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学而优则仕,为什么古代官员退休后为何皆告老还乡?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0-25 12:14:00 来源:戏说三国

学而优则仕,为什么古代官员退休后为何皆告老还乡?

学而优则仕,出自《论语·子张》,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学习之余还有余力或者闲暇,就去做官。

我们知道,在封建社会,有着森严的社会等级,那就是仕、农、工、商。排行第一的就是仕,仕指的是就做官,学而优则仕“,所有的读书人都以金榜题名作为一生奋斗的终极目标。

那为什么古代官员退休之后就要告老还乡?而不是继续留任其他不重要的岗位呢?

在3000多年前中国古代就建立了退休制度,不过古代官员退休不叫退休,而是叫致仕,还有“致事”、“致政”等别称。

据《礼记》记载,周朝是“大夫七十而致事”。其后历代都基本上沿袭了这一退休年限。

学而优则仕,为什么古代官员退休后为何皆告老还乡?

官员退休后告老还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告老还乡”回避权力斗争

官场如战场,退休后手中已无权利,为官数十载得罪的人肯定是非常多,数不胜数,说不定哪天就丢了性命,或满门抄斩,株连九族。

这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春秋战国时越国的大夫范蠡,根据《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和《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范蠡殚精竭虑辅佐越王勾践,在经过二十余年卧薪尝胆之后,范蠡被勾践封为上将军。

此时范蠡达到了为人臣者的最高境界,此时的范蠡深知“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于是告老辞官。

学而优则仕,为什么古代官员退休后为何皆告老还乡?

体弱多病,难当重任

“告病还乡”一般都会得到皇帝的恩准,古代人有”致仕悬车“的说法,当了一辈子的官,好不易退休,就该安享晚年。

史料来看,史上绝大多数官员退休后,都是优游林下、安享晚年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25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古代官员多少岁才能退休
...治4年,也就是公元1491年,皇上就专门下诏:“自愿告退官员,不分年岁,俱令致仕。”古代提前退休通常有三个理由在古代,干啥事都要讲究“名正言顺”!你要想提前退休,也必须得找个
2023-07-29 17:57:00
范蠡:智勇双全的开国功臣与商业巨头
历史上,每一位开国皇帝的崛起都离不开身边的官员。这些功臣,虽然在皇帝的战斗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一旦皇帝登基,这些功臣就成了对皇权的最大威胁,几乎要被屠杀,鲜有人能活下来。然
2023-12-04 03:20:00
勾践与范蠡、文种:历史与真相的探索
...他人过河拆桥的情况,其实这句话出自《史记》一书,是范蠡对文种所说。《史记》中的相关记载表示,越王勾践在范蠡和文种二人的帮助下完成了复国后,就对两人赶尽杀绝,范蠡因此远走他乡,
2023-09-23 10:33:00
“告老还乡”是什么意思?
...准许。明弘治四年(1491年),皇上就专门下诏:“自愿告退官员,不分年岁,俱令致仕。”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中,大清宰相刘罗锅岁至垂年即上奏皇上,请求告老还乡,获得“恩准”后,
2023-08-01 16:37:00
...话道尽了谋臣的悲哀。那么,为什么越王勾践要杀文种和范蠡?第一个解释来自于司马迁的记载,顺利逃脱勾践屠刀的范蠡在离开越国时给文种留了封信,在信中这样写道:“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
2023-01-07 14:18:00
古代四大美人之首西施的真面目
...务员们看不起越国,认为他们是蛮夷。 接待廉稽的楚国官员故意刁难他,要求他带着帽子见楚王,如果拒绝接受这个条件,就干脆滚蛋。廉稽据理力争说:“我们越国虽然处在偏远的海滨地区,
2023-11-21 15:09:00
范蠡和西施泛舟五湖是美丽传说,范蠡墓揭露真相残酷
根据《史记》等史书的记载,范蠡在辅佐越王勾践灭吴霸越之后,急流勇退,“浮海入齐”,定居于陶(今山东定陶),化名姓为鸱夷子皮,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开始了后半生的经商生涯,期间三次成
2023-05-04 11:17:00
春秋时期最后一位盟主,利用西施使国吴灭亡,范蠡成为商人保护神
...国事。又过两年,吴国战胜了齐国。夫差得意扬扬,各级官员都来道贺,只有伍子胥说:“打败齐国那算什么?越国才是大祸根。只有灭了越国才能铲除后患。”吴王夫差对于伍子胥的不捧场感到十
2024-02-24 23:51:00
范蠡为何既能建功立业,又可避祸全身
春秋战国近五百年,最终能以功名始终者惟范蠡一人。范蠡出身贫微,但不甘于生活在社会底层,年幼时师从名相百里奚,发奋苦读,博览群书。在年轻时,就已经学富五车,上晓天文、下识地理,满腹
2023-07-12 21:0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