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推进粮食全链条减损 让节约变增产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1-03 08:5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疆日报

推进粮食全链条减损 让节约变增产

温宿县克孜勒镇农民在粮站交售小麦(摄于2022年6月28日)。该县粮食产后服务中心通过提供专业化的清理、干燥、分类等服务及绿色储粮技术,实现节粮减损。 □艾则孜·沙木沙克摄

推进粮食全链条减损 让节约变增产

昌粮集团呼图壁粮油有限责任公司县城仓库工作人员将原粮装载上车(摄于2022年9月13日)。 该公司5个粮站仓库从8月开始出粮,保证了储备粮常储常新的同时,还能随时用于应急加工,以供应市场。□何龙摄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刘毅

2022年,全区粮食生产再获丰收,粮食种植面积、单产、总产量实现三增长,粮食实现连续7年增产。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提升,近几年粮食持续稳产增产,但透过增产的表面探究生产各个环节,就会发现粮食增产丰收实属不易。

近年来,全区各地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多措并举促进粮食生产提质增效和科学防灾减灾,付出大量精力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同时,随着淡水、耕地等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粮食增面积、提产量的难度越来越大,增产的空间不断受到挤压。

“开源”的难度不断增大,“节流”的重要性则不断显现。近年来,全区各地强化减损就是增产意识,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增产与减损共抓,大力推进全环节全链条减损,系统化降低粮食损失和浪费,让节约变增产,让增产更稳定。

机收减损

生产环节的新理念

如今,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水平的大幅提升,通常建立在机械化、集约化的生产基础上。然而,机械化生产方式的推广,特别是机械化采收的广泛运用,也带来了更多浪费的隐患。

“机器不像人工,虽然作业速度快,但要是控制不好,机收小麦的损失可不小。”奇台县西北湾镇柳树河子村小麦种植大户冯汝刚说,小麦机械化收获要经过收割、筛选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良好的调试,才能确保收获环节的低损失率。

以我区小麦产能估算,机收损失率平均降低一个百分点,可增收1.7亿公斤粮食,相当于增加粮食种植面积35万亩,机收减损意义重大。

“过去图快,现在要又快又好。”冯汝刚说,同样一块地采用相同的机具进行机械化采收,损失率可在1%—3%之间浮动,每亩地的产量能差10公斤左右。

丢掉这一个百分点,在规模化的农业生产中,就是巨大的浪费。为了堵上这一漏洞,冯汝刚和他的生产团队不断改进机械采收的工作方法。

“机器下地收获前我们要对麦田进行全面测量,对小麦产量、含水量、麦田地势进行摸底。”冯汝刚说,农机手会根据数据调整收割机割台高度、行进速度等各项参数,使其适应麦田特征,从而将收获损失降到最低。

2022年,冯汝刚管理的1500亩小麦的机收损失率已降至1%以下,损失率明显低于作业质量标准,相比过去2%左右的损失率,实现增产小麦近9吨,节粮增收效果非常明显。

2022年以来,为了提高农作物机收减损水平,我区农业农村部门积极开展专题培训特别是新农机手培训、巡回指导等工作,推动实现按标收获、按规作业,增强农机手和农户机收减损意识,引导农机合作社等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把作业质量要求列入与农户签订的农业生产托管或作业服务合同,严把质量、严控损失。同时,引导农机产销企业改进售后服务,加强田间技术指导,引导农户和农机手选择合适机具、适宜割期,千方百计避免损失。

经测算,2022年全区小麦收获环节平均机收损失率降至0.65%左右,远低于2%的作业质量标准;玉米收获环节平均机收损失率降至2.14%左右,远低于5%的作业质量标准,机收减损的新理念已得到越来越多农业生产者的认可,在生产环节节粮减损中发挥出积极作用。

产后服务

储存环节的新方式

粮食丰收不仅是种植生产环节的丰产,更是从生产到仓储再到加工的全环节协同运转。

“玉米成熟以后要及时烘干、销售,如果哪个环节耽搁了,地里的辛苦就白费了。”塔城市喀拉哈巴克乡上喀拉哈巴克村村民曹文生说,玉米成熟以后要找场地及时晾晒,晾晒的时候,鸟也来吃,最头疼的是碰上下雨阴天,免不了会造成一些损失,产后环节管理比田间生产管理更加重要,更让农民费心。

如今,得益于全疆各地建立起的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曹文生的顾虑少了很多:成熟后的玉米直接送进烘干房,节约了时间、精力,还提高了产量。

“每亩地能减少约30公斤的损失。”曹文生说,2022年,依托当地粮食收购企业建立起来的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粮农可享受到代储存、代清理、代烘干、代加工、代销售等一条龙服务,服务中心每天监测玉米行情走势,公布最新玉米收购价格,方便农民及时卖粮。

如今,全区有越来越多的粮农享受到便捷的粮食产后服务,实现节粮减损。近年来,全区持续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以整合盘活现有仓储设施等存量资源为重点,提升粮食产后服务能力。目前,全区在65个县(市)建设的84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已全部竣工并完成验收,实现产粮大县全覆盖。

与此同时,全区持续加大高标准粮仓建设改造力度,提升仓房隔热功能和气密性,推广使用食品级惰性粉、多杀菌素等生物防虫杀虫储粮药剂,不断提升绿色储粮基础能力,提高储备粮管理水平。

据统计,全区84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建成后,全区新增粮食清理能力每小时1.52万吨,烘干能力每天0.89万吨,减少粮食损失4万吨左右,促进粮农增收约7900万元。全区已有超半数国有粮企仓容实现智能化改造,总仓容超过340万吨,2018年以来,我区已连续4年实现库存粮食100%宜存,粮食储存环节损失不断降低,质量安全基础更加稳固。

合理利用

加工环节的新尝试

粮食从大田走向居民餐桌,加工环节必不可少,原粮从原料变身加工产品,形成附加值的同时,也产生了消耗,容易形成浪费。很多加工企业通过研发引入新技术,延伸精深加工产业链条等措施,减少粮食在加工环节的损失。

“我们的目的就是将原粮中杂质以外的成分通过加工实现充分利用,尽可能提高出粉率,让同一份小麦磨出更多的面粉。”新疆天山面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行政部经理卢滨说,设备和工艺直接决定了小麦的加工水平和节粮减损的能力。

在天山面粉的生产线上,有一套色选装备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套设备可以根据颜色不同精准剔除原粮中的杂质,在清粮环节最大限度避免浪费。

“目前企业加工面粉出粉率可以达到75%以上,原粮中除2%左右的杂质外,其余可全部加工成面粉或其他副产品。”卢滨说,这些年,通过不断改进工艺,企业的出粉率较5年前提高了2个百分点,消耗同等原粮的情况下每年可多产出面粉1万吨。

除了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很多企业还通过优化产品布局实现节粮减损。

“我们主要生产特一粉和标准粉两种类型的面粉,充分利用原材料,避免过度精深加工,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新疆盛康宏鑫(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曹蔚宾说,企业还与农民合作社签订有机小麦收购订单,将有机小麦加工成有机全麦粉,加工工艺简单,浪费少,附加值还不低。

“有机全麦粉出厂价每公斤7元左右,是普通面粉的一倍,销路很好。”曹蔚宾说,企业每年加工生产3000吨有机全麦粉,在线上平台便可销售一空。

“米面并非越细越白就越好,过度追求精米细面既损失了大量的膳食纤维、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也降低了粮油出品率。”自治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总经济师杨振立介绍,近年来,国家提倡全谷物食物消费,我区面粉加工企业积极通过技术创新,推广柔性碾磨等技术,减少加工环节的损耗。同时,全区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针对粮食加工过精过细问题,深入企业开展节粮减损、适度加工相关调研,组织力量开展技术攻关,助力企业解决粮油过度加工导致的营养素流失、蛋白质功能损伤等问题,争取在减少粮食损失浪费的同时,为消费者提供营养可口的粮油产品。

生产环节、储存环节、加工环节一系列新探索、新尝试,正让我区节粮减损的全链条建设更加完善,减损就是增产的认识更加深入人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3 09: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从夏粮主产区看全链条节粮减损路径
本文转自:农村大众报时值夏粮收获尾期,山东、河北、安徽等小麦主产区在前期克服低温天气、病虫害影响,奋力夺取丰产的基础上,紧抓机收、烘干、仓储、加工等环节,着力耕种好节粮减损这一“
2023-06-30 14:13:00
...作现场推进会在我市召开,市委书记宋永祥同志用“只要链条足够长,吃干榨净每粒粮;只要产品足够细,糟糠麸皮都有戏;只要品牌足够靓,样样产品销路畅”“三句大白话”,分享滨州节粮减损
2024-01-17 13:58:00
...粮食节约行动方案》实施两年来,粮食“产购储加销”全链条节粮减损取得明显成效,确保了“颗粒归仓”“微损储存”“低耗运输”“粮尽其用”,逐渐形成“文明餐桌”“节粮家风”。在生产环
2023-11-24 00:32:00
7个方面19条措施,青岛市印发粮食节约行动计划
...施,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增产与减损并行,推动粮食全链条节约减损,增强青岛市粮食有效供给能力。《计划》提出,到2025年,形成以法治保障为基础、以健康消费为导向的全社会粮食节约
2023-01-14 14:03:00
一粒小麦的“产业链之旅”(“三夏”一线探新迹)
...、河南等粮食主产区,看农机作业,看产后服务,看加工链条,观察各类新型经营主体护航一粒小麦完成“产业链之旅”。机收作业——抢收抢种不误农时,还节本增效麦熟一晌,贵在争抢。今年夏
2024-06-28 06:42:00
全力做好粮食产后服务(话说新农村)
...多小农户解决“丰收后的烦恼”。粮食产后服务要瞄准全链条。粮食成熟后,要经过收获、运输、储存、加工、流通等环节,才能到达消费者餐桌,任何一个环节的“跑冒滴漏”都会造成不小的损失
2023-07-14 06:04:00
七大全产业链绘宏图 三秦农业强市写华章
...,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打造创新能力强、产业链条全、绿色底色足、安全可控制、联农带农富农的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了品牌基础好、质量品质优、产业聚集度高的粮食、生猪、苹果
2023-09-19 10:05:00
...“无形良田”,要做好“技术活”。从收到储到加工的全链条节粮减损,科技赋能是关键。以小麦为例,传统收割机的损失率为在5%左右,烘干设备广泛运用之前会提前收割麦子抢在艳阳天晾晒,
2023-11-03 19:30:00
“粮头食尾”全程减损
...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产加销一体化发展格局;一手抓“农头工尾、粮头食尾”,全程落实绿色发展理念,集成“收获减损
2024-05-10 06:38: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