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扬子晚报
为全面贯彻落实《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打好种业翻身仗,加快推进优质稻麦新品种更新替代,近年来,苏州吴中区紧紧围绕粮食生产“调优增绿、提质增效”的总体目标,全力推动粮食绿色高质高效规模生产,在甪直镇、临湖镇、胥口镇、光福镇、金庭镇等地打造了一批重点突出“优质高效品种+缓释长效肥料+绿色防控栽培”三位一体的稻麦绿色高质高效生产示范区,以优质品种为核心,深入挖掘粮食增产潜力,因地制宜探索推广了一套以控氮减药绿色栽培为措施、以增产提质增效为目标的稻麦周年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新模式。
前沿科技攻关,以稻麦品种创新激发农业源头活力
针对“吴中大米”产业结构和小麦增产短板,示范区以苏州市自主创新的特优食味品种苏香粳100为水稻典型品种,以优质高产中抗赤霉病的强筋专用型品种镇麦12号为小麦典型品种,探索因种栽培新模式,引导优质高效稻麦新品种推广。通过示范区建设和引导带动,全区农户对稻麦主推品种的信任感和接受度进一步提高,苏州市自主创新品种苏香粳100覆盖率达22.4%,较往年有显著提升,镇麦12号等主推品种秋播覆盖率达98%,基本实现全覆盖。
因地制宜防控,以化肥农药减量推动农业降本节能
通过采取“以产定肥、以土定肥、以肥定肥”技术手段,根据产量目标,基于测土详情,综合生产主体现有农机情况,科学选用当前主推的有机无机复混肥、测土配方肥、缓释掺混肥料,动态调整养分投入策略,减少化肥使用量和人工投入,推动粮食生产节能增效。
同时遵循农药减量要求,应用休耕轮作、田块深翻、覆膜控草,性(食)诱剂、杀虫灯诱杀、生物农药、诱集植物、显花作物等绿色防控技术达到病虫草害防治,将传统防控向绿色高效转型升级。通过减少化学农药施用量,保证作物高产的同时,削减了单位粮食产量所需化肥农药,维护了示范区水土系统的稳定,兼顾了生产环境的双向需求。
服务技术保障,以送技下乡入户实现农业增产增收
示范区通过有机融合机插水稻育秧(硬地育秧)技术、水稻机插缓混一次施肥技术、水肥综合管理技术、水稻绿色优质栽培技术、智能农机无人作业技术、绿色防控技术等当前主推的栽培管理技术,形成适用于典型品种的绿色轻简高效栽培模式,并按照“帮助农户认识,取得农户认可,指导农户应用”的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思路,组织区种子管理部门、区农技植保部门等形成技术力量,并联合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苏州市农业科学院等专家团队开展栽培技术服务,将好品种、好技术、好模式、好服务送到农户手中,有针对性地解决稻麦生产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自水稻成熟后,各示范区广泛开展了现场测产活动,其中苏香粳100实测亩产平均670.3公斤,其中甪直镇三马村示范区实测亩产达706.8公斤,相比往年产量增加明显。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顾秋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3 06: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