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农村大众报
变“靠天吃饭”为看天管理
寒亭农田有了24小时“侦察兵”
设在萝卜地里的气象观测站。惊蛰已至,冬小麦陆续返青。2月28日,在潍坊市寒亭区东杨家埠村的农田里,几乎看不到人,倒是矗立在田间一根装有太阳能板的柱子煞是耀眼。农田的主人、59岁的村民杨述田正在忙着浇返青水,看到记者来访,他笑着说:“这根柱子可是俺们的‘侦察兵’。”
杨述田口中的“侦察兵”,其实是寒亭区气象局设置在田间的自动气象观测站。气象站的传感器,每隔10分钟收集一次本区域的土壤水分数据,然后上传到气象局业务平台,气象局专家通过大数据分析判断,可以发出预警和农事建议。
近年来,极端天气多发频发,气象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的风险越来越大,及时、准确的气象信息显得日益重要。在此背景下,寒亭区的气象服务全面铺开,建设智慧气象监控系统,提升农业气象监测能力。在寒亭,农民可以随时随地查阅基于位置的气象实况信息、预报预警信息及气象为农服务提醒和建议,这得益于气象部门整合各类数据资源开发的智慧气象云平台。
“早些年,觉得种地就是靠“老天爷赏饭吃”。近些年,气象局的专家上门指导我们科学种地。”高里街道桥西一村种粮大户朗吉祥说,“庄稼从种到收,我们都能在微信群里收到天气专报,全程化、专业化的农业生产气象服务越来越便利、越来越及时,还能第一时间收到手机预警短信,非常方便!”
聚焦特色设施农业服务需求,构建设施农业小气候物联监测网。寒亭气象局选取茄果类、瓜类、葡萄等10余种特色设施作物,布设温湿度物联网智能观测仪,农户在手机上就可以查看棚内作物的温湿度变化。
潍县萝卜是当地的特色产品,种植方式有日光温室、外保温拱圆大棚、大拱棚等模式。为提高潍县萝卜的产量和品质,多年来,寒亭气象局积累各种模式下的萝卜小气候观测资料,寻找不同模式、不同发育阶段的最佳生长指标,指导萝卜种植户科学调控温度、湿度、光照等气象因素。
“潍县萝卜对温度的要求较高,尤其生长后期,如果气温过高、空气湿度小,容易引起糠心,影响萝卜品质。多亏了咱气象局的跟踪式预报服务,让我们能及时调控大棚内的温湿度。你看,我们的萝卜贮存到现在仍然嘎嘣脆,水头足,品质相当好。”寒亭开轩农场负责人孙传德说道。
减灾是农业增产的前提。每年夏、秋季,气象局都成立气象服务小组,联合区农业农村局实施强田管夺丰收等行动,不断优化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指标,加强对重大病虫害的监测预警,将防控关口前移。
“去年麦收,我就是跟着气象局的小麦收获期预报,及时收割了小麦,要是再等上几天,就赶上大雨,机器下不了地,损失就大了。”固堤街道李家埠村粮食种植户曹文成说。
去年入冬以来,寒亭降水普遍偏少,自动气象观测站监测数据显示,土壤墒情偏旱,据气象预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也没有明显的降水过程,而当前正值小麦生长发育关键期,气象部门及时发布预报,提醒农户加强田间管理,适时灌溉。“精细化、跟踪式的气象服务,让俺们农民的春耕更有底气。”朗吉祥说。
在寒亭,气象服务日渐成为服务农业生产的利器。仅2020—2021年,气象局就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减少气象灾害损失3500余万元,增加经济效益4000余万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16 15: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