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携手共绘成长“同心圆”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4-03-29 06:42: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三峡日报

携手共绘成长“同心圆”

——我市探索营造“家校社”协同育人新生态扫描

携手共绘成长“同心圆”

东城试验区绿洲社区家长学校组织家长和学生学习垃圾分类知识,了解厨余垃圾堆肥过程。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林潇 通讯员 高璇 摄

3月22日,西陵区云集街道二马路社区举行家校社协同育人试点项目暨社区家庭学校成立仪式。作为我市率先开展家校社协同育人试点项目的社区之一,该社区将构建“以家庭为主体、多方参与、资源融合、体系完善”的家校社协同共同体,开启“共商、共研、共建、共享”家庭教育新理念,推动我市家庭教育工作又迈新台阶。 自《家庭教育促进法》颁布实施以来,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在孩子学习成长、家庭幸福健康、社会和谐安定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日益为全社会所认识和重视。如何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中“建立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新要求?社区如何引领家长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助力孩子健康成长?“社区+教育”如何破局?我市如何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走深走实?近日,记者就此进行了探访。

整合资源,家校社各展优势

3月22日,在西陵区二马路社区家校社协同育人试点项目暨社区家庭学校成立仪式活动现场,主办方介绍了社区家校社协同育人试点项目背景、首善父母手册,发布二马路培元家庭学校年度计划,宣布家庭学校特邀顾问、校长、副校长、特聘讲师,并颁发聘书,为培元家庭学校志愿服务队授旗。

二马路社区是全国文明社区、湖北省文明社区、湖北省党建示范社区,辖区拥有市粮食幼儿园、红星路小学、市五中等丰富教育资源,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全覆盖。

该社区党委书记陈正庆介绍,以前学校、社区虽都有家长学校,但各成体系、互联互通少。2023年,社区与红星路小学启动“星光少年”活动,取得良好效果。成立的南湖教育联盟涵盖周边学校和社区,再次为社区家长学校奠定坚实基础。此次在市妇联、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等指导下打造家校社协同共育服务圈,将促进家校社各展优势、密切配合、相互支持。

二马路社区家校社协同育人试点项目启动后,将建设以二马路社区家庭学校为主阵地,涵盖市粮食幼儿园、红星路小学等学校家校社深度融合共建圈。结合阵地基础,充分发掘辖区内公益资源,形成多元社会力量参与共建家庭学校。

市粮食幼儿园园长舒伯平是我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首届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也是二马路社区家校社协同育人试点项目发起人之一。当日,她以社区家庭教育指导师身份,现场讲授了亲子关系课《情绪管理》。

“我从事教育工作多年,希望通过我的分享和支招,能给家长们帮助。”舒伯平表示,将和陈思涵等辖区专家、名师及培元家庭学校志愿服务队成员一起,根据个人专长进行授课和组织校外实践活动,近距离帮助家长们树立正确育儿观。

同向发力,激活教育新机制

近日,在夷陵区东城试验区绿洲社区户外生态教育实践基地,东湖小学二年级学生廖哲熙与弟弟跟随妈妈谭海兰,在认领的小块农田里播种。

兄弟俩将番茄籽、白菜籽等小心翼翼种下,覆上一层薄土然后浇水,虽动作略显生疏,但两个孩子脸上都写满了对收获的期许。

“除了家庭和学校,社区是离自己最近的地方。”谭海兰坦言,社区利用寒暑假、周末实践活动,以家庭为单位组织参与垃圾分类、反电诈宣传等活动,为孩子们打开了“社区版”教科书,帮助他们上好了生动的社会实践课。

如何利用社区、学校优势资源,激发家庭参与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家校社同频共振?绿洲社区一直在进行不断探索和尝试。组建绿舟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统筹社区家长学校和东湖初中、东湖小学等校的家长学校建设,形成“一中心四学校”一体化运作家庭教育工作格局。同时,引入早教机构,补齐社区幼儿托育服务短板,组建专家智囊团,成立社区家庭教育讲师团。

经过走访调研,社区增设儿童书柜,设置亲子阅读区域,补充家庭教育类等书籍。将践行长江大保护使命、深化“生态小公民”教育作为推进家庭教育着力点,建设2000平方米生态教育实践基地,以农田认领形式引导亲子家庭通过劳动实践、废物利用、厨余堆肥等形式参与建设。

同时,绿洲社区打造家庭教育咨询室,开通咨询热线,每周四一对一解疑答惑,指导家长解决家庭教育问题。

“家校社协同的影响,必然延伸到社区家庭并促进民风改善;通过社会多元主体协作,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改革和发展有利氛围。”夷陵区妇联主席肖莉认为,学校搭建协同育人工作平台,家庭推动家长育人能力提升,社会支持营造协同育人工作新机制,将促进家校社良性互动。

打造品牌,提升家庭幸福感

《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了政府、家庭、学校、社会各方法定“带娃”职责。2022年11月,我市结合自身实际印发《宜昌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明确主要工作目标和部门职责,将家庭教育作为两个规划重点工作进行督导。

2022年,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妇联、市人民检察院、市教育局联合在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揭牌成立全省首家多部门共建工作站——“宜家向未来·守望家园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工作站覆盖市县(区)两级专业性家庭教育指导机构,为未成年人及家长提供全方位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市妇联联合市委文明办加强社区(村)家长学校规范化建设,完善学校、家庭、政府、社会四结合教育网络。联合市教育局,遴选51名家庭教育工作者成立宜昌市家庭教育讲师团。通过公益讲座等多形式开展家庭教育巡讲,在电视台开办专题栏目普及法律法规知识。各级妇联、法院、检察院和教育部门陆续在全市建立家庭教育工作指导站,普及《家庭教育促进法》,回应家长育儿困惑和问题。

为保障专家指导覆盖每个家庭,目前,全市建设农村村(社区)家长学校达1121个、城市社区家长学校319个,西陵区、伍家岗区、夷陵区等开启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延伸工作,推动《家庭教育促进法》落地落实,力争画好育人“同心圆”。

“各地开展家校社协同育人项目,搭建多方联动教育智库,构建了支撑孩子健康成长的‘金三角’。”市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通过搭建更多平台、整合更多资源、创新更多方式,形成强大育人合力,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多方关爱与培养下茁壮成长,提升每个家庭的幸福感。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蔡昶 通讯员 王小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9 09: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架起共育“连心桥” 绘好成长“同心圆”
...日报雨花台区家长学校架起共育“连心桥” 绘好成长“同心圆”长期以来,雨花台区教育系统聚焦家校共育,以区家长学校为支点,持续建强队伍、丰富课程、延伸服务,在全省率先启动“医教协
2022-12-22 07:01
协同育人:贵州共建“教联体”共画“同心圆”
贵阳市乌当区新创路街道社区学校“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可再生能源吗?”2月13日,贵阳市乌当区新创路街道社区学校组织辖区青少年儿童、大学生志愿者在乌当区枢合AI智能体验中心开展了
2025-03-22 16:34:00
济南高新一实验:“家校社”协同育人,共绘成长“同心圆”
为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走向深入,济南高新教育开启全环境立德树人“三主导”行动,即发挥学校教育、体育、文化对社区教育、体育、文化的主导作用,以“赋能公民素养提升,润泽社会文明发展
2024-04-23 19:30:00
三方融通聚合力 勾画育人“同心圆”
...武进区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三方融通聚合力 勾画育人“同心圆”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家风记忆馆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首次就
2023-11-08 09:05:00
...:中国教育报上海市杨浦区综合施策做好家庭教育画好“同心圆” 育人聚合力上海市杨浦区目前有97所中小学校、89所幼儿园、超过10万名青少年学生。为给下一代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杨
2023-11-26 09:05:00
...的碰撞中打开了校家社合育新思路。“聚能时光”共绘“同心圆”“无限相信人的潜能,全力促进每个人的发展。”为达成教育共识,构建同心同向的家校共育生态圈,扬子二小充分发挥学校主体作
2023-06-12 00:04:00
近日,在杏花岭区巨轮街道,一场“垃圾要分类,争做环保小达人”的活动吸引了不少青少年参与,活动通过通俗易懂的顺口溜,有趣的垃圾分类窍门,让孩子们学会了垃圾分类。近年来,该街道坚持党
2023-12-16 19:41:00
本文转自:连云港日报“播种、生根、发芽”,家庭是首要基地。学校聘请校外专家学者、模范榜样、社区工作者参与学校德育工作,推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形成各学段衔接、
2023-06-01 09:16:00
家校协作 共画教育同心圆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伍 静合肥一六八新桥学校成立劳动专项家委会,邀请家委会代表共同规划“至善田园”。(资料图片)余章慧 摄合肥市望湖小学开展“家长进
2023-10-24 07:26: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