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曹操与《三国演义》中的差异
提起曹操,很多人都会想到枭雄,更多人觉得他是奸臣的典型代表。大多数人都还记得诸葛亮对刘备说曹操的那一句“挟天子以令诸侯”,那还有呢?抢别人老婆?灭人满门?但是我觉得曹操就是一个大英雄,他挟天子也只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历史上多少霸主要挟过天子。魏其侯不是?至于他抢老婆……更多
楚汉相争刘邦为何能以弱胜强
秦朝末年,随着陈胜吴广的揭竿而起,天下再次陷入动荡之中,原本沉寂的山东诸侯,尽皆复国,一时间中原大地再次被浓厚的战争迷雾所笼罩。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作为楚国贵族出身的项氏家族,可以说是诸侯之中实力最为雄厚的一支部队,再加上项梁很有政治手段,早早搬出了楚国王室后裔当名义上的王……更多
海盗为何对我国商船避而远之
索马里海盗是出了名的张狂,在经历了各国合力打击后还是不绝如缕,就像是雨后春笋,这一批走了,换来了一批新的海盗。因为亚丁湾是一处重要的战略位置,很多商船都要经过这里,是必经之地,正因为如此索马里海盗就逮住了“脱贫”的机会。但是海盗可是一种高危“职业”,联合国带头……更多
聊聊孔雀的消亡史
建安年间,一棵橘树枯死于铜雀台中。橘树并非河北之物产,是从南方不远万里移植到邺城的“珍树”。正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株“异乡来客”面对剧变的环境,无法适应,因而枯萎。但它的死牵动了一位诗人惆怅的心绪。庭园之中,曹植凝视着枯木,专门写了一篇《橘赋》……更多
与祭祀坑密切相关的三星堆古城是如何传承宝墩文化的呢
1986年,三星堆一、二号祭祀坑发现,出土的青铜器、玉器、金器等文物令人震惊。这批“稀世之宝”太过耀眼,其文化属性和年代等引人关注。经过考古人员30多年的辛勤耕耘,三星堆祭祀遗存、三星堆古城、三星堆遗址考古学文化序列等研究成果终于将三星堆的历史经纬展现出来。那么……更多
最近,纪录片《寻齐记》在央视播出,齐文化再度引起关注。作为齐文化的核心区、齐国故都所在地,淄博对齐文化的发扬光大,无疑肩负着一种特殊的责任和使命。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今天,应如何认识齐文化的历史地位?如何评价齐文化的当代价值?如何做好齐文化的传承发展……更多
从刘邦到刘询,揭秘汉朝二十四帝的辉煌与沧桑
在之前,笔者曾经浅评了秦朝从秦献公至秦王子婴的十位君王,今天笔者将延续上期,继续为各位看官们评点中国第二个封建王朝汉朝的二十四位皇帝。由于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而西汉和东汉的建国力量实际上不一致,因此汉朝笔者将分为两期来讲。汉朝十三州汉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长久强盛繁荣昌盛的朝代……更多
胡宗宪:抗倭名将的浮沉人生,一代英雄的悲歌
明朝时期,海盗倭寇横行,给沿海百姓带来了灾难。然而,在抗倭的历史上,除了戚继光、俞大猷这样闪亮的抗倭英雄,还有一位值得注意的英雄,他就是胡宗宪。胡宗宪在剿灭汪直和徐海等海盗势力上,为东南沿海百姓带来了安宁。然而,尽管胡宗宪在军事方面表现出色,在政治上却未能得到世人的认可……更多
揭秘孙太后:从平民女子到皇后的奋斗与心机
孙太后是明宣宗的皇后,明英宗的母亲,同时也是电视剧《大明风华》中孙若微的历史原型。看了文学创作中的孙太后,那真实历史中的孙太后又是怎样的人呢?1、被彭城夫人举荐进入宫中孙太后,山东邹平人,父亲是河南永城县的主簿孙忠。永乐十五年(1417),明成祖朱棣为自己的孙子宣宗朱瞻基选太孙妃……更多
毛遂自荐背后的悲剧:战国奇才的辉煌与陨落
现在社会正处在飞速发展的阶段,交通越来越便利,网络越来越普及……这些变化给我们每个人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竞争和挑战。机会是需要自己把握的,自己要是不主动,运气砸头上都没用。从小老师教育我们学习毛遂,要有自荐的勇气,把握住机会。人人都知道学习毛遂……更多
从才子到贬谪:杨廷和与杨慎的人生起伏与坚守
古来有很多聪慧绝伦者,他们比其他人更加的优秀,并且他们也能够利用好自己的天赋,努力的去学习,来完善自身,使自己变得越来越好。明朝时期就有这样的一对父子,他们的才华横溢,并且自小比常人聪明。杨廷和,在他四岁的时候,便已经能够通晓音律,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在,这样的孩子都是十分优秀的……更多
李陵:投降后娶匈奴公主,却造出一民族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有位名将李信,他为大秦灭燕、伐楚、攻齐,战功显赫无比,曾受秦皇重用。而随着历史的推演,发展到汉朝时,其后代也是相当了不得,飞将军李广便是他后裔。不过,他这一脉虽然有名,但繁衍状况却并不理想。名将李广因征匈奴迷路而自决,其长子李当户及二子死得比他还早……更多
国色天香亦悲歌,盛唐三大美女的命运揭秘
今天要与大家一同走进盛唐时期,探寻那个充满传奇的时代。在这个时期,国姝们的美貌被赋予了新的名字,她们成为了国色天香的代表。然而,这些绝代佳人的背后却隐藏着许多悲剧,让我们一一揭晓。在先秦时期,咏唱歌曲中就唱着“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描绘着君子对美色的追求。而到了盛唐时期……更多
从仪宾到驸马:李让在朱棣王朝中的崛起与忠诚
朱棣一生中共有五个女儿,永平公主是他的二女儿,为徐皇后所生。洪武二十八年的时候被封为永平郡主。永乐元年进封为公主。她刚受封时,便与李让完婚。朱允号称恢复周朝制度,以大儒方孝孺为师,时时表现自己如何仁义。后世也常这样认为。比如有人便说朱允炆是因太过仁慈丧失天下……更多
铁木真与孛儿帖的传奇爱情与复仇之路
在古代草原上,有一位英勇的领袖,他的名字叫铁木真。这位一代天骄因为妻子孛儿帖受到凌辱,心头燃起了熊熊的怒火。为了守护尊严,他制定了一条恶毒的百年铁律。这个故事发生在元朝时期,当时蒙古帝国疆域辽阔,北至俄罗斯,东至东海,南至南海,甚至一度扩展到了中欧,成为当时人类历史上最为庞大的帝国之一……更多
“南子之乱”:揭秘春秋卫国父子夺位闹剧
中国古代继承制,大多以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为主。不过俗话说得好,林子大了什么鸟。春秋时期,出了件匪夷所思的事情,有个人的国君之位,居然是从儿子手里抢过来的。这哥们,企图杀害自己的嫡母,被父亲赶出家门,而后勾结外敌,抢夺亲生儿子的国君之位。春秋乱归乱,像这么狂野的人……更多
北伐战败,文治显赫:宋太宗赵光义功过参半
公元976年农历十月二十五,宋太祖突然驾崩,让整个大宋帝国陷入一片谜团和沉痛。随即,太祖的弟弟宋太宗赵光义继位,成为大宋帝国的第二位皇帝。自此,宋朝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关于宋太宗,历史上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一方面,有人认为他完善了宋朝的制度建设,为咸平之治奠定了坚实基础……更多
揭秘袁术与袁世凯的皇帝之路,为什么他们不被历史承认?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开始使用皇帝的称号,然后皇帝这个角色,就伴随着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成为了一个显著的烙印。因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所以许多人,费尽了心思,也要成为皇帝。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然而,在我国历史上,袁术和袁世凯,都曾做过皇帝,但是正史上……更多
浙江衢州:杜立特突袭者子女协会代表寻访父辈足迹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4月17日,在浙江衢州江山市廖家老宅,美国飞行员查尔斯·奥祖克的女儿、杜立特突袭者子女协会代表苏珊·奥祖克(右)与救助者廖诗原之子廖明发(左)相拥。董易鑫 摄4月17日,在浙江衢州江山市廖家老宅,美国飞行员查尔斯·奥祖克的女儿、杜立特突袭者子女协会代表苏珊·奥祖克(左)与救助者廖诗原之子廖明发(右)手捧油画合影……更多
王莽:开创外戚篡权先河,揭秘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改革家
外戚干政几乎是每个朝代的皇帝都很头疼的问题,最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尤其到了汉朝更为激烈。从汉初的吕家就开始层出不穷,其中最成功的莫过于武家,从皇后到太后,最后到女帝。当然也有永远背上“阴谋家”、“野心家”骂名的不计其数,其最特别的莫过于王莽,他可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悲剧英雄……更多
古代帝王选妃,有什么独特的选妃花样
说起皇帝的女人,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但这只是一个大致数目,皇帝的老婆们到底有多少?他们又是怎么挑选自己的嫔妃的呢?《礼记》记载:“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侍妇,八十一御妻”。也就是说,一个皇帝,可以拥有六宫娘娘、三位夫人……更多
和韩愈齐名的中唐时期天才是谁
中唐时期的天才诗人数量虽然不如盛唐,但还是有许多了不起的大家,最著名的,估计就是柳宗元了。他不但在政治上,做到了一个超级大官,而且,他的文学水平,也是超一流的。柳宗元留下来的诗,只有一百四十五首,并不算多,甚至还不如仅仅活了二十七岁的天才型诗人李贺。然而自古迄今……更多
聊聊魏晋时期醉汉刘伶
“天下好酒数杜康,酒量最大数刘伶。饮了杜康酒三盅,醉了刘伶三年整。”诗说魏晋时期有个叫刘伶的人,酒量非常大,东南西北的酒都被他喝遍了。后来他遇到了一个酒馆,门前写着“不醉三年不要钱”。醉汉刘伶赌酒和《水浒传》中的“三碗不过岗”一样,刘伶就想去挑战一下。结果那酒第一杯甜如蜜……更多
大臣拿出免死金牌,皇帝真的会免他死罪吗
古代故事中,大臣举起免死金牌,皇帝的反应或许并非如我们所想。在某些古装剧中,皇帝会赐予认可的人一件护身符,被戏称为免死金牌。但事实上,历史上并没有这种特权。在汉高祖刘邦时期,曾赐予功臣一种叫做丹书铁券的信物,实际上是一种荣誉证书。它被分成两半,一半由皇室保留……更多
唐代宗时期和胡椒有关的大案是如何发生的呢
在古代的唐朝,一场惊人的历史风云曾因厨房中常见的调味料而爆发。这个故事的主角是大臣元载,他的抄家事件牵涉到了整整60多吨的胡椒,引起了唐代宗的震怒。那么,这场与胡椒有关的大案是如何发生的呢?元载,身为唐朝的重要臣子,早年贫苦,但却是个好学之人。在科举制度兴起的时代……更多
古代哪项发明影响巨大,如今生活离不开它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酿酒的国家之一,被誉为酒的发源地。传说中,酒是由杜康发明的,因此他被尊称为“酿酒始祖”、“酒神”。然而,关于杜康的身份存在争议,有的史书称他是黄帝时期的人,有的说他是夏朝君主少康。杜康造酒的故事虽然只能当作传说,但实际上酒的发明就像使用火一样……更多
古代最“快”的职业是什么,每个人都抢着做
在古代,交通和通讯极为不便,人们只能通过书信进行远距离交流,而即便相隔不远的城市,通信时间也可能需要半年。由于信息传递的时效性极差,因此有了“家书抵万金”的说法。通常情况下,信件的传递依赖于人力,而驿站则充当了类似现代邮局的角色。驿站在官道上设立,每隔一段路就有一个……更多
聊聊1300年前大唐和阿拉伯在中亚的一场大战
公元六到八世纪,欧亚大陆上有三个大帝国正处于兴盛期,分别是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和唐帝国。唐太宗、唐高宗时期,唐帝国不断扩张,建立了以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为核心的西域统治体系。几乎在同一时期,中东的阿拉伯人也在迅速崛起,从阿拉伯半岛开始,经过战争扩张成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空前大帝国……更多
参与陈桥兵变,和黄袍加身的是哪九位大将呢
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对此更是深有体会,因为他就是通过陈桥兵变继而夺取政权。所以,宋代推行“强干弱枝”政策,加强中央对军队的控制,著名的“杯酒释兵权”就是赵匡胤为了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而采取的措施。杯酒释兵权,赵匡胤:饮下杯中酒,解下手中兵权,解下朕的心病!那么……更多
杨贵妃与安禄山互生情愫,怕被发现无意发明了什么
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更何况是帝王了,了解历史的肯定都知道杨玉环,她是李隆基最宠爱的妃子,两人的爱情故事可谓是名垂青史。虽然李隆基独宠杨玉环一人,但在历史上爱慕杨玉环的人可不止他一人,还有安禄山。“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句话就是用来形容两人的爱情的……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