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孟达不发兵的决策是对的吗
公元219年,吕蒙白衣渡江,江陵公安两守将糜芳和士仁投降孙权,南郡失守,关羽被逼退至麦城,诈降突围,途中中了埋伏,最终被害。除刚才所提若干人之外,这场战役还有一名应参与但未参与的,“见死不救”的孟达。孟达若能发兵,关羽能够摆平吕蒙反败为胜吗?一、孟达不发兵的决策是对的吗……更多
刘备在徐州被打败后,独守下邳城的关羽最终战败被曹操俘获;沮授是三国时期辅佐袁绍的一流谋士,名声不亚于后来的荀彧、诸葛亮,后来在袁绍撤退时被曹操抓获。一个武将,一个文臣,二人先后都被俘于曹操账下,那么,曹操为什么对沮授严加看守甚至知道他要逃跑不惜杀掉,但关羽则可以平安回归刘备阵营呢……更多
先说说《三国演义》的虚构成分。在演义中,一个名叫夏侯杰的将领被张飞的吼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曹操回马便走……一时弃枪落盔者,不计其数,人如潮涌,马似山崩,自相践踏……张飞的嗓子在小说中被描绘成远超狮吼功的声波武器,实在是离奇惊骇。真实的当阳桥,到底发生了什么……更多
三国英雄辈出,但自夷陵之战后,各国的对外政策已有了微妙的变化,小范围战争不止,而大场面作战越来越少。在此背景下,诸多三国后期的将领平均实力已变弱,拖后腿的不乏少数虽名声在外,但实力不济的废柴将军,下面笔者将他们一一介绍。钟会废柴指数:★★★优秀的官二代钟会,才华横溢……更多
三国时期有雄才大略之人不胜枚举,但同魏蜀吴三家主公都有过“亲密接触”的,仅陈元龙一人。陈登字元龙,为人爽朗,遇事波澜不惊,爱吃生猛海鲜。虽然是徐州土著势力,但身处乱世,邻里军阀亲疏远近之关系处理得井井有条。力邀刘备,共谋发展陶谦病故后,陈登主持大局,和糜竺共同邀请刘备领徐州牧……更多
我的理智让我舍弃陆逊身处乱世,理性做事最重要。一辈子都在为父兄留下的江东基业打拼的我,即便疲惫也无怨无悔。在我的帝王生涯中,唯有陆逊一人使我久久不能忘怀…… by孙权你陆逊有什么能耐?设计灭关羽,你可是捅了马蜂窝了!打掉他的嚣张气焰,占领荆州还不够,谁给你的权利判他死刑……更多
目前我蜀汉北伐战事十分顺利,听说张郃举兵反击,需要找一位听话有能力的将领驻守街亭,参军马谡是个不错的人选。先帝生前曾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堪重用。不过我看不然,想来这马谡并不是庸碌之辈,我看上的徒弟应该着重培养,严苛考察就是了。慎重起见,我把马谡此人对照我自创的识人宝典《知人性》……更多
这天,向来忠厚实在的“伏波将军”夏侯惇在图书馆摘掉了墨镜翻阅魏晋史书,他特别的面部形象被群众果断认出并围堵。于是,火速赶来的记者们纷纷在第一时间采访了这次的穿越真人秀主角。“跟你们讲过很多遍了,我夏侯惇讨厌伏波将军这个称号,我堂堂一个魏官,干嘛被呼来喝去叫汉官的名号……更多
我叫姜维,有些事情似乎是命中注定的。时年十二岁,家父亡故,领命天水郡参军一职,这注定了我一辈子的军旅生涯。时年二十六岁,天水太守马遵弃我而走,这使我笃定了归降蜀汉的决心。时年三十二岁,诸葛丞相病逝、魏延谋反,蜀中再无大将,这注定了我匡扶汉室九伐中原的毕生事业……更多
我是郭嘉,在家乡颍川读书是我人生的转折点,因为当时的我结识了长我7岁的荀彧大哥。彧哥是一个经纪人,为人阔气,却也不愁吃穿,他一手打造出了“颍川名士会所”,虽然名字听起来有点足浴城的味道,但非颍川名流办不得会所VIP。早年在袁绍那里接触过郭图、辛评,比较起来,随便一个颍川VIP的身价也高出一个西凉贾诩……更多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而宋朝则紧随其后,继续书写着华夏文明的辉煌篇章。那么,唐朝是如何过渡到宋朝的呢?这一过渡期间又发生了哪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呢?唐朝末期,由于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以及外患不断,国家逐渐陷入了动荡和衰落之中。农民起义频发,藩镇割据严重……更多
元朝,这个一度雄踞亚洲东部的庞大帝国,其历史地位与民族属性一直备受争议。它是否应被视为中国历史的一部分,这个问题涉及到了民族认同、历史观以及国家统一等多个层面。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元朝的历史地位,以及它与中国历史之间的紧密联系。首先,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更多
安阳,位于中国的中部,河南的北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更是中国历史上的古都。安阳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这里曾是商朝的都城,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古都之一。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的存在时间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更多
在秦朝时期,秦始皇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和建设,使得国家的军事力量达到了巅峰。然而,在秦朝灭亡的时候,尽管有八十万秦军,却无法挡住起义军的进攻。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情况的发生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秦朝的军事力量虽然强大,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在秦始皇的改革中……更多
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英雄豪杰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在北宋末年,一个名叫张叔夜的人物,以其非凡的军事才能和忠诚之心,成功镇压了声势浩大的宋江起义军,成为了一代名将。那么,这位张叔夜究竟是何方神圣?他的结局又是如何呢?张叔夜,开封人氏,自幼便对兵法情有独钟,少年时期便以荫补的方式担任了兰州录事参军……更多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似乎越来越生活在一个充满禁忌的世界里。禁忌字词、禁用字词如同一道道无形的屏障,将原本丰富多彩的汉字语言文字束缚在了一个越来越狭小的空间内。我们不禁要问:汉字之美,难道就这样渐行渐远了吗?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自古以来就以其独特的形态和深刻的内涵征服了无数文人墨客……更多
纳兰容若,这个名字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在清初的文化天空中熠熠生辉。他的诗词歌赋,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赢得了无数读者的喜爱和敬仰。然而,这位才华横溢的才子,却在年纪轻轻时便匆匆离世,令人扼腕叹息。那么,纳兰容若为何会如此早逝呢?或许,我们可以从他的诗词中寻找答案……更多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人物的名字注定要被后人反复提及,他们的生平事迹充满了传奇色彩,同时也伴随着无尽的争议。吴三桂,这位明末清初的著名政治军事人物,便是其中之一。他的一生波澜壮阔,充满了起伏与转折,而他的死因,更是成为后世关注的焦点。吴三桂,字长伯,辽东广宁前屯卫中后所人……更多
在浩渺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谜团如雾霭般缭绕,让人难以窥其全貌。明朝初期的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便是其中一个令人费解的悬案。朱允炆,这位博学多才、温文尔雅的皇帝,在靖难之役后神秘失踪,留下的只是朱棣口中的“自焚而死”。然而,朱棣直接杀死朱允炆后谎称失踪的概率有多高……更多
多尔衮,清朝初期的风云人物,他的死因一直扑朔迷离。是意外坠马,还是遭人谋杀?为何死后顺治帝还要对他掘墓鞭尸?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段历史迷雾。多尔衮,这位清朝初期的权臣,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然而,他的死因却成了一桩未解之谜。据史书记载,多尔衮是在一次狩猎中意外坠马身亡……更多
南宋名将宗泽,字汝霖,婺州义乌人,是南宋初期的一位杰出军事统帅和民族英雄。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不仅在战场上屡建奇功,更以其高尚的人格和坚定的信仰赢得了后世的敬仰。宗泽生于北宋末年,早年曾任官员,后因金兵南下,他毅然弃官从戎,投身抗金事业。他多次领兵与金兵作战……更多
影视作品为何喜欢贬损刘邦
刘邦,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汉朝的开国皇帝,被誉为“高祖”,本应是一个备受尊敬的历史人物。然而,在众多的影视作品中,我们却经常看到他被贬损、被丑化。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影视作品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载体,往往承载着传递价值观、塑造历史观的重要使命……更多
项羽之死的真相究竟如何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神秘的面纱吧
历史上的英雄人物项羽,其死亡之谜一直众说纷纭。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传统观点——项羽是自刎而死。那么,真相究竟如何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神秘的面纱吧!说到项羽,这位古代豪杰的名字可谓如雷贯耳。他英勇善战,威震四方,然而最终却落得个悲惨的结局。关于项羽的死因……更多
汉武帝为何要把函谷关东移300里
函谷关,自古以来便是中原大地的咽喉要地,见证了无数历史的风云变幻。在汉武帝的统治时期,一项重大决策引发了广泛关注——将函谷关东移300里。这一决策背后的目的和作用,对于我们理解当时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从军事角度来看,函谷关东移有助于加强中原地区的防御能力……更多
在秦朝即将灭亡的时候,赵高为何杀了秦二世
在秦朝即将灭亡的乱世之中,赵高杀了秦二世,这一举动看似是对权力的争夺,实则是一场愚蠢的阴谋。当时,秦朝已经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境地,百姓疲惫不堪,民不聊生。而赵高,作为秦朝的一位权臣,却在这个时候选择了弑君。他以为,通过杀死秦二世,自己可以掌控朝廷大权,稳固自己的地位……更多
秦朝末期的著名将领章邯,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原本只是一个小小的狱吏,却因一场意外的叛乱,被推上了历史的舞台,成为了秦朝最后的救命稻草。然而,这位曾经的英雄,最终结局却令人扼腕叹息。在秦朝末年,各地起义频发,天下大乱。章邯凭借着过人的军事才能和胆识,一路镇压起义军……更多
在秦始皇的辉煌帝业中,李斯以其独特的智慧和深远的谋略,成为了权倾一时的重臣。他一手策划了定计谋害扶苏、扶持胡亥接班的阴谋,意图维护自己的权力和地位。然而,最终他却落得腰斩于市的悲惨下场,这究竟是何原因?李斯,一个出身贫寒的士子,凭借着自己的才学和机敏,一路攀升至帝国权力的巅峰……更多
明朝,这个在中国历史上独树一帜的朝代,自开国皇帝朱元璋起,便以反腐倡廉、整顿吏治为己任。朱元璋,这位出身贫寒的布衣天子,对贪污腐败的深恶痛绝,可谓家喻户晓。他亲手制定的《大明律》中,对贪污罪的处罚极其严厉,甚至不惜采取剥皮实草等极端手段,以示对贪污的零容忍。然而……更多
萧何月下追韩信、寒溪夜涨,这一故事在中国历史上流传甚广,被誉为忠诚与智慧的象征。然而,这一故事究竟是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还是文人墨客笔下的艺术加工,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首先,从历史文献的角度来看,这一故事最早出现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司马迁作为西汉时期的著名史学家……更多
清明时节,万物复苏,全国各地纷纷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以缅怀人文始祖轩辕黄帝。黄帝,被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他的传说和功绩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流传千古。然而,在这众多纪念活动中,我们不禁要问:真正的轩辕黄帝出生地和陵寝究竟在哪里呢?据史书记载,轩辕黄帝生于有熊国……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本文转自:泰安日报本报6月12日讯(通讯员 李滕)为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引导全体党员以史为鉴、以史明纪,强化纪律意识
2024-06-13 09:02:00
本文转自:邢台日报本报讯(记者籍明泉通讯员李光普)为丰富资料来源、提升编纂质量,即日起至10月31日,市档案馆(市方志办)面向全社会广泛征集《邢台年鉴(2024)》入鉴图片
2024-06-13 10:03:00
以城为钥  解码中国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甘武进 何为“城”?中国最早的“城”出现于何时?为什么说作为圈围设施的“城”不限于城墙?城池为何而建
2024-06-13 05:16:00
本文转自:运城日报坞堆村的“思乡苑”■安新明过了端午节,年轻人各干其事上班去了,我约了几个朋友驱车前往稷山县汾南,去太阳乡坞堆村看薛武刚先生建成的“思乡苑”
2024-06-13 05:55:00
本文转自:太原日报红色记忆红军东征 转战太原阴旭东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中共中央提出了“抗日反蒋、渡河东征”的口号
2024-06-13 06:20:00
本文转自:太原日报介子平徐继畲(1795—1873),五台县东冶镇人,清道光六年(1826)中进士。清道光十年(1830)
2024-06-13 06:21:00
本文转自:贵州日报石阡用好困牛山红色资源 提升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质效展示一段历史 传承一种精神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田勇“啊
2024-06-13 06:23:0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祝庆庆 陈俎宇“头青山、二者相、三龙广、四捧乍。”提及青山镇的历史,普安县青山镇中心校原校长倪嘉隆常提到这句话并解释
2024-06-13 06:24:00
吴三桂如果接受削藩而不是起兵反清,康熙会让他平安终老吗
1644年4月,吴三桂将山海关交给李自成的部将唐通驻守,他接受了李自成的招降,率所部由山海关入京“朝见新主”。但当他抵达永平以西的沙河驿时
2024-06-12 20:26:00
公主帮慈禧洗澡时,发现一个什么秘密
相信不少80后,90后都看过一部电视剧,叫做《还珠格格》,这里面有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除了主人公小燕子与紫薇之外,还有一个女子
2024-06-12 20:32:00
肃顺:权臣还是功臣
权臣还是功臣?关于肃顺,功过是非,历史上评论的太多,有人说,大清要是没了肃顺,至少少存在100年,还有人说,亏得慈禧杀了他
2024-06-12 20:32:00
聊聊嘉庆帝皇四子的传奇人生
嘉庆二十五年七月,61岁的嘉庆皇帝突然驾崩于承德避暑山庄,具体死因直到现在也未形成定论。根据雍正皇帝所创“秘密立储”制度
2024-06-12 20:33:00
清朝走向没落,李 鸿章有何过错
清朝走向没落,李,鸿章有何过错?大清败给洋人,都以为是武器的落后,实则不然,人和制度才是关键。清朝官员各谋私利轻,均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024-06-12 20:36:00
英国档案是怎么描述鸦片战争的
说起鸦片战争,无论是中国人还是英国人都不愿提起这场战争。对于国人来说是莫大的耻辱,而对于英国来说,谁也不会承认自己是因为卖毒品才发动战争的
2024-06-12 20:35:00
火烧圆明园过程中,当地百姓做了什么蒙羞百年的事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火烧圆明园”事件中知者甚少的真相。按照教科书上的说法,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9月,咸丰帝以“木兰秋狝”的名义带着皇后
2024-06-12 20: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