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冉闵被认为是“拯救了濒临灭亡的汉族”的人,这是真的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14 10:46:00 来源:戏说三国

之前冉闵这个原本在历史上默默无闻的人物因为“杀胡令”而大火了起来,他也被认为是“拯救了濒临灭亡的汉族”的人物,不过这个说法也引起了不少人的质疑,那么冉闵真的拯救了汉族吗?接下来大家就跟着的小吴一起去了解一下这个人物吧!

冉闵被认为是“拯救了濒临灭亡的汉族”的人,这是真的吗?

冉闵是汉人,出生之时北方即因“五胡乱华”事件,被众多塞外游牧民族入侵,这些胡人部落建立了大大小小几十个政权。当时汉族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方中原顿时乱成了一锅粥。胡人大举入侵,正统王朝西晋南迁。胡人统治极其野蛮残暴,众多未来得及撤走的汉人惨遭凌辱屠戮。后冉闵掌握大权,屡遭胡人反对,憎恶胡人,在邺城下达了一纸闻名后世的“杀胡令”。与其部下相约,杀胡人便可升官,亲自领兵带将屠杀胡人,男女老少、不论贵贱,按容貌高鼻、胡子茂盛分辨,只要是胡人便杀。大肆屠戮,据记载在邺城统共杀了二十余万人,并全部抛尸荒野。

冉闵被认为是“拯救了濒临灭亡的汉族”的人,这是真的吗?

一时间汉人纷纷依附,胡人全都逃匿。后胡人集结军队,攻伐冉闵,历经数战,继续屠杀胡人军队百姓共计上百万人。一时间氐、羌、匈奴、鲜卑等部族数百万人退出中土,北方汉族方得保全。

冉闵被认为是“拯救了濒临灭亡的汉族”的人,这是真的吗?

而小吴认为冉闵并不是一个拯救汉族的英雄

1、冉闵的父亲是羯族暴君石虎的养子。所以冉闵自出生起就就姓“石”。从小就为羯胡卖命,在东征西讨中杀了很多汉人(当然也有其他族的)。吹捧冉的人总是会无视这部分惨死在石(冉)闵刀下的汉人性命,将之奉为“汉人救星”,其实有点讽刺。

冉闵被认为是“拯救了濒临灭亡的汉族”的人,这是真的吗?

2、冉闵究竟有没有“救了汉族”?网上吹捧冉闵的说辞一般就是:杀胡令颁布后,号召汉人反抗胡人,赶走了数百万胡人。冉闵控制的地盘只有河南一省之大,3年就被灭了。杀胡政令出不了河南省。讽刺的是,杀胡的政令颁布半年后就被冉闵废除了,冉闵反而接纳数千胡人士兵做部下,光禄大夫反对此事,被冉闵杀死。以上出自唐朝房玄龄《晋书》。

冉闵被认为是“拯救了濒临灭亡的汉族”的人,这是真的吗?

3丶杀胡政令杀了城内二十万胡人是真的,但是其他地方不是胡人被当做胡人冤杀的至少过半(晋书:时高鼻多须至有滥死过半),也是真的。庆功簿上一半以上的人头都是汉人。汉人鼻子高一点,胡子多一点,或者长个络腮胡,是要给杀掉的。冉闵352年死后,中原东部是前燕,慕容鲜卑;西部是前秦,氐族政权;河西西域是前凉,汉人政权(这个才是接纳了大量汉人难民的地方)。后来氐族前秦统一北方,在383年对南方发动了淝水之战,后来北方分为后秦(氐)、后凉(氐)、后燕以及北燕、南燕、西燕(慕容鲜卑)、胡夏(匈奴)、北魏(拓跋鲜卑)。冉闵死后八十多年,北方一直都是胡族混战,直到鲜卑人拓跋焘统一北方。面对这些史书中记载的胡人政权铁证,试问:胡人,被赶跑了吗?

冉闵被认为是“拯救了濒临灭亡的汉族”的人,这是真的吗?

4、再从人口方面看冉闵究竟有没有“救了汉族”。冉闵死后十八年,前燕在建熙十一年,统计人口为998.9万人(出自史书《十六国春秋》)。如果中原西部前秦、前凉人口加起来跟前燕相当,那么北方至少还有1600万以上的人口(胡人不种地,养活1600万人口主要还是汉人农夫。刨除数百万胡人,北方汉人应该还有1200万左右),别忘了南方东晋还有几百万甚至上千万汉人。这是吹捧冉闵所说的“没有冉闵,汉族就要灭种了”?

冉闵被认为是“拯救了濒临灭亡的汉族”的人,这是真的吗?

5、羯族政权后赵王位更迭,冉闵为了自保发动政变,颁布政令,诛杀羯人(公元349年)。后来这些政令在21世纪愤青横行那个时候,网络上被托名伪造出了《杀胡令》。(网上杀胡令用到一个词“罄竹难书”,出自唐朝的史书中的李密传。)无论处于什么目的,冉闵诛杀羯人确确实实反抗异族残暴统治。不过这里提醒一句,吴三桂杀过汉人,也颁布过讨清檄文,也反抗过大清;北洋军阀头子们也反抗过小日本。冉闵自立为帝,建立冉魏后,封儿子为“单于”。吹捧冉闵的人也会无视这一点,一厢情愿地打扮历史。冉闵被前燕杀死后,前燕追封他为“武悼天王”。吹捧冉闵的人很喜欢叫这个名字,很威武。殊不知我国历史上称“天王”的,第一个是羯族的石勒,还有大秦天王(氐族人苻坚),后秦的天王氐族人姚苌,后凉的天王氐族人吕光,大燕天王(鲜卑慕容云),大夏天王匈奴人赫连勃勃。全都是胡人。胡人君主才会称天王、单于,汉人君主称皇帝。“武悼天王拯救汉人”这句话,莫名令人发笑。所以按照史书中的记载,冉闵只能算半个英雄,一个枭雄。大家觉得呢?一起来讨论讨论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4 12: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残忍异族靠吃汉族少女行军,英雄挺身而出将其灭族
羯族起源于匈奴族,但却比匈奴更为残忍、更为嗜血,残暴到连匈奴也畏惧三分。羯族这个种族是怎么崛起的,没有人能够解释清楚,但有一点非常肯定,羯族非常的强大,强大到匈奴都被它颠覆过。羯
2023-04-18 18:26:00
十六国时期唯一在中原建立的汉族政权
...的器重,进而掌握了部分军队。石虎死后诸子争位,当时汉族百姓普遍要求驱逐残暴的羯族统治者,拥护汉族出身的冉闵发动政变推翻后赵。冉闵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于350年夺取政权称帝,改国
2023-01-28 16:58:00
...最为黑暗,最为痛苦的时期,这一时期,胡人大肆地屠杀汉族人以至北方中原地带汉人数量锐减,汉家子弟几乎被数屠殆尽。那时的中华大地近乎汉族的人间地狱,胡族的兽欲天堂。这些来自蛮荒之
2023-10-12 14:36:00
武悼天王冉闵的一生,从乞活军到冉魏皇帝
...闵冉闵祖籍魏郡内黄县(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世代汉族。西晋末年五胡乱华、冉闵的父亲冉良为了生存下去、加入了当时活跃在黄河流域的汉族流民大军—乞活军。后来羯族的后赵政权攻打乞
2024-04-21 14:03:00
胡风血雨下的汉族悲歌:冉闵与“五胡乱中华”的真实历史
那是汉族历史上最为艰难的时刻,比起蒙古元朝和“猪辫子”清军入侵对汉族的伤害更为深重。这段时期被称为晋朝之后的“五胡乱中华”时期,几乎让汉族差点从世界民族之林中消失。背后的故事,带
2024-05-07 20:53:00
冉闵的残酷与英勇,改写了历史的传奇人生
...史还原成一个栩栩如生、立体的人物。五胡来到中原时,汉族社会已有先进的农业文明,社会安定繁荣。很多事情只有比较才能揭示。胡人的情况就是如此。当军队进入中原时,他们发现他们的社会
2023-10-10 15:45:00
聊聊一个备受争议的传奇人物——冉闵
...就的。可有这么一个人,他在乱世之中拯救了濒临灭绝的汉族,却被后世人冠上了“屠夫天子”的名号。他就是冉闵,一个备受争议的传奇人物。五胡乱华说到冉闵,很多人或许不甚了解,可说到五
2022-12-31 11:33:00
此人曾拯救汉族,建立过一个朝代,但没人知道他是谁
...了400万。胡人的杀人毫不手软,无数人莫名其妙被砍杀,汉族此时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此时出现了一个英雄人物叫做冉闵,在他的带领下,胡人纷纷远遁千里,再也不敢于中原地区停留。
2023-04-17 16:59:00
...闵也能被称之为民族英雄,因为冉闵曾经力挽狂澜拯救了汉族。但是为什么一个名族英雄还被后人称之为“屠夫”呢?冉闵起初与胡人在一起生活,却到最后颁发了一道杀胡令。灭绝胡人。冉闵出生
2023-02-25 16:2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