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魏征死时唐太宗失声痛哭,两人的君臣关系古往今来无人能比
唐太宗和魏征一直被视为中国古代君臣关系的楷模。魏征以直言敢谏,不怕得罪龙颜著称,唐太宗善于接受大臣们的意见,深谙“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之道。魏征死后,唐太宗失声痛哭,两人的君臣关系可以说是古往今来无...……更多
为何在魏征死后不久,李世民将他墓碑推倒
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是中国封建史上有名的明君贤臣,二人在君臣共事的17年里(公元626-643年),开创了大唐贞观之治的盛世,塑造了唐太宗纳谏任贤的明君形象,也成就了魏征直言不讳、尽忠直谏的一代名相。但鲜为人知...……更多
君臣情深的传奇故事,唐太宗与魏征的生死之交
在贞观十七年,唐朝的权臣魏征病危,唐太宗李世民闻讯后亲自前往探视。这是一段动人心弦的故事,唐太宗为了探望卧病在床的魏征,展现了深厚的感情。魏征感动得拖着病体,穿戴朝服,向李世民行礼,展现了对君主的忠...……更多
魏征与李世民:一代名臣的身后是非
前言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的君臣关系被传为千古佳话,二人之间的互相提携和忠言逆耳的交流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教训。然而,在魏征死后,李世民看到他留下的一本册书后,勃然大怒,并当众表示“给我挖了此贼的坟!”这...……更多
唐太宗与魏徵:君臣之间的直言与纳谏
贞观年间,唐太宗任贤纳谏,臣下们直言纳谏,其事例不胜枚举。其中,最敢于犯言直谏,对唐太宗制定政策、治理国家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魏徵。魏徵字玄城,巨鹿曲城人,“少孤贫,落拓有大志,不事生业,出家为道士,...……更多
唐太宗和魏征,一直被看做是历代贤君直臣的楷模。魏征活着的时候,唐太宗把他当作“镜子”,主动结成亲家;魏征去世的时候,唐太宗“废朝五日”,亲笔撰写碑文。然而魏征尸骨未寒,唐太宗就出人意料地变了卦,不但下旨...……更多
魏征家族的荣光与沉浮:从开国功臣到四世孙的典当老宅
...件背后,蕴含着怎样的历史渊源和人性深处的波澜壮阔?唐太宗痛失心腹患难之臣遗孀谢绝最高礼仪送葬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心腹大臣、开国功臣魏征患重病卧床。这个消息无异于晴天霹雳,唐太宗震惊万分,立刻从宫中赶往魏...……更多
...勃的大唐贞观年间,诞生了一大批名臣宰相,与开明君主唐太宗李世民一起,谱起一曲“贞观之治”的长歌。魏征,杜如晦,王珪,他们用铮铮铁骨撑起了初唐耀眼的朝阳。这些人不仅才华横溢,且性格迥异,能人自有怪癖,古...……更多
贞观之治:君主贤明坐江山,治世能臣在朝堂
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年号,而唐太宗在位期间,吸取隋灭亡的教训,以史为鉴,励精图治。唐太宗亲眼目睹了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如今自己当政,一心想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于是,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更多
唐太宗有多怕魏征?玩鸟要偷偷藏在怀里
...可以说当时的皇权,已严重受到世家大族势力的控制。02唐太宗正在玩鸟,魏征突然面圣,为何吓得他赶紧把鸟揣怀里?魏晋时,皇帝与上层精英功共治,到唐朝时,郡县制已经运行了800多年,也算是有了经验。唐朝君主们吸收...……更多
唐太宗智破谋反之谤,房玄龄忠诚获信任
”房谋杜断魏征谏“,分别说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的三位大名鼎鼎的宰相,房玄龄、杜如晦、魏征。三位也都位列凌烟阁24功臣。其中房玄龄、杜如晦两人共同帮助李世民完成了“玄武门之变”,夺得了天下,而当时的...……更多
浅析魏征被李世民砸了墓碑的背后原因
...种复杂关系,唐朝时期也有一对君臣的关系比较复杂,即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征,当然,魏征不是张居正,李世民也不是万历皇帝,李世民是一名意志坚定的政治家,他会控制局势的发展而不会被朝臣所控制。说起来,魏征生前死...……更多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为何尉迟恭排名在李靖李绩之前?
...谁的功劳最大?是尉迟恭吧,还有再跟您说件事,当时是唐太宗评定的24功臣,最重要的是当时李靖李绩秦琼等人都是没有表明立场帮助唐太宗的,唐太宗晚年经历了自己的儿子争斗夺储,勾起了他的回忆,所以才会来这一招,...……更多
2022-12-18 20:55李靖,功臣
卢祖尚之死:唐太宗的权谋与魏征的智慧
...恢复卢祖尚子孙的门荫。《资治通鉴·唐纪九》【背景】唐太宗李世民自玄武门之变后,决意刷新政风,与封德彝、房玄龄、杜淹、魏征等讨论治国理政,言而有信、行有必果,广开言路,嘉纳雅言,一代明君的人设呼之欲出。...……更多
为何说太宗背后的女人撑起了半个贞观之治
...李渊的次子李世民,也就是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贞观之治的唐太宗。可以想见的是,长孙皇后在男女地位极不平等的封建社会能够赢得百官和历史对其千古贤后的称赞,接触诗文史书是非常重要的来源。在书法上,尽管长孙皇后的...……更多
从直言进谏到沽名钓誉,揭秘魏征的真实面目
魏征:直言纳谏还是沽名钓誉?魏征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创下“贞观之治”,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唐太宗李世民也因虚心纳谏而被后人称赞为“一代明君”。魏征从来不会因为李世民是皇帝而说出阿谀奉承的话,据...……更多
魏征的进谏艺术:他是如何巧妙地说服皇帝的
...被皇帝采纳。他就是被称为一代名相的魏征。魏征一生向唐太宗(李世民)进谏多达200多次(据说是264次,未考证),居然全部被皇帝李世民采纳。魏征能够让自己的谏言全部被皇帝采纳,堪称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创造了奇迹...……更多
魏征为何敢对唐太宗出言不逊?因为他知道唐太宗的为人
贞观之治,我们都知道,是唐太宗与群臣共同努力的结果,而魏征就是群臣的代表人物。而魏征经常对唐太宗出言不逊,却还能得到重用并以直谏敢谏著称于世。那为什么魏征敢如此呢?他的底气又在哪里?下面小编就来为大...……更多
唐朝名相魏征在天庭是武曲星,在地府是判官,这些身份是怎么来的
...。公元627年,李世民登上帝位后,任命魏征为尚书左丞。唐太宗李世民有志建立盛世,多次于卧榻召见魏征询问得失,魏征直言不讳,前后上谏两百多事,唐太宗李世民全然接纳。因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更多
千古明君唐太宗,在他光辉形象下的阴暗本质让人发指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代明君,他开创了大唐盛世,迎来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巅峰,至今在国外中国人聚居的地方还被称之为唐人街。唐太宗对内治理国家兢兢业业,创造了贞观盛世,对外消灭了吐谷浑、东、西突厥,威震四夷,被...……更多
纵观历史,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的宰相魏征可以称得上千古第一谏臣,他任官期间敢于直言不讳地向李世民纳谏,为人刚正不阿,素有美名。唐太宗李世民视他为“可以正衣冠的镜子”,在魏征去世后曾痛哭流涕,亲自刻写碑文...……更多
李世民在皇宫建一层观,为何特意带魏征登上去观望
636年,唐太宗李世民让人在皇宫内的花园中建了一座很高的层观,层观建成之后,他日日独自一人登上去对着一个地方默默地出神,有时候还会边看边流泪,后来他突然不愿意自己一个人在层观上面观望了,于是他特意带着魏...……更多
唐宪宗纳谏堪比唐太宗,谁才是唐宪宗的“魏征”呢
元和元年(806年)二月十八日,宪宗向宰相们提出,自古帝王,或勤劳庶政,或端拱无为,两者互有得失,怎样做才是最恰当的呢?“宰相杜黄裳首以君臣大义激起上心,上既闻黄裳之言,耸听延纳”,于是“选擢宰相,推心委之...……更多
魏征直言进谏,奠定“贞观之治”基石
公元634年,唐太宗李世民怒骂中丞黄莆德参:难道让宫中的人都剃掉头发,你们这群人才会满意吗?说完这句话,李世民当即要以诽谤罪处罚黄莆德参,好在这个时候魏征站了出来,他的慷慨陈词,李世民听了心服口服,立即...……更多
魏征后代家道中落,唐宪宗当即下旨由朝廷接济他的生活
贞观十七年,唐庭重臣魏征卧病在床,恐不久于人世,唐太宗李世民闻讯后,当即从宫中赶往魏征的府邸前去探视。魏征见太宗皇帝亲临府中探视自己,十分感动,拖着病体,穿戴朝服,向李世民行礼,李世民见状,悲从心来...……更多
唐朝时期为何会出现“贞观之治”的景象呢
...征很正直,就任命他做了谏议大夫。公元626年,有大臣向唐太宗建议说,有些16岁以上的男孩,虽不满18岁,但长得身材高大,也应征之入伍。唐太宗准奏,但是魏征却扣住诏书不发。唐太宗几次催促,魏征就是不发。唐太宗愤...……更多
贞观之治背后的推手:魏征的直言敢谏
...崇及向往的朝代,那便属唐朝无疑。唐朝在政治方面,有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这几位明君的领导;在臣子方面有魏征、孙无忌、狄仁杰等人的辅佐;在诗歌文辞方面有着世人皆知的白居易、刘禹锡、李白等。唐代的一片繁荣...……更多
李世民还有另一个“魏征”,你知道他是谁吗
...个年纪,将年仅十一岁的徐惠召入宫为妃呢? 别误会。唐太宗则没有这个习惯。他之所以将徐慧召进宫,就是看中了她的才华。徐徽四岁就能背《论语》,八岁就能写出工整的诗词。焕生长得异常美丽,出身官宦家庭。她的才...……更多
初唐布衣宰相不学魏征,死前做了件让李世民无比欣慰的事
...七年,一代名臣魏征病重,药石无医,眼看着就要病死。唐太宗李世民很伤心,在去看望魏征时,当着他的面把自己和长孙皇后所生的嫡女衡山郡公主指婚给魏家长子魏叔玉。魏征死后,李世民命皇太子为他举哀,命百官送灵柩...……更多
魏征去世后,李世民为何推倒他的纪念碑
...为天下黎民做主。魏征从此像侍奉太子李建成一样,侍奉唐太宗。纵观魏征一生,他数百次上书劝谏李世民,虽然李世民多有不快,但是都坦然接受了魏征的劝谏。魏征曾对李世民说:“愿陛下使臣为良臣,勿使臣为忠臣。”对...……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本文转自:黄石日报周庆煜,字应(艳)成,阳新县三溪镇立中村周家畈湾人,出生于1899年2月14日。1919年开始,在乡村教了10年私塾
2024-06-13 07:53:00
魏忠贤虽然权势熏天,但他毕竟是个太监,想要对付东林党,必须得有自己的人,于是那些趋炎附势的朝中官员纷纷与魏忠贤攀关系,阉党由此产生
2024-06-13 09:05:00
叔侄如何不并容,兵戈构怨及同宗
湘东王萧绎既欲攻萧誉,又欲攻萧詧,特使王僧辩赴长沙,逮回鲍泉,因他日久无功,意欲加诛,还是王僧辩替他转圜,令鲍泉申启具谢
2024-06-13 09:05:00
历史上真实的张献忠是什么样的人?张献忠屠川杀了多少人
在中国历史上,张献忠以凶残而著名,也因此备受争议。那么,张献忠究竟有没有屠川呢?历史上真实的张献忠是什么样的人?张献忠屠川杀了多少人
2024-06-13 09:11:00
第十名:紫骍曹植的坐骑,来自西域大宛国,高大威猛,速度快且耐力强。曾陪着满腔热血的曹植西征,可谓“马到功成”。第九名:乌骓马超的坐骑
2024-06-13 09:12:00
10、五钩神飞枪五钩神飞亮银枪,亦名五钩神飞枪,乃罗成之独门兵刃。此枪以镔铁凝钢精心锻造,丈二之长,枪头锐而峻,长达一尺八寸
2024-06-13 09:08:00
登州,靠山王杨林正在处理事务,忽然有人报:“大太保,二太保归来了。”杨林略感惊讶,“他们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随即,杨林命人唤他们进帐
2024-06-13 09:07:00
孙乾看着张飞,神色凝重地说道:“三将军,你听说了吗?袁绍的大将颜良在白马坡大败曹操,二将军一刀斩了颜良。后来文丑为复仇出战
2024-06-13 09:08:00
为何朱元璋能自立为帝,而李自成却以失败告终
朱元璋和李自成两个人本质是不同的,虽然出身都是农民,但是李自成从头到尾一直都是农民起义军,从没变过,而朱元璋这个人是经历了身份转变的
2024-06-13 09:09:00
姜子牙改武吉卦象,戏弄周文王
文王八卦即后天八卦,是根据先天八卦演变而来,据说,在远古时,黄河一带发现了背上画有图形的龙马,河水里出现了背上带有文字的乌龟
2024-06-13 09:06:00
公元228年,诸葛亮发动了第一次北伐。史书对丞相的这次北伐,给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记载:亮出军向祁山,时有宿将魏延、吴壹等
2024-06-13 09:06:00
除了颜良,三国还有几人能20回合击败徐晃
三国演义中,颜良20回合击败曹操手下的猛将徐晃,令天下震惊,那么除了颜良,普天之下还有几人能完成此战绩呢?还有谁能在20回合击败徐晃呢
2024-06-13 09:09:00
东吴哪对武将兄弟:哥哥声名远扬,弟弟比较低调!
俗话说的好,“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三国时期的将领们同为父子、兄弟的不在少数。对于三国时期的父子名将,大家已经非常熟悉了
2024-06-13 09:11:00
袁崇焕被崇祯皇帝凌迟处死后,为何一直有人为他守墓
引言袁崇焕虽为一代名将,但却被崇祯皇帝凌迟处死。比较让人欣慰的是,袁崇焕死后一直有人为他守墓。1630年深秋季节,一位黑衣人在西四甘石桥柱子上解下了一具尸骨
2024-06-13 09:16:00
老乡吃饭时的一个细微动作,曾国藩看到为何就断言此人不可用
不管是在哪个朝代,皇帝都是离不开文臣武将的辅佐,文是治国,武是安境,少了任何一个环节,一个国家都是不能美好的。但是你们有听说到文臣带兵去打仗的吗
2024-06-13 09: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