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龙门书院的前世与今生
在具有近六百年历史的秀美江南园林翠微园里,有一书院,名曰——龙门书院。穿过题有“龙门书院”四字的月洞门,一座精巧的小庭院呈现在眼前,一座古朴典雅的建筑,为面阔三间的硬山顶式结构,一座精巧的四角凉亭位于庭院中,庭院里还有王阳明留诗处的景观小品。祠、亭与青竹、绿树……更多
李陵兵败投降匈奴,司马迁为何要替他说话?
李陵,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汉武帝时期的年轻将领;因出身与才能受到刘彻的赏识。公元前99年,汉武帝派小舅子李广利征讨匈奴,让李陵作为后援;可李陵却看不上他,不想听之任之,于是说服汉武帝派自己单独作战,就这样,李陵带着5000步兵远征匈奴。起初,李陵在浚稽山遭遇单于主力……更多
商鞅变法强大了秦国,为何秦惠文王嬴驷却要除掉他?
商鞅原是魏国相邦公叔痤的门客,因不受重用而来到秦国发展。在他还未来秦之前,秦国一直被魏国欺压;直到他到秦国推行变法之后,秦国才彻底改变了这种弱势的局面。当赏识商鞅的秦孝公嬴渠梁去世后,继任的秦惠文王嬴驷便寻机将这位功臣车裂,也就是五马分尸;他为何要这样做呢?其一……更多
作为汉初的功臣,刘邦为何要除掉韩信?
公元前196年,也就是汉朝建立后的第七年,一代名将韩信被吕后设计杀害;虽死于女人之手,但汉高祖刘邦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他早就想除掉韩信了。韩信曾辅佐刘邦先后平定三秦,灭掉项羽,可谓是功勋卓著;然而对于这样一位开国功臣,刘邦为何要卸磨杀驴呢?其一,削藩的牺牲品汉初刘邦分封了多位异姓诸侯王……更多
大明十六帝,为何皇家墓葬区只有“明十三陵”?
众所周知,大明王朝总共有十六位皇帝,但北京的皇家墓葬区却只埋葬了十三位帝王,也就是如今的“明十三陵”;想必有不少人都去此地游玩过,应该也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为何“明十三陵”之中只有十三座帝陵呢?原因就在两次变故当中,靖难之役与夺门之变。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更多
明成祖朱棣登基后,为何会立体弱多病的朱高炽为太子?
史料记载,明成祖朱棣的长子朱高炽体弱多病,次子朱高煦则骁勇善战,更像自己,靖难之时还多次救过自己的父亲,因此深受朱棣的喜爱。可即便在这种情况下,朱棣也没有册立朱高煦为太子,而是选择了不那么讨人喜欢的朱高炽,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其一,守城有功明朝是中原王朝,遵奉的是“嫡长子继承制”……更多
汉宣帝刘询在历史上的功绩很大,为何却鲜为人知呢?
刘询是汉武帝刘彻的曾孙,废太子刘据之孙,同时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位坐过牢的帝王;汉宣帝刘询登基之后,降服匈奴,整顿吏治,开创盛世,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能文能武的帝王,在历史上的知名度却不高,为什么会这样呢?其一,有损武帝名声汉武帝刘彻在历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不容抹杀……更多
刘邦原本想定都洛阳,为何后来却改为了长安呢?
汉高祖刘邦称帝后,曾在洛阳定都过一段时间,因为此地距离他的家乡比较近,而且跟随刘邦打天下的功臣也大多来自东部地区,他们都希望定都洛阳,刘邦也遂了他们的心愿。可过了一段时间,刘邦便从洛阳迁入了长安;从此以后,西汉的国都就定在了长安。刘邦为何要迁都长安呢?其一,谋士劝谏一位名叫娄敬的人去关中服役……更多
东汉作为大一统王朝,为何知名度不高呢?
光武帝刘秀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开国之君,他打败王莽的新朝之后,延续了汉朝的国祚,史称“东汉”;按理来说,作为大一统王朝,知名度应该会很高,但实际情况却恰好相反,为何会出现如此反常的情况呢?其一,精彩事迹不多东汉上承强大的西汉王朝,下启乱世的三国时代,风头全被这两个精彩的时期给抢了……更多
刘邦分封的异姓诸侯,为何只有长沙王吴芮能够善终?
西汉建立后,汉高祖刘邦认为分封的异姓诸侯王会威胁皇权,于是借机将他们悉数铲除,如楚王韩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等。在这些异姓诸侯王之中,唯有一个特例,那就是长沙王吴芮,刘邦既没有铲除他,也没有削弱他的势力,这又是为什么呢?其一,为人低调吴芮与张良二人是好友,当初就是在好友的劝说下他才投靠了刘邦……更多
袁盎争议:是小人还是君子,忠臣抑或奸臣的历史解读
西汉时期,风流人物层出不穷,然而这些人物并非个个都有美满的结局。在上一期的梧桐说历史中,我们谈到了含冤而死的晁错,今天,让我们来聊聊袁盎的故事。他侠肝义胆是汉代典型的国士,他正直无私,却因为一件事而被称为小人。袁盎为什么被称为小人?在讲晁错的时候,我们讲过袁盎和晁错是性格不合的……更多
从草莽到帝王,刘邦如何玩转人才赢得江山
刘邦在胜利后,与功臣将相讨论为何他能夺得天下。他询问众人,为何傲慢的自己能得天下,而仁爱的项羽却失去。大臣高起和王陵直言,虽刘邦傲慢,但他每攻下一地便分封功臣,赢得了人心。刘邦却说“你们只知一面,不知全貌。张良善谋略,萧何能治国,韩信擅用兵,此三杰皆为我所用……更多
晁错之殇:政治理想成泡影,冤死长安魂断大汉基业
大汉王朝,中国历史上首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繁荣昌盛,影响深远。在这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晁错,一位才子,以其治国理念脱颖而出,却终究未能善终。晁错早年潜心研习刑名之学,在政法领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凭借着渊博的学识与不凡的见解,他逐渐走进太子的视野,成为太子舍人,这段经历……更多
文武双全未竟霸业:曹操诸子与孙权的命运对比
曹操半生驰骋疆场,南征北伐,战胜袁绍兄弟,诛灭吕布,收服刘表,挫败马超,堪称文武兼备,一代豪杰。在生育子女方面,曹操亦是成就斐然,育有二十五子,其中不乏杰出之士。然而,即便如此,曹操仍会发出“生子应似孙仲谋”的感慨,这背后究竟有何缘由?在曹操庞大的家族谱系中……更多
荆州到底有多重要?三国为何都要抢它?
有人说,一部荆州史,半部三国史。荆州在东汉13州中宛如一颗独特的星辰,它是唯一被魏蜀吴分别染指过的州,见证了那个英雄辈出、战火纷飞时代的无数传奇。荆州,这块广袤无垠的大地,在东汉时期其面积广袤得惊人,大致囊括了现今湖北、湖南的全境以及周边的大片区域。它雄踞于13州的中部……更多
宋代斗茶:一场雅俗共赏的味蕾盛宴
在宋代,饮茶之风盛行,上到皇帝老儿,下到黎民百姓,无不对茶情有独钟。正如李觏所言:“茶,君子小人靡不嗜也,富贵贫贱靡不用也。”这茶,简直就是宋代人的“国民饮料”!而在这场全民饮茶的热潮中,斗茶这一活动应运而生,成为了那个时代独特的文化符号。斗茶,说白了就是一场茶叶质量和点茶技艺的大比拼……更多
“蛙”趣横生!宋代蛙肉:一场穿越千年的美食传奇
各位吃货小伙伴们,你们知道吗?在历史的长河里,有一种美食,它跨越时空,从宋代一路“跳”到了我们的餐桌上,那就是——蛙肉!没错,就是那个让宋代人爱不释口,甚至不惜触犯禁令也要品尝的野味佳肴。想象一下,你穿越回宋代,走在繁华的杭州街头,突然闻到一股诱人的香气,循香而去……更多
三国期间魏国的人才培养机制有多牛?
三国时代,英雄如云,魏、蜀、吴三国鼎足而立,争斗不休。在这风云变幻的历史舞台上,魏国的人才培养策略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为国家的稳固和昌盛奠定了基石,与蜀汉、东吴的后来人才短缺形成了鲜明对比。魏国在挑人用人上,那可真有一套。不像蜀国和吴国,魏国特别看重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更多
蜀汉余晖中的廖化:从关羽小将到后期中流砥柱
在三国风云变幻的舞台上,蜀汉名将廖化或许并未如张飞、关羽般名震四海,但在蜀汉后期的烽火连天中,他却是一位举足轻重的军事奇才。他不仅是关羽昔日的麾下小将,更在蜀汉晚期,亲自挂帅出征曹魏,书写了一段属于自己的传奇篇章。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一位善战的武将犹如国家的定海神针……更多
三国谋士排行榜,诸葛亮仅能排第二
三国智囊团的闪耀时刻:郭嘉、诸葛亮、荀彧、庞统、法正的趣味逸事在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有那么一群智者,他们以超凡的智慧和过人的胆识,书写了一段段传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郭嘉、诸葛亮、荀彧、庞统和法正的世界,看看他们如何在纷争中展现自己的非凡才华。郭嘉:《十胜论》里的“预言家”官渡之战前夕……更多
乱侃三国:孔明布网困魏军,曹真中计乱阵脚
上回说道,诸葛亮在祁山之下骂死王朗。之后孔明羽扇轻摇,遥指曹真,朗声道:“吾不逼汝,汝可整顿军马,来日决战。”言罢,回车而去,两军遂皆退。回到帐中,副都督郭淮上前,面色凝重:“诸葛亮料吾军中治丧,今夜必来劫寨。可分兵四路,两路抄山僻小路劫蜀寨,两路伏于本寨外……更多
王司徒妄言挑衅,武乡侯痛斥扬威
话说蜀汉建兴年间,诸葛亮率大军北伐中原,一路势如破竹,曹魏朝野震动。魏军都督曹真领兵拒敌,帐下有一老者,乃司徒王朗,自恃才高,欲凭其三寸不烂之舌,说退蜀军。这日,两军对峙于祁山之下,阵势摆开,旌幡蔽日,戈戟生辉。王朗骑着高头大马,出阵而来,身后跟着一众魏军将领……更多
诸葛亮施计取天水,姜维破局展雄才
话说蜀汉丞相诸葛亮,为兴复汉室,北伐中原。这一日,蜀军兵至天水城下,诸葛亮智计百出,欲破天水。诸葛亮先使一计,派人乔装成魏军,前往天水向太守马遵求救,言说南安被蜀军重重围困,危在旦夕,企图诱使马遵出兵救援,然后趁天水空虚而取之。姜维当下便识破此乃调虎离山之计……更多
姜维孝母陷绝境,孔明爱才迎良臣
话说天水郡收到消息,说蜀兵分三路来攻:一路守天水,一路打上邽,一路攻冀城。姜维一听,着急地跟马遵说:“我母亲在冀城呢,我怕她出事,求您让我带一队兵去救冀城,顺便保护我母亲。”马遵答应了,姜维就带着三千士兵去冀城,梁虔带着三千士兵去上邽。姜维到了冀城,碰到蜀将魏延……更多
孔明妙算取南安,武侯奇谋收天水
话说诸葛亮率领蜀军北伐,兵临南安、天水、安定三城之下。此次出征,诸葛亮志在必得,欲以此为据点,进一步拓展北伐之势。蜀军初至,南安城中守将杨陵与崔谅得知,惶恐不安。崔谅虽有些许谋略,但面对诸葛亮之名,仍心生怯意。杨陵却较为激进,主张出战,两人争执不下。而此时,诸葛亮却在营帐中悠然自得……更多
白发犹存雄风在,赵云力斩五员将
话说诸葛亮挥师北伐,剑指曹魏。老将赵云,虽已白发苍苍,却依然英气逼人,担当蜀军先锋,率先踏上了这充满硝烟的征程。赵云率部来到凤鸣山,只见前方魏军阵列森严,军旗飘扬。当先一员老将,乃是西凉大将韩德,他身旁站着四个儿子,个个威风凛凛,眼中透着对蜀军的不屑。韩德本是自负之人……更多
刘备心知肚明,五虎上将的排名是被迫的,真正的排名应该是这样
刘备心知肚明,五虎上将的排名是因为形势需要,真正的排名应该是这样!你知道这份排名是什么样的吗?五虎上将刘备在打下汉中之后,被众人推举为汉中王,这其实是众人的一次逼宫行为,因为大家跟着刘备卖了这么多年的命,是到了奖励自己的时候了!而刘备为了安抚众人,激励大家再接再励……更多
黄忠临死前,刘备冷冷说了9个字,赵云听后,终于发现刘备真面目
黄忠临死前,刘备冷冷说了9个字,赵云听后,终于发现刘备真面目,你知道刘备说了什么吗?善于用人的刘备刘备给人的印象,一直是善于用人,不看重人才的出身,只要有本事,他就愿意重用,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无论刘备败得有多惨,总是会有人才前去投靠!刘备刚出场时,虽然有汉室宗亲的名声……更多
三国4猛将追杀过赵云,一个逼退关羽,一个打平张飞,谁最厉害?
赵云被评为三国第二猛将,却遭到过4位猛将的追杀,其中一个逼退关羽,一个打平张飞,你知道他们是谁吗?赵云三国演义中的赵云,异常强悍,其打出的漂亮战绩,时至今日仍然令不少人叹服,以至于民间一直流传着“一吕二赵三典韦”的说法,意思是赵云仅次于吕布,位居三国武将榜第二……更多
三国晚节不保的7大名将,3人遗臭万年,1人是刘备死敌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谋士如云,猛将如雨。然而,有些名将虽然早年威名赫赫,但后来却晚节不保,令人唏嘘不已。今天本文就介绍7位晚节不保的三国名将,其中3人遗臭万年,1人是刘备的死敌,看看你都认识几个?第一、于禁三国晚节不保的第一个名将,便是于禁!大家都知道,曹操这个人生性多疑……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池子的胡同独具皇家风范
普度寺西巷◎王越沿着天安门和太庙的红墙向东,在南皇城墙有南池子和南河沿两个街口。南池子和南河沿南北走向,北起东华门大街
2025-02-17 14:05:00
南报网讯(记者杜莹)记者昨天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获悉,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易兰英、陶承义于2月15日去世,易兰英享年99岁
2025-02-17 07:40:00
呼家楼有“哪吒闹海” 还有战国币、燕京八景、乾隆御碑
近日,北京呼家楼地铁的一组“哪吒闹海”彩塑,吸引往来行人注目,成了“打卡”新热点。原来,呼家楼地区是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旧址所在地
2025-02-17 09:33:00
王爷墓残碑变衣帽架现身798艺术区
在北峪村,愉恪郡王园寝地面建筑已无存北峪村中散落的柱础石,疑出自愉恪郡王园寝愉恪郡王墓碑残件,2015年曾现身高碑店摄影/老五 在798艺术区展出的愉恪郡王墓碑残件愉恪郡王允禑是清朝康熙皇帝的第十五个儿子
2025-02-17 09:33:00
敌国派口才达人来谈判,满朝文武无人敢应战,皇帝:让文盲对付他
古代有这么一种说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了很多书的才子们往往备受推崇,他们也通常被大众视为最聪明的群体,不过读书人也有自己的克星
2025-02-17 00:14:00
揭秘!黄克诚凭什么超越陈赓,稳坐开国大将第三把交椅?
【引言】:亲爱的读友们,大家好!你们是否好奇黄克诚究竟有何过人之处,能让咱把他放在陈赓将军之上,成为开国大将中的第三把交椅
2025-02-17 00:28:00
京剧《状元媒》朝代背景: 北宋主要人物:柴郡主(赵秀君饰): 宋王赵光义的养女,美丽聪慧,武艺高强。赵德芳(金喜全饰)
2025-02-16 15:34:00
明朝的“恐怖组织”:锦衣卫和东厂见面绕路,官员见了下跪
明朝是厂卫机构特别发达的一个时代,分别建立了锦衣卫、东厂、西厂,最后是内行厂。这四个厂卫一个比一个能作威作福。因为内行厂最后在明武宗时期建立
2025-02-16 16:02:00
富商王永庆:在美国买下1亿平方米土地捐中国,那块地现怎样了?
商人,尤其是在文学作品中,常被描绘成狡猾、阴暗、唯利是图的形象。然而,《琵琶行》中有一句名言:“小胜靠智,大胜靠德。”这句话提醒我们
2025-02-16 16:03:00
1963年,工厂女出纳携巨款失踪,结果21年后在水泥地里被发现
1963年11月22日,是河北张家口女出纳李扬的生日,丈夫小冯开开心心地在家做着长寿面等着妻子归来,可谁知,敲开他家房门的不是昔日笑颜如花的妻子
2025-02-16 16:07:00
是恐怖传说还是真实存在:中国古代的开颅手术是怎么完成的?
文?庚沅手术的源头可能远比你我想象的要早。古代开颅术分别起源于欧洲、南美洲和太平洋几个中心。欧洲的开颅术据说可以早到10
2025-02-16 16:23:00
2007年,爸早亡妈再婚,6岁“孤儿”杨六斤,靠“吃草”顽强生活
“阿婶,我来牵牛了。”一个清脆稚嫩的声音呼唤邻居院子里的女人,然后径直走向牛棚里。“好,今天早点回来吃完饭再回家,牛还小吃一会就饱了
2025-02-16 16:26:00
李自成五虎上将为何是4+2?哪两个人共占一个名额?实在是不够格
明末天下大乱,大明王朝如风中之残烛,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各路义军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然而,对大明威胁最大的起义军首领,一个是八大王张献忠
2025-02-16 16:31:00
干活挖出“金疙瘩”,回家一称竟有18斤,谁料引来两大博物馆争抢
我国自黄帝王朝产生到现在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经历过多次的政权演变和朝代更迭后,这些文明以埋入地下的文物为载体,等待着考古学家发掘
2025-02-16 16:44:00
夫君与父亲只能活一个,她做的选择被骂千年,产生一成语流传至今
我们知道在古代,女子有“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三从”教条,说白了,就是任何时候,女人都是作为男子的附属品存在的
2025-02-16 16: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