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中国的革命史是一部艰难发展的奋斗史,其中有无数人为中国的发展贡献出了巨大的力量,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而在这场历史之中,无数的中国军人,创造了一次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大转移,这就是长征。
那时的中国被黑暗笼罩,一切的新兴之路都处在刚刚探索的阶段,由于我们的经验不足,导致红军队伍经历了许多的弯路,曾经博古李德等人的严重左倾错误,就给我们的军事实力带来了沉痛的打击。
要知道,上级组织所作出的任何一次决断,都有可能影响到下属无数士兵的命运,每一次牺牲都是令人痛心的,许多的士兵因为上级的错误指导,牺牲了自己的性命。
而因为受伤不能跟随大部队的士兵,有一些也遭到了敌军的围剿,还有一些士兵则在混乱之中与组织失去了联系,从此杳无音讯。
而有这样一位战士,他不仅在战场上能够奋勇杀敌,在红军部队中十分出名的将领,在和组织失联之后,他写信上报自己并没有牺牲,让众人都惊叹不已。
这位红军名叫孔宪权,因为受伤而不得不在长征途中留在遵义养伤,他的红军身份暴露之后,受到了群众们的保护以及爱戴,建国之后,这位老红军担任了遵义会议纪念馆馆长的工作。
多次参加战斗的老红军
1911年,孔宪权出生在中国最动荡时期的湖南省浏阳县,他是农民家的儿子,此时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十分尖锐,地主阶级的长期压迫,让孔宪权的家中生活十分的艰难,所以他就立志,想改变着黑暗的现状。
十几年后,青年孔宪权在自己同乡的引介下,光荣地加入了我们的党组织。
加入组织之后,孔宪权的表现十分的勇猛,参加了五次反围剿活动,并且作战十分的英勇。孔宪权完成了许多艰难的任务,面对不断的压力,孔宪权一声不吭,只是服从上级的命令,他依靠着自己强大的信念,走过一次又一次生死攸关的局面。
孔宪权在队伍中的英勇作战表现,很快让上级注意到了,这位参军没多久的新人身上表现出了强大的意志力。
接连的几次反围剿任务,孔宪权的表现十分的可圈可点,很快,他就因为自己出色的表现,被提拔为了干部。
此时红军长征的大部队已经前往了遵义,红军不仅要面临着国军的不断围剿,还要面临着地方军阀的防备,贵州的军阀得知红军已经来到遵义,布下陷阱,想要阻止红军的前进,生怕会对自己造成不利。
面临这样的局面,红军无法退缩,他们很快制定了作战方针,目的就是占领娄山关。这场战斗之中,孔宪权负责率领突击队进行偷袭,配合彭德怀的正面军队战斗,就在孔宪权快要抵达敌军指挥部的时候,他们与一部分前来支援的敌军相遇了。
二者展开了激烈的对决,但是孔宪权所率领的游击队弹药不足,抗争几次之后,子弹也都耗尽了。
此时的红军战士们孤注一掷,他们拿出刺刀,准备与敌军近身肉搏,孔宪权自然是身先士卒地冲了出去,就当孔宪权准备解救身旁战友时,他的左腿突然被子弹打中,一个不稳就摔倒在地。
战友拉着孔宪权进行躲避,随后不断进行反击,随后红军的支援部队也赶到了现场,孔宪权得以存活。
孔宪权随后前往后方养伤,前后不断的治疗让他的伤势好转,但是仍然无法跟随部队继续前进,所以组织把他安排给当地的一户地主家中进行修养,并且留下了钱财作为照顾费用。
渴望工作,联系领导
后来国共二次合作的消息传来,国内的形势逐渐良好,孔宪权此时伤已经又想要参加战斗,为国家尽一份力,但是地主家却并不乐意,因为他们担心红军部队会因为孔宪权的离开,给自己加一个不负责任的罪名。
孔宪权只得放弃了自己继续战斗的想法,转而在当地做起了一些小买卖。后来他学习了一点技术,做起了瓦匠。后来孔宪权的红军身份被群众知道了,人民都对这个曾经的红军十分的尊重。
就这样,十几年过去了。一日,孔宪权在报纸上看到了自己曾经的领导杨勇,担任了贵州的领导职务,他写了一封信寄给自己以前的老领导,告诉他们自己没有牺牲,并且表达了自己想要工作的愿望。
杨勇等人在收到消息之后非常的开心,他们不敢相信孔宪权居然活了下来,随后他们就将孔宪权的党籍恢复,并且在遵义当地为他安排了一个职务,协助城市的建设工作。
1952年,孔宪权又被组织安排监督建造遵义纪念馆,经过领导们的不断讨论,他们选择让孔宪权担任馆长一职。
因为孔宪权一直在本地生活,并且参与过红军的长征,没有人比他更适合担任这个职位,连邓小平馆内参观时,都对孔宪权说,“这个职位果然非你莫属”。
结语
1988年,为人民奉献一生的孔宪权最终因为病痛离开了我们,终年78岁。
去世时,众人纷纷发来吊唁,表示了深切的哀悼。这位老红军经历了无数战役,伤痛之后还能顽强地继续生活,并且希望能够继续参加战斗,可以看出孔宪权保卫人民的决心。
在地主家养伤的孔宪权,其实原本可以留在村子中安居乐业,但是他却并没有因为伤病退却,养好伤好后他立刻联系组织请求恢复工作,后半辈子都在为人民做贡献,直到生命的最终一刻。
老一辈革命者心中坚定的信念让他们不惧艰险,一心一意为人民付出,哪怕是在生命垂危之际也依然惦记着百姓的安危,记着自己身为一个士兵的责任,这更加体现了我们中国军人的纪律严明,信念坚定,是真正的人民子弟兵。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27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