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宋朝经济与唐朝经济发展的区别与绝招
宋朝经济与唐朝经济发展的区别:宋朝和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两个繁荣的朝代,它们的经济发展各具特色。与唐朝相比,宋朝的经济更为繁荣,这主要得益于其独特的经济政策和发展模式。区别一:经济重心南移。唐朝时期,经济重心主要集中在北方,而到了宋朝,由于北方战乱频繁,大量人口南迁……更多
探讨一下古人为什么那么重视嫡子,特别是嫡长子
在古代社会,人们特别重视嫡子的地位和继承权。这种观念源于古代的家族制度和宗法制度。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古人为什么那么重视嫡子,特别是嫡长子。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古代社会的家族制度。在古代,家族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承担着重要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功能。为了维护家族的稳定和繁荣……更多
聊聊庆历新政的三位主导者——“范仲淹、富弼、韩琦”
庆历新政,是发生在北宋仁宗庆历年间的一次重要政治改革。这场改革以“范仲淹、富弼、韩琦”三人为核心,旨在整顿官僚体系,刷新政治风气,以达到强化中央集权、振兴国家的目的。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三位主导者及其在庆历新政中的作用。首先,范仲淹是庆历新政的主要倡导者和推动者……更多
科举制度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呢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历经1300多年,影响深远。那么,科举制度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呢?接下来,我们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这个问题。首先,科举制度对世界文化的影响。科举制度的实施,推动了儒学的传播和发展,使中国的儒家文化在东亚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更多
聊聊西秦皇后秃发氏的故事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公主与王子的爱情故事往往被赋予了浪漫的色彩,然而在权力的游戏中,这些故事背后往往隐藏着复杂的恩怨情仇。西秦皇后秃发氏的故事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的一生充满了爱情的甜蜜与政治斗争的残酷。秃发氏出身于一个显赫的家族,她的父亲是西秦国的国王,她的母亲则是一位美丽的公主……更多
探讨苏妲己是如何影响商朝政治的
苏妲己,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人物之一,常常被描绘为美艳绝伦而富有神秘色彩的女性。她在商朝晚期的宫廷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商朝的政治走向。探讨苏妲己是如何影响商朝政治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剖析。首先,苏妲己通过其个人魅力和智慧成功赢得了商王帝辛(即纣王)的宠爱……更多
古代匈奴为何被欧洲人称为“上帝之鞭”
在古代历史中,匈奴是一支强大的游牧民族,他们的铁骑横扫亚欧大陆,给当时的欧洲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然而,为什么欧洲人会将匈奴称为“上帝之鞭”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匈奴的起源和发展。据史书记载,匈奴最初居住在今天中国的北部地区,后来逐渐向西扩张……更多
探讨古代的酒是如何酿造的
在中国古代,酒的酿造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其工艺和传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发展和完善。古代的酒主要是指以粮食为原料,通过发酵和蒸馏过程制成的酒精饮料。探讨古代的酒是如何酿造的,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步骤来了解。首先,选择优质的原料是古代酿酒的基础。古代的酒多以五谷杂粮为原料……更多
探讨李白为何被称为诗仙
唐代诗人李白,以其超凡脱俗的才华和独特的个性魅力,被后人誉为“诗仙”。这一美誉不仅体现了他在诗歌创作上的非凡成就,也反映了他在生活中追求自由、不拘小节的生活态度。探讨李白为何被称为诗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剖析。首先,李白的诗歌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其作品广泛涉及自然景观……更多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它们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人生哲理。其中,息夫人的典故便是一段广为流传的佳话。今天,我们就来讲述这位令人敬佩的女性和她的故事。息夫人,名不详,是春秋时期息国的国君夫人。她的丈夫息侯因国家利益与强大的楚国结盟……更多
明神宗多年不上朝,国家为何依然运转
明神宗,即朱翊钧,是中国明朝第十三位皇帝。在他的统治时期,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尽管他长时间不上朝,但国家政治仍然能够正常运转。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明神宗为何多年不上朝。据史料记载,明神宗在位初期,勤奋治国,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更多
梁山好汉的遗憾:王伦
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中,梁山泊聚集了一群英勇善战、性格各异的好汉。他们在波涛汹涌的历史洪流中,书写了一段令人瞩目的英雄传奇。然而,在这群英雄豪杰之中,有一位人物的缺席总是让人感到惋惜和遗憾,他就是“白衣秀士”王伦。王伦,原是梁山泊的首领,他文采飞扬,武艺高强……更多
探讨岳母刺字这个故事背后的真实情况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英雄人物以他们的勇敢和智慧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其中,南宋时期的民族英雄岳飞,以其坚定的爱国情怀和卓越的军事才能,成为了后人敬仰的典范。然而,关于岳飞母亲在他背上刺字的故事,更是激励了无数人为国家和民族奋斗的决心。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故事背后的真实情况……更多
揭开这四大贵人鱼的神秘面纱
在浩瀚的海洋深处,有一群被誉为“海中贵族”的珍稀生物——人鱼。它们以优美的姿态、悠长的传说和昂贵的身价,成为了餐桌上的传奇。然而,当我们提起中国四大贵人鱼时,许多人或许会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一个都没有尝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这四大贵人鱼的神秘面纱,探寻它们背后的故事……更多
聊聊曹丕与司马懿的角力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曹魏王朝的权力斗争一直是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作为曹魏开国皇帝,曹丕在位期间,对权臣的控制始终是其政治活动的重要内容。然而,尽管曹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限制司马懿的权力,最终他并未能成功遏制这位后来的权倾朝野的辅政大臣。究其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更多
聊聊晋朝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晋朝虽然存在的时间并不短暂,但它在人们的印象中却显得相对模糊,提及的频率远不如汉、唐等朝代。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探讨。首先,晋朝虽然承继了三国时期的遗产,实现了短暂的统一,但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并不突出。晋朝分为西晋和东晋两个时期……更多
聊聊魏吴名臣武将的悲壮末路
随着三国时期的落幕,晋朝的崛起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在这个历史的转折点上,许多曾经在魏吴两国风光无限的名臣武将,却未能逃脱命运的捉弄,最终死于非命。他们的死亡,或因政治斗争,或因战争沙场,或因被猜忌陷害,成为晋朝初年动荡不安的见证。首先,我们不得不提的是魏国的著名政治家……更多
庞统的死因是否真的与刘备有关
在三国历史的璀璨星空中,诸葛亮和庞统这两位杰出的谋士无疑是最为耀眼的双星。他们的智谋、才干以及所承载的历史使命,都成为了后世津津乐道的话题。然而,当我们试图比较这两位英才时,我们不禁要问:在正史中,谁更胜一筹?而关于庞统的死因,又是否真的与刘备有关?首先,让我们来探讨诸葛亮与庞统在正史中的才华与成就……更多
为什么古代女性不能从政
在古代社会,女性的地位普遍较低,她们在政治领域的参与受到严重限制。那么,为什么古代女性不能从政呢?这其中涉及到多方面的原因。首先,传统的性别观念是阻碍女性从政的主要原因。在古代社会,男尊女卑的思想根深蒂固。人们普遍认为,女性应该以家庭为重,负责家务和抚养子女……更多
聊聊历史演变中的女真与满族
当我们谈论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时,常常会提到女真族和满族。然而,这两个民族是否为同一民族,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历史的角度来探讨。女真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今天的中国东北地区。在金朝时期,女真族建立了大金国,统治了中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更多
聊聊吉安将军墓:东方的金字塔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许多古墓都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闻名。其中,吉安将军墓因其宏伟的规模和精美的结构,被誉为“东方金字塔”。这一称谓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探讨。首先,吉安将军墓的规模宏大,与埃及的金字塔相似。这座墓葬覆盖了数十平方公里的面积,其主体结构高耸入云……更多
彪悍的丈母娘对女婿说,皇上封官你别谢恩,我让他封你个更大的官
在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位传奇女子,他曾经是将军的女儿,后来做了太子妃,然后是皇后和皇太后,结果没想到突然有一天变成公主了,这个身份变化真是大,从皇太后的身份变成公主在历史上他是第二位,这位奇女子叫杨丽华,他是隋文帝杨坚的女儿,也真是这个关系,让他腰杆很硬,敢和皇帝说不……更多
北宋并非亡于敌军,北宋到底亡于什么?
在北宋宋仁宗的时候大概是百姓过的最好的一段时期了。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仁宗或许是一位不怎么作为的皇帝,他基本上什么事情都会找到专业的官员,然后让专业的官员去做。在宋仁宗时期,大力发展经济,而且广纳意见。文化昌盛,社会的氛围特别好。直到后来的宋钦宗时期金军和宋朝发动了战争……更多
明朝最狂妄武将,勾结皇太极,崇祯帝敢怒不敢言,下旨召见也被拒
在古代,权力最大的理应是皇帝。然而,有些大将掌握的权力,连皇帝都要忌惮。他们手中拿着军权,丝毫不把皇帝放在眼里。这样的将领,也不在少数。像权臣霍光就是如此,皇帝都不怕。而像这样的人,明朝也有一个,他被称为最狂妄的武将,勾结皇太极,崇祯帝听闻后也敢怒不敢言,下旨召见也均被拒……更多
魏征献出一妙计,此人置之不理!否则,登基的就不是李世民了
说到唐朝,我们可能就会想到唐太宗李世民,毕竟在他的统治下,唐朝出现了一个盛世。但是提到李世民,就不得不说说玄武门之变。在这场兵变中,李世民打败了他的兄长李建成,成为了唐朝的一代明君。对于李建成,熟悉他的人是非常少的,很多人以为他是一个碌碌无为的人,但其实不然……更多
李世民将女儿嫁55岁尉迟恭却被拒,为什么?
作为唐太宗李世民的得力部下,尉迟敬德对他忠心耿耿,为唐朝的建立立下无数战功,同时也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尉迟敬德一生戎马、南征北战,为了唐朝、为了李世民征战沙场,为唐朝的建立稳定还有开疆扩土付出良多。早年间尉迟敬德为唐朝的建立立下大功,一直跟随着李世民,因玄武门之变襄助李世民打败李建成和李元吉夺得皇位……更多
水浒中,为什么大多都是父母不双全?那么宋江的母亲是怎么死的?
在水浒传里,很多关于宋江的描写,可以说,宋江是水浒传里的很重要的角色,但是对对于宋江母亲的描写却是少之又少。唯一描写的就是那时候父亲在堂,母亲早早就去世了。这样一看,原来宋江自小也是个缺少关爱的孩子,因为没有母亲的疼爱,生活也一定颇为艰难了。梁山的英雄好汉中也有不少家里父母不是双全的……更多
学而优则仕,为什么古代官员退休后为何皆告老还乡?
学而优则仕,出自《论语·子张》,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学习之余还有余力或者闲暇,就去做官。我们知道,在封建社会,有着森严的社会等级,那就是仕、农、工、商。排行第一的就是仕,仕指的是就做官,学而优则仕“,所有的读书人都以金榜题名作为一生奋斗的终极目标。那为什么古代官员退休之后就要告老还乡……更多
皇帝重用奸臣,其它人都害怕,唯独他给皇帝画了一幅画,皇帝慌了
在唐德宗时期他担任翰林学士一职,皇上生性多疑,对自己身边的人都很少信任。唯有一个名叫裴延龄的大臣由于经常向皇帝打小报告而深得德宗宠信,史书上记载:这个权臣仗着皇帝为自己撑腰十分轻狂,甚至,对待老臣们都是十分的傲慢无礼,与他同朝为官的大臣的都十分惧怕他。公元792年……更多
刘伯温说了九个字,让朱元璋放弃定都凤阳的念头
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然而他却始终没打算把南京应天府作为首都,因为在他看来,自古以来定都南京的政权都非常短命。一般人选个宅子看个坟还都讲究吉利呢,何况是以为开国之君要定都了,所以南京肯定不合适。大都(今北京)呢?要知道朱元璋称帝的时候……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