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用科技摸清老天爷“脾气”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0-18 03:3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

梅 麟

日前,全国智慧农业气象服务现场会在合肥召开。会议旨在推进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提质增效,研究部署智慧农业气象服务高质量发展。

无论是人尽皆知的二十四节气,还是“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等民间谚语,都昭示着自古以来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千方百计掌握气象变化。顺天而为,有望增产增收。逆天而行,可能遭遇灾害风险。摸清老天爷“脾气”的现实意义可见一斑。

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强智慧气象建设保障乡村振兴的意见》提出,要持续提升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和智慧农业气象服务能力。为此,不仅要将传统经验发扬光大,更要让科技在“观天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近年来我国乃至全球各地极端气象频发、多项指标突破历史极值,全球粮食安全面临诸多复杂挑战,种种不利因素威胁农业生产活动顺利开展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确保始终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推进智慧农业气象服务高质量发展自是应有之义。

强化技术创新,拓展运用场景。如何根据降水量变化,适时动态调整人工或无人机灌溉频率?预测到极端天气来临,如何统筹做好农作物抢收工作,能否第一时间为农户调配收割机?应对复杂气象场景和多元化农业生产需求,应持续提升技术创新力度,分析不同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带来的连锁影响,有序攻克技术“瓶颈”,持续扩大智慧农业气象服务的运用场景。气象变化不会局限在“一亩三分地”,这并非一家一户的事,应坚持开放合作,推进自然灾害监测网络共建和信息共享,深度融入地方数字农业整体布局,进一步用好用活优质气候资源。例如,我省聚焦小麦、水稻、玉米等大宗作物生产气象服务,形成以强化“三项支撑”、做实“一个枢纽”、开展“五类服务”、推进“两端落地”为主要特征的安徽智慧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体系,多方合力推进农业气象服务工作,更好满足不同场景需要。

对接基层需求,强化服务体验。农村群众身处生产一线,对哪些气象要素影响农事有深刻理解,要充分尊重基层“话语权”。职能部门应深入实地了解群众需求,联合科研院所、企业等各方共同制定切合实际的智慧农业气象服务方案,按需完善配套设施建设,精准赋能农业生产活动。作为智慧农业气象服务的受益人,服务体验好不好,最终由群众说了算。要积极拓宽诉求反馈渠道,及时为群众答疑解惑、排忧解难,按需优化服务方式,引导群众学习掌握相关技术操作手段,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民以食为天,充分发挥气象保障支撑作用,持续用科技摸清老天爷的“脾气”,促进群众增产增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8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他们把实验室搬进农田
...这其中,有几个身影正在田间穿梭忙碌。身影之一是鹤壁农业气象试验站高级工程师王福州。只见他仔细察看麦苗的长势,时而弯腰拨弄土壤,时而凝神观察麦叶。在他身旁一起察看苗情的是河南省
2024-02-19 11:01:00
寒亭农田有了24小时“侦察兵”
...亭区的气象服务全面铺开,建设智慧气象监控系统,提升农业气象监测能力。在寒亭,农民可以随时随地查阅基于位置的气象实况信息、预报预警信息及气象为农服务提醒和建议,这得益于气象部门
2023-03-16 14:03:00
精细化气象服务筑牢农业生产“保障关”
...关中,直奔田间地头的“直通式”气象服务全面铺开——农业气象服务产品从普适性向精细化转变,服务方式从“普发型”向“直通式”转变。 为了更好地服务农户,省农业遥感与经济作物气象
2024-06-26 07:59:00
...生产全方位智慧化高质量发展。“以前种地辛苦啊,全靠老天爷赏饭吃,旱涝不保收,有时候忙活一年粮食还减产,党委政府就给我们修水渠、铺设管道、平整土地,浇水排水都方便了很多,如今引
2023-06-07 18:26:00
再这么下去 苹果要吃不起了!
...人讲一步错步步错,你如果把地理位置选错了,是斗不过老天爷的。”东汉最后总结道:“佛家说福报我是相信的,你看西安前段时间冰雹砸烂多少二手车,几百万都没了,我们至少土地还在这儿。
2025-05-25 18:53:00
盐碱地向高向绿
...还结合环境农业生产和环境监测的系列传感器,推广应用农业气象、虫情等农业灾害的预警制度,并采用大田作业的智能化装备和作业指挥系统、无人机农业“查打”一体化技术系统,构建起了数字
2023-09-11 09:55:00
一村一品看回里|烟台市福山区东回里村:生态+智慧产业链 一颗大樱桃的“甜蜜事业”
...。顺泰植保东回里基地负责人李杰说:“以前种樱桃要看老天爷脸色,现在手机就能看果园情况,省心又增收。”如今,东回里村依托该示范区,正开展新品种的研发、试种试验、苗木繁育,并对高
2025-06-05 20:00:00
北方干旱中苦等雨来的农民们:只要有水,我们的庄稼是一等一的好
...到了。“往年种下玉米之后,总会有场雨下来的,但今年老天爷不下雨,但总不能看地荒着吧。”“7亩地浇了3天半,累坏了”今年60岁的李阿姨在宁晋县种有两亩地。烈日炎炎的午后,地里几
2024-06-19 11:43:00
如果你收到了以下两种提示,要留个心眼,老天爷来收回你的幸福
...警醒,如果你收到了以下两种暗示,那你就要留个心眼,老天爷来收回你的幸福了。01:开始变得骄纵,脾气暴躁听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大的挑战也是自己。深以为然。幸
2023-06-10 20:31: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咪豆音乐节吸引超6万乐迷,预计带动旅游收入1.68亿元余韵悠长,“小票根”延长消费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胡英华 通讯员金飞陈岑国庆中秋黄金周前两天
2025-10-05 07:07:00
特色活动聚人气,“苏超”观赛引人流,假期前4天——南京百家商贸企业实现营业额19.6亿元南报网讯(记者黄琳燕通讯员宁商轩)10月4日
2025-10-05 07:07:00
江苏南京:“苏超”第二现场升级“文化客厅”
看球赛、逛市集、品文化,“三进城”文明实践热潮涌——“苏超”第二现场升级“文化客厅”十月四日,“苏超”四分之一决赛上演
2025-10-05 07:07:00
全国糖酒会开幕在即,江苏园博园内烟花大会点亮夜空相迎南京“秋糖”夜,火树银花开南报网讯(记者张甜甜)10月1日—2日,作为全国糖酒会“秋糖季”重要活动之一的烟花大会在江苏园博园举行
2025-10-05 07:07: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陈燕飞 通讯员苗竹欣陶燕10月4日早上7时,滁州市来安县碧桂园城市花园小区的公交站台上,李阿姨拎着刚蒸好的玉米
2025-10-05 07:07:00
国庆中秋假期,阳山碑材明文化村景区每天演绎60余场节目“穿越”明朝“赚银票”,让游客“赚”足快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秉印国庆中秋假期首日
2025-10-05 07:08: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集体采写10月4日的南京奥体中心,战火重燃——“苏超”淘汰赛首战,南京队迎战连云港队,争夺四强席位
2025-10-05 07:08: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子俊邓露洁钟山风景区作为南京的“地标”景区之一,每逢节假日都会迎来众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10月1日起
2025-10-05 07:08:00
活力迸发,“潮赛事”拉动新消费
中国休闲体育嘉年华吸引近5000名选手齐聚江北新区活力迸发,“潮赛事”拉动新消费假期里,2025年全国腰旗橄榄球公开赛在南京乐创汇体育场举行
2025-10-05 07:08:00
国庆中秋假期,“文博游”依旧火爆。我市多个博物馆每天都会迎来大量游客,以致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晋祠博物馆先后发布了“限流提示”
2025-10-05 07:29:00
国庆中秋假期,为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义井街道精心策划的“流动博物馆进社区”文化惠民活动,在当代城MOMA小区成功举办
2025-10-05 07:30:00
国庆期间,大众旅游需求迎来集中释放。这些年来,太原以城市更新为契机,以文旅融合为路径,不断夯实硬件基础,持续提升服务能级
2025-10-05 07:30:00
近日,由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指导,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公安厅、省文物局联合主办的“胜利号角的回响”红色故事宣讲活动在省公安厅机关举行
2025-10-05 07:30:00
唐山以基层善治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困难有帮扶 矛盾有调解 有事找组织河北日报讯(记者师源 见习记者安洋)“蒸饺皮薄馅儿大
2025-10-05 07:44:00
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时|塞罕坝点“碳”成金续写绿色奇迹
塞罕坝点“碳”成金续写绿色奇迹——绿水青山这样变成金山银山(一)近日航拍的塞罕坝机械林场。 河北日报记者 李佳泽摄10月的塞罕坝
2025-10-05 0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