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 本报记者 张双双
本报通讯员 邓 静 张佳君
这几天,临邑县翟家镇翟家村中心街集市上好不热闹,大家都在忙着“备年货”,可段希林却在“备肥料”。“玉米年前都要卖掉,还得为开春后的小麦田管做足准备。”在满仓黄澄澄的玉米旁,他眉开眼笑。650亩的地取得高产,粮食价格也好,让今年的春节格外透着喜气儿。
2022年是德州市“吨半粮”产能创建的第一年,114万亩“吨半粮”核心区中半数以上粮食亩产过“吨半”,德州创出全国首个大面积“吨半粮”示范区。段希林的地块就在其中,且获得德州“粮王大赛”的“总粮王”,测产地块实打小麦亩产839.2公斤、玉米亩产1031.2公斤,刷新了德州市粮食单产纪录。“不仅有奖金,还有荣誉,这是对我种粮技术的认可。”57岁的段希林种田半辈子,现在越来越重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吨半粮”产能创建以来,他跟着各级农业专家学到了不少增产新知识。
之所以想让自己的种粮技术得到认可,是因为除了种地外,他还是翟家镇为民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理事长,为全镇56个自然村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三年易考文武举,十年难考田秀才。“农业技术更新快,讲清楚其中的道理,推广起来,才会打消大家的顾虑,好技术才能更快、更好落地。”段希林说。
合作社旁便是他家的麦田,放眼望去,麦苗成垄成行,大部分已完成首次分蘖。一般人看来,这块地的麦苗并不“壮实”。“这是典型的‘两叶一心’,但你看,接近根部的分蘖节有突起,开春后分蘖成穗肯定没问题。”段希林拔起一株麦苗,剥开层层“外衣”,向记者解释,“冬长根、春长身。上冻前喷了植物生长调节剂,也采取了‘控旺’举措,这会让根系更健壮。”这一高产“门道”是他从德州市农科院正高级农艺师赵同凯那儿学来的,去年已实践过,很管用。
“‘田秀才’多了,才能多打粮,也就有越来越多的耕地能实现‘吨半粮’。”段希林说。最近一段时间,他还给周边的种粮大户打电话,嘱咐大家正月十四以后,只要有能湿地皮的降水,弱苗地块每亩撒上10至15公斤的硝酸铵钙,实现促弱转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2 11: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