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回顾江诗信:做了14年好事,资助2146个儿童,为何在06年跳楼自杀
2006年11月24日,江诗信老人胸中的痛苦就像一把烈火一样,灼烧着他,让他保持着浑浑噩噩的状态。他的老伴看着他状态不好,但又不知道如何替他疏解,就像往常一样,早早地做好了饭,喊着江诗信来吃。往常都是老伴做饭,江诗信刷碗,但是他今天却非常反常,让老伴来刷。老伴以为他还是内心迈不过那个坎……更多
回顾水火不侵的中国生漆,为何现在用的少了?老手艺的复兴任重道远
木质工艺品能保存多久?太湿会受潮变形,太干又会皱缩干裂,木制品还真是个难伺候的东西。薄薄的油漆耐不住寒暑侵蚀,实木复合板成了越来越多人的座上宾,人们在享受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时也不禁感叹,还好生活在21世纪,要是在古代怕是连家居都伺候不过来。古人可不会闲着没事给家具擦油打蜡……更多
中国百兽之王是老虎,地位为何不如“外来户”狮子?原因很简单!
老虎宝宝很委屈!明明我才是中国的百兽之王,好不好?凭啥,一“外来户”狮子远超过我的地位!宝宝不开心~~~一说起狮子,在我们的日程生活中,尤其是传统建筑门前,经常竖立着一对石狮子雕像,作为一“外来户”,狮子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所谓“高大上”的象征。而中国的本土生物……更多
回顾溜索女孩余燕恰:8岁为上学飞渡怒江走红,如今16年后怎样了
这个穿着粉色上衣的8岁女孩,为了上学每天冒着生命危险,用溜索飞渡怒江。然而由于体重太轻,只能溜到一半停下来,紧接着用手拉着绳索,一点点向对岸靠近。要知道身下就是汹涌波涛的江水,如果不慎掉下去很可能就尸骨无存,但这样的生活小女孩坚持了两年。直到有记者看到这一幕后……更多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胡婧怡 余秋雨《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30日 第 05 版)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内,苍松肃立,翠柏含悲。下沉式纪念广场四周,环形的烈士英名墙犹如母亲环抱的双臂,等候着归家的孩子。12响鸣枪划破长空,《思念曲》婉转低回,礼兵们护送志愿军烈士棺椁……更多
《先生向北》人物志|于省吾:古文字学的一代宗师
于省吾,中国古文字学家、训诂学家。于省吾1896年出生于辽宁海城,1919年毕业于沈阳国立高等师范。三四十年代曾在辅仁、燕京、北京等大学讲授古文字学。1952年,于省吾受聘为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1955年,受匡亚明之邀,于省吾来到东北人民大学(后更名为吉林大学)担任历史系教授……更多
“五百年来一大千”:吉林省博物院藏张大千绘画作品赏读
50岁前的张大千,其画作尚处仿古阶段。他的仿古,绝不是食古不化,而是在学习古人超妙的画技的同时,观察生活,通会物理,临仿与写生结合,用古法描绘现实生活中的山川气概、香草风流……在仿古中绽放自我的心灵之花。所以他笔下的风物鲜活生动,充满着活泼泼的生命情调和宇宙意识……更多
临死前赵云说了两个字,诸葛亮听后泪流满面,刘婵却没听懂
三国演义应该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少数经典作品之一,在这本小说里面,孙权,刘备和曹操三人三分天下,其中刘备算是白手起家,和关羽张飞桃源结义之后开始征伐天下,关羽义薄云天,他们的故事也让人感佩。不过除了刘关张之外,刘备身边的赵云也是英勇不凡,基本可以和关羽和张飞比肩……更多
司马迁:堪称伟大的“驴友”,中年不幸被宫刑,他有没有后代?
司马迁不是一个简单的读书人,至少不像一般的文弱书生那样,他是一个能办实事的人。青年时,司马迁也用了很长的时间学习儒家经典,用了很长的时间来游历天下。他在35岁之前游的历足迹可以说走遍了半个中国。那么,堪称伟大的“驴友”司马迁,中年不幸被宫刑,他到底有没有后人呢……更多
1987年,兵马俑一号坑杂品库一将军俑头丢失,警方悬赏150万寻找
1987年2月18日,兵马俑考古现场,工作人员一早到工地发现,西边仓库门竟开着,一点检,发现仅有的将军俑头不见了。查看门锁,是被人撬开的。听到消息,其他工作人员纷纷赶来,在库房四处寻觅,可除了那个瞪着眼睛表达愤怒的武士俑头,就是没有将军俑头的影子。当时一号坑二次发掘刚刚10个月……更多
东北人一家睡在一个炕上,为何不会觉得“尴尬”?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人一家睡在一个炕上,为何不会觉得“尴尬”?看完你就明白了在中国想要了解中国的风土民情,这真的希望花上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时间才能算是真正的了解中国的风土民情。在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各自的文化风俗以及自己的特殊。如今人们这就有钱了,时不时的就出去玩几次……更多
俗语:“十羊九不全,一全坐殿前”,啥意思?属羊真的不好吗?
俗语:“十羊九不全,一全坐殿前”,啥意思?属羊真的不好吗?在老一辈人口中总有一些很奇怪的谚语,虽然没有科学道理,但却流传很广,并且有很多人对此深信不疑,就比如谚语“十羊九不全,一全坐殿前。”从字面意思可以知道,这说的是属羊的人,在十个人中有九个是命不好的,在生命中不可能万事都是完美的……更多
1990年重庆一光棍捡到一女婴,终身未娶供她读研,她是怎样报答的
古有二十四孝,而今也是不缺令人泪目的孝子。在重庆的一个贫苦家庭,一个被收养的女孩拒绝了亲生父母优越的家庭。坚持跟着吃不饱饭的养父,高考填写志愿也是为了给养父治病。这位养父和女儿之间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感人故事?图1高考金榜题名六月方至,便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高考时光……更多
“燕云十八骑”结局怎么样了?为何“十八骑”那么厉害?
看过聂远、黄海冰版《隋唐英雄传》的朋友,相信你们一定知道,剧中提到过一支特别恐怖的队伍,叫“燕云十八骑”。他们属于罗成父亲罗艺麾下部队,一共十八人,脸带面罩,头蒙黑巾,都配弯刀,踏胡人马靴,靴上配有匕首,且每人都背负大弓,箭十八只,极其骁勇,不过一般在沙漠活动……更多
世界伟大奇迹:印度神庙,整体由一块巨石凿刻形成,很难说服于人
世界伟大奇迹:印度神庙,整体由一块巨石凿刻形成,很难说服于人我们生活在繁杂的都市,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都在发生,而世界很大,到处都有值得惊奇的事情发生。今天说的,就是印度的一大奇迹,堪称世界奇迹,跟中国的长城,兵马俑,还有埃及的金字塔有的一拼。它是一座寺庙,在印度……更多
22岁还默默无闻,到24岁结束生命时完成人生逆转,她被印在日元上
日本第一位被印在5000日元钞票正面的女子,她的名字叫做樋口一叶,那么她的人生到底是有多么的传奇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樋口一叶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她的家庭算是一个小资家庭,童年过的十分开心,她也十分喜爱上学读书,后来因为母亲不喜欢她读书,更倾向于学女工的原因使她退了学……更多
他才是赤壁之战最大赢家,而不是诸葛亮,苏东坡都羡慕不已!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而在曹操不战席卷荆州后,一时踌躇满志,以为统一天下就在眼前了。却没想到在赤壁,被刘备、孙权打得大败而回。于是中国统一的进程……更多
印度这个城市直接和中国上海叫嚣,中国拿出实景后印度哑口无言
印度这个国家在任何时候都想和中国比一比,他们很不服气中国现在的发展,首先第一点他们在人口上就不服气,同样在亚洲为啥中国的人口比印度的要多,于是印度抓紧生育政策,这个小目标他们就要完成了,不过这个东西我们不和他们抢,反正印度这个屁大点的地方那么多人口自己发展都是问题……更多
本文转自: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追忆“七一勋章”获得者瞿独伊:坚定信仰 这位党的同龄人始终传承红色气质她是中国共产党的同龄人,是第一个向世界播报新中国成立喜讯的记者,也是新中国第一批驻外记者。她叫瞿独伊,百余年前,她的父亲、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瞿秋白将《国际歌》介绍给中国大众……更多
广西师范大学纪念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云端“行走的思政课”开课
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颜小华讲授史实。广西师范大学供图“‘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途中最大、最惨烈、最关键的一次战役,是英勇的一战,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从长征出发时的8.6万多人锐减到3万多人,而90年前的今天……更多
多彩贵州的“红色家底”|一级文物:中国工农红军遵绥湄游击队政治委员王有发私章
中国工农红军遵绥湄游击队政治委员王有发私章,高2.6厘米,长1.3厘米,宽1.1厘米,木质,长方体型,印面下半部刻横排楷书“王有發”,上半部刻半个五角星和若干光芒线。王有发,江西泰和县人。1933年,从红军大学调到红军第3师7团任营教导员,团总支书记。红三师扩编成立红军第九军团时……更多
一通诗碑彰显一方形胜
在太原上兰村窦大夫祠中有一通“十进士诗碑”,立于山门内檐下,未具立碑年月。碑上共刻有陈璧、仲奎、廖俊、谢佑、王允、杨璇、朱忠、祝灏、□□、□□,明代十进士十首同韵诗(后两人名字局部损毁,难以确认,用□□替代),其内容为盛赞裂石(“裂石”与“烈石”互通)暮春美景……更多
何以中国·弦歌不辍丨当一天孔子的学生,能学到什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向阳 孙远明孔子是“至圣先师”,一位“教育达人”。若是当一天孔子的学生,能学到什么?食,品舌尖上的哲学食礼在鲁,食礼中华。孔子爱美食,他提出的君子依礼而食、民间饮食仪礼、膳食均衡搭配等论述,体现了“舌尖上的哲学”,彰显“饮德食和、万邦同乐”的理想境界……更多
“巴从西南来——巴人的历史与文化特展”,11月29日在山西青铜博物馆二层临展厅亮相,160件巴国文物带领观众了解神奇独特的巴人历史与文化。早在4000多年前,以刚勇尚武著称的巴族,出现于中国的西南大地。这支古老的族群,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因参与翦商有功,于周初在汉水流域分邦建国……更多
自贸港的年轻人·非遗新青年 | “武”动青春 他“接棒”传承屯昌百年武术文化
南海网记者 任桐“嘿、哈、呀……这是练习大马五形桩拳的声音,这样的声音,伴随我长大,也曾经是我的向往。”说着,许志泉扎起马步,气聚丹田,乌龙入海、猛虎出山、乾龟缩首、乾鹤归巢……一气呵成。许志泉今年26岁,是屯昌县新兴镇沙田村委会坡陈村人,也是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坡陈大马五形桩的第七代传承人……更多
【红色经典】奇袭天险鹅翅膀
奇袭天险鹅翅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贵州途中一次较有影响的战斗。鹅翅膀位于施秉县甘溪的东部,东扼镇远,西阻施秉,自古即为兵防要地,是湘黔公路通向贵阳的必经隘口,地势十分险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解放战争后期作战还在继续。贵州的战略地位和地理位置都非常重要。濒临崩溃的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不甘心失败……更多
林黛玉成了贾府内斗的牺牲品,面对王夫人的指桑骂槐只能忍气吞声
王夫人对林黛玉的不喜,在贾府就是一个公开的秘密,而且随着林黛玉在贾府住的时间越长,王夫人对林黛玉的不喜,就越不加掩饰。林黛玉刚贾府的时候,王夫人就给林黛玉来了一个下马威。林黛玉进贾府之后,贾母心疼的搂着大哭,又把林黛玉安排在自己身边亲自带着;邢夫人虽然昏聩,也对林黛玉也是好言好语……更多
巧姐认干妈,虽然没乱辈分,却能证明:巧姐没嫁给地主或者板儿
刘姥姥给人的感觉是要比王熙凤高一个辈分,王熙凤为什么让巧姐认刘姥姥当干妈?这辈分不乱了吗?刘姥姥第一次来贾府见到王熙凤的时候,是这样子说的:这刘老老方安顿了,便说道:“我今日带了你侄儿,不为别的,因他爹娘连吃的没有,天气又冷,只得带了你侄儿奔了你老来。”刘姥姥的孙子板儿……更多
尤二姐——当贪心占据了上风,就只有死路一条
尤二姐在书中的生活,主要分为两部分,前部分是进贾府之前在小花枝巷的生活,后半部分是进贾府之后在王熙凤身边的生活。这两段生活的分界点就是,王熙凤接尤氏入贾府。王熙凤接尤氏入贾府的情景:当鲍二家的向尤二姐报告,王熙凤来了。尤二姐虽然也是一惊,但是还是整理了衣裳,忙着迎上来赔笑拜见……更多
赵姨娘颠三倒四,跟谁斗都像乌鸡眼,可是她夸薛宝钗是真心的
红楼梦中,贾政的妾室赵姨娘,是个颠三倒四的人,在书中未见她与人交好,也未见她夸赞过别人,唯独薛宝钗例外。在书中第六十七回,见土仪颦卿思故里,闻秘事凤姐讯家童中。赵姨娘罕见的主动跑到王夫人面前,夸赞薛宝钗:“这是宝姑娘才刚给环哥儿的。难为宝姑娘这么年轻的人,想的这么周到……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画笔为枪刃热血染丹青 刻骨铭心的抗战厦门记忆
厦门美专学生画的抗日插画。黄燧弼1931年的厦门美专特刊 厦门美专十周年纪念刊封面毕业于厦门美专的庄索和同事一起为新四军设计的臂章
2025-09-18 08:20: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刘颂寒“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2025-09-18 10:15:00
3500年的建城史,邢台,到底藏着多少秘密?在考古专家、历史学家眼中,邢台又占据着怎样的历史地位?翻开典籍,《史记・殷本纪》记载“祖乙迁于邢”
2025-09-18 10:21:00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牛沐每年的9月18日,都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2025-09-18 12:03:00
这一展览是老教授们艺术才华与精神风貌的集中展示,更是他们以艺陶情、笔耕不辍的银龄风采的生动写照。9月16日,“银龄的风采——河北师范大学老教授书画展”在河北博物院揭幕
2025-09-17 09:44:00
《德润武陵待君来》: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
一曲凝萃常德6500年文明风骨,是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城头山遗址的稻浪,翻涌着中国最早稻作文明的脉动;善卷“以德化民”的遗风在德山千年萦绕
2025-09-17 09:49:00
“游目骋怀——张宝珠山水画精品展”即将开展
前言人生在世,总要有一番梦想,纵然如梦幻泡影,言行也当用心。因为,只有以幻修真,无中生有,我们才可以成就梦中之想,并使之完善
2025-09-17 11:3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俗话说,春困秋乏。立秋后,很多人总感觉没精神,能坐着绝对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然而“躺平”对环境要求太高
2025-09-17 14:51:00
平原君赵胜,战国时期赵惠文王之弟,曾两度任赵相,战国四公子之一。他礼贤下士,门客三千,于国家危难时散家财守邯郸,智谋救国显担当
2025-09-17 17:24:00
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7日讯近日,记者跟随着“跟着楹联游济宁”活动走进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据了解,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又称河道总督署展示馆
2025-09-17 17:51:00
9月17日,在邢台博物馆看到的这款商代“耳为父癸”铜爵,是3000年前的专属滤酒器。古人饮用自酿粮食酒时,酒液中常含杂质,在斟酒时进行过滤,入口酒液瞬间更丝滑。(摄制:常曌宇、张
2025-09-17 22:41:00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聘任英烈后人为顾问 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吉林故事
9月17日,吉林省近现代史展顾问聘任仪式正式举行。此次仪式的举办,是深入落实吉林省委部署要求的具体举措,旨在进一步增强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的专业性与权威性
2025-09-17 22:42:00
邢台博物馆,一件2000年前的三轮盘附觞铜温炉,惊艳众人!(摄制:常曌宇、张文进、赵家琪)
2025-09-17 22:48:00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