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魏征后代家道中落,唐宪宗当即下旨由朝廷接济他的生活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4-19 09:22:00 来源:戏说三国

贞观十七年,唐庭重臣魏征卧病在床,恐不久于人世,唐太宗李世民闻讯后,当即从宫中赶往魏征的府邸前去探视。

魏征后代家道中落,唐宪宗当即下旨由朝廷接济他的生活

魏征见太宗皇帝亲临府中探视自己,十分感动,拖着病体,穿戴朝服,向李世民行礼,李世民见状,悲从心来,留着眼泪问魏征还有什么牵挂的事情。

《新唐书》卷97《魏徵列传》:十七年,疾甚。徵家初无正寝,帝命辍小殿材为营构,五日毕,并赐素褥布被,以从其尚。令中郎将宿其第,动静辄以闻,药膳赐遗无算,中使者缀道。帝亲问疾,屏左右,语终日乃还。后复与太子臻至徵第,徵加朝服,拖带。帝悲懑,拊之流涕,

魏征则强忍病痛,缓缓地说道:陛下,微臣对于妻子和儿女都挂怀,唯独担心国家的安危。

此话一出,令李世民十分动容,一边抚摸着魏征的双手,一边用言语鼓励魏征保重身体,将身体养好,在为朝廷效命。

魏征后代家道中落,唐宪宗当即下旨由朝廷接济他的生活

过了几天之后,唐太宗李世民在夜间梦见魏征的身体状况恢复如初,像以往一样向自己谏言献策,但是等到天亮之时,魏征的府中却传来了噩耗,魏征以于昨日在睡梦中病逝,唐太宗李世民闻此消息之后,如同晴天霹雳,当即伤感至极,泪如雨下。

魏征病逝后,唐太宗李世民亲自前往魏征的府邸登门哭祭,并且宣布“废朝五天”,用最高规格的礼仪来为这位老臣送丧。

《旧唐书》卷71《魏徵列传》:及病笃,舆驾再幸其第,抚之流涕,问所欲言,徵曰:“嫠不恤纬而忧宗周之亡。”后数日,太宗夜梦徵若平生,及旦而奏徵薨,时年六十四。太宗亲临恸哭,废朝五日,

但是,魏征的妻子裴氏却用言语拒绝了唐太宗李世民用最高规格的礼仪来为魏征送葬,裴氏对唐太宗李世民这样说道:陛下,魏征一生勤俭朴素,您用这样的隆重的“丧礼”,不符合魏征的志愿,因此,请陛下遵从魏征的志愿,一切从简。

《旧唐书》卷71《魏徵列传》:及将祖载,徵妻裴氏曰:“徵平生俭素,今以一品礼葬,羽仪甚盛,非亡者之志。”悉辞不受,竟以布车载柩,无文彩之饰。太宗登苑西楼,

唐太宗李世民见魏征的妻子裴氏态度坚决,只好遵从魏征的志愿,用牛车载着魏征的棺木去往墓地下葬。

魏征一生清廉为官,是封建王朝为官者的楷模,他贵为宰辅之臣,居住的府邸竟是一个极为普通的民宅,连一个正厅都没有,唐太宗李世民知道这个情况后,便要为魏征调房,但是魏征却言词拒绝了李世民的好意,表示自己住习惯了老房子,住不惯富丽堂皇的院落,请求唐太宗李世民能够理解他,不要不要给他调房了,就这样,在魏征的再三推辞之下,唐太宗李世民只是象征性的派遣工匠们翻新了魏征府邸内几间老房子。

魏征后代家道中落,唐宪宗当即下旨由朝廷接济他的生活

魏征病逝后,他的子孙们秉承他的遗志,将魏家“戒奢尚俭,克己勤勉”的家风继续发扬光大,过着清贫、淡泊而宁静的生活。

唐宪宗年间,魏征一脉传到了第四代,这个时候的魏氏家族已经是家道中落,已经失去了昔日的辉煌和荣耀,当时,魏征的第四代曾孙中有一个叫做魏稠的家伙。

魏征后代家道中落,唐宪宗当即下旨由朝廷接济他的生活

这个魏稠秉承了魏征的遗志,坚持贯彻魏家“戒奢尚俭,克己勤勉”的家风,这就使得魏稠过得十分贫苦,常常为了生计问题,找身边的同僚好友借钱度日。

后来,由于入不敷出,魏稠在万般无奈之下,只能够卖祖宅解决生计的问题,当时,魏稠在京师长安内到处找合适的买家,要将祖宅尽快脱手,以此来解决自己生计困难的问题。

而这个时候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恰好来到京师觐见唐宪宗,他听说魏征的曾孙魏稠四处售卖祖宅度日的消息后,心生怜悯之心,便将魏征的曾孙魏稠四处售卖祖宅度日之事上报给了唐宪宗,并且表示自己要自掏腰包,拿钱为魏稠赎回祖宅。

魏征后代家道中落,唐宪宗当即下旨由朝廷接济他的生活

唐宪宗对于此事并没有多想,当即就准奏,允许平卢节度使李师道去落实这个事情,但是,这个时候白居易却站了出来,反对由平卢节度使李师道去落实这个事情,白居易对唐宪宗这样说道:陛下,魏征是我大唐王朝的功勋之臣,太宗皇帝当年将上等的木材赏赐予他,让其修建府邸,与其他同僚官员的府邸很不相同。

现如今,他的曾孙为了生计,将魏征传下来的府邸典当了出去,理应由朝廷出钱将这个府邸赎回来,而平卢节度使李师道如果拿钱去赎的话,显然是极为不合适的。

白居易的这一席话,不仅令唐宪宗茅塞顿开,及时醒悟,也使得作为九五之尊的唐宪宗有点看不下去了,毕竟魏稠是开国功臣魏征的曾孙,现如今竟沦落到卖老宅为生,这件事情如果传遍京师长安,将会令朝廷颜面扫地,成为唐宪宗的诟病之处。

魏征后代家道中落,唐宪宗当即下旨由朝廷接济他的生活

于是乎,意识到这一点的唐宪宗当即下旨,由朝廷接济魏稠的生活,再由朝廷出钱,帮助魏稠赎回祖宅,同时,还对魏稠作出了警示,告诫他不准再将魏氏老宅进行抵押和售卖。

《资治通鉴》:魏征玄孙稠贫甚,以故第质钱于人,平卢节度使李师道请以私财赎出之。上命白居易草诏,居易奏言:“事关激劝,宜出朝廷。师道何人,敢掠斯美!望敕有司以官钱赎还后嗣。”上从之,出内库钱二千缗赎赐魏稠,仍禁质卖。

而魏稠本人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售卖魏氏老宅一事竟能够引起唐宪宗的关注,他有一点“受宠若惊”,也有点诚惶诚恐,因此,魏稠秉承圣意,不敢再将魏氏老宅进行抵押和售卖。而在这起事件中,平卢节度使李师道可谓是“功不可没”,他深知自己如果擅自帮助魏征的曾孙魏稠赎回老宅,很有可能会落人口实,触怒龙颜,因此他才会出此计策,选择以上报朝廷的方式,来让唐宪宗直接参与此事,使得这件事情有了一个最终圆满的结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19 11: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魏征家族的荣光与沉浮:从开国功臣到四世孙的典当老宅
...后其传家宗风为"戒奢尚俭",历数代子孙均奉行不渝。至唐宪宗时,魏征曾孙魏稠家道已经衰落,无奈将祖宅典当度日。此事被奏闻朝廷后,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恻然欲以私财赎回,反为白居易所阻
2023-12-26 09:00:00
唐宪宗纳谏堪比唐太宗,谁才是唐宪宗的“魏征”呢
...还诏书,请宪宗派御史按问,查清事实后予以处理。2、唐宪宗的“魏征们”?给事中段平仲“自在要近,朝廷有得失,未尝不论奏”,宪宗也予以鼓励。御史中丞薛存诚也以敢于进谏、依法办事而
2024-05-20 20:24:00
君臣情深的传奇故事,唐太宗与魏征的生死之交
...坚持令人动容,彰显了魏家的淡泊风范。故事发展至此,唐宪宗意识到魏家府邸被质押的情况,感到愧疚之余,下令出钱赎回魏征的老宅。然而,这一切都得益于白居易的得力奏表,他在朝廷上以“
2024-04-18 13:12:00
诸葛亮究竟有多少财产
...钱600万,打算为魏征之孙赎回房产。白居易得知后,上奏唐宪宗:魏征的后人不能守住魏征的房产,陛下应当从照顾这位贤相的子孙出发,赎回房屋,然后赐给他们。这种好事应当由朝廷来做,
2024-02-19 21:21:00
京兆杜行敏及其后代子孙,在唐朝留下哪些历史痕迹
...通典。他的一生很传奇,杜佑出生于唐玄宗735年,去世于唐宪宗812年,经历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唐顺宗、唐宪宗六代帝王,三朝宰相。杜佑门荫入仕,起家济南参军、剡县县
2024-10-16 12:50:00
装傻三十七年,唐宣宗李忱的隐忍与智慧
...室,却因生母出身低贱遭人轻视唐宣宗李忱原名李怡,是唐宪宗李纯的第十三子,于公元810年出生在长安大明宫。李忱的母亲郑氏身份低贱,她原本为镇海节度使李锜的侍妾,后来李锜谋反失败
2024-01-10 17:18:00
...丹练成,李世民吃完就死了。《旧唐书·宪宗本纪》载,唐宪宗时的朝中重臣李藩也曾说:“文皇帝(即唐太宗)服胡僧长生药,遂致暴疾不救”。 李世民从不信鬼神身体强壮,到迷信仙丹嗑药
2022-12-17 17:42
武则天退位后娘家灭门了吗?并没有,宪宗朝才是武氏最后的绝唱
...朝廷里盘踞多年的原因。武氏家族沉寂了许多年后,到了唐宪宗时期,他们又开始兴旺起来了。武元衡他有个曾祖父叫武载德,他是武则天的堂哥。在武则天掌权的时候,武载德被封为了颍川王。武
2024-12-09 09:51:00
魏征:瓦岗英雄到唐朝辅佐明君的传奇人生
说起魏征,相信大家都知道的他那句:“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每个学生时代都背过,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魏征在此之前是瓦岗寨的,在演义中,魏
2023-09-19 06:5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历史上的今天 | 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诞辰
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又译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德森等
2025-04-02 11:32:00
季布一诺:楚汉风云中的诚信丰碑
他是项羽麾下骁勇善战的猛将,令刘邦闻风丧胆;他也是汉高祖悬赏千金也要生擒的“死敌”。可当生死攸关之际,竟有人甘冒灭族之险
2025-04-02 09:34:00
“孔融让梨”世人皆知,可有多少人知道他哥后来为他而死呢?
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文明礼仪之邦,历史上出过很多有高尚美德的名人,也有很多关于美德的故事。比如说“曾参教子”
2025-04-02 00:05:00
万贵妃比明宪宗大17岁却为何极度受宠?她最终的结局如何?
铁打的万贵妃,流水的皇后”,说的就是明朝皇帝朱见深对万贵妃的专宠。自古老夫少妻的组合很常见,但老妻少夫却相对“另类”。这不
2025-04-02 00:09:00
迁西县塔子山村:八十余载坚持守护无名烈士墓
图为村民为烈士扫墓。王喜增摄3月27日清晨,燕山深处的迁西县上营镇塔子山村,薄雾轻笼。清明节即将到来,塔子山村党支部书记张宗宾和几名村民带着铁锨和笤帚
2025-04-02 06:46:00
大皖新闻讯 为纪念赵朴初先生逝世25周年,传承和弘扬赵朴初先生爱国主义与无私奉献精神,安庆市赵朴初故居陈列馆近日同时举办三组主题展
2025-04-01 22:06:00
清明节吉林省各博物馆用35个展览带观众“邂逅历史”
清明节小长假已经进入倒计时,吉林省内各博物馆将推出35个展览,邀您共赴春日之约。此外,有多家博物馆延时闭馆,让观众可以在博物馆中尽情度假
2025-04-01 23:03:00
西班牙曾计划用两万人征服明朝,为什么最后没有实施?
1574年1月11日,殖民者雷克尔给西班牙国王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告诉国王,只要他愿意,可以率领60名士兵攻占中国明朝
2025-04-01 17:26:00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为何如此出名?专家:放大十倍后就明白了
无论哪个时代,无论是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甚至普通读书人,对达芬奇的传世名画《最后的晚餐》都有所了解。毫无疑问,《最后的晚餐》已经是永恒的精神符号
2025-04-01 17:58:00
白登之围与一片石大战,相同困境,刘邦与李自成的选择,孰对孰错
中国历史上有两场战争很相似,但时间上却跨越了两千年,那就是汉初的白登之围和明末清初的一片石之战。这两场战争在发生的背景上很相似
2025-04-01 18:50:00
又至清明,追思情深。在襄阳市保康县城关镇堰塘村的一座红军墓前,邓家四代人接力守墓94年。墓中长眠的是一位至今无人知晓“叶司号员”
2025-04-01 20:14:00
10个可以和人吹嘘的历史冷知识,一般人真不知道
一:百家姓为何以“赵钱孙李”开始?百家姓流传至今,四姓一句朗朗上口,为何从赵钱孙李开始呢?据相关历史记载,百家姓最初的编纂者是宋朝时期南方吴越国的一位老儒生
2025-04-01 16:44:00
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四至”西界首次被准确定位
武当山"蟠蜛八百余里"的区域概念,肇于宋元史志,至明代被确立为法定山界。随着东、南、北三块界碑陆续被发现,其边界走向与古籍记载基本吻合
2025-04-01 16:50:00
2019年,女子坐月子吃12个南瓜被婆婆大骂,公公让她用脚踩钉子
2014年10月19日,长沙市望城区的何庆林接到了村里妇女主任的一个电话,妇女主任对何庆林说:“你的妻子方宝琴在原阳市的一家医院中生了一个孩子
2025-04-01 16: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