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
健康资讯
以病人为中心,省人医不断加强卒中中心质控建设
2022年脑卒中绿色通道启动1523人次,静脉溶栓209例,介入取栓228例,静脉溶栓DNT中位数29分钟,血管内治疗DPT中位数69分钟……1月11日中午,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级卒中中心召开月度卒中质控暨2022年年度卒中工作总结会。据记者了解,2022年,该中心在全国高级卒中中心综合月度排名中稳居前十名,4次排名位列前五,持续在省内起到了表率作用。
该院卒中中心主任、院长刘云教授表示,从完善急救处置流程、确立相关诊疗标准,到先诊疗后付费诊疗模式的建立,持续八年每月按时开展质控会议,医院卒中中心在全国的影响力不断提升。这充分体现了卒中团队“病人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和院内多学科团队的协作精神。12月份大批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涌入医院,对急诊诊疗和危重患者管理、医疗管理带来非常大的压力。面对如此严峻的考验,卒中绿色通道依然顺畅,卒中急救工作没有受到明显影响,彰显了卒中中心团队强大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据介绍,2014年11月,该院积极响应国家卫健委脑防委的号召,院领导、医务处牵头,由急诊医学中心、放射科、介入科、神经内外科、心内科与康复科等相关学科协作,启动了急性脑卒中急救绿色通道建设。在时任介入科主任与放射科主任施海彬教授和急诊医学中心主任张劲松教授引领下,建立了脑卒中急救流程,在卒中绿色通道启动、急诊首诊和处置、急诊CT检查、静脉溶栓、动脉取栓及后期处置、二级预防等方面建立了明确标准,创新性地提出“先诊疗后付费”的理念。在绿色通道建立的第一个月,近20位患者得到及时的静脉溶栓、动脉取栓治疗,成功开通闭塞的血管,功能得到有效恢复。
绿色通道建立之初,该院卒中急救的关键医疗指标中,DNT中位数75分钟,DPT中位数136分钟,在卒中筛查相关工作、卒中患者健康档案建立、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实际问题方面存在不足。自2014年12月起,卒中多学科团队每月召开卒中质控会议,从院前筛查与干预流程、院内急救、全程规范管理、信息化建设以及健康宣教、院后管理等多个环节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实际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法并落到实处。多学科团队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通过持续质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优化流程,提升技术,推动卒中中心工作质量持续改进,8年来从未间断。2017年DNT与DPT提升到40分钟与90分钟以内,2019年以后稳定在30分钟与70分钟水平,中心建设水平跻身全国前列。
通讯员 褚泽群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孙苏静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9 07: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