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再这么下去 苹果要吃不起了!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5-05-25 18:53:00 来源:浅语科技

近期,全国多地遭遇历史级大旱,这场干旱的范围广、程度深、持续时间长,为国内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今年是三十年来难遇的一次大旱,”陕西果品合作社负责人张东汉说道:“树上挂的果子、叶片看起来都还正常,但土壤里已经是干得不行了,再这么下去损失会很惨重。”

东汉经营果园已有8年时间,他负责的陕西果品合作社旗下有500亩的苹果园和100多亩的其他应季水果,今年是他感到最困难的一年。

从数据来看,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苹果生产国和消费国,苹果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7.6%,位居世界第一。

其中,陕西苹果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首位,是中国苹果种植的优生区。据陕西省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22年,陕西省苹果面积924.10万亩,占全国比重约31.07%,产量1302.71万吨,在全国比重约27.03%。

张东汉并非是唯一一家受灾严重的果农商。从整个陕西地区看,今年不仅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大旱,还遭遇了霜冻、冰雹等极端气候。果农们正面临着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多重压力和风险。

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是,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气温升高、降水模式改变等气候变化现象,正在对国内农业生产、农户生计、粮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再这么下去 苹果要吃不起了!

受灾有多严重?

渭塬市(化名)苹果种植历史悠久,是陕西省苹果产业的关键基地。渭塬市先后荣获“中国苹果20强县(市)”、“中国果品之乡”等称号,苹果业已经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但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加剧,渭塬市苹果产业面临着一系列现实挑战。

据绿色和平调研组介绍:“气温的异常波动影响了苹果的花期和坐果率,降水的不均匀分布可能引发干旱或洪涝灾害,增加果园管理的难度和成本,而冰雹、大风等极端天气更是对苹果的产量和品质造成直接威胁。”

绿色和平在其发布的《节气的时差:多元农户经营主体气候变化认知与适应策略案例研究》报告中指出,1971-2023年渭塬市的气温总体呈随时间波动上升的趋势,线性趋势约 0.19°C/10 年。

再这么下去 苹果要吃不起了!

图源:绿色和平《节气的时差》

参考陕西省地方标准《苹果气象灾害》,1995年以后苹果生育期高温热害发生频次有明显的上升。

近十几年来,暖事件的发生频次(年均6.5天)接近冷事件(年均2.2天)的3倍。

随着全球平均气温的继续上升,暖事件的频次可能更多,强度更强。

再这么下去 苹果要吃不起了!

图源:绿色和平《节气的时差》

从个人经验角度来看,许多村民依赖多年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的直观感受,察觉到了气候变化带来的直接影响,这种充满不确定性的变化已对农业生产构成了挑战。

据东汉介绍,果农今年遭受的极端气候除了大旱以外,还有罕见的大风与冰雹。

“多少年没见过这么大的风了,苹果开花的时候刮风会让其授不了粉,导致坐果率差,”东汉说道,“还有前几天遭遇的冰雹天气,那么大的冰雹砸下来,估计不少人果园都毁掉了,我这儿是因为地势好才没有造成特别大的损失。”

长兴街道永兴村丰收生态果业合作社负责人提到:“近些年开春气温低,倒春寒比较严重,已经连续两年发生霜冻。在2023年,果树黑星病导致瑞雪和富士这两个品种品质下降,富士的单价从4元降至2.4元。另外,大风影响比较大,去年大风损伤了4000-5000斤的苹果,大概两万元。”

对于合作社而言,因其种植规模较大,灾害冲击不仅会造成当前的果实掉落、植株损坏等直接损失,后续还会面临诸如土壤肥力改变、病虫害滋生等一系列连锁问题。

“果树喜欢下‘白雨’,今天下完雨、明天太阳一晒,果子就生长得好,”东汉说道“但持续地阴雨绵绵会导致苹果发生黑星病,严重的话整个果园都会被传染,果树全部得铲了重新种。如果颗粒无收,平均一亩地的亏损在5000-10000元左右。”

东汉还透露,今年因极端气候导致洛川苹果和静宁苹果减产近50%,往年能产1万斤今年只能产5千斤,从市场行情看,今年的苹果比去年价格普遍每斤高0.5-1元钱。

“如果再不下雨,今年的收成就没法指望了,我只能把园子里的苹果按批发价卖给果汁厂,这卖不出多少钱,收回些成本期待明年的收成吧。”

据绿色和平调研组指出,因降雨不规律导致多地发生黑星病,为了尽量减少气象灾害、病虫害对受损果树的二次侵袭,保障今年的收成,果农们无奈增加了农药的喷洒次数,相较以往足足多打了3次农药。与此同时,也投入了更多化肥,整体的种植成本大幅增加。

在与多位果农的交谈中,果农们纷纷提及降水规律的改变,以往相对稳定的雨季变得时长不定、雨量不均。

在温度方面,极端高温和低温天气出现的频率有所增加,暖冬现象使得一些原本在冬季休眠的病虫害活跃期提前或延长,给果树和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增添了难度。

这些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不仅直接作用于村民们的农业生产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收入结构,促使他们更加关注气候变化。

果农如何自救?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灾害挑战,果农们只有主动采取措施以减少损失。

对于合作社而言,因资金相比个体农户更具优势,会更多依靠科技手段减少损失,例如修建滴灌系统、搭建防雹网、搭建吹风器等。

东汉介绍道:“我们的果园选在两座阳面的山头上,在应对气象灾害方面,我们得益于政府政策支持,有免费安装的100亩防雹网,在种植中普遍采用苹果种植防冻剂、购买农业保险、授粉、覆地膜、种草、更换早中熟品种等操作,且每年要上三轮肥料、多次打药。”

枫林村丰年果业合作社果园管理员陈刚(化名)谈及:“我们搭建了3个大风扇用于吹风,搅动空气,覆盖3块地块,防霜冻时还会在地上摆放铁桶,将修剪的枝条粉碎作燃料,安排工人依据天气报告守候三到五个工作日,通宵不睡,凌晨两三点生火放烟。”

他还透露:“防霜冻烧烟一亩地约 200 块,大风扇五万左右,樱桃大棚一亩地投资达十万,防雹网插桩子投入超百万,成本高昂。但做与不做差别显著,采取防护措施后,挂果量、果子品质都更好。”

相较而言,个体农户则偏向于使用更具性价比的方式来应对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绿色和平调研组告诉虎嗅:“拿应对低温、霜冻来说,农户们常常会采用烟熏的方式,提升近地面温度,为农作物营造出相对适宜的生长小气候。

同时,用地膜覆盖的手段也相当普遍,不仅能起到保温保湿的效果,还能有效抑制杂草生长,进一步提升土壤肥力的利用效率。”

例如,临川镇南山村农户每年都会给苹果喷防冻剂,而到了花期,为了保花保果,农户又会精准地喷上蔗糖、硼砂,农户们还明智地选择种植晚熟品种,避开市场高峰期的激烈竞争。

但随着近年来气候越来越不稳定,灾害越来越多,种植成本越来越高,一些个体农户不得不转型,调整种植结构,将原本种植苹果的土地改种玉米,试图凭借玉米较强的适应性与抗灾性,稳定家庭收入。

由于去年苹果黑星病比较严重,云山镇高庄村农户减少了苹果树的种植。他表示:“家里总共有 32 亩地,前几年种苹果,总共种了二十几亩,但是收成不好,大前年挖掉 5 亩,前年挖掉 5 亩,今年又挖掉 10 亩,现在就只种玉米。”

值得注意的是,在遇到极端天气时,这些应对措施的效果不大,东汉透露,比如今年的大旱天气,人工浇水无法满足果树的需求,只能略微“止渴”。

“像这两天高温,你给每棵树浇上一二十斤水它也吸收不了,瞬间会被蒸发,大水漫灌又没那么多水可用,成本高昂不划算,所以只能听天由命,”东汉说道:“现在只能隔十天定向注水一次,让果树尽量能撑下去,但如果再不下雨,今年人工工资的30万就算打水漂了,只能等明年。”

基于这一点,不少个体农户和合作社都买了保险,保险都是防御风险的重要一环,使得一旦受灾不至于“全军覆没”。

总结来看,为了应对不确定的气候风险,不同经营主体基于资金/技术的储备不同,应对手段也会有所差异。小

农户凭借对本地环境的深度熟悉,采取成本可控的传统手段;合作社则依托资金资源,运用前沿技术支持农业生产,为复杂多变气候条件下的农业发展提供了一定支撑。

挑战依然艰巨

苹果种植业气候适应的最大挑战无疑是资金。

据绿色和平在调研时发现,种植生产大户普遍资金禀赋较好。以枫林村丰年果业合作社果园为例,药肥库等果园管理房屋齐全,生产工具小到锄头、锨把,大到农耕机械、拖拉机、施肥机、采果平台、旋耕机、自动化水肥系统,都配备完好,果园现代化占百分之八十以上。

但据其管理员李林(化名)提到,过去八年种果子,有四年都遭受了气象灾害:“2020 年和2023 年,霜冻说来就来,花芽冻坏了,果子根本长不出来;2018 年和 2019 年又赶上冰雹,好好的果子被砸得坑坑洼洼,卖相全毁了,根本没人要。这几场灾害,每次一闹,损失起码得有百万以上。”

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合作社的人工成本(比如雇人套袋、去袋)和种植成本(比如肥料、农药等)依然要继续投入,高端技术与大型设施难以回本,导致未来资金缺口显著增大。

李林详细阐述了合作社的措施成本:“防霜冻烧烟一亩地需要200块钱左右,大风扇 5 万左右,大棚一亩地要投资到十万块钱,防雹网,插桩子投入要一百多万,这些措施成本太高了,要是个体农民根本搭建不起来。”

除了资金以外,则是国内农业面临的青壮年劳动力不足问题。据《中国统计年鉴2023》的数据表明,2022年我国乡村人口占比为34.78%,较1974年的82.84%降幅巨大。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青壮年大量流失,越来越多村庄成为“空心村”,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严峻,青壮年劳动力逐步转向二、三产业,农业劳动力逐年减少。

长兴街道永兴村四季果业合作社在接受调研时表示,“我们工人工作年龄都在 60 岁左右,劳动力太少。对于冰雹、寒潮、大风等自然灾害,需要更多劳动力来挽回损失,但是现在青壮年劳动力很少。未来我觉得会朝着现代化发展,但是也还需要人工进行辅助。”此外,还存在农户因缺乏劳动力而减少苹果种植面积的现象。

绿色和平在调研报告中指出,要想改善渭塬市苹果产业困境,强化技术扶持力度是关键途径之一。

一年比一年辛苦,一年比一年卖得便宜,如此“靠天吃饭”的模式走不长远,传统的种植模式让果农在市场浪潮与自然变化面前显得格外脆弱。

无论是智能种植、防灾减灾,还是机械化作业,引入新技术将为这片土地注入全新活力,有望扭转农户们“望天兴叹”的艰难局面。

“种植业讲究一个天时地利人和,我给好多人讲一步错步步错,你如果把地理位置选错了,是斗不过老天爷的。”

东汉最后总结道:“佛家说福报我是相信的,你看西安前段时间冰雹砸烂多少二手车,几百万都没了,我们至少土地还在这儿。”

种了那么多年苹果,每年东汉都会给老天爷“上供”——一年杀猪、一年杀羊。他始终相信一句老话:“七分靠打拼,三分天注定。”

责任编辑:上方文Q

文章内容举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25 23: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爱心企业帮助68岁老农打通销路
...没有人收,这四千余斤的苹果只能放在青岛旧店果品专业合作社中的冷库里,至今还没有卖出去。“2023年8月19日那天,我因为操作拖拉机不当,摔伤了右小腿,手术费花了8万多,幸亏自
2024-03-22 01:05:00
...好。以前都是等外地客商来收苹果,自从我们成立美果香合作社后,开始进行网上销售,拓宽了果农的销售渠道。”为了打开苹果市场的销路,几年前,西张村镇窑头村村民曹建兵在村内成立了河南
2023-01-01 05:30:00
...10日,正在果园疏果的麦积区石佛镇陶之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陶君锋手机上收到这样一条信息提示。类似的气象服务信息如何做到向果农精准推送,依靠的是天水气象部门大力推进气象服务信息
2024-09-20 01:43:00
平凉:瓜果飘香迎丰收 税惠富农助发展
...我们的桃也可以轻松销往外省。”庄浪明佳果品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军太说。为了让果农果企安心抢抓“蜜桃”采摘季,让“平凉好桃”从枝头完美传递至消费者“舌尖”,当地税务部门通过收
2023-08-24 12:36:00
企业带动保质量 果农增收不用愁
...业链条,延刚果业还在洛川县菩提镇组建了洛川民丰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引导为加入基地的果农提供保姆式、一站式服务,不仅解决了果农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等问题,也让
2024-01-17 07:22:00
漫山苹果红 观水好“丰”景
...以强带弱、强强联合等方式,成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社,共享资金、技术、设备等,推动规模化、集约化、规范化经营。“高标准打造的家庭农场,将成为今后三年观水镇党委、政府大力倡
2023-10-21 07:34:00
倾力发展果产业  致富不忘众乡邻
...的王廷乾在2014年9月成立了何家畔镇红富士苹果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建设标准化苹果示范园区为出发点,采用先进的管理经验、种植技术及经营模式,大力发展绿色有机苹果。将分散经营的果
2023-09-12 00:56:00
...工作。该项目为陕西省延安市黄龙县50户家庭农场、13户合作社社农提供了为期3个月、承保面积5330亩(折合现货7995吨)
2023-02-24 17:59:00
苹果丰收挂满枝  果农增收笑开颜
...桑梨塬村果农付军海高兴地说。庆城县瑞岭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1.5万斤“瑞阳”苹果已经采摘入库,目前正在采摘“瑞雪”苹果。“‘瑞阳’‘瑞雪’这两个品种的苹果果实一红一黄,色泽鲜
2023-11-05 01:46: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9月20日,2025太原人形机器人欢乐跑比赛在晋阳湖公园举行。这是我市第一次举办人形机器人“跑步”比赛。本次比赛,共有来自省城高校
2025-09-21 06:42:00
混成全网公敌的“流水线式造假”,终于被整顿
一家三口站在某所知名小学校门前,松弛地拍了一张合照。照片发到小红书上,下方评论区都在问询:“这么优秀的娃,究竟该怎么培养
2025-09-20 22:18:00
家庭观影进入IMAX时代!海信发布全球最大150英寸激光电视
鲁网9月19日讯9月19日,以“无界”为主题的“2025激光显示技术与产业发展大会”隆重举行。作为全球激光显示领域的领军企业
2025-09-20 08:56:00
我国脑机接口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厦门大学研究人员参与
放大镜视野下的“神经蠕虫”电极。(受访者 供图)厦门网讯(厦门日报 佘峥 通讯员 戴佩琪)我国脑机接口技术有重大突破——近日
2025-09-20 09:18:00
厦门“屏实力”再添新动能 天马发布高端OLED技术品牌“天工屏”
图为天马“天工屏”发布会现场。(厦门日报记者 卢剑豪 摄)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 通讯员 雷飏 李舜)随着人们日常使用手机时长持续攀升
2025-09-20 09:18:00
“赢在南京”海外人才创业大赛总决赛落幕逐鹿未来机“慧” 四海英才“论剑”南报网讯(记者余梦娇)9月19日,2025年“赢在南京”海外人才创业大赛总决赛在紫金山科技城圆满落幕
2025-09-20 09:54:00
过节送福礼,就送波尼亚!老字号中秋礼盒,青岛人都认这口
鲁网9月20日讯中秋将至,岛城的节日氛围日渐浓厚,走亲访友、阖家团聚的时刻,一份饱含心意的礼品总能传递温暖。作为扎根青岛的老字号肉食品牌
2025-09-20 10:08:00
机器人“总动员”!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上演智造奇观
大皖新闻讯 机械臂在空中划出优美弧线,人形机器人灵活抓取糖果,机器狗稳步行走在模拟街区内……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的智能机器人展区仿佛穿越至未来世界
2025-09-20 13:25:00
茶话弄九周年,这款经典单品即将迎来“家族式”升级
9月的西安,金桂飘香。2016年创立于西安的国风新中式茶饮品牌茶话弄,也将于近期启动以“桂花”为主题元素的品牌九周年庆典系列活动
2025-09-20 15:33:00
了不起的河南制造丨汉威科技:唤醒机器人“感知”世界的能力
大河网讯 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9月20日至23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举办,大会以“智造世界·创造美好”为主题,举办开幕式暨主旨演讲
2025-09-20 16:14:00
了不起的河南制造丨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举行,河南“工业机器人”现场秀签名
大河网讯 9月20日,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开幕式暨主旨演讲在合肥市举行。河南省作为主宾省参会,30家制造业企业“重装上阵”
2025-09-20 16:45:00
2026届校园招聘大战启幕 科技企业派机器狗进高校抢人
近期,2026届校园招聘在全国多所高校陆续启动,一场围绕科技人才的“抢人大战”正式拉开帷幕。与往年相比,今年众多科技企业积极创新招聘形式
2025-09-20 17:55:00
2025山东省“产业大脑”建设工作推进会暨第五届中国(国际)美妆睫毛产业博览会在平度盛大启幕
鲁网9月20日讯(记者 潘亚妮 实习记者 刘悦 通讯员 袁嘉利 位一凡)9月20日,2025山东省“产业大脑”建设工作推进会暨第五届中国(国际)美妆睫毛产业博览会在平度市美妆在线新经济产业园盛大启幕
2025-09-20 17:55:00
从“炕头经济”到“美丽经济” ,平度睫毛产业数字化蝶变升级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刘震 通讯员 袁嘉利 位一凡9月20日,2025山东省“产业大脑”建设工作推进会暨第五届中国(国际)美妆睫毛产业博览会在平度市开幕
2025-09-20 18:05:00
了不起的河南制造丨恒达智控:AI赋能,让煤矿开采更“聪明”
大河网讯 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9月20日至23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举办,30家河南制造业龙头企业在河南主宾展区亮相,覆盖工程机械
2025-09-20 18: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