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聊聊霍去病人生最惊心动魄的一场战役——河西之战
公元前121年,汉武大帝一声令下,骠骑将军霍去病一万精锐铁骑,进军河西,展开对匈奴的新一轮作战。此次作战之前,匈奴各个部族并没有把汉军真正当回事,汉匈交战几十年来,虽然也吃过几次败仗,但前提条件是汉军数...……更多
历史上最霸气的名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不甘。连年烽火成就了诸多百战名将,像如西汉的卫青、霍去病、张蹇、李广,东汉的窦固、窦宪、班超等都是两汉超一流的战将,因为杰出的战场表现或战争功绩而彪炳史册。我们今天说的是另一位抗击匈奴的名将,虽然他的...……更多
从17岁第一次出征,到21岁漠北大战封神,霍去病只用了四年时间。就在人们用惊讶的眼神盯着这位横空出世的将星时,两年后他却又离奇暴亡了。霍去病像一颗流星,留下一段传奇后迅速消失得无影无踪,以至于后人对他的丰...……更多
匈奴冒顿单于羞辱吕后,百年后汉武帝18万铁骑复仇
...屈辱。直到汉武帝刘彻发动反击匈奴之战中的漠北之战,霍去病率军出代郡和右北平,北进1000余公里,渡过大漠,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尽歼其精锐,俘获屯头王、韩王以下70400余人。少年将军霍去病从此,严重的削弱了匈奴的...……更多
聊聊说出“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陈汤
...代王朝的武力巅峰,留下了一个又一个传奇故事,卫青、霍去病是无数古代军事将领的楷模,“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也一直被视为汉民族千年来发出的最强音,直到如今依旧激励人心。历史上首次喊出这句话的人,正是西...……更多
名将卫青:生前饱受皇帝猜忌,死后得不到公正评价
...列传,而且写得惊天地,泣鬼神;立下不世奇功的卫青与霍去病却只合作一传。西且内容反差巨大。作者的偏心可见一斑。即便如此,透过《史记》的字里行间,还是不难得出客观的结论。卫青与李广相比,论战绩功劳:卫青十...……更多
檀石槐诱敌深入,汉军战败,阵亡5万余人
...是信心满满,认为他们可以“勒石燕然,饮马翰海”,与霍去病、窦宪并驾齐驱,建功立业。谁知,汉军遇到了劲敌,几乎全军覆没。三路大军出塞,长驱直入,檀石槐诱敌深入,从并州、幽州、凉州边境撤退到草原。檀石槐一...……更多
汉武帝打下的哪个战区成中国复兴关键
...年,历经河南、漠南数次战役后,卫青的奋战,还有新人霍去病的神勇,让匈奴右贤王只能退走漠北。(汉朝铁骑) 大漠以南唯一能威胁汉朝的匈奴人,只剩下河西走廊那一波。秉持做事做到底的汉武帝,如何能容忍一个威胁...……更多
汉武帝打了一辈子匈奴,为何到他死匈奴还很强大
...和叔叔计2028人,匈奴被逼退守漠北,这也是17岁嫖姚校尉霍去病首披战袍,自此血刀立横。公元前122年春、夏,霍去病二次深入匈奴千余里,过居延海,转战祁连山,接连击杀匈奴8万余人,俘虏了单于阏氏、王子、相国、将军...……更多
汉武帝骁将李陵,为何落了个满门抄斩
...王卫律等汉人降将也在其中。确切来说,这是自从冠军侯霍去病直到龙城之后,汉族人第二次来到匈奴人祭祀祖先的地方。卫律比李陵更早投降匈奴。他看到李陵来到匈奴以后大单于就冷落了自己,心中很嫉妒。李陵来到漠北草...……更多
盘点历史上从没有打过败仗的三大战神
...之义,有些遗憾的只有钟离昧。3、大汉“冠军侯”——霍去病霍去病十七岁时请缨出战匈奴,武帝封其为骠姚校尉。是役,霍去病骁勇异常,率汉朝八百战骑,奔驰数百里寻找匈奴部落。他感受着手里的长枪,望着浩荡兵马连...……更多
历史上“能打”的军队都有哪些?
...说到最能打的汉军,还得是卫青麾下的汉军,而非韩信、霍去病率领的精兵。 从对手实力角度看,韩信、霍去病都不如卫青,作战难度相对较低。韩信能打仗不假,却没有跟当时最强悍的两位“王者”单独过招:楚霸王项羽、...……更多
李广利:汉武帝的宠将与大宛之战的传奇人物
...生会生,还因为她替大汉帝国带来了两位将星——卫青和霍去病。一个是她的弟弟,另外一个是她的外甥。汉武帝一直想打匈奴,经过文景两朝的积累,汉室国库充裕。卫青和霍去病一出场,基本上匈奴被大汉劲旅打得退避三舍...……更多
历史上最杰出的年轻统帅,第一之人被称为“战神”
...面对四面楚歌,项羽在垓下自刎二王,时年30岁。第一、霍去病霍去病生于公元前140年,乃是西汉出名的“战神”。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年仅17岁的霍去病就被汉武帝任命为校尉,追随大将军卫青攻打匈奴,当时霍去病自...……更多
为何说霍去病不给士兵吃肉是明智的选择
...的奴才。她与一位小吏霍仲儒相爱,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霍去病。卫少儿原以为儿子注定是奴隶之命,只能将他送人抚养。当时的汉朝,已经建立百余年,国力日益强盛。但是边疆上的匈奴单于仍然视汉朝为眼中钉,时常派兵南下骚扰...……更多
汉朝为了解决匈奴之患,差点国家破产
...彻继位,前有“文景之治”留下的丰厚财富,后有卫青、霍去病、李广、程不识等千古名将,不甘再受匈奴欺辱的汉武帝,在蛰伏多年,在平定内部矛盾,皇权稳定之后,发动了扫平匈奴的战役,史称“西汉与匈奴战争”;最有...……更多
霍去病与李世民相似的军事才能
很少有人会注意到:唐太宗李世民和霍去病有很多惊人的相似之处,除了寿命是霍去病的两倍多之外,李世民的才能、素质、性格,乃至经历,都与霍去病几乎完全一致:都是少年成名的军事天才,且成名的年龄相同。西汉武...……更多
四大超牛猛将:一位马踏匈奴追到贝加尔湖,一位打废鞑靼令其称臣
...权威定义,就是搞个由头,说一说古代四位属牛的猛将。霍去病(前140—前117)。出生于前140年,这一年是辛丑牛年,所以霍去病属牛。霍去病是西汉开疆猛将,与卫青被称为“帝国双璧”,宋武将其列为“七十二将”第三档东...……更多
漠北之战:霍去病的巅峰之战,从此莫南再无匈奴王廷
...便在漠北地区利用地理优势将汉军一网打尽。汉武帝派遣霍去病和卫青去攻打匈奴。五万汉军由霍去病率领,从代郡出发,马不停蹄地向沙漠进军,长驱直入一千里(1里=500米),但一直没遇上匈奴主力。后来才知道,单于只留...……更多
他是汉朝的不败神话,听名字就让匈奴吓破胆
...一个就是刘备手下的猛将韩信,还有一位就是卫青的侄子霍去病。虽然这两个都是不败的战绩,可是他们两个也是有区别的。韩信是一个擅长近战的将军。而霍去病最擅长的就是远战,他攻打匈奴,抵御外敌,提到他的名字都会...……更多
汉朝时,乌桓与鲜卑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是怎样的?
...政府也在之后的战斗中完成了对于匈奴的大胜,其中名将霍去病更是完成了封狼居胥的壮举。其深入匈奴领地的腹地,给予了匈奴统治者极为沉重的打击。而乌桓人聚居的位置正好在霍去病的进军路线之上,在经过与匈奴的苦战...……更多
如何评价西汉时期的和亲政策
...地区,有力地保卫了长安。元狩二年(公元前一二一年,)霍去病又占领了河西地区,打通了西汉通往西域的道路,远狩四年(公元前一一九年),卫青与霍去病分两路大败匈奴。在此期间,匈奴曾多次主动提出和亲一事,西汉由于...……更多
西汉的“和亲政策”对历史有何意义
...为了打败匈奴人,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重用卫青、霍去病,发动了三次大规模战争。在汉武帝的全力支持,和卫青、霍去病的正确指挥下,汉军打得匈奴节节失利、无力招架,至此,汉武帝才彻底解决了匈奴这个祸患。汉...……更多
悲情名将李广后代下场如何?同样悲剧:幼子被射杀,孙子投降匈奴
...一生。公元前119年(元狩四年),大将军卫青和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率兵15万,兵分两路北击匈奴,李广经多次请求,汉武帝才答应任命他为前将军随卫青出击匈奴,奈何李广福薄,漠北之战中,李广因迷失道路,未能参战,不愿...……更多
司马迁给李广立专传,为何卫青反而成了小人
...侯的,以卫青为代表,有9人;以校吏出身而封侯的,以霍去病为代表,有6人,但他们都是群传,附属在《卫将军骠骑列传》之下,只有从未封侯,因贻误战机而自杀的李广,被司马迁特辟专传以为纪念。那么李广和司马迁之间...……更多
汉武帝晚年最器重的将领,最后却背叛汉朝投降匈奴
...外戚。在统治前期,汉武帝重用韦皇后的弟弟卫青、侄子霍去病,两人北击匈奴,立下了赫赫战功。到了统治后期,汉武帝依然委任外戚为将,不过此时卫青、霍去病已经病故,他重用的将领是李广利,即李夫人的兄弟。然而,...……更多
卫青与霍去病:汉武帝盛世的英勇悍将
...了一些非常英勇的悍将。他们中最显眼的应该就是卫青和霍去病两个人了。汉武帝之所以能把汉朝建立的那样繁盛,其实跟卫青和霍去病是有很大关系的。他们为了这个国家,常年在战场上奔波,而且还不停地开拓土地,把匈奴...……更多
霍去病与霍光:奠定大汉帝国之基
汉武帝时期,霍去病攻打匈奴,封狼居胥,收复大汉领地,扬我国威,载入史册。霍家还有一位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就是霍去病的弟弟霍光,文能治国,辅佐三代皇帝,开启“昭宣中兴”,稳定了大汉帝国,死后以皇帝级别葬...……更多
为何士兵要争相进入霍去病的阵营
霍去病年少时,受舅舅卫青的影响,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在骑射上更是无人能比。而且读了不少兵书,可以称得上是文武全才。(霍去病剧照)虽然如此,不过,如果没有卫子夫的发迹,霍去病绝世才干,可能也就被淹没了。而当...……更多
汉武帝一仗损失11万战马,他从哪里得到了这么多战马的呢
...,能穿着轻柔的马衣。据史书记载,某次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虽然战功颇大,但损失也很吓人。因为战线拉扯过远,在清点战损时发现公家和私家的马一共损失了12万匹。就有一个问题让人不得其解了,中原养出的...……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胆大妄为!四川社保窝案事件,戳痛无数人的心
四川纪委监委官网近日披露的凉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系统窝案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事件主要涉及到了三名公职人员温勇、丁健和田雪茹
2024-12-27 15:38:00
起底马未都发家史:没有傍富婆,人生第一桶金,靠的不是倒卖文物
起底马未都发家史:没有傍富婆,人生第一桶金,靠的不是倒卖文物文化界有一种说法:莫叹前人无圣贤,世间已有马未都。马未都确实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
2024-12-27 15:48:00
自古有言:“有河患,无江患”,为啥近些年来,长江却洪灾频发?
长江众所周知,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全长6387公里,是世界第三长河,更是世界水能第一大河。作为中华文明的摇篮之一,长江于上亿年前就已诞生
2024-12-27 15:56:00
建国后,杨勇收到一封老部下的信:我没牺牲,可否给我安排个工作
中国的革命史是一部艰难发展的奋斗史,其中有无数人为中国的发展贡献出了巨大的力量,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而在这场历史之中
2024-12-27 16:03:00
猪八戒的师傅是谁?原著这句话暴露真相,不是老君,更不是玉帝
猪八戒的师傅是谁?原著这句话暴露真相,不是老君,更不是玉帝人比人要死,货比货得扔。比如,有些家长经常感慨,为何自己孩子在辅导班上的更多
2024-12-27 16:23:00
《封神》三大“临时工”,两个被抛弃,一个待遇堪比杨戬哪吒
封神大劫是一场席卷三教的劫数,起于阐教十二金仙,在元始天尊的活动下,将人教和截教全部拉了进来。为了渡过封神劫,各大圣人齐出手
2024-12-27 16:28:00
五代时期的花间词人,用词作为成都的美景,增添了亮丽的底色
在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作为唐宋两朝间的过渡时期,虽然仅仅持续了几十年,但是却对中国的政治文化造成了深远的影响,连年的战乱也给百姓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2024-12-27 16:31:00
卫瓘,除在政治与军事上的影响之外,在书法历史上有何贡献呢
了解我国历史的读者,肯定会知道卫瓘这个人物,他是三国曹魏后期至西晋初年的重臣,其实,他在书法界也很有名气。下面着重说说
2024-12-27 16:53:00
如果把清朝换为汉家王朝,会不会过渡到君主立宪制?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着一种奇妙的想象力,那便是假设一个小小的改变可以影响整个局势。如果一场泡尿能扑灭挑衅、改变反叛、驱逐瘟疫和化解税收问题
2024-12-27 16:56:00
上海太原间高铁运营现状,早发晚到,还不让加车,急需新沪太通道
上海与太原之间的交通联系一直以来都是市民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作为一座现代化大都市,上海拥有发达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文化。而太原则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2024-12-27 17:03:00
浙江老汉拿出一把破椅,声称是祖传龙椅,村中居民全是朱元璋后裔
前言人类发展历史其实是朝代不断更替的过程,每一次时代的更替,自然少不了血雨腥风。对历朝的统治者而言,为了能够震慑人心,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2024-12-27 17:06:00
终身未嫁的晚清格格,活到90岁,最后死于一个饺子
引言惜起残红泪满衣,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着相思。花若再开非故树,云能暂驻亦哀丝,不成消遣只成悲。——《减字浣溪沙-听歌有感》作为皇室成员
2024-12-27 17:12:00
舰队的最后防线,揭秘全球四大近程防御炮,中国强势夺冠
世界四大近防炮,中国排名第一。近防炮是舰艇生命最后的支柱,是舰艇的最后一道防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也正是因此,世界各国对其都非常重视
2024-12-27 17:22:00
清朝最古怪的棺材,3次“自行移动”吓坏专家,至今仍是未解之谜
考古总是充满了许多谜团和离奇事件,有时甚至超乎想象,比如说清朝时期的那个神秘棺材事件。这个棺材竟然自行移动了三次,让专家们一筹莫展
2024-12-27 17:28:00
治大国,若烹小鲜。治吴越,“钱镠赤脚背娘”。美人之美,各美其美。如冰似玉,无水似水。瓷史高峰,秘色瓷当仁不让。吴越三宝
2024-12-27 15: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