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解王维《终南别业》:未敢轻言身后事,恐因浊酒负红尘
...点宅、甚至有点蠢的笨姑娘。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张九龄因奸臣李林甫谗言罢相,后贬荆州长史时,王昌龄大骂李林甫弄权,因此获罪岭南。于是,王昌龄留下了仗义执言、不忘初恩的美名。同样,作为被张九龄提拔入朝...……更多
张九龄是怎么死的?开元二十八年(740年)春,他请求回乡拜扫先人之墓,因为遇到疾病而五月七日去世,终年六十八岁,皇上赠封他为荆州大都督,谥号叫文献。在他死后不久,曾被其断言“必反”的安禄山果然掀起了“安史之...……更多
唐朝两位伟大君主李世民与李隆基,为何晚年表现大不同?
...听不进去,终于酿成了后来的乱子。而最早看出来的人是张九龄,我一直纳闷,张九龄是怎么观察出来的?第四,任用奸臣。李隆基早年重用了姚崇、宋璟,政治清明,一派生机勃勃的气象,再比如张九龄等,也都是贤良之士。...……更多
杨国忠到底有多奢靡?一起来看看
...。随后开始着手处理历代管理遗留的弊端。他启用姚崇、张九龄等贤臣,整治官场风气;推崇节俭、与周边势力交好,保国土完整,人民安全,开创了“开元盛世”。这也是唐朝的巅峰时刻。但是,可能还是没有逃过历史规律吧...……更多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三大叛徒
...臣。若为中国古代忠君思想标定,确非忠臣。2、唐朝的安禄山安禄山(703年—757年),营州人(今辽宁朝阳),而安禄山也就是著名的安史之乱的策划者之一。唐玄宗时期,安禄山先后出任节度使多次,可见唐玄宗对其信任有...……更多
安史之乱到底有多可怕?是盛世大唐衰败的转折点
...有起到调节作用,同时也导致了中央贪腐严重,一代贤相张九龄被李林甫代替,虽然李林甫才华出众,起初为皇帝解决了部分财政问题,可是巩固其权利,阻塞迫害贤良的手段却无所不用其极。科举制度逐渐形同虚设,任人为新...……更多
聊聊安史之乱中各诗人的命运
...盛转衰的转折点。唐玄宗统治前期,倚重如姚崇、宋璟、张九龄等贤良文臣,创造了开元盛世的辉煌。然而,晚年的他变得昏庸,李林甫、杨国忠等佞臣纷纷得势,朝政日渐黑暗,国家的繁荣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唐玄宗天...……更多
天宝年间,大唐与南诏之战两次败北,是否开启了安禄山的不臣之心
...与宰臣之间。开元二十五年,太子李瑛被废,支持太子的张九龄等人相继被罢相,李林甫成为了掌控中枢之人。 而随后,随着被高力士等人推荐的李亨被封太子,朝廷内部的争斗,便始终在皇太子李亨和李林甫之间进行着激烈...……更多
探寻王维一生的诗歌之旅
...,好景不长,不久就被贬职,成为济州司仓参军。随后,张九龄执政时期,王维又得到了提拔,成为右拾遗,并调任监察御史。他还奉命出塞,担任凉州河西节渡幕判官。可以说,王维的官场生涯起伏不定。也许是看到时局反复...……更多
宰相李林甫出身皇族,专权乱政导致安史之乱
...735年,李林甫被任命为礼部尚书,与侍中裴耀卿、中书令张九龄一起出任宰相。李林甫剧照排斥异己武惠妃为了让自己儿子有出头之日,便构陷太子李瑛,宰相张九龄出面阻止。李林甫便与武惠妃联手,使玄宗罢去张九龄、裴耀...……更多
盘点历史上那些被废的太子的结局
...(武则天侄孙女)诬陷,欲废除后立自己儿子李瑁,但被张九龄保护,张九龄下台后,没有了保护伞。有一日李瑛邀请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一起饮酒,结果被武惠妃和李林甫设计诬陷谋反,导致唐玄宗一日杀三子,不过后来唐玄...……更多
盘点历史上那些早期英明却晚年昏庸的帝王
...期,励精图治、任人唯贤,提拔了一大批如姚崇、宋璟、张九龄、房玄龄、杜如晦等贤才。他还十分重视经济与军事的发展,为此他还开展了“检田括户”运动,兴修水利,建立了“雇佣兵”制度,扩大屯田区,解决了军粮的问...……更多
李林甫政治生涯的三大罪,安禄山为何惧怕他?
...背后会不会捅我一刀?安禄山谋反之心早就有了,这一点张九龄早就看穿了。当然李林甫也知道。不过出于安禄山对李林甫的畏惧,他不敢轻举妄动。估计那个时候,安禄山就想等,把唐玄宗和李林甫两个人都等死。谁知道等了...……更多
他是唐玄宗的宠臣,为何最后被劈棺剥衣?
...林甫心眼特多,一步步高升,终于得偿所愿,官位达到了张九龄的高度,但李林甫属于人前人,人后鬼的那种,朝中许多大事张九龄总是从大方面来看,这样一来,总是和唐玄宗逆着来,李林甫就是钻了这样的空子,在唐玄宗面...……更多
唐朝的衰落:李林甫与玄宗皇帝的责任
...,起家千牛直长(八品官),逐步升迁,在五十三岁时代张九龄为中书令(右相),兼尚书左仆射。公元753年1月李林甫病逝,追赠太尉、扬州大都督。后遭削官改葬,抄没家产,子孙流放。李林甫最像谁?很像曹操,如果在明...……更多
李林甫:从跑官能手到权倾天下的宰相,揭秘其政治崛起之路
...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明明答应了另外两位资历较老的宰相张九龄和裴耀卿要统一口径,李林甫却临阵改主意,背后使绊子,最终两位老宰相被迫下岗,剩下的李林甫成为了独挑大梁的宰相,权倾朝野。 ……更多
杨贵妃与唐玄宗:一段爱情引发的王朝兴衰
...帮助下朝政逐渐回归正途。之后又任命了宋璟、张嘉贞、张九龄等人,在为帝国建设中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第二步,重振律法,修订制度。在军事上,裁减边境士兵人数,把府兵制改成了募兵制,减轻政府财政压力;在政治上...……更多
安绿山会造反难道真的是为了“干妈”杨玉环?
...才,姚崇、宋璟、张嘉贞、张说、李元纮、杜逻、韩休、张九龄等入朝为相。他们各有所长,并且尽忠职守,使得朝政充满朝气,玄宗在此时亦能虚怀纳谏,因此政治清明,政局稳定。等到李林甫拜宰相后,把持朝纲19年,排除...……更多
安禄山为何要选择起兵造反
...表忠心获得这个权力的。事实上,当时有很多大臣,包括张九龄、王忠嗣等人,都在反复不断地提醒唐玄宗,让他小心安禄山。同时李林甫又是一个捉摸不定的人,说不定就站到了他的对立面。更重要的是,杨国忠也反对他。要...……更多
唐朝高级将领哥舒翰,与叛军势不两立,后兵败投敌“无缝对接”
...翰的影响安史之乱前的唐代朝政,一直是权相横行,先是张九龄后是李林甫,其中李林甫是导致唐代由盛转衰的头号罪人。但李林甫的所作所为,又都是经过了唐玄宗的认可,说白了李林甫就是唐玄宗的代言人。有了皇帝做靠山...……更多
...战争爆发后,他奉命出征,但是还未启程就去世了。5,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提到林则徐,人们就想到虎门禁烟,但林则徐的功绩可不仅仅是禁烟。在禁烟之前,林则徐就在地方大有作为,例如改革漕运、盐运,整顿吏治...……更多
盘点大唐名相前十排名
...体制等,为唐朝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NO.09诗坛领袖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首望月怀远使我们了解了这位盛唐时期伟大的诗人,他不仅诗词艳丽,名动四方,更是朝堂上著名的宰相,位极人臣,享受着高官厚...……更多
揭秘安史之乱打了8年的原因
...越多,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奢靡。 比较有名的宰相,比如张九龄姚崇这些人,都是典型的儒家,他们文章好,人品好,但也有儒家那种硬脾气,所以玄宗朝前期,宰相非常多,经常是隔几年就要换一个,而且是经常正副宰相都一...……更多
...一位神童。从此朝中多了一位“小甜甜”,李泌被张说、张九龄、张廷珪等大佬们引为座上宾,呼之为“小友”,整日出入皇宫、相府。不过,李泌的志向似乎不在文章辞藻,成年后的他曾经明确表达了对“常格仕进”的鄙视。...……更多
他造就了唐朝最辉煌的时代,也是历史上唯一让后人盼他早死的皇帝
...,励精图治,政绩卓著。他选拔德才兼备的姚崇、宋璟、张九龄为相,大力发展生产。他还整顿吏治,严格执法。开元年间,社会稳定,经济空前繁荣,国力强盛,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开元盛世时期唐朝人口数量...……更多
...孙,画家李思训之侄。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李林甫接替张九龄,升任中书令(右相),后进封晋国公,又兼尚书左仆射。天宝十一年十一月(753年1月),李林甫病逝,追赠太尉、扬州大都督。后被杨国忠诬告谋反,遭削官改葬,抄...……更多
神童李泌:安史之乱中力挽狂澜,堪比郭子仪李光弼
...唐玄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隆基,甚至自诩才华横溢的张九龄也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好感,两人年年成为好友。“方如修义,圆如用智,动如招材,静如满足”。后来玄宗身边的重要大臣,如贺知章、张说等,都传授给李泌各种...……更多
魏征的祸患预言到底有多准
...十四年(755年),拥兵20万的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反唐,让唐朝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差点毁灭了大唐。在这场规模空前的叛乱之中,叛军的先头部队正是当年降唐的突厥人后裔,魏征的4字预言再一次得到了...……更多
盘点历史上有名的五个预言
中国的预言文化已经持续了上千年,据说在古代时期的时候,很多帝王出生的时候,都会有一些特殊的征兆。古代的君王也喜欢通过预测的形式,来了解到自己的命运,整个国家的命运等等,中国历史上也有一些非常准的预言...……更多
开元盛世后唐朝为何会迅速由盛转衰
...善于揣摩帝王心思的李林甫开始深受宠信,不仅导致宰相张九龄被罢免,更是在大权在握后大肆提拔亲信、打击异己。后来,由于杨贵妃的关系,杨国忠又深得唐玄宗的宠信,结果杨国忠也是专权误国、败坏朝纲。可以说,开创...……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在方国珍和朱元璋对决以前,我觉得方国珍细心的分析了一下自个的战斗整体实力,那时候的朱元璋我觉得战斗能力很强,而方国珍和朱元璋对比并沒有多少的优点
2024-06-26 16:48:00
朱元璋尽管是农户出生,但整治國家的方式也有帝王之术把握的驾轻就熟,只有靠部队牟取天地的君王,常有1个特性,方式强大。朱元璋方式极为强大
2024-06-26 16:51:00
在之前人们國家的封建社会時期里,朱元璋那位草根皇上但是很少有的,在元末明初時期,因为國家太过腐烂了,因此就引来老百姓有许多的埋怨
2024-06-26 16:52:00
“名嘴”海瑞,一骂成名。好一派洋洋洒洒之言,把朕骂了个狗血淋头!我看罢此疏,暴跳如雷———他这是儿子在骂老子,还是老子在骂儿子?一派强词夺理
2024-06-26 16:53:00
崇祯初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战乱遍及全国。洪承畴在镇压农民起义的战争中,战功不断,曾经设计伏击李自成。李自成全军覆没,只率领十八个部下骑马逃走
2024-06-26 16:56:00
郑成功(1624-1662),明清之际收复台湾的名将。本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郑芝龙子。弘光时监生。隆武帝赐姓朱,号“国姓爷”
2024-06-26 16:57:00
郑成功收复台湾平定了三藩的叛乱,趁着告捷余威,康熙又把注意力转向台湾。台湾同中国大陆的渊源深厚而久远。在远古时代,台湾和大陆本来连在一起
2024-06-26 16:57:00
洪承畴(1593~1665),字彦演,号亨九。福建南安人。洪承畴生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九月二十二日。斯时
2024-06-26 16:57:00
从16世纪开始,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殖民者相继来到东方,抢占殖民地,开始了对中国的掠夺和侵
2024-06-26 16:58:00
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在进攻宁远时受了重伤,回到沈阳就死了。其子四贝勒皇太极即位后金大汗,就是太宗。1627年,皇太极亲自率领人马
2024-06-26 17:01:00
当魏忠贤的阉党把明朝朝政闹得乌烟瘴气的时候,后金大汗努尔哈赤正不断在辽东进攻明军。萨尔浒大战以后,明王朝派了一位老将熊廷弼出关指挥辽东军事
2024-06-26 17:01:00
明朝是一个极度集权的朝代。朱元璋设计的帝国运行模式是一整套僵化的文官制度。这个制度中,文官和儒教处于主导地位,而武将则处于从属地位
2024-06-26 17:02:00
戚继光时代的明朝政府军,多年不事征战,加上待遇又低,武将看不到前途,士卒更看不到希望,空有一支二百万人左右的庞大军,队
2024-06-26 17:02:00
鸳鸯阵,中国古代阵法之一。火器广泛运用于战场后,武器的杀伤力和破坏力显著提高,大而密集的战斗队形难以适应作战需要。明代军事将领戚继光
2024-06-26 17:03:00
名人语录守不忘战,将之任也;训练有备,兵之事也。——《戚少保年谱耆编·练兵议》戚继光是明代著名的军事家和民族英雄。他不仅为保卫祖国海疆作出了杰出贡献
2024-06-26 17: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