭院式农家小楼坐落有序……这个原本贫穷落后的岗岭小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外打工几年没回家了,没想到村子变化这么大,以前住的房子老旧漏雨,环境脏乱差,生活不便,岗岭地区连自来水都没有。现在这新型农村社区里,宽敞明亮,媳妇还能在菊花茶基地里找到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东园村村民周玉民感慨。
东岭稻麦地,园中菊花香。从村集体一穷二白到年经营性收入突破180万元,东园村因地制宜发展“稻麦+菊香”特色产业,走出一条富民兴村新路径。
2019年6月,东园村紧紧抓住东园村“岭上仁家”新型社区建设机遇,流转土地350亩,引进菊花种植农业公司,因地制宜种植贡菊、金丝菊、雏菊等菊花品种,发展发展壮大菊花特色产业。
“东园村的土壤非常适合种植菊花,泡出的菊花茶茶汤清亮、香味持久,在安徽、南京、盐城等地十分畅销,每亩菊茶能够带来近6000元的收益。”东园村书记龚兴旺介绍。通过“菊花经济”不仅能够有力带动村级经济发展,而且解决了村中200余名留守妇女实现就近就业增收问题,真正让村民富起来、让乡村美起来。
菊花产业初有成效,东园村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坚定富民兴村目标乘胜追击,加大土地流转规模,继续流转540亩土地进行稻麦轮作,以“端稳饭碗”迈向村集体“稻麦+菊香”多元农业产业兴旺增收。规模化的农田加上现代化的农机设施,让种田更高效,粮食品质产量、机械化作业率得到显著提升,去年水稻平均亩产超700公斤,小麦亩产超500公斤,全村土地规模经营“规模化”“标准化”水平稳步提升。
通过特色产业的发展,2022年,东园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180万元,实现持续有效的壮大村集体经济。
为提高农业产业附加值,带动更多农民在“家门口”就业,东园村依托省扶持壮大村集体经营项目,大力发展农业产业配套设施。今年,村集体建设1400平方米烘干厂房,购置烘干设备,建强“种植+烘干+包装+销售”的一体化产业链,实现菊花、稻麦就地加工,提高农产品种植效益,并为周边镇村提供烘干服务,增加村集体收入。同时,再流转土地300余亩进行稻麦轮作,预计全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可达240万元,净收入可超80万元。
村集体有了钱,东园村坚持发展成果村民共享,将增进民生福祉作为重中之重,进一步完善村内软硬件设施,推动东园村道路改善、补绿造林、“岭上仁家”社区改造升级、惠民设施建设等40项民生实事落细落实,让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1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