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百越小国东瓯是如何消失的?东瓯人的后裔在这4个省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2-28 22:09: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两千多年前,在南方的百越之地,有一个小国名曰东瓯。东瓯之名始见于《史记·东越列传》,东瓯原称王国,因建都大东瓯所以被称之为东瓯。《史记·东越列传》载:“闽越王无诸及越东海王播者,句践之后,姓骆氏,秦已并天下,皆废为君长”可见,东瓯属于勾践之后人和闽越的关系是紧密的,在地理上是相连闽中郡的范围之内。

百越小国东瓯是如何消失的?东瓯人的后裔在这4个省

在秦朝时期,东瓯王(驺)摇和闽越王无诸是臣服于秦的。秦王朝用的是羁縻方式来统治东瓯,即用原来的东瓯王摇去统治瓯江流域的越人。因此,有秦一朝,东瓯之地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秦朝末年,东瓯参加了反对秦国的起义,投入了项羽的阵营之中。秦朝灭亡之后,东瓯又投向刘邦,帮助刘邦攻打项羽。关于这一段历史,《史记》曾这样记载:“及诸侯叛秦,无诸、摇率越归鄱阳令吴芮,所谓鄱君笑灭秦。当是之时,项籍主命,弗王,以故不附楚。汉击摇率越人佐汉。”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政权,东瓯王摇因为辅佐刘邦有功,被封为瓯王。汉朝对东瓯依旧采取羁縻统治的方法,对东瓯建立起了臣属关系。西汉王朝政权巩固之后,刘邦开始大力削除异姓王的权力。东瓯作为一个封国,自然逃不掉这一劫,故而东瓯开始不向朝廷纳贡,最后演变到武装反叛的地步。

百越小国东瓯是如何消失的?东瓯人的后裔在这4个省

汉景帝三年,吴王刘濞掀起七国之乱,东瓯王随即加入叛军队列,公开与汉王朝叫板。《史记·东越列传》记载:“后数世,至孝景三年(公元前154年),吴王濞反,欲从闽越,闽越未肯行,独东瓯从吴。及吴破,东瓯受汉购,杀吴王丹徒,以故皆不得诛,归国。吴王子子驹亡走围越,怨东瓯杀其父,常劝闽越击东瓯。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闽越发兵围东瓯,东瓯食尽,且降,乃使人告急天子。”

此时大汉的天子是汉武帝,汉武帝接到东瓯求援的消息,征求众大臣意见,此时救不救东瓯引起了大臣们的争论。《史记·东越列传》载:“天子问太尉田蚡,田蚡以越人反复无常,不愿派兵救之。”中大夫庄助却不这样认为,庄助认为:“小国以穷困来告急天子,天子弗振,彼当安所告想?又何以子万国乎?”此时的汉武帝刚刚即位没多久,想要立一立天子威严,但又不能随意出兵讨伐郡国,于是给了庄助一个信物,让他去找会稽太守。

百越小国东瓯是如何消失的?东瓯人的后裔在这4个省

庄助果然带着信物来到了会稽,会稽太守起初不愿意发兵救东瓯。庄助也是个有血性、有脾气的人,他当即斩杀了会稽太守麾下一个司马,会稽太守不敢迟疑,遂发兵浮海救东瓯。会稽太守率兵攻到一半,闽越见有兵来援,于是便从东瓯撤兵,东瓯之围旋解。

庄助虽然救下了东瓯,但东瓯与闽越之间结下了仇怨,由于东瓯不敌闽越,因此乘汉武帝出兵之机请求归顺汉朝。汉武帝非常高兴,这是他即位以来的一件大事,汉武帝于是将东瓯越族民众迁徙到江淮间与汉民杂处。文献《集解》的作者徐广在书中记载:“年表云,东瓯王广武望侯,率其众四万余人来降,家庐江郡”

百越小国东瓯是如何消失的?东瓯人的后裔在这4个省

庐江郡在楚汉之争时分属九江郡辖,辖有今安徽长江以南大部地区,西汉景帝后移辖江北地,治所在舒城。东瓯越族大部分迁入中原地区后,渐渐在历史的长河中与汉族融合,东瓯越族融入汉族后,汉武帝在这些地区设置了郡县,这些地区直接成为了汉朝的统治区,没有融合的百越民族群体向东南、西南地区退缩。

最后一批没有迁走的东瓯越族人,仍然留在原地。这些人最后也融入了汉族之中,但他们却留下了东瓯的一些语言。这种语言在清朝时期依然有人还能说出,据清末的《平阳县志》记载,在平阳当地有好几种方言:“今语言分别有五派:瓯语、闽语、土语、金乡语、畲语,瓯语来自东瓯族,闽语来自闽越,此最难辨。”《平阳县志》记载的能说东瓯语的人,自然是东瓯族人的后裔。

百越小国东瓯是如何消失的?东瓯人的后裔在这4个省

可见,在长达2000多年的历史中,东瓯族已然被汉族融合,但其依然保持着东瓯族一些语言特征,这种语言特征与今天的闽南话有些类似,但也有少些不同。大体说来,今天的浙江、江苏、福建、安徽四省,有不少人属于东瓯族后裔。

东瓯族,这个存在了将近两千年的民族,自此从历史上消失,成为了汉民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史记·东越列传》《史记·南越列传》陈国强等《百越民族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01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闽越进攻东瓯,汉武帝是如何平定的?
公元前138年,武帝即位第三年,闽越大举进攻东瓯[ōu](东越),包围其都城。东瓯王驺望向朝廷求援。闽越与东瓯,皆是蛮夷。秦时曾以其地为闽中郡,与南越等通称为百越。刘邦定天下后,
2023-07-26 13:18:00
...杂处,各有种姓”。百越有许多的支系,如吴越、扬越、东瓯、闽越、南越、西瓯、骆越等。百越民族有自己的文化习俗,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断发纹身”,“契臂为盟”等。古越人生活在江湖纵
2024-04-29 22:01:00
淮南王刘安谋反,为什么没有被诛九族?
...摆脱汉朝的控制。吴王刘濞造反失败之后逃到了一个叫做东瓯国的地方。谁知道东瓯国是效忠汉朝的,于是将这个来自汉朝的王爷杀害并且献给了朝廷。刘濞儿子刘驹一看这样的情况,赶紧逃到了离
2023-01-28 16:41:00
商越究竟是一支怎样的势力,为何在三国时期如此活跃
...岳的由来东汉三国时期史籍中提到的山越,与秦汉时期的东瓯、闽越、鱼越等百越民族有着深厚的渊源。一般认为山越人是东瓯人和闽越人的后裔。但秦汉时期,中原王朝多次征伐闽越地区,并将当
2024-04-22 16:20:00
汉武帝时期著名的辞赋家严助,为何死得凄惨?
...主要的权势在当时的太尉田蚡的手上,正好碰上闽越攻打东瓯,东瓯请求大汉的支援,田蚡认为那边的战事只是边疆小国之间的纷争,多次背叛中原,而且现在汉朝的力量还不强盛,从前秦朝就抛弃
2023-05-09 18:08:00
勾践后代在汉朝建立一个神秘王国
...马壮,不断出兵吞并周边区域,例如,另外一个越族国家东瓯国就被闽越国不断侵扰,最后上奏朝廷要求举国搬迁到庐江。闽越国越来越放肆,让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忍无可忍 公元前135年(汉
2023-07-09 07:52:00
...越,江西一带的为赣越、扬越,福建、浙南一带为闽越、东瓯,广东一带为南越,广西一带为西瓯,越南一带为骆越。春秋战国中国的主要少数民族分布百越民族曾经创造了辉煌的文化。在吴越一带
2024-04-29 22:18:00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发兵攻打百越之地
...南南部、江西南部、福建北部、广东部部、广西北部)、东瓯(浙江沿海)、闽越(福建沿海)、南越(广东沿海)、西瓯(广西中西部)、骆越(越南北部、广西南部、贵州东南)。这些地区主要
2023-08-24 16:23:00
汉景帝与诸侯国力量对比如何
...然而此时南方传来一个消息,令吴王刘濞魂飞魄散。原来东瓯王却率万余精锐北上,号称来援吴王,会稽郡各城邑城守紧闭城门,不敢接纳。吴王起兵前,曾邀南方的闽越和东瓯出兵,试探南方两国
2023-01-17 16:0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
“今天能来到现场我倍感荣幸。”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讲解员于洋说,“作为杨靖宇烈士陵园的一名讲解员,在知道这面战旗将送往陵园时
2025-09-14 15:56:00
净手、击鼓明志、正衣冠、朱砂启智……9月12日,山西太原百年唱经楼内,一场传统“开笔礼”正在进行。中新社给予关注报道。报道介绍
2025-09-14 19:20:00
杨靖宇后人马继志:看着“杨靖宇支队”战旗,仿佛看到爷爷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迎接“杨靖宇支队”战旗荣归吉林的仪式上,杨靖宇将军之孙马继志望着鲜红的旗帜,心潮澎湃,仿佛看到爷爷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2025-09-14 23:49:00
七件扇作见证国画家张大千半世纪丹青情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杭州9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9月13日至14日,七件见证张大千与友人半世纪丹青情谊的扇作
2025-09-14 23:00:00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