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在青藏高原,写下无悔答卷
...转自:浙江日报我省多批次援藏干部感怀难忘岁月——在青藏高原,写下无悔答卷本报记者 汪子芳 赵璐洁 朱银燕 应磊 赵静 见习记者 李洁薇 共享联盟·嘉善 陈浩编者按:三十年岁月如歌,三十年砥砺奋进。近日,浙江日报报...……更多
我国建成青藏高原对流层大气立体观测网
央视新闻客户端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获悉,在2021年建成的青藏高原对流层大气微波辐射计观测网络的基础上,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地气相互作用与气候效应团队利用青藏高原及邻近周边地区的8个无线电探...……更多
焦点访谈:天路送氧人
...均1200万人次,同比2023年春运增长37.9%。跨越世界屋脊的青藏铁路被人们称作“天路”,它全长1956公里,其中有960公里位于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之上。为了保证这条天路的正常运行,许多铁路员工承受着严重的高原反应常年坚守...……更多
那曲市色尼区国能100兆瓦风电110千伏送出工程全线贯通
...千伏线路10.6公里,铁塔30基,总投资2361万元。其中35千伏青藏铁路专线、109国道等共计涉及15处跨越,给工程建设带来了极大困难。为保证工程按时完成,国网西藏电力经过多方协调组织,调派精兵强将多次现场踏勘,积极协调...……更多
...探寻雪域高原交通之变。拉萨火车站,海拔3600多米,是青藏铁路线上最大的车站,也是青藏铁路的标志性工程之一。2006年7月1日,伴随着青藏铁路开通运营,拉萨火车站正式投入使用。2014年8月16日,青藏铁路首条延伸线——拉...……更多
守护高原旅客安全出行
...,正值春运返程高峰,西藏多地迎来降雪天气,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车务段迅速启动不良天气下旅客运输安全应急预案,全力确保旅客安全平安出行。为应对降雪天气,该段管辖各车站组织干部职工在进站口、出站口、站...……更多
高原小站战风雪
...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徐驭尧12月13日早晨,海拔4513米的青藏集团公司拉萨车务段那曲站突降大雪,站台积雪很快达到50毫米。面对大雪,那曲站迅速启动恶劣天气应急处置预案,组织站区干部职工组成除雪小队,对车站通道口...……更多
莺歌燕舞枝头绕,桃红柳绿春意浓。“雪域古城圣地拉萨纳木措开湖日”推介会日前在杭州举行,现场预告了即将于5月中旬举办的拉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纳木措开湖日、旅行商大会等文旅活动。推介会通过表演、市集、...……更多
跨越3700公里守护高原的“她”
...藏医生,初到那曲市就面对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因为地处青藏高原交通咽喉,那曲市的人员流动性大,而且居住分散,相关政策调整之前,这里的防疫工作难度很大,同样也给看似寻常的医疗救治工作增加了不少压力。“生孩子...……更多
活力西藏|两个200天,点亮“世界屋脊”
...到升压站,与记者聊起了项目建设的第一个200天。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体,受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等因素影响,气象灾害多发频发,全年内只有5月至10月才具备良好的施工条件。因此,项目施工团队不仅要“追...……更多
深度达510.2米 我国湖泊钻探最深纪录刷新
...510.2米,再次刷新了我国湖泊钻探最深纪录。纳木错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拉萨与那曲两市之间,是西藏的第二大湖。湖面海拔4718米,最大水深约100米。此次科考队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王君波表示:经过在钻...……更多
(新春走基层)海拔4800多米 5位“90后”守护青藏铁路春运
...摄中新网拉萨1月31日电 题:海拔4800多米 5位“90后”守护青藏铁路春运作者 四朗卓嘎 马生明“嘀嗒、嘀嗒……”1月28日8时20分,一阵闹钟声划破了寂静的青藏铁路那曲信号车间扎加藏布信号工区宿舍,“90后”工长杨建青翻身...……更多
西藏尼阿底遗址或揭示现代藏族祖先进入高原路线
...术一致,两地细石叶技术存在强烈联系。研究者认为,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存在一条清晰的细石叶技术人群进入高原的路线。尼阿底遗址第3地点位于西藏最大的湖泊色林错西南岸,海拔超过4500米。遗址以典型的细石叶技术产品为...……更多
焦点访谈:在沙漠、在高原 这群劳动者值得被看见
...县最低气温仍接近零下10℃。近期的两场降雪,让109国道青藏线安多段道路结冰,滞留的车辆绵延20多公里。那曲市安多县是西藏的北大门,109国道青藏线从这里穿城而过。作为西藏陆路交通的大动脉,109国道承担了进藏70%的物...……更多
世界屋脊上的新能源走廊“科技感”满满
...记者,项目从2023年8月开始建设,尽管是在海拔5000多米的青藏高原建设,但也只用了4个多月就完工,这个速度并不比平原地区慢。项目所在地常年日照充足,是西藏四大优质光伏发电区域之一,常年温度是2.5℃。项目投产后,...……更多
重器山河行:穿过唐古拉山的“画笔”
...行山间、经过村庄,站上海拔4600米以上的“工位”,将青藏高原凛烈的劲风,转换为源源不断的绿色电流。新华社将全程记录本趟行程,请跟随我们的镜头一起,继续向世界在建的海拔最高、单体容量最大的风电项目地前进! ……更多
跨越三十年的两封高原来信
...散落如星点,高高隆起的念青唐古拉山脉下,京藏高速和青藏铁路线交错穿越羌塘草原——时光如飞掠的车辆般迅疾,道路旁海拔4700多米、设施完备的香茂乡小学,有一段独特的DNA深嵌在主楼墙体中:刻着“那曲杭州希望小学...……更多
人民日报关注丨西藏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绿色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西藏深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颁布施行《西藏自治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条例》等政策法规,建立覆盖森林、湿地、草原等领域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2016年至2023年,全区年...……更多
西藏高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达娃从事昆虫研究近三十年——于山林间,感受自然之美(守望)
...面、系统整理了西藏分布的蝶类名录。2019年,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中,达娃深入拉萨、那曲、林芝、日喀则等地的农牧交错区、农林交错区、农区和牧区腹地进行样品采集和生物学、生态环境等信息收集工作。...……更多
郄秀书:“操控”雷电的女科学家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郄秀书因在“青藏高原雷暴以及雷电与人工引雷研究方面的突破性贡献”当选2023年度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GU)会士。该荣誉旨在表彰国际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最具有远见卓识、在基...……更多
西藏工匠巴桑旺堆:成果留在农家牧户 论文写在高原大地
...论文写在高原大地。”巴桑旺堆用实际行动,让牦牛成为青藏高原实施精准脱贫的战略性支撑产业,造福千家万户。 ……更多
...风天数200余天。这里就是那曲市安多县公安局在国道109线青藏公路上设立的唐古拉山口交警执勤点,是我国海拔最高的交警执勤点位。作为西藏陆路交通“大动脉”,青藏公路承担着70%的进藏物资和30%的人员运输,年均车流量130...……更多
坚守高原小站,4名铁路职工扎根羌塘
...07年入路,今年是在安多站的第7年。很多青工深受“感动青藏铁路”十大人物安多站车站值班员薛天星的影响,扎根安多站,沉下心来,埋头苦干,在世界海拔最高的有人值守站书写青春年华,在最艰苦的地方磨炼意志,在最能...……更多
...强大的浙商优势,也在悄然改变着这片土地。6月15日,在比如县,宁波援藏干部引入的西藏长荣娜秀集团增资5000万元的服装智造工厂开始试生产。车间里,智能吊挂系统生产线上,一块块服装布料沿着设定好的路线有序穿梭。...……更多
新能源开发攀上超高海拔
...什么样的开发模式更适合超高海拔地区?近日,记者深入青藏高原探寻答案。高原绿电宝库待挖掘在阳光照耀下,一排排黑色的光伏板在崇山峻岭间闪闪发亮,与远处雄伟的宁金抗沙雪山遥相呼应,共谱一首光与雪的交响曲。这...……更多
新春走基层|“菜篮子”里看保供
...户采办年货的热情逐渐高涨。这几天位于青海省西宁市的青藏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以下称“集散中心”)格外热闹,节日消费迎来高峰。满载新鲜蔬菜、水果的货车来来往往,市场内外停满了前来拉货和采购的车辆,市场里...……更多
重器山河行:扬举“巨龙”上高原
...叶片时而旋转、时而仰举,远远望去如同矫健的巨龙,在青藏高原山间游移腾挪,最后攀上“世界屋脊”的风口。东方电气集团董事、党组副书记宋致远,为本次叶片运输的6位司机献哈达。(东方电气供图)当天一早,海拔4200...……更多
“高原美容师”坚守11年 想做到干不动的那天
...年报“高原美容师”坚守11年 想做到干不动的那天志愿在青藏高原捡拾垃圾 称此“为自己带来了成就感”白玛加措清理垃圾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因为当地特殊的地理环境,导致一些塑料袋、饮料瓶等很难降解。在高...……更多
...唐古拉山迁徙穿梭……作为“世界屋脊”“亚洲水塔”,青藏高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区、敏感区,是亚洲重要江河的源头区、保护区。西藏坚持“生态保护第一”,自然保护地面积占全区国土总面积的36%,生态红线面积占50%...……更多
迁徙之路:一只藏羚羊的自白
...”。这是我的故事。1我们生活的地方空气稀薄气候恶劣青藏高原是我的家乡,我是在漫长的繁衍、分化历程中走得最远、最高的羚羊,具有其它羚羊望尘莫及的抗缺氧、耐高寒和擅奔跑的能力。现在的我们,生活在藏北羌塘高...……更多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如果你的婚姻不幸福,伴侣让你很失望,那就做好三件事,才是远见
塞万提斯说:婚姻是一条绳索,套上了脖子就打成死结,永远解不开了,只有死神的镰刀才割得断。在很多人的婚姻状态里,是没有离婚这个选项的
2025-02-19 20:08:00
七十岁以后,还能谈笑风生,还能行动自如,那就是最幸福的人
1、身体好,才是真本事 七十岁之后,钱不是最重要的,身体健康,能走能动才是福气。走楼梯不气喘吁吁,腰不痛腿不疼的,吃饭有胃口
2025-02-19 20:11:00
别小看它!河边这株低调植物,寓意美好,还有生态与园艺价值
今天咱不聊养花,来聊一种特别有意思的植物——香蒲。你们可能已经在河边、湖边或者池塘边见过它,那种长得像一根根垂挂的香肠的植物
2025-02-19 20:26:00
陈晓陈妍希离婚:男人不爱了,会很现实!
爱一个人时,眼神里的光芒藏不住。不爱了,你的一切便与我无关,哪怕你至亲离世,我最该伸手之时。就在昨天,陈晓和陈妍希离了
2025-02-19 20:44:00
男子为争夺抚养权藏匿儿子长达10年
法治日报讯 夫妻离婚后,未获得抚养权的一方把孩子藏起来,试图以长期共同生活为由变更孩子的抚养权。近日,新疆塔城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办理一起变更抚养权诉讼案
2025-02-19 16:13:00
浪漫与公益交织,新城控股张家港吾悦广场2月活动甜蜜落幕
2月14日,情人节,张家港吾悦广场化身浪漫海洋,为市民带来了一场甜蜜与爱心交织的214主题活动。此次活动不仅为情侣们准备了浪漫惊喜
2025-02-19 17:21:00
告别“晕倒怪病”!46岁女子多年求医未果,最终在这找到病因
“这几年,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突然晕倒,太痛苦了!”46岁的张女士(化名)回想起自己反复晕倒的经历,仍然心有余悸。多年来
2025-02-19 17:52:00
当一个拥有五套房的北京独生女脱单失败
今年春节,40岁的北京人Sandy决定独自踏上前往泰国的旅程。哪怕互联网上关于旅行安全的讨论一度成为热点,她也没功夫在意——她太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假期
2025-02-19 18:45:00
“送礼三不送,容易得罪人”:关系再好都别送三种礼,以免得罪人
在人际交往中,送礼是一种表达情感、加深友谊的方式。然而,送礼并非随意之举,其中蕴含着许多学问与禁忌。古语有云:“送礼三不送
2025-02-19 18:57:00
识人:人品好的人,身上都有这4个特征,可遇不可求,好好珍惜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如同流星划过,短暂而绚烂;有的人则如恒星般,长久地照亮我们的生活。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
2025-02-19 19:03:00
人老了,最好的活法:顾好自己,别惹事
岁月如梭,人生如梦。当青春的活力逐渐褪色,步入老年,我们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在这个阶段,如何活出自己的精彩,享受晚年生活
2025-02-19 19:12:00
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并非贫穷,而是父母开口闭口就是这些话
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承载着爱、温暖与希望的港湾。然而,在这个小小的世界里,有时却潜藏着不为人知的悲哀。这种悲哀,并非源于物质的匮乏或经济的拮据
2025-02-19 19:19:00
“人养屋,屋养人”:住宅无论大小,保持这4处洁净,更养人
“人养屋,屋养人”,这句古语深刻地揭示了人与住宅之间的微妙关系。住宅不仅是我们的栖息之所,更是心灵的港湾。一个干净整洁的住宅
2025-02-19 19:19:00
别老了才知道,在这个世界上,真正待你好的只有三个
在人生的漫长旅途中,我们常常在寻找那些能够真心对待我们的人。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经历了无数的相遇与别离,才渐渐明白,真正待我们好的人其实并不多
2025-02-19 19:27:00
人这一辈子,真正属于你的东西就那三样,别拿它不当回事
我们人努力,往往是为了获得更多。比如更高级的东西、更贵的房子和车,更大的成功。还有那种人上人的体验。获得更多,就让我们觉得幸福了
2025-02-19 19: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