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陈德为救朱元璋身中9箭不退,死后12年却因谋反处死
从草根阶级一路杀到皇帝宝座的朱元璋无疑是一位雄主,但他也具有历朝历代皇帝的共性,那就是心中充满猜忌,所以在其晚年时,他为了大明王朝的安稳,决定清除有可能影响大明皇权的功臣勋爵。秉着宁愿错杀也不愿放过...……更多
陈德替朱元璋挡了九箭,陈家被抄家时朱元璋救下他的孙子
...·卷十九》这是《明史》中对明朝名将陈德的评价。陈德朱元璋一生爱憎分明,他对于有功之臣多加封赏,对于贪官污吏则使用铁腕手段。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封了三十四位公爵,其中杞国公曾身挡九箭,救下朱元璋的性命。此...……更多
陈友谅:一代枭雄的崛起与覆灭
...不去当过牧童、和尚、乞丐,还被人打断过腿骨。当时的朱元璋,不过是千万普通百姓中的一员,默默无闻,前途渺茫。小朱元璋成长的那个年代,正是元朝统治末期,天下已非常动荡。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到处都是饥荒与乱世...……更多
明朝著名的皇帝朱元璋,我们都知道,他是一个贫民出身的草根皇帝,内心也和普遍“世俗意义上”的皇帝不太一样——他讨厌功名利禄,讨厌地主阶级,而更在乎平民百姓的利益。而且,受到自小的经历影响,他的内心还十...……更多
鄱阳湖之战,朱元璋差点命丧当场,好在一人替他挡了9箭
公元1363年,为了争夺鄱阳湖水域,朱元璋和陈友谅之间发生了一场大战——鄱阳湖之战。当时,陈友谅久攻坚城不下,只好分兵据守在鄱阳湖口。朱元璋趁机率军截断了他的退路,然后击中兵力,巧用火攻,消灭了其主力军。...……更多
1354年,此时的朱元璋虽然已经成为郭子兴的女史书上称这二十四个人为“淮西二十四将”,他们分别是徐达、汤和、吴良、吴祯、花云、陈德、顾时、费聚、耿再成、耿君用、唐胜宗、陆仲亨、华云龙、郑遇春、郑遇霖、郭兴...……更多
株连无数的李善长案,是少壮派官僚对朱元璋的联合逼宫
...文人集团格格不入。但无论如何,李善长是第一个投入到朱元璋帐下真正有文化的人。熟知历史的李善长以汉高祖刘邦来激励朱元璋,同时提出\"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嗜杀人\"的要求。这是从纬度上拔高了朱元璋的视野,为...……更多
朱元璋真把功臣屠杀殆尽?数据证明存活率还是比较高的
从历史记载看,明太祖朱元璋可以算得上是开国皇帝中屠戮功臣最狠的帝王。特别是在并称为“胡蓝之狱”的“胡惟庸案”和“蓝玉案”中,开国功勋们遭到了绝望般的大清洗,牵连人数都是数以万计。由此,朱元璋获得了残...……更多
朱元璋“妙计”拉拢耿炳文,48年效忠
1395年,68岁高龄的明太祖朱元璋,急召长兴侯耿炳文入宫,开口便问耿炳文儿子婚配情况,得知长子耿璿还没娶妻,朱元璋当即决定,将江都郡主指婚给耿璿。江都郡主是朱标的长女,当时朱元璋已经决定传位朱允炆,即朱标...……更多
他立下无数战功,死后墓碑比朱元璋的还高
原来,他是朱元璋麾下的一号将,立下了无数战功。他死后,墓碑比朱元璋的还高。一群有才华的人。论军功,肯定少不了徐达。徐达是朱元璋手下的头号将领,立下无数战功。不管怎样,在重礼仪的古代封建社会,徐达始终...……更多
国丈入宫探望女儿被皇帝赐死,7年后公布罪名
朱元璋对臣子的态度不用多说,大多数时间只需要朱元璋有疑心,不用臣子有异心。国丈胡美入宫探望女儿,竟然被朱元璋降旨诛杀全家。胡美是如何得罪女婿朱元璋的呢?公元1370年,朱元璋膝下第八子朱梓被封潭王。朱梓成...……更多
常遇春死后为何身穿龙袍
常遇春是朱元璋手下的一员猛将,他初入伙时,就向朱元璋要先锋印。当时,朱元璋根本没看起常遇春。他说:“你有什么本事,让我给你这个官位?”常遇春笑道:“我会证明你看。”攻打采石时,元军在岸边布阵,使得朱...……更多
元朝和明朝之间的大夏朝,君主死后被朱元璋快速剿灭
...。在元朝末年,比较有势力的集团很多,比如说徐寿辉,朱元璋,张士诚等人。徐寿辉自己虽然没有多大的名气,可是他的下属有好几个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小的名声,比如说陈友谅和明玉珍。明玉珍的名气虽然不如陈友谅,但是...……更多
元末第二猛将常遇春,死后朱元璋亲葬,能享受此待遇者只有他了
...下的张定边,此将武力超群,勇猛善战,谁也比不过他。朱元璋手下最勇猛的是常遇春,但他在元末是第二猛将,勇力次于张定边。不过,常遇春战功很大,死后朱元璋亲葬,还特许画像穿龙袍,这待遇相当高了。常遇春(1330-1...……更多
她是朱元璋最宠的妃子,生前拥有特权,死后朱元璋为了她开先例
...向,孙氏便和二哥孙蕃过着东躲西藏的逃难生活。此时的朱元璋,虽然仍然在徐寿辉与陈友谅的夹缝之中求生存,但已经兵强马壮,开始不断扩充地盘。就在孙氏嫁给朱元璋后的第二年,朱元璋在鄱阳湖大战中拿下了陈友谅,奠...……更多
刘伯温死后留给朱元璋最后的忠告,朱元璋十七年后顿悟,悔不当初
洪武八年,跟随朱元璋多年、为大明朝立下过汗马功劳的老臣刘伯温缠绵病榻,不久后便与世长辞。临死前,他唤来几个儿子,给他们留下了两条遗志。一是要求自己刘家的后人皆不许修习帝王之术,二则是交代他们在他死后...……更多
朱元璋为何会如此善待陈友谅的家人
提起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人们对他的第一印象除了雄才大略,恐怕就是残忍了。太祖皇帝起于微末,在元末天下大乱之际,能够力挽狂澜,雄踞一方,大败各路义军,最后成功取代蒙古人统治天下,实在是古今少有的奇人。...……更多
潭王朱梓:陈友谅遗腹子传说的起源与谬误
...明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三月,长沙潭王府。皇帝朱元璋派来的使臣正在王府门外等着潭王殿下启程回京,突然一团浓浓的黑烟从承运殿顶上升起。庞大的王府内随即响起哭喊声,脚步声,令使臣震惊的是王府的主人,皇...……更多
朱元璋与陈友谅:成王败寇的历史见证
...常被使用,但人们对它的认识往往局限在文字中。如果把朱元璋和陈友谅两人的墓地做一个对比,相信大家看后对成王败寇就有着直观的认识,而且理解的更深。图:明孝陵。明孝陵前后总耗时25年才最终建成,明皇室为此先后...……更多
\\\
...民不聊生,所以农民起义四处响应。虽然最后的胜利者是朱元璋,可是在朱元璋没有登基之前,他最大的敌人就是陈友谅。陈友谅是朱元璋后期最大的劲敌,陈友谅有大军65万,驻扎在富饶的江南,可谓是不愁吃穿。陈友谅和朱...……更多
与朱元璋相比,陈友谅到底差在哪里?
...兵买马,抵抗暴虐的元朝。这些英雄当中,最有名的当属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等人,最后朱元璋战胜其他强者,正式建立明朝。其实当时实力最强的人是陈友谅,可是最后却被相对较弱的朱元璋占了便宜,与朱元璋相比,陈...……更多
2022-12-20 14:07朱元璋,陈友谅
李善长问刘伯温:朱元璋登基前,会先杀哪个人?刘伯温说了3个字
...分了解命理和风水,简直是行走的百科全书。元朝末年,朱元璋能够夺取江山的背后势必少不了刘伯温的辅助,朱元璋曾感叹地说:“刘伯温是我的张良啊!”足以可见但他对刘伯温的器重。而刘伯温也不负众望,他十分善于揣...……更多
元末第一猛将为何差点杀了朱元璋
...说他文比刘伯温,武比常遇春,可惜陈友谅不会用,否则朱元璋不会赢。在这三兄弟中,张定边一直以来都是最为清醒的那一个,因为出身贫寒,没有什么好的学习环境,他便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因为喜欢,他更是熟读兵书,甚...……更多
傅友德之死:朱元璋权力游戏的牺牲品
!1392年,傅友德上书朱元璋,请求他将安徽怀远的上千亩良田赏赐给自己。收到奏书后,朱元璋顿时暴怒,呵斥傅友德道:“给你的俸禄、赏赐已经不少了,为何还去霸占老百姓的田地,你是何居心?”随后,朱元璋将傅友德...……更多
朱升的策略与朱元璋的成功: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元朝末年,当郭子兴在濠州举起义旗响应刘福通的时候,朱元璋还在皇觉寺里当和尚。当时他想躲避兵灾,在神像前卜了一卦,结果显示去留皆不吉。他自言自语道:“得无当举大事乎?”于是又卜了一卦,结果显示大吉。朱元...……更多
疑心重的朱元璋,为何如此善待陈友谅的儿子陈理?
这个少年,之所以能够被朱元璋封侯,倒不是说他做出了什么了不起的贡献。而是因为,他爹实在是很厉害。这个少年,名叫陈理。说起陈理这个名字,很多人应该都没听说过,但提到他老爹的话,估计很多人都觉得耳熟能详...……更多
朱元璋:从穷苦到皇帝的成功之路
...能力,还要有机遇才行。历史上唯一一位布衣出身的皇帝朱元璋,他从一个穷苦出身的放牛娃到最后抗击元朝、一统天下,建立大明,概括起来,他的成功秘诀就是:超强的自身能力与合适的人生机遇。朱元璋自身能力的提升在...……更多
朱文正为何最后被亲叔叔朱元璋软禁至死
公元1356年,在经过两次攻打南京城失败之后,朱元璋亲自率领军队攻打南京,这一次攻城战很顺利,不到十天的时间,朱元璋就拿下了南京。拿下南京之后,朱元璋以南京作为其一统天下的大本营,派遣大军先后拿下了皖南,...……更多
朱元璋侄子朱文正战功赫赫,最后背叛朱元璋被囚禁至死
朱文正是朱元璋的侄子,是朱元璋大哥朱兴隆的儿子,因为朱兴隆去世的比较早,朱元璋起兵时,其嫂王氏带着朱文正投奔了朱元璋,朱元璋对这个侄子非常疼爱,将其当作亲生儿子一样对待。而朱文正也没有让朱元璋失望,...……更多
朱元璋为什么要分封诸侯?因为皇位传承的问题
对于朱元璋分封诸王的问题,很多人觉得朱元璋无视先前朝代祖辈教训,为了巩固皇权,其实也不见得。因为朱元璋当时还面临拿着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皇位传承问题。对于朱元璋来说,从很早的时候开始,立朱标为太...……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一起欣赏宋朝最经典10首诗
提到宋朝的文学,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词,然后再是散文。的确,宋朝的词冠绝古今,堪称“一代之文学”;而宋朝的散文也可以位居历代之冠
2024-06-12 16:17:00
三大神探,狄仁杰、包拯和宋慈,谁断案能力最强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众多的断案高手,有名有姓的就多达几十位,而后来在各种戏剧、小说、影视作品当中描写最多的恐怕就要数狄仁杰
2024-06-12 16:14:00
王婆说潘金莲“新年恰好九十三岁”,是什么意思
在那个人均年龄不足五十岁的时代,王婆口中的“潘金莲新年恰好九十三岁”,未免有些太过于玄乎,如果真按九十三岁来论潘金莲当时年龄的话
2024-06-12 16:18:00
同是皇太孙,都被“清君侧”,朱瞻基为何能碾压堂叔朱允炆
大明王朝大明朝自朱元璋开始建国,到明宣宗朱瞻基,就像是一个轮回。因为不停的有相似的事情发生,仿佛是在上天特殊的安排,也像是心狠手辣的朱元璋和儿子朱棣之间没完没了的斗争
2024-06-12 16:16:00
聊聊明朝的奇葩皇帝之——朱元璋
明朝作为中原的最后一个王朝,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谜。开国皇帝朱元璋则是中国历史上草根皇帝之一,朱元璋笼络人心,凭借高筑墙,广积粮
2024-06-12 16:35:00
聊聊宋朝第一位临朝听政的皇太后
“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关于章献皇后刘娥的影视剧太多太多,前几年的《少年包青天》《新包青天》《开封府传奇》《大宋惊世传奇》等
2024-06-12 16:23:00
蔡京和岳飞同一天被宋孝宗平 反,为何仍然遭到人们的唾骂
岳飞雕塑上篇文章中,国史君(国史通论)讲到了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六月,宋高宗赵构禅位给刚刚被册立的太子赵昚
2024-06-12 16:24:00
李自成广纳人才,李岩,牛金星和宋献策相继投奔李自成
李自成到了河南之后,一路攻城略地,兵力大增。因为他一面要部署军事战略,一面又要整肃军纪,十分繁忙,真希望能再多一些得力的帮手
2024-06-12 16:33:00
宋朝在战争有利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与辽国签订澶渊之盟
前言:条约的签订与战争的走向有着很大的关系,通常是战争中的劣势方付出较大的代价换来和平或政治的稳定。但是在宋朝时有一个奇怪的现象
2024-06-12 16:35:00
为什么朱元璋会杀戮功臣,赵匡胤未杀一个功臣呢
纵观历史,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白手起家的开国皇帝如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都会有大肆杀戮功臣的现象。而并非白手起家的开国皇帝如东汉光武帝刘秀
2024-06-12 16:27:00
宋高宗和宋太宗何其相似
今天,我给大家聊两个人,两个特别能忍的人,忍到你都想抽他,他们就是宋太宗赵光义和宋高宗赵构。为什么说这二人特别能忍呢?先看看他们的“战绩”
2024-06-12 16:25:00
建文帝为何会在明英宗时期出现
朱棣称帝后,史称明成祖,永乐皇帝。《明史》记载: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永乐帝派遣郑和下西洋远航,表面上是宣扬大明威德
2024-06-12 16:18:00
若朱标没死,由他削藩,朱棣会造反吗
最溺爱的儿子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给自己的江山立继承人时,可谓是费劲了心思。嫡长子朱标,在他为吴王的时候就被立为世子,请了最好的老师教授他知识
2024-06-12 16:42:00
马皇后如果能够活着能够为孙子朱允炆抵挡住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吗
历史虽然没有如果,但是可以根据历史中的碎片知识,知道就算是马皇后活着,朱棣还是该造反造反,不会改变朱棣成功地登上皇位的
2024-06-12 16:37:00
盘点历史上废物之辈——南宋赵构
舞罢庭前月,歌尽扇底风!北宋被灭后,南宋建都杭州,史称临安。临安,临安,临时安定之所。金人肆虐北疆,开封成为猎场。故国三千里江山不复存在
2024-06-12 16: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