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姜晓丹
气温骤降、回暖升温、雨雪雾霾时不时来“报到”,今年冬季的气温像过山车般起伏变化,加之流行性感冒、肺炎支原体感染等呼吸道疾病“抱团”来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病)患者今年的冬天不太平静,稍不留神就诱发急性加重,有些患者甚至“鬼门关走了一遭”被下了病危通知书。
有些人对慢阻肺病很陌生,但慢阻肺病患者就在身边。据估算,我国患者数近1亿,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已超过27%,60岁以上基本每4人就有1人患有慢阻肺病。慢阻肺病还是我国第三大致死性疾病,我国每年因慢阻肺病死亡的人数超100万,平均每分钟死亡2.5人。以慢阻肺病和哮喘为代表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控同时受到国策的关注,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特别提出要降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率。因此,专家们建议要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知晓和重视慢阻肺病的筛查和控制,对于慢阻肺病患者要规范管理、尽量避免急性加重从而降低病死率。
慢阻肺早期没有重视,进展为疾病后期,一旦发生急性加重大大降低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慢阻肺病急性加重是什么感觉?真得很严重吗?
“被压千斤重担喘不过气”、“溺水无法呼吸”“濒死感”、“头上套了个塑料袋就快窒息”,这些是慢阻肺病急性加重患者常见的一些感受。
医学上,慢阻肺病急性加重指的是,慢阻肺病患者呼吸困难和(或)咳嗽、咳痰症状加重,症状恶化发生在14天内,可能伴有呼吸急促和(或)心动过速。有数据显示,需要在门诊就诊的慢阻肺病患者中,有41.7%属于急性加重高风险人群。我国慢阻肺病患者1年的时间内中位急性加重次数达3次,相当于平均每4个月发生一次急性加重,每次住院费用中位值高达11598元。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前任主委、呼吸治疗学组长、深圳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陈荣昌教授提醒:“慢阻肺病急性加重的主要症状为气促加剧,同时伴有喘息、胸闷、咳嗽加剧、痰量增加、痰液颜色和/或黏度改变以及发热等。如果患者在近1-2周内,发现自己气促加重、咳痰次数且咳痰量增加、运动耐力下降,比如原本上两三楼没问题,而运动耐力下降后会在途中出现停顿、憋喘,且常感觉乏力,需要警惕急性加重的可能性,建议及时前往呼吸科就诊,寻求医生的专业指导。”
此外,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同时存在多种慢性疾病,且很多慢性疾病患者合并慢阻肺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孙永昌教授指出:“冬季气温下降,老年人免疫力降低,对慢性病控制难度加大,也会影响对慢阻肺病的控制。许多合并症与慢阻肺病共存并贯穿整个疾病周期,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支气管哮喘等。这些合并症会增加慢阻肺病急性加重的频率,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增加死亡风险及疾病负担。”
对于已在治疗的慢阻肺病患者,一些患者反馈在规范治疗下仍会有控制不佳的情况,对此也很苦恼。孙永昌教授表示:“慢阻肺病疾病管理的目标主要是减轻当前症状和降低未来风险,包括防止疾病进展、防治急性加重及减少病死率。尽管含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治疗可以降低慢阻肺病急性加重风险,但仍有30%到40%的慢阻肺病患者在接受三联疗法的情况下出现中度或重度急性加重的情况。研究发现,这可能与气道炎症有关,尤其是2型炎症未能得到有效控制。”
为朝着“健康中国2030”目标迈进,国家相关部门在积极推动危及生命且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的疾病的药物等临床急需重点品种审评,加快临床急需药品的上市。陈荣昌教授表示:“在国策的支持和鼓励之下,我国慢阻肺病知晓率和控制率已有很大进步。相信随着国家、药企、医疗机构和科研医务人员等各方努力,未来会有更多精准化的治疗选择,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回归正常生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5 12:45:2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