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王学超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是古代内地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南线上的必经之地,亦为“唐蕃古道”的重要驿站。据《平安县志》记载,早在3500年至5000年前,先民已在湟水河沿岸生息繁衍。公元前...……更多
【一线调研】撂荒地变成丰收田
...沟、李家庄5个自然村组成,共有3535亩耕地,但几乎全是山地、坡耕地,收成受自然条件制约严重。“广种薄收、产量不稳、丰收不保”是其真实写照。下司村人常说,他们端的是靠天吃饭的“饭碗”,辛苦一年,能否端上盛满...……更多
乡村网红让张北藜麦走俏“云”端卖全国
...服不行啊。”柳志强说。抓紧给自己补短板,他专门跑到青海、山西等地学习藜麦种植。2019年,藜麦产量总算上去了,可销路又成了新难题。“2020年春天,县里来了个阿里巴巴乡村振兴特派员,帮我们注册了电商店铺,教我们...……更多
书写坚守故事 人才“活水”激荡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戈县牧民喝着物美价廉的“优质水”时脸上幸福的笑容。青海黄南:援青教师圆藏族孩子“足球梦”乡村振兴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民族高级中学,平常忙碌熙攘的办公室,放假后只剩下几位天津援...……更多
代表委员说|李世瑶代表:发展山地特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是大学生,也是科技工作者,致力于研究、示范和推广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技术及模式。3月10日,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双戛街道中箐村村民、六盘水山海园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世瑶在参加贵州代表团审...……更多
...渔业、茶叶、中药材、调味品等特色农业优势。立足重庆山地绿色生态优势,选准“水土相服”的产业,提档升级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实现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从拼资源、拼环境和主要追求产量,转变到追求数...……更多
绿能智算“共舞”数字产业“齐鸣”
本文转自:青海日报海西绿能智算“共舞” 数字产业“齐鸣”海西州大数据产业园建设现场。本报记者 苏烽 摄本报记者 苏 烽 春日四月,走进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数据产业园,数据中心一期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更多
...东北部、广西北部、贵州东部、四川北部、西藏东北部、青海南部、甘肃南部、新疆北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其中安徽南部、浙江西北部、江西北部、湖北东南部、湖南东部、四川西北部、青海东南部、甘肃南部局部等地...……更多
守护“生态绿”  念好“公益经”
本文转自:青海法治报守护“生态绿” 念好“公益经”——2022年度青海省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纪实青海法治报·法眼记者 张小娟 过去的一年,我省检察机关严格履行法定职责,深入推进检察公益诉讼实践,办案规模和质效持续...……更多
青海出台条例 填补乡村振兴领域地方立法空白
...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西宁10月31日电 (祁增蓓)“《青海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的出台,填补了我省乡村振兴领域地方立法的空白,是‘三农’领域一部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综合性地方性法规。”31日,青海省委农办副...……更多
...油11号,该品种在去年恶劣低温天气下表现出抗冻害、耐干旱、低芥酸等优点,适合在山地环境种植推广。柿子是当地的特产之一。据了解,该村锅盖柿子种植面积广,但销售不畅,同时还存在修剪技术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落...……更多
石城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 助力乡村振兴
...观局面。引领有力度走进木兰乡东坑村,山林中,一只只山地鸡在欢快地奔跑、觅食、打闹,山地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谢火生看着眼前的热闹场面,露出欣慰的笑容。谢火生是石城县第一批创业致富带头人,经过几年的努力...……更多
青海玛沁:水源涵养修复实现“增绿”与“增收”双赢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青海果洛12月11电 题:青海玛沁:水源涵养修复实现“增绿”与“增收”双赢作者 刘洋高原初冬,草木金黄,大山大川之间,黄河水系在此静静流淌。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和三江源生态保护区核心地...……更多
...为统筹协调草原生态保护和草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制定的《青海省饲草产业振兴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日前经青海省人民政府同意后正式印发...……更多
“海藏咽喉”青海湟源:三任“第一书记”八年传递“接力棒”
...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西宁10月19日电 题:“海藏咽喉”青海湟源:三任“第一书记”八年传递“接力棒”中新网记者 张添福“我们村里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三任‘第一书记’接力扶贫、扶智的结果,他们一茬接着一茬干,不但...……更多
...气温较高、光照充足适宜各种蔬菜,而居井等沿山村落的山地适宜种植黄芪等喜阳光充足、凉爽环境、耐旱不耐涝的中药材。今年,敖山镇通过特色种植促进土地流转,预计种植蔬菜达2400亩、中药材3000亩以上。夯实基础让土地...……更多
区县观察丨“巴岳农庄”新场景 藏着铜梁乡村振兴新愿景
...龙网发建设过程中,少云镇根据当地的情况以红色文化、山地农业为重。整合了3000余亩土地,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村集体经济迅速壮大。2022年,少云村村集体经济收入35.02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20年提升125%。“将土...……更多
介绍前沿技术成果 分享热点实践动态
...对天津市盐碱地绿化、对中国沿海地区盐碱地、西北地区干旱半干旱地区绿化发展和生态建设都具有引领和启发意义,也让大家可以看到园林绿化行业发展中的企业力量。在今后的行业发展中,也需要打通产学研用各个环节,促...……更多
...家种玉米,雨水好的年景,亩产量在800斤左右。要是赶上干旱天气,能收多少就难说了。”毕进章说,“以后我们可以种水稻,根据这里的气候,每亩产量估计在1200斤左右,比玉米能增产400斤。”毕进章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更多
万亩油茶林结出富民强乡“金果果”
...‘绿色力量’。”据悉,油茶树四季常青,根系发达,耐干旱瘠薄,对土壤养分的分解和吸收能力强,有绿化山林、保持水土、提高土肥能力之效。近年来,凤亭乡坚持赋好“绿水青山”赢得“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生态保...……更多
...黄淮罕见“烂场雨”、华北东北局地严重洪涝、西北局部干旱等灾害影响,2023年粮食产量13908.2亿斤,比上年增加177.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大豆油料扩种成效明显,大豆面积1.57亿亩,连续两年稳定...……更多
破解山地产业瓶颈 擘画乡村发展蓝图
本文转自:甘肃日报【乡村·新聚焦】破解山地产业瓶颈 擘画乡村发展蓝图——两当县打造“八有”山地立体农业新模式林下经济助农增收。本文摄影: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子恒罗小利(右)向林果专家学习花椒管理技术...……更多
2024第二十三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将于7月6日开幕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记者 崔永焘 报道)6月6日,记者从2024第二十三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本届环湖赛将于7月6日在西宁市开幕,7日至14日比赛,14日在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闭幕...……更多
...全村装修水坝,在山顶上建了若干个水塔,七八月份陕北干旱的时候,用水泵引水上山,把水压到每一棵果树下。果树上山,可以腾地种粮。当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果树上山创造了条件。据介绍,园区密植矮化苹果园和采摘园...……更多
本文转自:人民网-青海频道“双节”前夕,走进西宁市湟中区田家寨镇下营二村,看到从省会西宁开往下营二村的公交车停靠在广场边上的公交站点,放学的学生和外出务工的村民依次排队下车,与早已等候多时的家人满心欢...……更多
茫崖市干部群众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的春光中为苍茫之崖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茫崖在青海的最西边,风沙大、降水量少,常年干旱,在这边种成一棵树是非常不容易的。为保证树苗的成活率,此次义务植树,茫崖市优选了更适合高寒地区栽种的青杨、丁香...……更多
做扎根乡村的“新农人”
...中提出“持续推动重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持续推动特色山地农业提质增效”,为自己的乡村“事业”注入了一剂强劲动力。张世强所说的“事业”在大山里,满目金黄,充满希望。“在深入开展产业考察调研中,我了解到鱼池...……更多
努力建成心有所栖心有所依的美好家园
...省政协委员、五矿信托公司董事长刘国威做客本报《2024青海“两会时光”会客厅》直播间,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建言献策。“我们村的村集体经济从过去的年收入10万元发展到现在的300万元,实现了跨越式增长。”19时30分,直...……更多
三村联动联建助力土地生金
...户”经营模式大力发展小米产业,以每亩600元的价格流转山地52亩,年产小米3万多斤,半年内经济收入13万元,实现了集体收入从“无”到“有”的突破,打开了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新局面,走出了促进农民增收的新路子。“短短...……更多
卓自田:敢打必胜的“逆袭”书记
...五月,夏条绿密。兰陵县大仲村镇车庄村的村民们在200亩山地种下一株株丹参,今年11月份可以采收,预计产值200万元。村办企业车庄同富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与国药集团山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签订了收购协议,销路不成问题...……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 鄂尔多斯是位于中国正北方的一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世界历史文化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通过目前我国最权威的专家运用最先进的光释光检测手段
2024-06-18 02:56:00
蜀地特产如何“走”到南越?
本文转自:华西都市报蜀地特产如何“走”到南越?王子今教授明日入蜀揭晓答案王子今教授 受访者供图蜀道所指的范围发生过怎样的变化
2024-06-18 03:18:00
兄弟二人祖上世代经商,仆役过万,资产上亿,为徐州数一数二的富户。先前在徐州牧陶谦手下做事,194年陶谦去世,按照陶谦遗命邀请刘备入主徐州
2024-06-17 07:38:00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这是人们走进正在杭州国家版本馆展出的“正心明德——家国文化版本展”时,看到的第一句话
2024-06-17 15:42:00
专访押沙龙:“人之初性本善”是伪命题,人心是善与恶战斗的沙场
《鹿隐之野》近日出版,本书是著名历史作家押沙龙首部小说作品,用七个脑洞故事,揭露历史治乱循环的秘密 让我们理解人性法则
2024-06-17 16:09:00
跨越三千年的神秘珠宝--遇见古埃及
古埃及,一直以来都被人当做神秘的象征,无论是金字塔、狮身人面像,还是神秘的木乃伊以及诡异的法老诅咒,都是近现代人热衷于解开的谜团
2024-06-17 16:14:00
谁才是四海八荒最会送珠宝的男人?
如果评选世界上最会送珠宝男人。那么,法兰西帝国的缔造者拿破仑一定是候选人之一。这位多情的帝王,不仅是位军事奇才,更被后人评为著名的情圣
2024-06-17 16:14:00
首先,李景隆和朱棣关系非同一般。李景隆的父亲是李文忠,李文忠的母亲是曹国长公主——明太祖朱元璋的姐姐,也就是说,李景隆是朱棣姑妈的孙子
2024-06-17 16:31:00
虽然昭襄王也是宣太后的亲生儿子,但此时已进入父权社会多时。外戚势力太过于强大,保不准哪一年就要发生“田氏代齐”故事。所以
2024-06-17 16:39:00
齐鲁之子|“百家之源”,穿越两千年的经济大师
记者 张向阳 淄博报道 《管子》是先秦诸子百家著作中的经典之作,是最能代表齐文化核心精神的重要典籍。它被誉为先秦百科全书
2024-06-17 18:19:00
袁崇焕死时万人空巷,百姓为何争拿白银买其肉生吃
其实,古代没有哪位将军的死,和明朝著名将领袁崇焕相比。死的太惨了,被京城的老百姓活活吃了。明朝给袁崇焕的罪名是勾结清军入关
2024-06-17 12:34:00
古代太监也要娶妻,他们让妻子做什么事情
太监是对古代宦官的另称,这是对一个特定人群的称呼,是一个名词,也谈不上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不过在今天很多人的思想中,认为太监就是个贬义词
2024-06-17 12:35:00
郭夫人为何会收下曹叡为养子?曹叡最后是怎么对待养母郭夫人
《军师联盟》已经接近尾声,甄宓为了自清选择自尽,魏文帝曹丕一直不喜皇长子曹叡,欲将剥夺其尊贵的身份,司马懿谨遵甄宓的约定
2024-06-17 12:36:00
看他如何从无名小官终至宰相多年屹立不倒
几千年来,那大大小小的官员可以被人们深深记得的除了忠臣以后,那些奸臣一代又一代不用特别记载,人们也是熟悉的不得了,而且那些大奸臣大贪官们还个个风光无限
2024-06-17 12:38:00
关羽被围困在麦城,为何不选择假扮农民逃跑
不知道大家对于关羽了解多少呢?关羽一世英雄却最终死在了孙吴的手下,可谓是一件十分可惜的事情,其实大家对于这件事情都有些疑惑
2024-06-17 12: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