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在湖北的方言中,有一个词语为“不服周”,意思就是不服气。这里的周原本指周朝,“不服周”反映了上古时代荆楚之国对周朝的反抗。从名义上上来说,楚国是西周的分封国,但实际上两国却长期处于战争状态。到了西周末期,楚君甚至称王,和周王平起平坐。而西周时期的周楚战争都是由西周主动发起,那么西周为何要对楚国发动大规模的战争呢?
一,楚人南迁和南方青铜文明的崛起
这件事,我们还得从楚国的起源说起。根据《楚居》《史记》等资料的记载来看,楚国的祖先为颛顼,起源于中原一带。颛顼有一位孙子,名为重黎,他成为了远古时代的火官,被封为祝融。传说,祝融和共工曾经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大战,导致“崩天柱折”,后来才发生了女娲补天的故事。
在传说中,祝融就是一条火龙,而共工为水龙。实际上,龙的形象就是从蛇演变而来。上古时代的伏羲氏、女娲氏都是人身蛇尾的形象。那么祝融为为火正,自然也演变为了火龙的形象。火正,当是制造、保存火种的部落或者官员。
在铜石并用时代,人们用高温之火来冶炼金属,而火正必然掌握着其中的技术。根据相关资料研究,楚人祖先早期居住在昆吾,昆吾有铜出产,是上古时代中原冶铜技术的起源地之一。《山海经》说:“昆吾之山,其上多赤铜”,赤铜就是红铜,是青铜之前的铜器,《拾遗记》记载黄帝曾经在昆吾山冶炼红铜。
可见,祝融居于昆吾,当从事红铜冶炼。夏朝时期,昆吾依然是重要的青铜冶炼基地,因此商汤灭夏的时候,就先讨伐了昆吾。昆吾被商汤击败后,楚人的祖先就选择了南迁,并将青铜冶炼的技术带到了南方。
中国主要的青铜遗址分布
而南方的铜矿资源十分丰富,在湖北、湖南、江西和安徽都有许多铜矿遗址。楚人祖先南迁后,将先进的青铜冶炼技术传播到了南方,加速了南方青铜时代的到来。考古学家在湖北、湖南、江西都发现了大型的青铜遗址,这些青铜遗址基本都处于商朝时期。
在江西,考古学家在新干县大洋洲镇发现了举世罕见的青铜大墓,出土青铜器达486件,而且许多都是大型青铜器,其规模仅次于殷墟遗址。在湖南,考古学家在炭河里遗址出土了300多件青铜器,其中最为出名的有四羊方尊、人面方鼎、兽面纹瓿等;在湖北,人们在盘龙城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并发现了青铜冶炼基地。
四羊方尊
长江一带的青铜遗址是突然兴起的,并没有前代的铺垫。可见,这些青铜文明的兴起和楚人的南迁有很大的关系。
二,楚国和商周的关系
楚人南迁和商朝的关系难以考证。不过到了盘庚时期,商朝已经和楚国结盟、联姻。清华简《楚居》记载了楚国的祖先季连在方成山会见了盘庚之子,并娶了盘庚的孙女妣隹。
从考古学上来说,商朝的青铜文明也是在盘庚迁都殷之后才爆发了,那么这和楚人联姻有何重要的关系呢?考古学家们普遍认为湖北的盘龙城遗址、江西的大洋洲遗址、湖南的炭河里遗址具有相似的特别,因而这三大遗址都被划为了商朝青铜文化的范畴。人们也普遍认为是殷墟的青铜冶炼技术影响了南方。
盘龙城遗址
但是也有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南方的青铜冶炼反过来影响了殷墟遗址。楚人和盘庚联姻后,商朝能够在江汉流域建立一些据点,并在南方获得了丰富的铜矿资源。而楚人掌握的先进冶炼技术也被商人掌握,因此盘庚之后的商朝成为了青铜文明大国。
到了武丁时期,商朝进入到了巅峰时期,对外战争十分频繁,而国家对铜矿的需求也非常之大。这时候,商朝想获得更多的铜矿,并控制南方的铜矿运输线路,因此对荆楚发动大规模的战争。《诗经·商颂》写道:“挞彼殷武,奋伐荆楚,深入其阻,裒荆之旅,有截其所,汤孙之绪”。可见,商朝曾经深入荆楚大地,对楚国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商朝疆域和势力范围
此后的很长的一段时间,楚人和商朝都处于敌对状态。甲骨文卜辞中有多处提到楚人叛乱之事,如“□□卜贞,弗雀噩在南?”“多,亡祸在南土?”“癸亥卜,王曰:余自征?不征?”等。商朝始终未能征服楚国。
而在商朝后期,关中平原的周国崛起,于是楚人就和周人建立了联系,组成了反商同盟。考古学者曾在周原挖掘出了先周的甲骨文,其中有“其徵楚”、“今秋楚子来告父後哉”的记载。《史记》记载楚人先祖“鬻熊子事文王”等。
荆子鼎
到了商朝灭亡之后,周武王论功行赏,封建诸侯,也在名义上给了楚人子爵。2011年,考古学者又在湖北随州叶家山曾国墓地群发现了“荆子鼎”,其铭文记载了周成王赏赐诸侯的事情,而荆子丽获得了鬯酒和二朋贝币。这里的荆子就是楚子,子是爵位,丽是熊丽,是鬻熊之子。
这反应了西周初期,楚国曾经是西周的分封国。当时楚国的国度在随州一带,这里可能就是丹阳。
三,楚国和西周的战争,争夺铜矿资源的战争
然而,楚国和西周的友好关系并没有持续多久。《国语.晋语》记载“昔成王盟诸侯于岐阳,楚为荆蛮,置茅蕝,设望表,与鲜牟守燎,故不与盟。”也就说说楚国被视为蛮夷,因此在诸侯大会上受到了歧视。因为这件事情,楚人就不再参与诸侯会盟,也就是脱离了西周的分封体系。
当时西周刚经过周公的东征,国力达到了顶峰,东方的许多东夷部族都为了避周朝的锋芒而选择了南迁,楚人也进一步南迁到了江汉一带。《左传》记载:“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也就说,楚国从熊绎开始向南迁徙到了蛮荒之地,最终在荆山立足,并逐渐发展起来。而楚人南迁荆州的时间应该是西周的成康年间,是西周最为强大的年代。
周康王去世后,周昭王即位。根据《史记》《竹书纪年》等文献的记载,周昭王至少两次南征楚国,但是都没有取胜。最后一次,周朝的军队全军覆没,周昭王也战死于江汉。《竹书纪年》明确君子爱“十九年春,有星孛于紫微,祭公、辛伯从王伐楚。天大曈,雉兔皆震,丧六师于汉。王陟。”
周昭王去世后,周穆王即位。周穆王没有南征楚国,而是西征犬戎,东征徐国。此后,西周衰落,所谓“王室微,诸侯或不朝,相伐”,而楚国则在江汉一带大规模扩张,“甚得江汉闲民和,乃兴兵伐庸、杨虿,至于鄂”。不仅如此,楚王熊渠还宣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于是将自己的三个儿子都封王。
为什么西周和楚国的关系会在中期急转直下呢?答案依然和铜矿有关。西周建立后,就需要大量的铜矿来冶炼青铜器。西周将运输铜矿的道路称为“金道锡行”,可能有两条,一条是通往东南的安徽、江苏方向,一条是通往江汉方向。周昭王南征楚国,必然是为了控制这条青铜运输道路,获得了铜矿资源。而周穆王东征徐国,目的是打通到安徽和江苏的铜矿和锡矿道路。
我们看西周青铜文明的兴衰史,就直到这和楚国、徐国的战争有关系。自西周中期以后,西周的青铜文明就走向衰落了,其主要的表现就是大型的青铜器变得罕见了,青铜器的数量大幅度下降,青铜中铅的比例上升。一般而言,是因为铜矿和锡矿不足,才会在冶炼中注入更多的铅。从这些表现来看,西周后期缺乏铜矿来源。
到了周宣王时期,为了重新打通“金道锡行”,又重新对楚国、徐国等南国发动大规模的战争,并且分封许多姬姓诸侯到江汉一带,史称“汉阳诸姬”。不过,周宣王已经是西周最后的辉煌了,由于战争过多,周宣王已经耗尽了国力,何况四处开战,最终还是疲于奔命。周幽王即位后不久,西周就被犬戎所灭。
西周灭亡后,楚国就趁机在江汉一带扩张,吞并了“汉阳诸姬”,成为了春秋初期最大的国家。没有了铜矿资源的中原各国陷入到了沉寂时期,所谓“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当然,这种情况也加速了中原文明的转型。由于没有铜矿,中原各国开始寻找替代体,于是铁器冶炼技术迅速被发展起来。伴随着铁犁牛耕的推广,中原的农业对南方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直到汉朝时期,铁犁牛耕才推广到整个南方,而直到唐朝,南方农业才超越了北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30 00: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