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多彩贵州网讯 深秋时节,薄雾笼罩着黔东南州施秉县双井镇翁西村,山间已有丝丝凉意。然而,走进村里的香菇种植基地,一股温润的菌香扑面而来。48个钢架大棚整齐排列,棚内圆润饱满的香菇如朵朵小伞破棒而出。村民们正忙碌地采摘、分拣、装车,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这批香菇今晚就要发往外省!”基地负责人柳总指着满载的货车介绍说。

施秉县双井镇村民正在对香菇进行挑捡
党建引领把方向,盘活资源筑新巢
“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双井镇党委立足翁西村特色资源,将盘活闲置资产作为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一招”。通过深入调研,最终选定了劳动密集、市场前景稳定的香菇产业。镇村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对外积极对接企业,对内耐心做好群众工作,推动土地流转,争取到上级328万元资金支持,成功打造了这个现代化香菇基地。去年,基地产出鲜菇60万斤,产值达240万元,实现了“党建强、产业兴”的奋斗目标。

香菇出菇后,即将开始采摘
山海协作聚合力,产业链条显成效
在党组织的大力推动下,基地积极对接东西部协作项目。“杭州的180万元帮扶资金,让我们建起了完整的产业链!”基地技术人员指着新建的配套设施介绍。这笔跨越千里的帮扶资金有效转化为48个标准化大棚、1座冷库、1座气调库及配套烘干车间等硬件设施。同时,通过“党组织引导+企业运营”的模式,基地成功引进了成熟的种植技术,形成了从菌棒生产到产品销售的全流程标准化体系。目前,30万棒菌棒在科学管理下长势良好,“党委精准服务、企业专注运营”的协作模式,让山海之情在产业链上得到了生动体现。

香菇整齐排列在钢架上
联农带农机制,多元增收惠民生
“一天工作八小时,下午五点半就下班啦,能挣100多块钱,关键是离家近,能照顾老人孩子!”正在采摘香菇的务工群众李秀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基地创新“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多元联农带农机制,全年稳定吸纳本村35名群众就业,发放务工工资总额达90余万元。同时,40余万元的纯利润将有效壮大村集体经济,让小小香菇成为强村富民的“致富伞”,奏响乡村振兴的动人乐章。
作者:周桂萍 余意身编辑:林诗益责任编辑:李浩终审:夏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1-07 0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