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周天子分封的汉阳诸姬,为何挡不住楚国的扩张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7-18 22:0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周武王灭商,实际上是一场斩首行动,此后,周朝用了很长时间和手段来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其中分封制是最重要的手段,周朝分封的对象主要是两类:一类是宗室族人,一类是异姓功臣。

分封的作用就是把宗室和功臣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诸侯国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履行进贡财物的义务,要派兵随从周天子对外征战,同时对周朝统治核心进行拱卫,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巩固统治。

周朝初年,分封了71个诸侯国,比如齐国,封在今山东;晋国,封在今山西;燕国,封在今北京,而在南方,周天子分封了十余个姬姓诸侯国,位置在汉水以北,大巴山及大别山一带,这些诸侯国有:

汉阳诸姬

申国(今河南南阳北)、邓国(今河南南阳邓州)、曾国(随国,今湖北随州市)、长子国(长国,今湖北武汉黄陂区)、蔡国(今河南上蔡县)、唐国(今湖北随州、枣阳一带)、息国(今河南息县西南)、道国(今河南确山县北)、沈国(今河南上蔡、平舆、沈丘一带)、贰国(今湖北广水)、蓼国(今河南信阳固始县)、轸国(今湖北应城西)、应国(今河南宝丰以东、鲁山东南及平顶山、叶县、郏县、襄城一带)、州国(今湖北洪湖东北)、绞国(今湖北丹江口市习家店)、房国(今河南遂平)、郧国(今湖北安陆)等等。

由于这些诸侯国都被封在汉水以北,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所以这些诸侯国被合称为“汉阳诸姬”,意思是分封在汉水以北的姬姓诸侯国,这是周朝向南扩张势力的桥头堡,也是周朝南方领土的屏障。

除此之外,汉阳诸姬还是周朝的一条战略通道,周朝的铜矿大多是从铜绿山开采然后运输到西安与洛阳的,铜绿山在今湖北大冶,铜在当时是战略资源,汉阳诸姬所在的位置也是保证铜矿正常供应的战略通道。

运输铜的战略通道

汉阳诸姬最早防的是东南的淮夷和南方的荆楚、虎方、扬越等部落及诸侯,周昭王时期,曾经3次率军南征,走的就是汉阳诸姬这一条路线,并联合了汉阳诸姬中的曾国、邓国、鄂国(今河南南阳北,后迁到今湖北鄂州市东)一起南征。

前两次南征,周昭王都取得了胜利,在第三次南征之时,周昭王命丧汉水,周六师也全军覆没,原因不明。

周昭王南征打的并非是楚国,而是南方的蛮族,后来管仲与齐恒公联合诸侯大军讨伐楚国时,曾责备楚国周昭王南征时丧命,但楚国使者说周昭王是死在汉水流域,让管仲到汉水边去打听一下,这倒不是楚国推卸责任,因为周昭王打的是江汉平原的蛮族,那个时候楚国还在丹阳一带。

周昭王南征死在了汉水

楚部落首领鬻熊在商末周初时,率领族人投靠了周文王,鬻熊担任周文王的火师,周成王时期,分封鬻熊的曾孙熊绎为诸侯,爵位是子爵,封地在丹阳(今湖北丹江口),封地只有五十里,是很小的一个诸侯国,跟现在一个村子差不多。

到春秋晚期,楚国就已经发展成为占地五千里的南方大国,仅280年余年的时间,根据统计,楚国先后灭亡了40多个诸侯国,其疆域也扩大了100倍,楚国是如何做到的?为什么汉阳诸姬无法阻止楚国的扩张?

一、楚人有筚路蓝缕的精神,从来就不服周。

《左传昭公十二年》: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

《左传》上记载了一段楚灵王与右尹子革的对话。

楚灵王说:从前我们的先王熊绎和吕级、王孙牟、燮父、禽父一起侍奉周康王,齐、晋、鲁、卫四国都分赐了宝器,唯独我国没有。现在我派人到成周,请求把鼎作为赏赐,周天子会给我吗?

楚国始封君熊绎

子革说:会给君王啊!从前我们先王熊绎住在荆山偏僻处,乘坐柴车、穿着破衣以开辟丛生的杂草,跋山涉水以事奉天子,只能用桃木弓、枣木箭作为进贡。齐国,是天子的舅父。晋国和鲁国、卫国,是天子的同胞兄弟。楚国因此没有得到赏赐,而他们却有,现在是周朝和四国顺服侍奉君王了。将会都听从您的命令,难道还爱惜鼎?

楚灵王已经是战国时期了,此时的楚国已经强大起来了,疆域五千里,万乘之国,但是仍然对于周天子耿耿于怀,楚国认为自己的实力早就跟齐国、晋国一样强大了,但周天子赏赐宝器给齐国、晋国、鲁国、卫国,唯独没有楚国,为此,楚灵王还想专门派人去找周天子要。

然后子革就进到了楚王先祖熊绎当年侍奉周天子时是多么艰辛,坐柴车、穿破衣来开辟杂草,然后跋山涉水以事奉天子,这是创业的艰辛,说明楚王内心憋着一股劲,想要发奋图强,这也就是筚路蓝缕的精神。

《国语晋语》:昔成王盟诸侯于岐阳,楚为荆蛮,置茆蕝,设望表,与鲜卑守燎。

楚人长时间被周人当成了蛮夷

这种精神来自当初被小看,被蔑视,周天子召集诸侯到岐阳开大会时,楚国是荆蛮,在大会上做摆放茅草、设置祭祀山川时所立的木制标志,与鲜卑人一起守着火把,甚至连诸侯会盟的正式会议也不能参与,当时的楚国是被周天子当成荆蛮的,也就是当成了南方的野蛮人。

《春秋左传正义》: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众所周知,华夏与蛮夷的区别是:礼仪与服装。华夏是一群有礼仪,穿着华丽衣服的人,而蛮夷则是没有礼仪,穿着破烂的人,齐国、晋国、鲁国、卫国这些姬姓诸侯国或者异姓大国被视为华夏,而像楚国这样地处偏僻的弱小诸侯国则被视为蛮夷。

这是周天子给楚人的耻辱,楚人的祖先是颛顼帝高阳,是黄帝的后裔,正宗的炎黄子孙,只因为居住在荆楚之地,实力弱小而被称为楚蛮,这让历代楚王耿耿于怀,到了战国时期都记得这事,历任楚王以此为动力,发誓要变得强大起来,这是楚王奋斗的原动力。

楚人有筚路蓝缕的精神

《史记楚世家》:熊渠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乃立其长子康为句亶王,中子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皆在江上楚蛮之地。

楚国第六任君主熊渠曾经说过:我位于蛮夷之地,不必和中原各国的名称谥号一样。于是熊渠封自己的三个儿子为王,长子熊康作句(gōu)亶(dàn)王,二儿子熊红作鄂王,小儿子熊执疵做越章王,都在长江沿岸楚蛮地区。

熊渠之前的楚王还生活在丹阳一带,到熊渠为王时,其势力已经扩充到江汉流域,此时的楚国已经灭亡了庸国(今湖北竹山县)、扬越国(在今湖北中部的江汉平原)、鄂国(今湖北鄂州、武汉一带),熊渠的二儿子被封为鄂王,就是因为楚国灭亡了鄂国。

楚国灭亡鄂国很可能是为了争夺大冶铜绿山,这里出产铜矿,铜能制造兵器及各种器具,是战略物资,也是各个势力争夺的资源,有了铜之后,楚国很快强大起来,其势力从丹阳一直发展到整个江汉流域及长江流域。

楚人积极进取

二、汉阳诸姬毫无进取之心。

《左传桓公六年》:汉东之国,随为大。

汉阳诸姬十余诸侯国中,以曾国(曾国就是随国)最为强大,曾国国君曾侯乙的陵墓中出土了一套超巨大的编钟,是国内出土最大、功能最完整的编钟,代表了战国时期编钟制品的最高水平。

曾侯乙编钟由长短不同的两面木架垂直相交组成,长的一面木架长7.48米,高2.65米,短的一面编钟长3.55米,高2.73米,编钟共计65件,分为三层八组,总重量达到5吨,可以说是当时的超级音乐工具。

编钟是用来做什么的?演奏音乐的,编钟出土后,还曾在北京演奏过大型交响曲,这可不是摆设,而是实打实的音乐工具,音乐也是礼乐的一部分,曾侯乙把如此宝贵的编钟带进了陵墓,说明他生前是极端喜欢音乐的。

汉阳诸姬中实力最强的随国是搞音乐的

除此之外,曾侯犺墓、曾侯宝墓及夫人芈加墓、曾侯與墓、曾侯絴伯等大量的曾国国君墓地都出土了编钟及音乐乐器,这说明曾国国君就是个音乐世家,否则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当时的官职、爵位、职业都是世袭的。

也就是说汉阳诸姬中实力最强的曾国是个音乐世家,这搞音乐的诸侯如何能够挡住筚路蓝缕的楚国呢?

周昭王南征导致周六军全军覆没后,周朝实力急剧下降,无力约束楚国,楚国开始扩张,公元前706年,楚武王伐随,随国国君说:我没有罪过。楚武王希望参与中原的政事,于是让随国国君代为上报周天子,给楚国一个名号,但被周天子拒绝。

楚武王说道:我的祖先鬻熊是文王的老师,可惜去世得早。周成王提拔我的先公,竟只赐予他子男爵位的田地,让他住在楚地,现在蛮夷部族都顺服,可是周王仍不加封爵位,我只好自称尊号了!

楚国不断扩张

随后,楚武王开始称王,和随国人订立盟约后撤军,几年以后,楚武王认为随国国君背叛了他,于是率军攻打随国,但在半路上病死,楚武王的儿子熊赀即位,是为武文王,楚国开始迁都到郢。

公元前688年,楚国攻打申国时经过邓国,邓人认为此刻很容易抓到楚王,邓国国君没有同意,4年后,楚国攻打蔡国,俘虏了蔡哀侯后回国,不久又释放了他,此时的楚国已经很强盛了,汉阳诸姬都不是楚国的对手,要么依附于楚国,要么被楚国吞并,公元前678年,楚国灭亡邓国。

汉阳诸姬无力对抗楚国,一方面是这些诸侯国实力比较弱,另一方面这些诸侯国与天子同姓,没有进取之心,汉阳诸姬中实力最强的随国是个音乐世家,战斗意志不强,息国和蔡国是仅次于随国的诸侯国,但这两个诸侯国本身也是自杀残杀。

楚国、汉阳诸姬、周天子控制区

公元前684年,息国国君息侯因为蔡哀侯对自己的夫人息妫非礼,请求楚国假装讨伐息国,吸引蔡国来救援,然后再联手楚国一起打击蔡国而羞辱蔡侯,楚文王同意后,打败蔡国并俘虏了蔡侯,蔡侯在楚王面且称赞息侯夫人息妫的美貌,楚文王因此而发兵灭亡息国,娶了息妫为妾,几年以后,楚国又灭亡了蔡国。

汉阳诸姬内部也是矛盾重重,从而被楚国各个击破,而其他汉阳诸姬实力更弱,被楚国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19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楚国:从蛮荒之地到子爵封国的崛起历程
周代诸侯国之一的楚国,其王族是上古五帝之一——帝颛顼高阳氏的后裔,帝喾高辛氏的火正祝融的直系后代。楚国的始祖季连,是祝融的孙子,得姓为芈。季连的后裔大约在夏商更替时期,为了躲避中
2024-05-11 20:59:00
从汉水到随枣走廊:楚武王如何破解郑邓蔡联盟
...献了《古文观止》的第七篇文章——《季梁谏追楚师》。楚国是颛顼帝高阳氏的后裔,但夏商时期衰落,甚至和南方蛮夷混在一起,直到周文王策划灭商大业的时候,楚国始祖鬻(yu)熊发现改变
2024-03-01 21:04:00
楚国“问鼎中原”的背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
“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意思是说,只要把楚国兵器上的锋刃摘下来,就足以熔铸为九鼎。从楚国背靠铜绿山而迅速崛起的轨迹中完全可以证实,楚庄王一点没有夸大其辞!一、贫弱立国西周分
2023-02-01 14:55:00
楚国长城:固若金汤的防御传奇
...长城,以抵御敌国之入侵,如吴起在秦魏边境修筑长城,楚国在南阳修筑长城,即是为此。《考工记》云:“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这是方城的记载,而若有城,则会有墙,
2024-02-20 21:37:00
春秋争霸:郑庄公、齐僖公与楚武王的霸业之路
...齐国的崛起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三、称雄江汉,自立为王楚国自称是祝融之后,在商朝末年投奔周文王,成为周朝的火师,侍奉文、武两代周王。周成王封熊绎为子爵,赐以丹阳之地,方圆50里,
2024-04-16 03:09:00
城濮之战:晋文公奠定霸主地位的关键之战
...性的则是:齐国桓公、晋国文公、宋国襄公、秦国穆公、楚国楚庄王。至于另一种春秋五霸的说法: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越王勾践、吴王夫差,除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外,我认为新添加
2024-01-16 18:55:00
楚国扩张之路:春秋时代诸侯国的覆灭与抵抗
...这个问题至今没人能给出明确的答案。以当时称霸南方的楚国来说,传世文献记载中仅春秋之世被楚国吞并的诸侯国就有51个!然而,失败者的名字,除学界专家外鲜有人能记得。这也是《左传》
2024-04-26 07:25:00
...西周早期的势力范围是到达了汉江流域的。不过,这里的楚国却是一个例外。楚国早在商朝就出现了,并且和商朝有联姻的关系。周初,楚国倒向西周,接受了西周的封号。但是,西周并未真正实现
2024-04-29 21:29:00
...映了上古时代荆楚之国对周朝的反抗。从名义上上来说,楚国是西周的分封国,但实际上两国却长期处于战争状态。到了西周末期,楚君甚至称王,和周王平起平坐。而西周时期的周楚战争都是由西
2024-04-29 21:3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渤海子弟兵抗战史》连环画连载之韩家集歼灭战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抗战烽火里,渤海大地曾见证无数子弟兵执戈卫国的壮举;八十年后,一部泛黄的连环画为我们重启那段热血记忆
2025-08-24 19:54:00
一唱一叹皆是爱!《大唐贵妃》演绎千年缠绵。
2025-08-23 08:58:00
贤哲言行铸成语!齐文化中流淌的千年智慧
从稷下学宫的思想交锋到朝堂上的治世箴言,从战场谋略到市井百态,每个成语背后都是一段鲜活故事。或讲处世之道,或述为政之德
2025-08-23 09:27:00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带你回望解放长春那段历史
备受瞩目的吉林省近现代史展已经拉开帷幕,在展览现场,“热烈庆祝长春解放”几个大字一下就抓住了大家的目光,也将人的思绪拉回了20世纪40年代
2025-08-23 11:05:00
我们的抗战|铁血村庄:守家即守国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苗 岳致呈 刘志坤 邱明80多年前,烽火连天的岁月里,齐鲁大地上的一个个村落,以血肉之躯筑起全民抗战的铜墙铁壁
2025-08-23 11:14:00
...近日,中国电影《东极岛》在澳大利亚、英国等国上映,引发了海外观众的热议。这部影片取材于真实历史事件,生动再现了1942年东极岛渔民勇救英军战俘的感人故事
2025-08-23 12:08: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杨洋,你把掌天瓶落吉林了
热播剧《凡人修仙传》里,杨洋扮演的韩立靠着神秘的掌天瓶一路逆袭,可谁能想到,这只让修仙者趋之若鹜的神器,竟悄悄把“同款”落在了吉林
2025-08-23 13:11:00
父辈的抗战丨百岁老兵邓传丙用一生书写家国情怀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康岩 通讯员 韩学平“为啥要参军?为了保卫家国!为亲人报仇!”已到期颐之年的邓传丙,忘记了很多往事
2025-08-23 18:00:00
壹点笔墨|无棣朱氏溯源考
2019年清明节期间,我曾倡导并组织青州衡王府的衡恭王后裔族人,举行了首次集中、统一、大规模的“衡恭王后裔祭祖恳亲”活动
2025-08-23 18:34:00
8月23日,“河北五超”承德主场对阵保定,“皇上”又来给承德加油,上次喊出夹子音,这次直接上设备!
2025-08-23 21:45:00
抗战中的太原:作家胡正的抗日足迹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山西作家胡正(资料图片) 山药蛋派作家以赵树理为代表,还有被称为“西李马胡孙”的西戎、李束为
2025-08-22 08:06: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无数英勇的中华儿女投身抗战
2025-08-22 09:38:00
1965年上映的中国戏曲电影《节振国》,讲述了1938年开滦赵各庄煤矿工人纠察队队长节振国不畏强暴,率先带领工友们掀起五矿同盟大罢工的浪潮
2025-08-22 10:14:00
一份《救国时报》串联起万里之外的东北抗战记忆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的众多泛黄资料和照片中间,一摞新书映入了中国吉林网记者的眼帘,这本书就是《远隔重洋的呐喊:〈救国时报〉东北抗战史料选编》
2025-08-22 13:06:00
在吉林这片土地上,藏着一群人的热血与不屈——东北抗联的故事,你必须知道!
听,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的展厅里,吉林省博物院讲解科科长崔玉卓正在声情并茂地讲述着东北抗日联军的故事:“周保中这样表述这段艰苦的岁月:‘听不到党中央的声音
2025-08-22 13: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