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田秀才”多了,才能多打粮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1-22 10:0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 本报记者 张双双

本报通讯员 邓 静 张佳君

这几天,临邑县翟家镇翟家村中心街集市上好不热闹,大家都在忙着“备年货”,可段希林却在“备肥料”。“玉米年前都要卖掉,还得为开春后的小麦田管做足准备。”在满仓黄澄澄的玉米旁,他眉开眼笑。650亩的地取得高产,粮食价格也好,让今年的春节格外透着喜气儿。

2022年是德州市“吨半粮”产能创建的第一年,114万亩“吨半粮”核心区中半数以上粮食亩产过“吨半”,德州创出全国首个大面积“吨半粮”示范区。段希林的地块就在其中,且获得德州“粮王大赛”的“总粮王”,测产地块实打小麦亩产839.2公斤、玉米亩产1031.2公斤,刷新了德州市粮食单产纪录。“不仅有奖金,还有荣誉,这是对我种粮技术的认可。”57岁的段希林种田半辈子,现在越来越重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吨半粮”产能创建以来,他跟着各级农业专家学到了不少增产新知识。

之所以想让自己的种粮技术得到认可,是因为除了种地外,他还是翟家镇为民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理事长,为全镇56个自然村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三年易考文武举,十年难考田秀才。“农业技术更新快,讲清楚其中的道理,推广起来,才会打消大家的顾虑,好技术才能更快、更好落地。”段希林说。

合作社旁便是他家的麦田,放眼望去,麦苗成垄成行,大部分已完成首次分蘖。一般人看来,这块地的麦苗并不“壮实”。“这是典型的‘两叶一心’,但你看,接近根部的分蘖节有突起,开春后分蘖成穗肯定没问题。”段希林拔起一株麦苗,剥开层层“外衣”,向记者解释,“冬长根、春长身。上冻前喷了植物生长调节剂,也采取了‘控旺’举措,这会让根系更健壮。”这一高产“门道”是他从德州市农科院正高级农艺师赵同凯那儿学来的,去年已实践过,很管用。

“‘田秀才’多了,才能多打粮,也就有越来越多的耕地能实现‘吨半粮’。”段希林说。最近一段时间,他还给周边的种粮大户打电话,嘱咐大家正月十四以后,只要有能湿地皮的降水,弱苗地块每亩撒上10至15公斤的硝酸铵钙,实现促弱转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2 11: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范田,实打小麦亩产839.2公斤、玉米亩产1031.2公斤,刷新德州市粮食单产纪录,他也一举夺得全市“粮王”。打擂比拼再出发,今年段希林仍是信心满满。“现在各项政策好,只要精
2023-01-12 09:42:00
...为德州连续两年的“粮王”,段希林信心十足。此时,在德州市“吨半粮”创建暨现代水网建设新闻发布会上,德州市委书记田卫东宣布:通过2年多探索实践,德州“吨半粮”产能创建取得阶段性
2023-11-25 17:05:00
新春走基层丨三代“粮王”话“粮景”
...队指导,自己今年将继续努力做好精细化管理,争取拿下德州市“粮王大赛”三连冠。(记者陈灏、萧海川)
2024-02-10 09:16:00
山东德州:“吨半粮”助力农民增收
...,村抓样板田、镇抓示范方、县抓高产片、市抓核心区。德州市委书记田卫东说:“各级党委书记都有明确的责任,就是要形成粮食生产党政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聚焦创建目标,当地实施了高标
2023-08-02 10:31:00
...来越多,从两院院士、“泰山学者”到农技推广人员、“田秀才”“土专家”的人才矩阵已经构建,齐鲁乡村之星每年评选人数扩大到800人,通过“直评”取得中高级职称的基层人才超11万名
2023-02-19 16:56:00
在春天的田野上收获希望
...麦亩产到了650公斤,和县‘粮王’的成绩就差了一点。”德州市平原县张华镇金岭家庭农场负责人赵怀民笑着说,今年只要不遇到病虫害和自然灾害,产量就能与去年看齐,甚至还有机会超过去
2024-03-25 03:03:00
...麦田见闻新华社记者王念、贾云鹏农历正月十三,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天气放晴,焦庙镇周庄村连片的小麦地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之中。齐力新农业服务公司种植主管李建国一大早来到麦田里,与他同
2023-02-04 16:56:00
“专业管家” 助力春耕春管 让德州农民更有“奔头”
...气温回升,冬小麦陆续返青,正值春耕春管的好时节。在德州市齐河县胡官屯镇马集村的麦田里,一字排开的自走式高杆喷雾机相继进行作业,为小麦喷洒农药。家种29亩地的村民李本银不禁感叹
2024-03-16 15:30:00
村村有好戏 | 鲁望农场何石宝:让更多年轻人成为“兴农人”
...来,随着乡村振兴的持续推进,涌现出一批“新农人”“田秀才”,他们依靠技术、专业知识逐梦乡野,给农村发展带来新理念、新技术、新业态,从“新农人”走向助力乡村振兴的“兴农人”,何
2023-09-18 20:24: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