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王猛是十六国时期前秦宰相,他辅佐前秦国主苻坚,实现了统一北方的重大功绩。而王猛作为十六国时期的汉人谋士,以其不俗的履历,甚至影响了后世对苻坚这个氐人的看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提及氐人建立的前秦政权,我们多注意其崛起北方、攻伐东晋、淝水之败等事例上,却极少去讨论前秦的汉化进程。
我们在讨论十六国时期的其他政权,比如前燕、北魏的崛起过程,总离不开其或早或晚、或多或少接受汉化的进程。但是在我们对前秦政权的印象当中,好似汉化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胡族政权崛起“秘籍”,未在其崛起过程中出现过一样。
更重要的是,王猛这个被后世称作“功盖诸葛第一人”的汉人宰相,既然能够辅佐胡人政权,那为何不能推动它的汉化过程呢?难道王猛在当时没能意识到汉化的重要性,还是他一直就对胡人存有偏见?一起来看。
一、苻坚的接受汉化程度
王猛身为汉人,虽然出生在五胡之乱中,但却着实是接受的汉人文化。但反观身为氐人的苻坚,其实也是自幼便接触汉文化。
八岁,请师就家学。洪曰:“汝戎狄异类,世知饮酒,今乃求学邪!”欣然许之……复魏、晋士籍,使役有常,闻诸非正道,典学一皆禁之。坚临太学,考学生经义,上第擢叙者八十三人……坚广修学官,召郡国学生通一经以上充之,公卿已下子孙并遣受业。——《晋书·苻坚载记》
苻坚自幼时,便接受了汉人文化教,自其祖父苻洪起,苻氏便推崇汉人文化。苻洪作为氐人部族首领,甚至对苻坚称“戎狄异类”,足以看出其对于汉人文化的极度推崇。而这也奠定了苻坚对于汉文化的接纳,等到苻坚即位之后,恢复汉人名士籍贯,推崇儒学,自己亲临太学,考校学生的汉学经义。还大力修建学校,征召各郡国学生学习汉文化,利用学习经义的成绩来提拔官员。
由此看来,苻坚对于汉文化是极其推崇的,在其掌控氐秦权柄之后,便大力推行前秦的汉文化教育。以此来推测,前秦的其他法制、方略的制定,必然也有着汉化的影响。其崛起于北方的结果之所以能够实现,必然也离不开汉化的作用。
所以我们可以说,氐人前秦政权的崛起,其实也如前燕、北魏等政权一样,有着汉化进程的影响。
二、王猛辅佐苻坚之时的诸多方略
王猛出仕前秦,除了在军事上的成绩之外,在政治、经济、农业生产等方面,都作出了诸多成绩。政治上,严峻刑罚,惩处权贵,整顿治安。更是对前秦吏治进行了极大的改革,制定了新的选官和考核官员制度,使得前秦官场“才尽其用、官称其职”;经济生产上,王猛兴修水利、鼓励农桑,使得前秦物力得到极大提升。可以说,王猛在前秦出仕的十数年间,的确极大推动了前秦汉化的进程。
但是,还是应该看得到的是,死后谥号为“武”的王猛,在前秦出仕的十数年间,在文化、习俗等重要汉化内容上的改革并不出众。诸如兴建学校、推行儒学等前秦气象,甚至可以归结于自幼接受汉化教育的苻坚也不为过,那么这样来看,王猛可能真的并不重视汉文化和汉人风俗等,在前秦的发展。
如此一来,再看王猛仕秦履历之中,在政治举措上,消除氐人权贵威胁,可能只是出于消除自己施政阻碍的考量。在改革吏治上,利用儒学来改进选官制度,也只不过是王猛对前秦粗放选官制度的鄙夷而已。虽然结果是好的,在王猛的改革措施下,前秦的确在政治、经济等方面,有了极大提升,但从其自身来看,或许真的存在我们开头便提及的对于胡人的偏见问题。
三、我们为何会忽略前秦的汉化?
苻坚自幼便学习汉文化,王猛本身就是汉人,两人对于汉文化的接受和认同,是苻坚与王猛能够“君臣一心”的重要原因,这也共同造就了前秦的鼎盛局面。但是,即便是因汉文化而相辅相成的苻坚、王猛,所造就的强盛前秦,为何却总让人忽视掉其汉化进程的影响呢?
1、“淝水之战”的影响太大,掩盖了前秦昔日成就
首先是直观感受上的原因,我们一旦提起十六国当中的前秦政权,其实很多人第一印象便是淝水之战,这让苻坚、王猛等人通过汉化改革而打造出来的强盛前秦政权,反而失去了一般政权的崛起和汉化进程。虽然这两者只是战役和一个政权的风马牛不相及,但却总会让人下意识划上等号。
甚至,我们还会将淝水之战,来当做这场耗时数月、一百多万人参与的前秦对东晋之战的代称,足以见得淝水之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之大。也就造成了前秦政权的昔日成就,包括汉化改革的进程,覆灭前燕、前凉、代等政权的武功,都会被一场著名战役所掩盖。
2、迅速崩溃的前秦盛世,暴露了前秦弊病日久
淝水之战之所以众人皆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具有前秦由强盛迅速转向衰败的转折意义。淝水之战后,前秦迅速衰败,昔日忽视的内部问题也纷纷暴露,进而掩盖了过往前秦汉化的种种成绩。
尤其是过往苻坚忽略的外族势力,慕容垂、姚苌等人,在淝水之战后,成为了将前秦推向末路的重要力量,这是前秦在淝水之战前,忽视的最为重要的弊端。
但反观前秦的汉化内容,文化上推行儒学、政治上改革吏治、经济生产上推行农桑等,这几方面的改革措施,都未能消除鲜卑、羌胡等外族势力的威胁,这理应是前秦汉化进程的严重疏漏。
3、王猛作为汉人谋臣对胡人的“偏见”
除了淝水之战名头的误导,以及汉化进程疏漏主要弊病之外,王猛的作用其实也不应该忽视。王猛的成就当然应该被承认,其出仕前秦的阶段,与苻坚一起打造了十六国乱世之中的安定之世,这样的意义就值得被后世所推崇。但从细微处看,在前秦汉化进程之中,王猛或多或少地会对包括氐人在内的胡人存有偏见。
“金刀计”中,王猛想要用计谋害慕容垂,这被很多人看作是其阴狠诡计,但也从侧面反映出来,王猛对于像慕容垂这样的胡人存有一定的偏见。他不相信慕容垂会在投降后真心归附,因此才用计想要除掉隐患,但结果却以失败告终。
以此推之,王猛对于归附苻坚的姚苌等胡族降将,应当也是心存戒备,以至于在他临终前,还告诫苻坚要地方鲜卑、羌胡。可见王猛至少对慕容垂、姚苌这样的外族胡人,心存偏见。在对氐人的态度上,王猛极力推行的吏治改革、完善刑罚等措施,大力惩处氐人贵族,提拔汉人官员,这也可以当做其不相信氐人的侧面证明。
如果王猛对于包括氐人在内的胡族心存偏见,那么至少在推行汉化的过程中,会有意识地排斥胡人参与,而这样会势必影响汉化进程,至少在移风易俗这件事上,王猛做得不够完善,从而让前秦依然保持旧俗旧习。这样就导致了前秦政权,依然将胡人风貌表露在外,让人容易忽略前秦的汉化。
尚未解决主要内部矛盾的前秦汉化改革
我们经常提到前秦打输淝水之战的一个原因,就是内部主要矛盾尚未解决。从整体上看,前秦快速崛起击败各族政权,苻坚还重用各族降将王公,导致内部各胡族之间、胡人与汉人之间等矛盾凸显,最终在淝水之战后爆发。甚至有历史学者将淝水之战前的前秦,看作是一个尚未具有国家特征的部族联盟,以体现其内部多族冗杂在一起的严重隐患。
而这其实也能够很好地解释,前秦的汉化为何会容易被人忽视这一问题。即便苻坚从小接受汉文化,在他即位后也极力推广汉文化,但也无法脱离其作为氐人部族首领的身份。即便王猛为汉人宰相,在他受到苻坚重用后,充分发挥了儒学治世的功用,在吏治、法制、农事等方面颇有建树,但是依然无法改变前秦作为氐人政权这一事实。
苻坚的胡人部族首领身份,前秦的胡族政权事实,共同造就了前秦在可能通过汉化实现强盛后,依然无法脱离胡人政权攻掠四方的脾性,这一点苻坚无法拒绝,王猛无法阻拦。王猛唯一能做的,就是利用其从幼时便学习的兵法中,所获得的军事才能,帮助信任自己的君主苻坚,攻城略地消灭强敌。
从一定程度上,即便王猛对胡人存有偏见,但依然是一名合格的臣子、将帅。只是在十六国乱世之中的胡族政权之中,汉人臣子凭借自身是无法轻易改变这种这种强大矛盾的——胡族政权想要利用汉化和汉臣发展壮大,但是却无法轻易脱离胡族政权的属性。这就导致了虽然前秦曾经极力推广过汉化,但却依然在对外攻掠阶段,掠夺人口,任用降将,不知满足,屡犯敌国……
再回答标题的疑问,其实并不是王猛不推动前秦的汉化,其实是因为即便王猛再“诸葛”,也只能用其看清胡人面目后的方式,通过吏治、法制等最有效的手段,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于是,容易被人忽略的前秦汉化,在强大到无法在十六国中期就能轻易解决的现实原因下,甚至只能被一场以多胜少的淝水之战掩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3 19: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