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陕西延安南沟村的致富路:从荒山荒坡到漫山花果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2-26 20:0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经济观察)陕西延安南沟村的致富路:从荒山荒坡到漫山花果

中新社延安2月26日电 题:陕西延安南沟村的致富路:从荒山荒坡到漫山花果

中新社记者 阮煜琳

“南沟人经过数年的时间,通过改革,把过去的荒山荒坡建成了绿水青山,又用七八年的时间,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驻村干部张光红日前对中新社记者说。

“过去南沟村,是延安市安塞区最穷的地方,老百姓有‘三难’:出行难、娶媳妇难、干事难。”张光红说,2011年自己刚来时,村道路不畅通、举着手机爬到半山腰才能找到信号。全村345户1009人,其中贫困民众45户118人,贫困发生率12.6%。可以说,各方面都非常难。

2015年以来,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政策的大力推动下,南沟村按照“支部引领、企业带动、合作经营、群众参与”的思路,有序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村党支部将2.25万亩撂荒地、沟洼地等以耕地每亩50元(人民币,下同)、非耕地每亩10元的价格流转到村股份经济合作,合作社将土地资源和政府投资项目形成的资产量化折股,入股到惠民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通过“三变”改革,南沟村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模式。以合作社为平台,依托惠民公司资金、技术、人才优势,联合打造延安市安塞区南沟生态农业示范园。目前已建成规模达1060亩高标准矮化密植苹果示范园,其中村集体占股49%、公司占股51%。通过园区带动,发展山地苹果3160亩,还有150亩的樱桃、葡萄、黑枸杞等采摘园,300多亩塞北农场。

“园区长远发展,必须解决水源问题。”张光红说,他们在全村装修水坝,在山顶上建了若干个水塔,七八月份陕北干旱的时候,用水泵引水上山,把水压到每一棵果树下。

果树上山,可以腾地种粮。当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果树上山创造了条件。据介绍,园区密植矮化苹果园和采摘园全部实现了水肥一体化滴水灌溉。

“南沟村不是以前的穷山沟了,现在村里的红苹果成了我们的致富果。”村民刘润喜说。5年前还是村里的贫困户,如今有20亩果园的刘润喜家成了村里的种苹果大户。

南沟村通过实施“三变”改革,转变了生产方式、搞活了乡村旅游,提升了基础设施水平,给全体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如今,南沟村村集体经济资产总额达到304万元,纯收入55万元。全村1002人个个是股东,人均收入由2014年的4653元增长到2022年的19500元。

“集体有收入了,村民光景也好了。”南沟村党支部书记张润生说,下一步,还要提升苹果产业的机械化水平,提高苹果的经济效益。

通过“我在南沟有棵树”的认养、休闲采摘等,南沟村的乡村旅游快速发展。自延安市高桥镇的南沟生态农业示范园开园以来,累计接待游客200多万人次,在当地已经享有延安“后花园”的美誉。

2022年,南沟村主导产业、现代乡村旅游、劳动教育基地三方面同时发力。张光红说,从4月份开始,200多亩油菜开花,吸引了很多游客,到五六月份,迎来了樱桃采摘季,从7月到10月,这里有夜间灯光秀等旅游活动。秋季后,又有苹果等采摘活动。

“经过多年探索,南沟村找到了适合的发展之路。”延安市副市长魏延安对中新社记者说,实现了从荒山荒坡到绿水青山,再到金山银山的蜕变,为陕北地区实施乡村振兴贡献了“南沟实践”。

今年,南沟村从苹果产业、乡村旅游、人居环境改善等多方面配套的项目将陆续开工,将促进南沟村的农业现代化、发展乡村旅游和劳动教育基地的完善。“南沟村人以愚公移山的毅力,脚踏实地,勤劳苦干,将来所有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都能变为美好现实。”张光红说。(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7 00: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陕西延安南沟村:“小苹果”映红振兴路
...瑞雪、黄元帅、红富士……在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的保鲜冷库里,十余种苹果经过选果线的全方位检测后,等待包装、销售。南沟村推出的“众宜优”苹果礼盒南沟村位于安塞区西南部
2023-03-16 08:37:00
黄土坡结出“幸福果”
...红火日子的象征。在距离延安市区不远处,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依托苹果产业,让曾经的荒坡荒山变成金山银山。登上南沟村生态示范园观景台俯瞰,连片的山头都是苹果园基地,不远处的水库、采
2024-01-11 04:29:00
跟着总书记看中国丨山沟沟里日子越过越红火
...,从延安市区向西出发,驱车24公里便抵达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沿途山峦起伏,满目苍翠。经过几个弯道驶入平整通直的乡村柏油路,一个青山环抱的小村庄跃入眼帘。在这里,农业现代化稳步
2023-08-26 13:25:00
“这里的山这么绿啊!”
...西省2024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媒体行活动在南沟村举行。刚到南沟村,媒体团成员就发出一声声惊叹。南沟村位于延安市安塞区西南部,总土地面积24平方公里,北连革命圣地枣
2024-09-05 11:38:00
延安大学科技特派员 助力南沟村产业发展
...技报记者 靳民 通讯员 史文青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是陕西省“百名科技特派员助力百村振兴行动”的行动村之一,延安大学多个学科领域的专家团队是对口帮扶该村的科技特派员。
2023-07-10 08:56:00
猫冬变忙冬  白雪换白银(民生一线·身边的增收故事)
...炖,我们滑雪回来就吃!”……在吉林省永吉县北大湖镇南沟村,推开大宝农家院院门,喧闹的人声混着烟火气扑面而来,“宝姐”穿梭于游客与餐桌之间,忙得脚不沾地。南沟村坐落在北大湖滑雪
2025-02-07 05:48:00
...,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8日,学员们来到安塞区南沟村参观学习。近年来,南沟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激发乡村振兴活
2023-08-22 03:55:00
逐绿而进,守护黄河安澜(美丽中国·守护生态安全)
...河安澜。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走进延安市安塞区南沟村,漫山遍野的苹果树长势正好。“在家门口打拼,比在外面打工强多了。”村民张忠前几年回村发展产业,家里经营了30多亩果园,
2024-07-11 03:39:00
...富“硕果”,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双提升”。以南沟村为例,南沟村位于吴起县,坐落在黄土高原白于山腹地。吴起县地形地貌由“八川两涧两大山区”构成,属高原梁状丘陵沟壑区,年平
2023-02-23 16:17: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暑期实践大学生“对话”千年木版年画
今年暑假,东南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两支社会实践团队,不约而同地探秘朱仙镇木版年画,助力非遗传承。受访者供图中国四大古镇之一朱仙镇的晨光里
2025-08-19 05:51:00
江西人均可支配收入4年增8000元
经济总量跨上3万亿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产业发展迈入新兴工业大省行列……2021年—2025年,时光的脚步走过了一年又一年
2025-08-19 06:13:00
问政快报(2025.08.19)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2025年8月17日,大江网《问政江西》共计收到帖文123条,其中,景德镇市珠山区城市管理局
2025-08-19 06:13:00
8月18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以《暑期探馆·山西太原:博物馆热升温多样活动开启文化之旅》为题,报道暑假期间
2025-08-19 06:53:00
第七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将于8月21日至25日在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山西潇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连日来,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响应
2025-08-19 06:53:00
近日持续的降雨,使得北排洪渠快速路(滨河西路口—兴华西街北)和金桥西街的地下管网接连“亮红灯”——系统性清淤不足及偷排导致的管道堵塞
2025-08-19 07:24:00
南报网讯(记者余梦娇)8月18日,记者从市人社部门获悉,南京将于2025年9月20日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第十七届中国留学人员南京国际交流与合作大会暨青年人才交流(招聘)会
2025-08-19 07:40: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黄琳燕8月17日晚,南京奥体中心体育场内人声鼎沸,现场6万多名观众中,有一群特殊的“国际观众”
2025-08-19 07:40:00
秦新路南侧景观提升工程完工
日前,全长约4.6公里的秦新路实现东西贯通,串联多个地铁站口,使得河西南部的交通路网循环更完善,市民出行更加便利。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段仁虎 摄南报网讯(通讯员宁建轩记者何钢吴春霞)4
2025-08-19 07:40:00
鲁网8月18日讯(记者 陈珊珊 通讯员 梁宸)近日,山东省电子信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公布了教学成果奖评审结果,淄博职业技术大学电子电气工程学院教师白坤海牵头申报的《专业数字化转型模式创新与淄职实践》获特等奖
2025-08-19 07:41:00
软件谷北辅道产业集群项目基本完工
8月18日,雨花台区中国(南京)软件谷北辅道产业集群项目基本完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含4栋科技研发楼及配套
2025-08-19 07:41:00
南报网讯(记者孙琳通讯员秦恬恬)8月15日晚上9时,随着5、4、3、2、1倒计时数字次第亮起,屹立于海拔3650米雪域之上的拉萨广播电视塔
2025-08-19 07:41:00
苏皖乌江站“跨省通办”便民服务再升级只进一扇门,办成两省事南报网讯(记者马道军实习生曾丹)昨天早上一上班,68岁的张大爷揣着医保卡走进南京市浦口区桥林街道乌江社区的苏皖乌江站
2025-08-19 07:41: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莹改革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是增进人民幸福感的关键点。近一年来,南京紧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目标任务深化改革
2025-08-19 07:41:00
买菜理发改衣服……菜场奏响“市井交响曲”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沐剑平 摄□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黄琳燕8月15日上午8时30分,建邺区月安生活广场热闹了起来
2025-08-19 07: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