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粮头食尾”全程减损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5-10 06:3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

安徽颍上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筑造绿色粮仓——

“粮头食尾”全程减损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常力强

“粮头食尾”全程减损

产业园隆原米业全智能低温大米生产线。资料图

伴随着隆隆的机器声,每天1000多吨稻谷在全智能加工车间经过全程低温加工,变成一粒粒晶莹剔透的大米。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地处淮河与颍河交汇处,属典型的淮北冲积平原,辖区地势平坦,河湖众多,素有“五河三湾七十二湖”之称。淮河、颍河流经颍上县200余公里,温带与亚热带之间过渡性气候又为这片土地带来充沛的雨水。全县耕地180多万亩,盛产小麦、水稻、玉米、红薯等农产品,是全国重要的优质水稻生产区,粮食产量连续19年稳定在100万吨以上。

近年来,颍上县一手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产加销一体化发展格局;一手抓“农头工尾、粮头食尾”,全程落实绿色发展理念,集成“收获减损-加工减损-营养减损-风味减损”全链条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实现水稻收获环节籽粒损失率降低到2%以下,加工碎米率降低到5%左右。

生态种田,节水省肥提效能

地肥水美的颍上县既是产粮大县,也是生猪养殖大县。针对全县生猪存栏64万头,规模化养猪场粪水产生量大、利用效率低、还田安全性不明等问题,产业园依托国家农业绿色发展长期固定观测颍上试验站,在江店孜镇牧原生猪养殖场附近建立了稻麦绿色低碳生产技术研发基地,开展“猪-沼-稻”循环农业试验示范。

春夏之交,在基地由田埂隔开的一块块长方形农田里,碧绿的麦苗已进入灌浆期,每块田头立着的牌子上标记着沼液替代化肥的比例。夏天小麦收割后,同样的对比试验将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继续进行。

“依据对沼液中COD、BOD、全氮、全磷等组成成分的安全检测结果,我们在每块田里开展不同比例的沼液替代化肥试验。”负责示范项目的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郭世伟说,经过这几年对土壤肥力、稻麦长势、单位面积产出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目前的结论是沼液替代25%的化肥效果最好。

“当然,要想长期改善土壤情况、产量稳定性和粮食品质,还需要我们持续开展监测试验。”郭世伟补充说。

在基地试验的基础上,产业园对“猪-沼-稻”生态循环种植模式进行了大面积推广。颍上县农业绿色发展推进中心主任、产业园管委会相关负责人王冠军说,目前园区范围内3个生猪养殖场所产生的沼液已经通过管道覆盖到六七万亩农田,占到产业园耕地的将近一半。而且,通过产业园发挥示范作用,全县沼液还田面积已经达到20万亩。

“利用这种生态循环模式,我们通过地下管道进行智能配肥和精准灌溉,实现节肥30%-40%,节水25%-40%,节工70%-80%。”王冠军说,而且土壤有机质含量得到普遍提高,作物抗病虫、抗旱涝、抗逆境能力有所增强,小麦、水稻在品质改进的同时产量分别提高10%、20%以上。

据颍上县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发展股股长谢宁宁介绍,在种养循环的基础上,产业园还开展了绿色低碳水稻品种区域适应性、产量水平、氮素利用效率、碳排放减少量等评价,筛选推出“广宁香粳9号”“旱优73”“隆两优1307”等水稻氮高效碳减排优良品种,较一般品种稻田每公顷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4.9吨。

精准收获,全程减损增收益

在稻麦成熟后的收割环节,籽粒损失比例较高一直是农户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在王冠军的记忆里,之前每年夏收后不久,播种玉米或大豆时农田里会长出密密的麦苗,“籽粒再多,颗粒再饱满,如果不能归仓,也不能算作我们的产量。”

针对机收的粮食损失问题,产业园通过总结当地农机手自发改装收割机的经验做法,从2021年开始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对园区范围内的收割机全部分批进行了改装升级。

“我们一共有108台收割机,目前割台下面已经全部加装了前置秸秆粉碎装置。”颍上县臻润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负责人宋廷周介绍说,用原有装置和传统方法,收割机在作业时割台距地面约15厘米,吞入秸秆量比较大,这样在脱粒后排出粉碎的秸秆时会将一些粮食籽粒夹带出来。“根据我们测算,仅收割损失,小麦每亩在50斤左右,水稻最少有80斤。这样一亩地一年就损失大概130斤粮食。”

宋廷周接着说,加装了前置秸秆粉碎装置后,我们现在在收割小麦或水稻时将割台抬高到距地面六七十厘米的高度。收割机主要吞入的是稻麦穗部分,低于割台的秸秆则由粉碎装置原地进行粉碎还田。

收割机工作时吞入量减少,脱粒后排出的碎秸秆量相对大幅下降,从而使夹带出来的稻麦籽粒减少为原来的三分之一。用宋廷周的话说,“这样稻麦轮作,一亩地一年就能多收回来近100斤粮食,相当于种一亩地一年就能多收入100多元。”而且,这种方法还降低了收割机运转负荷,“收获后的籽粒里杂质也少了,明显比原来干净了不少。”

“改装一台收割机的成本是3000多元,我们产业园规划范围内有14.77万亩耕地,仅通过降低收割环节的损失,一年园区土地就可增加约1500万元的收益。”王冠军说,在产业园示范带动下,园区规划范围外的农机合作社也开始陆续对收割机进行改装,所以对全县来说,机收减损相当于增加了一笔更大的收益。

科学加工,绿色碾磨提品质

粮食种下去收上来,还要经过一道道加工环节,才能变成消费者一日三餐中的各种美食。当一粒粒粮食从田间收获后,传统做法是先进行高温烘干,再进入常温仓库,然后在碾磨等加工过程中还要随着机器运转经历高温。

“经过高温烘干后,运用传统的机器设备,大米在加工环节会出现较高的碎米率,而且之前过度加工也会增加粮食损失。”王冠军说,所以要真正做到增产减损,不仅要在种植和收获环节下功夫,还需要在加工环节作改进。

颍上县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中,通过多项政策措施,大力推进稻米贮藏加工“高温变低温”。目前,在产业园支持带动下,位于夏桥镇的隆原米业公司已经建成容量15000吨的智能低温仓库,并将大米加工生产线设备全部进行了更换。

同一时间,园区水稻烘干全部更新为智能低温设备,其他大米加工企业也对原有设备进行了改造升级,实现加工全流程低温。

在隆原米业公司稻米生产车间,全智能低温大米生产线全速运转,刚刚加工好的大米在一根根管道中哗哗流了出来,用手触摸完全没有发烫的感觉。

公司总经理李可强介绍说,除了全程低温加工,新生产线运用物联网平台对生产数据大量采集上传后进行分析,通过大数据建模,可不断提高系统本身对设备调控的能力,实现生产加工、运营管理从之前以人的经验为标准转化为以数据和客观状态为标准,达到柔性加工,从而提高整线加工正品率,降低碎米率,产品品质也能保持稳定。

“我们测算,目前加工的碎米率从传统的15%左右降低到5%左右,也就是每100斤稻谷可多产出整米10斤左右,相当于仅改进加工就可使每吨稻米增值300元以上。”李可强说,而且通过控制过度加工,也大大减少了大米中营养成分的流失。

据谢宁宁介绍,目前通过技术集成,产业园稻米碾磨度和稻米营养成分损失均有了大幅降低,大米“黄金赏味期”延长到60天以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0 09:45:3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安徽颍上:科技赋能“稻”路宽
...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颍上县还成功创建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园区以稻米全产业链开发为主导,通过“水稻生产+稻米加工+科技创新”,打造了“一谷、一带、两园、三基地”产业板块和水平
2025-03-21 16:36:00
安徽颍上:百亿产业集群追“光”生长
...链、科技强链、优服稳链等方面持续发力,以县电子器件产业园、芯颍产业园等8个特色“园中园”为载体,聚焦“光刻胶-功能片”“液晶显示触摸屏-智能穿戴显示总成”产业链,打造更加先进
2024-12-16 11:14:00
安徽颍上:聚“谷”成势,打造优质水稻创新发展新高地
...小牌和其他不知名的工具……这里就是颍上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沿淮绿色农业科创谷。在这里,颍上县依托国家农业绿色发展长期固定观测颍上试验站等平台,联合来自全国全省的农业科研院所,围
2023-08-31 17:08:00
农发行安徽分行助力阜阳完善农村路网 铺就乡村振兴“快车道”
...需求特点。为此,该行将支持阜南县城乡道路畅通工程和产业园区建设统筹谋划,立足地方资源禀赋支持方集和中岗特色食品产业园建设,在破解农村公路融资难题同时推动地方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
2024-09-05 15:06:00
...部发布推介了2023年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其中,颍上县“锚定增绿添智发力 推动颍上稻米产业提质增效”为我省唯一入选案例。近年来,颍上县全力厚植“绿色”底色,探索稻米产业
2023-12-07 03:56:00
安徽颍上:强化科技支撑 助推乡村振兴
...兴插上科技的“智慧翅膀”,赋能颍上县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有“质”更 有“智”。今年1至9月份,全县科技特派员共培训农户17100多人次,指导经营主体发展815个,转化科技
2024-11-25 15:09:00
为什么是颍上?
...的低调,藏不住了!2024年,在面对国内外多重挑战下,颍上县全年实现较快增长,不仅以6.4%的增速跑在全市前列,更以GDP585.2亿元的总量,摘得阜阳全市经济第一大县的桂冠
2025-03-03 15:05:00
安徽颍上:螃蟹养殖走出一条特色富裕路
...、黄满、膏肥,市场上的经济价值相对更加可观。”安徽颍上县八里河螃蟹生态养殖基地负责人武永侠手拿刚刚捕捞上来的螃蟹乐得合不拢嘴。在八里河螃蟹生态养殖基地示范区内看到,这里的螃蟹
2023-11-09 16:09:00
颍淮一派丰收景
...重,再把产量提一提。”位于颍上县江店孜镇的现代农业产业园里,连片的水稻进入落黄期。江店孜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高级农艺师郝士龙正在这里,为宋廷周种植的800亩水稻做收获前的最
2023-09-22 15:51: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世界流感日丨流感高发季,科学防护是关键!
大河网讯 11月1日是世界流感日。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传播速度快、季节性明显,秋冬季为高发期,需科学防治
2025-11-01 10:04:00
淄博世博高新医院:中西医结合 精准祛“疱疹”
鲁网10月31日讯(记者 齐征 通讯员 姜媛)近日,淄博世博高新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成功诊治一例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通过个性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2025-10-31 10:57:00
络活喜进口药:科学降压,阻断疾病连锁反应
长期血压控制不佳会对心脏、大脑、肾脏等重要器官造成严重损害,显著增加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2025-10-31 10:58:00
如何找到安全有效控糖方案?NEGEFO糖尼格:从能量本源修复自主血糖调控
控糖已从一个纯粹的医疗议题,迅速演变为一个规模庞大的全球性健康产业,其发展由不断增长的患病率、预防医学的兴起以及消费健康意识的升级共同驱动
2025-10-31 10:59:00
激活秋季生长力!这些有助于孩子长高的东西别错过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转眼又到了贴秋膘的季节。对于家长们来说,秋天不仅仅意味着天气转凉,更是一个为孩子身高加油冲刺的黄金时期
2025-10-31 11:04:00
深圳永福医院:血液透析患者的“十要、十不要”,切记记牢!
透析十要:健康生活的基石要严格控蛋白:透析肾友需根据阶段调整蛋白摄入量。非透析阶段,低蛋白饮食可减轻肾脏负担;透析阶段
2025-10-31 11:38:00
如何找到真正靠谱的护脑方案?2025国际热门方案面世:新型“线粒体激活”技术问鼎榜首
看到父母开始忘记关煤气,在熟悉的街道迷失方向,或是反复询问早已回答过的问题,那一刻的心疼与担忧难以言表。这些生活中的细微变化
2025-10-31 11:39:00
邹平形式多样庆重阳送健康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连日来,邹平市各地以“情暖重阳 送温暖送健康”为主题
2025-10-31 11:41:00
百果园第22期好果报恩:三红蜜柚+猕宗绿果,解锁秋日营养与美味
又见金秋,又见十月,在这个瓜果飘香的季节,百果园第22期“好果报恩”活动如期而至。10月9日-29日,润燥低GI的三红蜜柚与地道中华风味的猕宗绿果
2025-10-31 14:53:00
一粒小麦的增值之旅
大河网讯 从一粒小麦,到一捧面粉,再到餐桌上的一个馒头、一盘饺子……在河南,小麦的旅程远不止果腹这么简单。河南工业大学刘昆仑教授
2025-10-31 15:39:00
孕期西药使用:安全用药指南请收好
科普专家:马雪琼科普单位:赤峰市妇幼保健院怀孕,对女性而言是一段充满期待与喜悦的特殊旅程,但孕期身体的变化也让准妈妈们更容易面临健康挑战
2025-10-31 16:44:00
以免疫稳态重建为核心:远大医药STC3141引领脓毒症治疗新方向
脓毒症是由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失调引发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作为重症监护病房(ICU)常见危重症,其死亡率高达30-35%
2025-10-31 16:45:00
哺乳期用药:哪些西药会影响宝宝?喂奶时间有讲究
科普专家:马雪琼科普单位:赤峰市妇幼保健院对于哺乳期妈妈而言,生病时用药始终是一件令人纠结的事。一方面,身体不适需要药物治疗来恢复健康
2025-10-31 16:51:00
黄连军教授团队在主动脉外科术后吻合口漏介入治疗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上海德达心血管医院黄连军教授团队发表升主动脉术后吻合口漏介入治疗研究成果,依托影像介入科多年诊疗技术及临床数据,纳入目前单中心全球最多的升主动脉吻合口漏22例
2025-10-31 16:51:00
减盐不减鲜,中粮福掌柜减盐特级生抽高品质守护餐饮健康
随着“健康中国”行动的深入推进和全民健康饮食意识的普遍提升,倡导低盐、低油、低糖的烹饪理念与量化工具使用,已成为餐饮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2025-10-31 17: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