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3天元旦假日 陕西文博单位接待观众近百万人次
据来自陕西省文物局的消息,2024年元旦三天假期,全省文博单位共计接待观众99.96万人次。“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开馆”近日一直占据热搜,其3.06万人次的接待量,占到了陕历博总接待量50%以上,缓解了陕历博由于地方狭小...……更多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本报讯 (记者 张琪悦)春节期间,陕西文博单位通过办新展览、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网络在线直播、年俗民俗展演新春祈福、灯谜竞猜、策划与“兔”有关的历史文化活动等,向社会公众奉上精彩纷呈...……更多
...,同比增长98.6%(2023年接待观众3704.86万人次)。其中,陕西、四川、江苏、广东、山东、河南、浙江、江西8省份博物馆接待游客超过300万人次。据悉,2024年新春,国家文物局指导全国各地博物馆、纪念馆等文博单位立足馆藏优...……更多
春节假期门票收入超亿元 西安的实景演艺是如何“出圈”的?
...演艺演出场次、接待游客等各项纪录。孙先生一家特地从陕西榆林赶来观看表演,“是一场非常不错的演出,剧情从古至今,舞台上甚至还能看到马和骆驼,真的很震撼,演出人员也很用心地在表演,整体精彩纷呈,家人们都非...……更多
...过短视频平台发布年俗科普视频、分享科技馆中的年味。陕西科技馆特别推出“新春迎金龙 科普逐梦人”短视频评选活动,面向观众征集有创意的科普视频。 ……更多
新华社权威快报|创新高!2023年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12.9亿人次
...华社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5月18日在陕西西安举行。记者从活动开幕式上获悉,国家文物局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我国博物馆举办展览4万余个、教育活动38万余场,接待观众12.9亿人次创历史新高。据...……更多
2023西部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暨欧亚国际工业博览会即将开幕
...博览会(以下简称:“西部制博会暨欧亚工博会”)是由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支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通信工业协会、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等主办,宝鸡市等11地市工业和信息化...……更多
1000万!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年接待量创新高
...不断有新亮点。陵园外城西侧一号墓考古发掘项目入选“陕西省首届六大考古新发现”,是目前已发掘的秦代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好的大型墓葬,填补了秦代高等级贵族墓葬考古的空白;陵园外城东门遗址考古发掘项目...……更多
...。省直:省直文博单位共接待游客约21.94万人次。其中,陕西历史博物馆接待游客约6.06万人次,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接待游客约12.54万人次,碑林博物馆接待游客约2.14万人次,汉景帝阳陵博物院0.32万人次,陕西考古博物馆接待游...……更多
美洲足球强队11月在陕西进行比赛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本报讯 (记者 张江舟)10月14日,“咸阳杯·美洲队中国行”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在西安举行。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11月12日,巴拿马国家足球队与乌拉圭国家青年足球队将在咸阳奥体中心上演强强对决,为...……更多
...转自:重庆日报重庆将开展275项文博活动去年我市博物馆接待观众1783万人次本报讯 (记者 罗芸)5月17日,在长寿区举行的“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川渝主会场活动”上,市文旅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去年我市博物馆接待观众1783.38万...……更多
春节旅游再度火爆 “文旅爆款”做对了什么?
...红旅游城市都做对了什么?下一个文旅消费的蓝海在哪里?陕西还有哪些文旅资源值得深挖?对此,华商报记者采访了陕西省社科院文化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张燕。现象1春运增压根据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数据,截至2月17日,春运23天数据...……更多
...恢复性增长按照文化和旅游部统计制度核算,2023年全省接待旅游总人数65781.22万人次,同比增长51.28%,其中接待国内游客65669.13万人次,同比增长51.05%;接待入境游客112.09万人次,同比增长13.5倍;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9565.18亿...……更多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省纳入监测的420家旅游区累计接待游客8644.71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49.24亿元。其中,16家5A级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701.72万人次,157家4A级景区累计接待游客2833.79万人次,247家3A级及以下景区累计接待游客4...……更多
中国科技馆:初步统计五一假期全国科技馆接待公众超300万人次
...“两路”传承·筑梦西藏》动画科普课程首次对外发布。陕西科技馆特别策划推出“礼赞科学家以劳动谱写新时代荣光”主题科普活动,弘扬劳动精神、传递科普乐趣。甘肃科技馆以2024年“礼赞共和国创造新生活”现代科技馆体...……更多
“五一”假期沈阳市接待游客611.06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陈列馆、北陵公园等热门景区接待游客数均创历史新高。陕西清涧:影视城沉浸式体验打卡活动引爆景区作为多部影视剧的主要取景地,陕西清涧县假日推出系列沉浸式体验打卡活动。在“人生”影视城内,游客除了能近距离观...……更多
江苏全省接待国内游客7118.48万人次走进文博场馆
刚刚结束不久的长假旅游市场异常火爆,江苏全省共接待国内游客7118.48万人次,数十万人走进江苏文博场馆,其中文博场馆观众接待量前三的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博物院和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但火...……更多
爱奇艺春节文娱大数据:喜剧和乡村生态节目受青睐
...春晚西安分会场的火爆出圈,带动西安文旅继续复苏。据陕西省文物局最新数据,2024年春节期间,全省文博单位共计接待观众733.59万人次,同比2023年春节接待观众数量增长129%。西安热门景区“大唐不夜城”,更是在大年初三发...……更多
这个假期科技馆“超燃”   接待观众超4万人次
...”假期,南宁市科技馆策划了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累计接待观众超4万人次,总人数比去年同期增长421%,较2019年疫情前“五一”假期接待量日平均增长90%,在全市掀起一股科普热潮。“五一”期间,南宁市科技馆热门展厅集中...……更多
走“新”又走心!春节假期,中共一大纪念馆接待观众近5万人次
...中共一大纪念馆获悉,春节假期七天,中共一大纪念馆共接待参观观众近5万人次,平均日接待量近7千人次。这个春节,中共一大纪念馆里年味浓浓,红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让前来参观的市民游客感叹“年味十足”。石库门前...……更多
【新春走基层】“文化+科技”盛宴 博物馆里人气爆棚
...寻得独属于自己的文化宝藏。“长安三万里”汇集了来自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博物馆等8家文博单位的120件(套)唐朝文物,带你穿越千年,感受大唐盛世的魅力。“遇见蓝眼泪”里,“沉浸式科技+数字艺术+海洋科学”呈现出...……更多
本文转自:重庆日报重庆科技馆:四天累计接待观众5.82万人次本报讯 (记者 张亦筑)过一个知识新年,让科技馆在这个春节假期备受青睐。1月27日,重庆日报记者了解到,重庆科技馆于1月24日至27日正常开放,四天累计接待观...……更多
...升温,前来蒲松龄纪念馆打卡的观众络绎不绝。去年累计接待观众突破52万人次,创下开馆43年以来的同期最高纪录。蒲松龄纪念馆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是首要任务。面对巨大客流,长时间无休的高强度运行,...……更多
国家文物局:今年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量达9.4亿人次
本文转自:人民网国家文物局:今年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量达9.4亿人次近1200家博物馆提供延时服务人民网北京9月25日电 (记者韦衍行)9月25日,“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举行。记者在会上获悉,截至今年8月底...……更多
春节假期重庆科技馆开馆6天 接待观众6万余人次
...馆了解到,今年的春节假期,重庆科技馆开馆6天,累计接待观众6万余人次,为大家带来了别样的龙年科普盛宴。2月12日至17日,重庆科技馆备好集科学性、趣味性、互动性于一体的科普“年货”,喜迎八方来客,共度龙年春节...……更多
平日免预约参观!明日起陕历博秦汉馆实行公休日及法定节假日提前预约、分时段参观
华商网讯 1月10日,陕西历史博物馆发布关于秦汉馆公休日、法定节假日分时段预约参观的公告。观众朋友们: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自2023年12月29日试开放以来,得到广大观众的热心支持与持续关注,感谢大家的厚爱。鉴于目...……更多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超350万人次!建党主题片区年接待量创纪录本报讯(记者 牛伟坤)2021年6月起,北大红楼等31处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经过保护修缮、改陈提升后整体亮相,打造成为建党主题片区。截至2023年底...……更多
科技与传统碰撞出“新火花” 文化大餐为“五一”假期增香添彩
...三孔景区共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同比2023年增长27.6%。 陕西延安:游客络绎不绝 红色旅游持续升温“五一”假期,陕西延安的红色旅游也在不断升温。5月2日,延安革命纪念馆、枣园红色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共接待游客约2300...……更多
辽宁省科技馆多样活动玩转“双节”假期累计接待观众15.9万人次
...宁省科技馆热度不减,持续火爆。线上线下同发力,累计接待观众15.9万人次;单日客流最高峰达到2.8万人次;举办科普教育活动330余场,实现了“零”投诉、“零”差评。辽宁省科技馆结合场馆优势、展品特色和公众需求,探...……更多
...文化大餐吸引市民及外地游客相约博物馆,假期首日观众接待量达到近万人次。5月1日,市博报告厅内,凝心启智大讲堂公益讲座开讲,依托最新的“魏碑溯源——平城时期魏碑书法艺术展”,分别邀请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专访《考古者说》导演张兵:将镜头对准低调的“考古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文璇中国考古诞生百年来,重大考古发现璨若星河,“考古人”的生活却鲜有人知。近日,纪录片《考古者说》热播
2025-02-25 17:16:00
一个战斗的印刷所,揭开了一场“对望”的序幕
本文转自:人民网-上海频道人民网记者葛俊俊从复兴中路走到黄陂南路,一处不起眼的小楼印入眼帘。这里是“永恒的灯塔”——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阵地又新印刷所旧址史迹陈列展
2025-02-25 14:31:00
编者按齐国,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诸侯国之一,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无数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这些故事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2025-02-25 15:21:00
走进新开放的金代皇陵 寻找远去的历史
金代皇陵俯瞰图 金代皇陵地处房山区云峰山◎申哥日前,房山区区长底志欣在新闻发布会上披露,今年房山区琉璃河遗址“申遗”工作将全面启动
2025-02-25 12:15:00
踏入春日东太行,邂逅漫山春雪,峰峦藏秀,入目皆是诗意风光。摄制|殷雪迪、王文静、李树峰
2025-02-25 09:00:00
“听到我要练书法,女儿买了五斤墨水。我一开始就在废报纸上练习,在三个月内,写了两百多斤的废报纸……”在湖南隆回滩头镇,有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
2025-02-25 09:08:00
黄葛树丨陈利民:饮茶话水
饮茶话水文/陈利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是老子的名言。水是生命之源。远古人类大都逐水草而居,水是人类发展进化的物质基础
2025-02-25 06:52:00
真实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打得有多惨烈?可别被西方电影给洗脑了
在西方拍的很多关于苏联二战的电影里面,都会将斯大林格勒描述成是一个苏军靠堆人来取得胜利的,甚至还拍出了像《兵临城下》这样一个小丑电影
2025-02-24 23:09:00
一墨一纸 拓古传今 中国古老的传拓技艺在齐河传承绽放
大众网记者 秦雅琨 通讯员 张欣欣 德州报道2月21日,大众网记者来到齐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陈正的工作室
2025-02-24 20:22:00
长江美史明人杰 宝塔桥怀古畅今
“长江美史明人杰,宝塔桥怀古畅今。”2月23日下午,应南京市鼓楼区宝塔桥街道党工委书记冯磊邀请,南京市10多名活跃知名作家
2025-02-24 20:23:00
封建史上,唯一一个以军礼下葬的女子:平阳公主,娘子关因其得名
中国古代的历史,可以说是男人的故事,出色的女性往往被称为"巾帼不让须眉"。而中国历史上,最符合这个称呼的是李渊的女儿、李世民的姐姐——平阳昭公主
2025-02-24 21:43:00
老话常说:“三代不祭祖上,祭祖便断后”,这背后到底有啥讲究?
在大家的印象里面,农村地区可能是将这些传统文化保留最为完整的地区,因为城市在不断的发展,时代非常开放,有些传统文化在日新月异当中就被摒弃了
2025-02-24 21:57:00
神秘的三星堆考古工作为何突然停止挖掘?考古人员:你看挖出了啥
考古对历史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人们追寻历史、传承文化最直接的方式。而在考古历史上,三星堆遗址无疑是最伟大的发现之一,那里发掘的文明填补了许多历史的空白
2025-02-24 22:07:00
同是赌王不同命,一个儿孙满堂安然离世,一个却被砍手脚孤独而终
何鸿燊在澳门奋斗了大半生,成就赌王威名的同时,还娶了4房太太,极尽风流。据统计,他巅峰时期的控制资产高达5000亿港元
2025-02-24 22:35:00
迎风筝会,潍坊民间手艺人自学葫芦烙画技艺制作“潍坊风筝葫芦”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吴昊65岁的丁法志是潍坊市临朐县冶源街道的一名普通市民,在第42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来临之前,丁法志用自学的葫芦烙画技艺雕刻了一只满是潍坊风筝元素的葫芦
2025-02-24 22: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