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学而优则仕,出自《论语·子张》,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学习之余还有余力或者闲暇,就去做官。
我们知道,在封建社会,有着森严的社会等级,那就是仕、农、工、商。排行第一的就是仕,仕指的是就做官,学而优则仕“,所有的读书人都以金榜题名作为一生奋斗的终极目标。
那为什么古代官员退休之后就要告老还乡?而不是继续留任其他不重要的岗位呢?
在3000多年前中国古代就建立了退休制度,不过古代官员退休不叫退休,而是叫致仕,还有“致事”、“致政”等别称。
据《礼记》记载,周朝是“大夫七十而致事”。其后历代都基本上沿袭了这一退休年限。
官员退休后告老还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告老还乡”回避权力斗争
官场如战场,退休后手中已无权利,为官数十载得罪的人肯定是非常多,数不胜数,说不定哪天就丢了性命,或满门抄斩,株连九族。
这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春秋战国时越国的大夫范蠡,根据《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和《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范蠡殚精竭虑辅佐越王勾践,在经过二十余年卧薪尝胆之后,范蠡被勾践封为上将军。
此时范蠡达到了为人臣者的最高境界,此时的范蠡深知“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于是告老辞官。
体弱多病,难当重任
“告病还乡”一般都会得到皇帝的恩准,古代人有”致仕悬车“的说法,当了一辈子的官,好不易退休,就该安享晚年。
史料来看,史上绝大多数官员退休后,都是优游林下、安享晚年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25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