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解王维《终南别业》:未敢轻言身后事,恐因浊酒负红尘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01 18:30:00 来源:精彩生活

以解忧,唯山水与神佛间!

对于王维的诗,向来不吝赞美,他未必有李白那样天纵的才华,也没有杜甫那般伟大的济世之心。

他就是他,一个有着不完美人生的唐代田园派诗人。

作为生于1300年后的“我自己”而言,我更愿意接受他维纳斯一般的“残缺美”。

因为,我本就是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经常搞不好人际关系,还略微有点宅、甚至有点蠢的笨姑娘。

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张九龄因奸臣李林甫谗言罢相,后贬荆州长史时,王昌龄大骂李林甫弄权,因此获罪岭南。

于是,王昌龄留下了仗义执言、不忘初恩的美名。

解王维《终南别业》:未敢轻言身后事,恐因浊酒负红尘

同样,作为被张九龄提拔入朝的王维,却没有这样的孤胆,但是张九龄赴任荆州时,王维却有诗相赠:

所思竟何在,怅望深荆门。举世无相识,终身思旧恩。

方将与农圃,艺植老丘园。目尽南飞雁,何由寄一言。

因此,他也被排挤出朝,任河西节度使,有了人生唯一一次的出塞经历。

他在给张九龄的诗中写:当初,只有张丞相赏识我的才华,如果没有您的知遇之恩,恐怕我现在还寂寂无名,您不幸遭贬,我也将追随您的脚步,决心退出这浑浊的官场,归隐田园。

伴君如伴虎,他是没有王昌龄那样,敢与李林甫对骂的气概,但他却选择了与张九龄共进退。

不能陪你同风起,但可陪你落夕阳。

这种报恩的方式,很奇怪,一点也不具备豪杰气概,但却很务实。

解王维《终南别业》:未敢轻言身后事,恐因浊酒负红尘

不久以后,王维开始着手建设“辋川别业”,准备归隐终南山,但是他的请辞一直没有得到批复,李隆基也不准备让他就这么离开,直到“安史之乱”爆发。

公元756年,安禄山叛军攻陷长安,王维被俘,授以伪职。

王维吃痢药称病,拒不赴任,被安禄山带到了洛阳,囚禁在菩提寺中,期间作诗《凝碧-池》: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僚何日更朝天。

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尽管如此,长安收复后,依然有很多官员奏他失节,当斩。勤王登基的唐肃宗念王维的弟弟王缙平叛有功,且自愿削籍为兄赎罪,没做过深追究,降王维为太子中允。

一年后,王维加集贤殿学士,迁太子中庶子,升中书舍人,并于760年转尚书右丞。

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官,不出意外,再熬两年封侯拜相也未尝不可。

解王维《终南别业》:未敢轻言身后事,恐因浊酒负红尘

但是,刚刚升官的王维却提出了致仕,这已经是他第三次提出辞职了,因为他还有债没有还完。

致仕之前,他提出换自己的弟弟王缙回京,得到应允,公元761年,王维正式退休,放野终南山。

现在他可以对张九龄说,张丞相,我兑现了诺言。

无官一身轻的王维,在他的辋川别业写下了那首著名的《终南别业》,也算是他的绝笔,因为同一年7月,他就与世长辞了。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释:自中年以后,余便有归隐之心,奈何晚年才事成,安于终南山边陲,得以赏风弄月,偷得清闲。沿着山间的溪水去寻找源头,或者坐在山巅看云起云落,偶然间遇到一两个在山间拾柴的老者,攀谈起来竟忘记了回家。

解王维《终南别业》:未敢轻言身后事,恐因浊酒负红尘

其实王维27岁就曾和妻子隐居淇上,那个时候,他正负盛名,满长安城里都是关于他的传说。奈何他的妻子早逝,孤独的王维决定再次求仕,于是谒见张九龄,复官右拾遗。

赴任之前,王维曾再度隐居于嵩山,大概是妻子的过世,让他无法承受一个人独处的痛苦,所以他思忖了很久后,决定去洛阳复职。

当时王维只有35岁,之后再也没娶,直到终老。同样,他没有写沉痛的悼亡诗,也没有着墨于自己更多的感情故事,但是他和对张九龄一样,选择了默默坚守的方式。

他把一切都记在了心里,独自承受着,因为他知道,自己有一天会还得清在这个世界上曾欠下的债。

公元761年,王缙回京,王维进谢表,之后又给自己认识的所有亲友写了信,然后安然离开了这个世界。

解王维《终南别业》:未敢轻言身后事,恐因浊酒负红尘

现在,王维可以说,我不再欠谁的了,他可以用轻快的语气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未敢轻言身后事,恐因浊酒负红尘。

因王维一生礼佛,且诗颇具禅理,后人为了纪念他,誉他为“诗佛”。

虽然王维大半生都在世俗间挣扎,但他依然当得起这个称号。

他需要把这一世的纷扰了了,才能淡然故去,他总是习惯把所有事都藏在心里,默默一个人独自承受,就像他写给好友裴迪的诗句: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这就是我们熟知,或者依然不知的王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02 0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张宜《终南别业》人物赏析
...鲁壹点记者 臧叶飞这幅作品是张宜先生根据王维名篇《终南别业》创作的人物画。画中之人目光炯炯有神,看向手指指向的地方,仿佛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或者,看到了什么极美的风景。而且,
2025-01-13 11:34:00
...事。他的每一首诗,都如同一幅画,让人心旷神怡,如《终南别业》,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这首诗,描绘了王维晚年的生活,那种与世无争,与自然为伍的情怀,深深打动了每一个
2023-10-15 16:16:00
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七月十五,艳阳高照,蝉鸣不歇,终南山脚下的蓝田县辋川别墅中,60岁的王维端坐静室,双目紧闭,双手合十,口中诵经不已。室内清香袅袅,纤尘不染。诵经完毕,王
2024-06-05 06:18:00
王维的晚年生活过得怎么样
...无奈与感慨,也透露出他面对困境时的坦然与超脱。在《终南别业》中,他写道:“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这既是他对隐居生活的描述,也是他对人生追求的转变与坚守。王维的晚年生活虽然
2024-04-23 16:18:00
探寻王维一生的诗歌之旅
...在临终前写了一封书信向亲友告别。我非常喜欢王维的《终南别业》。这首诗充分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现了他对人生的起伏毫不为所动的态度。王维在这首诗中写道:“中岁
2023-05-14 11:54:00
缙云丨颜克存:在生活中学会“抬头看云”
...王维把生活过成了诗,诗也让王维学会了生活。王维在《终南别业》中写道:“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王维是
2023-07-21 01:47:00
聊聊王维的诗《山居秋暝》
...湖,过的是一种半官半隐的生活。他先是居住在长安南的终南山别业,后迁至蓝田(今西安市蓝田县)辋川别墅。《山居秋暝》描绘的是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
2024-04-23 16:04:00
秦岭脚下的千年古银杏树
...画。长安区百塔寺千年古银杏树 “百塔寺”位于西安市终南山北麓长安区天子峪口,始建于西晋,在隋、唐时期盛极一时,这里最重要的景观就是这棵距今约1700多年的古银杏树了。这里的
2023-11-14 01:35:00
人生唯有心无牵挂才能开阔空明
...真实的想法,看清内心最真实,最想要的意趣。王维的《终南别业》,晚年的王维看淡了世间的起起落落,那是历经人生繁华后的恬淡安然,放下得失的释然,心亦回归。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2023-04-30 23:2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