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银杏树和李世民之间有什么故事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皇帝,他的名字叫李世民。他的故事,如同一颗银杏树,历经风雨,却依然挺立,给人带来无尽的启示。李世民,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智慧和勇气,使他在混乱的世界中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帝国。然而,他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他曾经历过无数的挫折和困难……更多
王维是什么派诗人?他的诗作又有什么特点呢
王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被誉为“诗佛”,他的诗歌作品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清新脱俗,意境深远。那么,王维是什么派诗人?他的诗作又有什么特点呢?本文将带您了解王维的诗歌世界。一、王维是什么派诗人?王维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山水田园诗派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重要流派……更多
王维是边塞诗人吗?什么是边塞诗人
王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被誉为“诗佛”,他的诗歌作品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清新脱俗,意境深远。那么,王维是边塞诗人吗?什么是边塞诗人?本文将带您了解边塞诗人的定义以及王维在边塞诗派中的地位。一、边塞诗人的定义边塞诗人,顾名思义,是指以边疆地区的战争、生活、风土人情等为题材的诗人……更多
王维的妻子:一位低调而坚韧的女性
王维,唐朝的一位杰出诗人和画家,他的诗画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然而,在他的背后,有一位鲜为人知的女性,她是他的伴侣,也是他生活的支持者——她就是王维的妻子。关于王维的妻子的姓名,历史记载并不明确,我们只知道她是一位出身于名门望族的女性。她的家族背景为她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更多
王维为什么不娶玉真公主呢
王维,唐代著名文学家、画家,被誉为“诗佛”,他的诗歌作品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清新脱俗,意境深远。然而,在王维的一生中,有一段感情始终未能圆满,那就是他与玉真公主的爱情故事。那么,王维为什么不娶玉真公主呢?这其中有哪些不同的说法?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一、政治原因有一种说法认为……更多
聊聊王维巅峰之作——《使至塞上》
王维,唐朝著名诗人、画家,被誉为“诗佛”,他的诗歌以山水田园为题材,形式上追求自然、清新、淡雅,内容上富有哲理。在王维的众多诗篇中,有一首被誉为最巅峰的作品——《使至塞上》。这首诗以其宏大的视野、雄浑的气势,展现了边塞壮美的风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更多
聊聊王维的禅意诗篇——《鹿柴》
王维,唐朝著名诗人、画家,被誉为“诗佛”,他的诗歌以山水田园为题材,形式上追求自然、清新、淡雅,内容上富有哲理。在王维的众多诗篇中,有一首被誉为最有禅意的诗——《鹿柴》。这首诗以其简练的文字、深远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人生的感悟。《鹿柴》全文如下……更多
唐朝二十一位皇帝分别叫什么名字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之一,其繁荣昌盛的景象至今仍让人向往。唐朝历经了21位皇帝的统治,他们的名字和在位、退位时间,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21位皇帝的详细情况。首先,是唐朝的创始人李渊,他在公元618年建立了唐朝……更多
了解唐朝灭亡的原因及其背后的历史故事
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之一,拥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政治成就。然而,这个曾经强盛的帝国最终走向了灭亡。那么,是谁灭了唐朝呢?本文将带您了解唐朝灭亡的原因及其背后的历史故事。一、唐朝的衰落唐朝在安史之乱后,国力逐渐衰弱,政治腐败严重,民生疾苦。虽然唐朝后期出现了一些有为的皇帝……更多
杨贵妃为什么不能生育呢
杨贵妃,唐玄宗的宠妃,被誉为“国色天香”,其美貌与才情皆为人称道。然而,关于她不能生育的问题,却鲜少有人提及。那么,杨贵妃为什么不能生育呢?首先,我们要明白,古代的生育观念与现代大不相同。在那个时代,女性的价值往往取决于她们能否生育出子嗣,而不仅仅是她们的美貌和才情……更多
历史上的杨贵妃真的是被活埋的吗
杨贵妃,唐朝皇帝唐玄宗的爱妃,以其倾国倾城的美貌和才情横溢而闻名于世。然而,关于她的死因,历史上却流传着多种说法,其中最被大众所熟知的就是“活埋说”。那么,历史上的杨贵妃真的是被活埋的吗?她究竟是怎么死的呢?据史书记载,唐玄宗在位期间,国家政治腐败,内外矛盾重重……更多
揭秘武元衡被刺杀的真相,谁是幕后主使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令人唏嘘的故事。其中,唐朝宰相武元衡被刺杀的事件就是其中之一。这起事件在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然而,关于武元衡被刺杀的真相,以及背后的幕后主使,却一直是个未解的谜团。武元衡是唐朝的一位重要官员,他的死对当时的政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史书记载……更多
唐婉最后为什么郁郁而终呢
唐婉,一个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深刻印记的名字。她以才情出众、美貌绝伦而闻名于世,然而,她的一生却充满了悲剧色彩。那么,唐婉最后为什么郁郁而终呢?唐婉的生平可以追溯到宋朝,她是宋朝著名文人陆游的妻子。唐婉的才情出众,诗词歌赋无一不精,被誉为“词坛第一女才子”。然而……更多
杨贵妃为何给安禄山“洗三”
杨贵妃给安禄山洗三,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颇为传奇的故事。然而,这个故事是否真实存在,却一直备受争议。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洗三”。在古代中国,有一种习俗叫做“洗三朝”,即新生儿出生后的第三天,父母会为孩子进行一次洗澡仪式,以祈求孩子健康成长。这个习俗在中国历史上非常普遍……更多
大唐盛世究竟有多辉煌
大唐盛世,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这个时期,国家强大,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科技先进,对世界的影响力深远。首先,大唐盛世的国家实力无比强大。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实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使得国家的治理能力大大提升。同时,他还积极对外扩张,先后平定了东,突厥……更多
“击球赌三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寓意丰富的成语和典故。其中,“击球赌三川”便是其中之一。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一种游戏,意指通过击打小球来预测未来的吉凶祸福。那么,“击球赌三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一、击球赌三川的起源“击球赌三川”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更多
唐朝后宫等级究竟是怎样划分的呢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其后宫等级制度也是非常严谨的。那么,唐朝后宫等级究竟是怎样划分的呢?本文将带您了解唐朝后宫等级的划分。一、皇后皇后是唐朝后宫中地位最高的女人,她是皇帝的妻子,代表皇家的尊严和权威。皇后的地位至高无上,她享有最高荣誉和尊荣,受到百官和后宫嫔妃的朝拜……更多
聊聊唐朝著名诗人韦应物
韦应物,唐朝著名诗人,以其深厚的学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人生经历,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人生经历丰富多彩,既有坎坷的官场生涯,也有宁静的田园生活,这些都深深地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韦应物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才情出众,早年就以诗文闻名于世……更多
揭秘韦应物的拼音与正确读音
在汉字的海洋中,有许多字词的发音并不符合我们日常的习惯,这就需要我们去学习和掌握。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唐代著名诗人韦应物的拼音和正确读音。一、韦应物简介韦应物(737-792),字义博,号玉溪,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以诗歌创作见长,被誉为“初唐四杰”之一……更多
全国热搜第一!小城博物馆还得看潍坊
鲁网11月23日讯11月21日,“被小城博物馆惊艳到了”的词条冲上抖音全国热搜第一条。拥有穿越千年的“佛系”微笑的青州博物馆,凭借其独有的“东方美学”惊艳网友,晋升抖音热门打卡地。作为文物大市,潍坊共有博物馆六十余家,其中一级博物馆3家、二级博物馆7家、三级博物馆有7家……更多
龙门书院的前世与今生
在具有近六百年历史的秀美江南园林翠微园里,有一书院,名曰——龙门书院。穿过题有“龙门书院”四字的月洞门,一座精巧的小庭院呈现在眼前,一座古朴典雅的建筑,为面阔三间的硬山顶式结构,一座精巧的四角凉亭位于庭院中,庭院里还有王阳明留诗处的景观小品。祠、亭与青竹、绿树……更多
李陵兵败投降匈奴,司马迁为何要替他说话?
李陵,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汉武帝时期的年轻将领;因出身与才能受到刘彻的赏识。公元前99年,汉武帝派小舅子李广利征讨匈奴,让李陵作为后援;可李陵却看不上他,不想听之任之,于是说服汉武帝派自己单独作战,就这样,李陵带着5000步兵远征匈奴。起初,李陵在浚稽山遭遇单于主力……更多
商鞅变法强大了秦国,为何秦惠文王嬴驷却要除掉他?
商鞅原是魏国相邦公叔痤的门客,因不受重用而来到秦国发展。在他还未来秦之前,秦国一直被魏国欺压;直到他到秦国推行变法之后,秦国才彻底改变了这种弱势的局面。当赏识商鞅的秦孝公嬴渠梁去世后,继任的秦惠文王嬴驷便寻机将这位功臣车裂,也就是五马分尸;他为何要这样做呢?其一……更多
作为汉初的功臣,刘邦为何要除掉韩信?
公元前196年,也就是汉朝建立后的第七年,一代名将韩信被吕后设计杀害;虽死于女人之手,但汉高祖刘邦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他早就想除掉韩信了。韩信曾辅佐刘邦先后平定三秦,灭掉项羽,可谓是功勋卓著;然而对于这样一位开国功臣,刘邦为何要卸磨杀驴呢?其一,削藩的牺牲品汉初刘邦分封了多位异姓诸侯王……更多
大明十六帝,为何皇家墓葬区只有“明十三陵”?
众所周知,大明王朝总共有十六位皇帝,但北京的皇家墓葬区却只埋葬了十三位帝王,也就是如今的“明十三陵”;想必有不少人都去此地游玩过,应该也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为何“明十三陵”之中只有十三座帝陵呢?原因就在两次变故当中,靖难之役与夺门之变。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更多
明成祖朱棣登基后,为何会立体弱多病的朱高炽为太子?
史料记载,明成祖朱棣的长子朱高炽体弱多病,次子朱高煦则骁勇善战,更像自己,靖难之时还多次救过自己的父亲,因此深受朱棣的喜爱。可即便在这种情况下,朱棣也没有册立朱高煦为太子,而是选择了不那么讨人喜欢的朱高炽,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其一,守城有功明朝是中原王朝,遵奉的是“嫡长子继承制”……更多
汉宣帝刘询在历史上的功绩很大,为何却鲜为人知呢?
刘询是汉武帝刘彻的曾孙,废太子刘据之孙,同时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位坐过牢的帝王;汉宣帝刘询登基之后,降服匈奴,整顿吏治,开创盛世,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能文能武的帝王,在历史上的知名度却不高,为什么会这样呢?其一,有损武帝名声汉武帝刘彻在历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不容抹杀……更多
刘邦原本想定都洛阳,为何后来却改为了长安呢?
汉高祖刘邦称帝后,曾在洛阳定都过一段时间,因为此地距离他的家乡比较近,而且跟随刘邦打天下的功臣也大多来自东部地区,他们都希望定都洛阳,刘邦也遂了他们的心愿。可过了一段时间,刘邦便从洛阳迁入了长安;从此以后,西汉的国都就定在了长安。刘邦为何要迁都长安呢?其一,谋士劝谏一位名叫娄敬的人去关中服役……更多
东汉作为大一统王朝,为何知名度不高呢?
光武帝刘秀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开国之君,他打败王莽的新朝之后,延续了汉朝的国祚,史称“东汉”;按理来说,作为大一统王朝,知名度应该会很高,但实际情况却恰好相反,为何会出现如此反常的情况呢?其一,精彩事迹不多东汉上承强大的西汉王朝,下启乱世的三国时代,风头全被这两个精彩的时期给抢了……更多
刘邦分封的异姓诸侯,为何只有长沙王吴芮能够善终?
西汉建立后,汉高祖刘邦认为分封的异姓诸侯王会威胁皇权,于是借机将他们悉数铲除,如楚王韩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等。在这些异姓诸侯王之中,唯有一个特例,那就是长沙王吴芮,刘邦既没有铲除他,也没有削弱他的势力,这又是为什么呢?其一,为人低调吴芮与张良二人是好友,当初就是在好友的劝说下他才投靠了刘邦……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