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救朱元璋他身中9箭,朱元璋:永不负你!27年后将其满门抄斩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0-27 09:47:00 来源:戏说三国

“草根”出身的皇帝在历史上不少,最具代表性的肯定还得是朱元璋和刘邦,并且称帝后他们还有杀伐果断之称,丝毫不会顾及任何功臣的面子。即使救过他们的命又怎样,只要是惹到或是阻碍了他们自然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在朱元璋这里,争夺天下的时候还有自己的“功臣集团”卖命,其中有一位猛将可谓救他于水火。算是保全了朱元璋的性命,但自己却身中“九箭”,状况极惨。

见状,朱元璋道:“日后我定不会辜负了你。”可朱元璋果真做到了吗?

为救朱元璋他身中9箭,朱元璋:永不负你!27年后将其满门抄斩

一、朱元璋的“功臣”

朱元璋在红巾军时,地位也算是如日中天。不仅自己的本事过硬,更让郭子兴看重。前前后后朱元璋为之招募的将领士兵数不胜数,其中朱元璋有同郭子兴顽强抵抗贾鲁,而后随着手中兵力的损失,朱元璋在第二年就回到了家乡进行招募。

为救朱元璋他身中9箭,朱元璋:永不负你!27年后将其满门抄斩

家乡的新兵兵力有限,但不妨碍朱元璋后期能够壮大。并且朱元璋也是顺势而为之人,在郭子兴的兵力不占优势时,朱元璋便果断开始放手,原本的兵力交由其他将领不说,态度上的巨大落差才是最显而易见的。

随后朱元璋行动的目的地成为了定远,其身边的能将其实也不少,为后世所流传的人员中,徐达、汤和等的功绩尤为突出,这时他们也就在朱元璋的身边发挥了大作用。

在进发的路上,朱元璋的队伍在不断地扩大,甚至多是冲着朱元璋去的,这一情况很难说不是朱元璋的心腹了。总的下来,可以说由朱元璋收编的士兵已经突破了万人。

为救朱元璋他身中9箭,朱元璋:永不负你!27年后将其满门抄斩

不过这时的朱元璋和郭子兴也还在其他人的手下做事,也就是红巾军首领韩林儿的手下,有些时候自然也是听命行事。不过随着郭子兴去世乃至常遇春、廖永安等部将归附朱元璋,朱元璋又能听命多久呢?

此前郭子兴的部将势力可以说还有他的妻弟张天祐接任,可随着他们战死沙场,其部将能投靠的人也便就朱元璋莫属了。

为救朱元璋他身中9箭,朱元璋:永不负你!27年后将其满门抄斩

总之,朱元璋的势力发展也算是比较顺利。自从朱元璋回乡招募新兵后,他的这些功臣皆做到了出谋划策、征战沙场、奋力抗敌的重要作用。

为救朱元璋他身中9箭,朱元璋:永不负你!27年后将其满门抄斩

其中在对元朝的大规模作战中,徐达、常遇春等将领按照提前规划好的作战部署,切实落实到了行动上,不久元大都便岌岌可危,元朝的覆灭也就在顷刻间了。

我们所说看似很简单,但其实想要将元势力退回草原,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还有最重要的时机。这期间朱元璋无疑需要依靠的还得是徐达等人,经过了长达三年的巩固,朱元璋才终于消除元朝这一大威胁。

要说朱元璋建立明朝也确实不易,从始至终紧随其后的功臣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一位名叫“陈德”的将领虽然名声不大,但从朱元璋攻克定远,招募士兵时,他便投奔其中,不乏也是明朝的开国功臣。

为救朱元璋他身中9箭,朱元璋:永不负你!27年后将其满门抄斩

二、“陈德”舍命相救

陈德的出身无非也是农民,耕种也便是他的日常。投奔朱元璋后,陈德凭借自身的勇猛,还有多年练就的力气,不乏也是军营中强有力的干将,如此参与作战后,陈德的功绩就不少。

而且军营中自然是以战功说话,可以说在陈德为先锋时,随军攻克了不少城池,自然战功突出,而后帐前大元帅的职位他也有担任过。

为救朱元璋他身中9箭,朱元璋:永不负你!27年后将其满门抄斩

众所周知,朱元璋建立明朝不易,不管是张士诚还是陈友谅都是需要他消灭的势力。其中在鄱阳湖之战中,可谓惊心动魄。

交战开始后,朱元璋这边看似是他们先发起的进攻,并且利用了非常不错的装备,但其实朱元璋也没有占得多久的上风。

为救朱元璋他身中9箭,朱元璋:永不负你!27年后将其满门抄斩

首先朱元璋针对了陈友谅的前军,待其弓弩等齐上阵后,其前军上千人皆被朱元璋的兵力斩杀。而且水上的船只等也被毁了不少,陈友谅这边则重视的是朱元璋所驻扎的军营,其更借助了大船的优势取得了很大的上风。

为救朱元璋他身中9箭,朱元璋:永不负你!27年后将其满门抄斩

大船横冲直撞直接冲进了朱军军营,这下岌岌可危的可就不只是朱元璋的旗舰等了,恐怕朱元璋自己也已经危在旦夕。

当敌军攻上朱元璋的战船上后,一位名叫张定边的敌军将领直冲冲地就冲着朱元璋去了,可谓是一个追一个逃的画面,这时陈德便派上了大用场,一个长枪截断,给了朱元璋一定的逃生时间。

为救朱元璋他身中9箭,朱元璋:永不负你!27年后将其满门抄斩

要知道这时的大势在敌军,那么陈德所要面临的就不只有眼前的张定边了,周围乱箭齐发,箭矢又不长眼的袭来,陈德只能是腹背受敌,更接连中箭。

不过好在常遇春等人赶来,朱元璋、陈德等将士才有了喘息之时。但在这场大战中朱军的伤亡很大,甚至很多名将也殒命。

为救朱元璋他身中9箭,朱元璋:永不负你!27年后将其满门抄斩

陈德算是福大命大,中了九箭还得以生还。为此朱元璋自然感激不尽,并说出了开头“不辜负你”的话。可以说直至陈德身死,朱元璋也切实做到了,并在其死后追封为“杞国公”。

可是我们常说“富不过三代”,那“功”也同样。胡惟庸案牵扯众多,陈德的后人也在其中,朱元璋没有念及旧情,爵位被收回不说,陈德的灵位也没了。

为救朱元璋他身中9箭,朱元璋:永不负你!27年后将其满门抄斩

三、朱元璋的手段

朱元璋后期诛杀功臣的事情比比皆是,陈德自己在病逝时朱元璋能做到这地步已经很不错了,便也不用再奢求朱元璋能够待其他人如何,毕竟古代历史上“兔死狗烹”的事宜众多,在朱元璋称帝时更甚。

而且朱元璋在开国之初也有给功臣们赐予“铁券”,但“铁券”究竟应该如何发挥也是由朱元璋自己来决定。

为救朱元璋他身中9箭,朱元璋:永不负你!27年后将其满门抄斩

可以说世代的荣华富贵,也需要命去享。铁券虽可免死,但主要也得看这位功臣究竟是犯了什么罪。毕竟皇帝手中的利益不可触碰,一旦触碰或是分割皇帝的绝对权力,即使是有铁券也不过是无用的。

再者拥有最终决定权的是皇帝,皇帝若是猜忌你了,你又能如何呢?

为救朱元璋他身中9箭,朱元璋:永不负你!27年后将其满门抄斩

这时,功臣们即便无罪,皇帝也尽可以用“谋反”的名义,将其势力消除。同时势力是一方面,株连九族就又是更重要的一方面。毕竟其可以做到斩草除根,也便消灭了其他的苗头。

如此,胡惟庸案中牵扯到的开国功臣不少,但他们无一被幸免,终究难逃抄家。更何况是陈德的后代呢。

朱元璋在古代历史上的评价我们早已有目共睹,他的猜忌和多疑怎会让有可能的人幸免。不过,陈德的结局还算是不错,至少他自己没有经历到27年后的腥风血雨。

如果他经历了,陈德会不会对朱元璋感到失望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27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鄱阳湖之战,朱元璋差点命丧当场,好在一人替他挡了9箭
公元1363年,为了争夺鄱阳湖水域,朱元璋和陈友谅之间发生了一场大战——鄱阳湖之战。当时,陈友谅久攻坚城不下,只好分兵据守在鄱阳湖口。朱元璋趁机率军截断了他的退路,然后击中兵力,
2023-01-30 15:25:00
陈德救朱元璋身中9箭,被许诺“永不负卿”,租后还是遭满门抄斩
朱元璋以草根起家一路升级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的才能受到了广泛的赞誉。但因为他的多疑和猜忌,死在他手下的朝臣也有很多,其中不乏跟随他多年、出生入死陪伴他打下大明江山的开国元勋。甚
2023-04-19 17:55:00
陈德为救朱元璋身中9箭不退,死后12年却因谋反处死
从草根阶级一路杀到皇帝宝座的朱元璋无疑是一位雄主,但他也具有历朝历代皇帝的共性,那就是心中充满猜忌,所以在其晚年时,他为了大明王朝的安稳,决定清除有可能影响大明皇权的功臣勋爵。秉
2023-02-17 15:03:00
此人为救朱元璋身中9箭,去世后爵位却被削夺
朱元璋刚刚建立明朝的时候,国家还没有安定下来,所以他没有急着论功行赏。各位开国功臣也没有急着邀功,大家都想着继续建立功绩,等天下统一之后,再享受荣华富贵。洪武三年,明朝政权渐渐稳
2023-05-20 14:12:00
一将军替朱元璋挡了九箭,获得免死铁券,将军去世还为他停朝三日
...。而历史上最爱杀功臣的皇帝,几乎不需要评比,那就是朱元璋,然而有个将军却在朱元璋手下好好地活着,那又是为何呢?这个人名叫陈德,虽然不是大名鼎鼎的开国将士,但是在明朝的臣子中也
2023-01-03 21:53:00
朱元璋前脚对舍身相救的陈德许诺,后脚就对陈镛及其家人动手。如此狠毒,真是一言九鼎的一朝天子吗?自然是:陈镛被翻旧账,陈氏被抄家,并不是朱元璋一时心血来潮,而只是胡惟庸案中的一环。
2024-06-24 13:32:00
70多岁的明朝开国功臣还下田种地,朱元璋得为何下令满门抄斩
他是明朝开国功臣,70多岁还下田种地,朱元璋得知后大怒:满门抄斩。朱元璋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死在他手中的人数不胜数,可有一个人的功绩堪比西汉开国功臣萧何,最后生活却凄惨无比。他就是
2022-12-20 12:35:00
明朝开国功臣70多岁还下田种地,朱元璋得知后却将他满门抄斩
朱元璋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死在他手中的人数不胜数,可有一个人的功绩堪比西汉开国功臣萧何,最后生活却凄惨无比。他就是李善长,很早就跟着朱元璋打天下了。朱元璋称帝后,李善长被封左丞相,
2022-12-17 10:46:00
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早早辞职归乡,为何还是被朱元璋满门抄斩?
明朝的奠基者,朱元璋,以其非凡的外表和极不寻常的统治手段而闻名于世。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从最底层的农民逆袭为皇帝的人,然而,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他采取了极端的手段,对待官僚体系
2024-10-17 10:3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10位无名烈士生前容貌被复原,26位烈士遗骸完成DNA鉴定,怀揣照片的烈士颅骨破坏严重,“可能战斗时就已经不存在了”(见习记者:边义婷 剪辑:刘响)
2025-11-18 17:18:00
《天地有正气——颜杲卿颜真卿双忠记》出版发行
日前,由历史文化学者孙万勇创作的《天地有正气——颜杲卿颜真卿双忠记》一书,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向全国发行。该书忠于史实
2025-11-18 17:23:00
傅山园里遇良师
中华傅山园牌坊重阳时节,我所在的三立书画院一行30余人,赴中华傅山园参加纪念傅山诞辰418周年的临摹画活动。见群中张喜淯老师等现场拍摄的精彩视频与照片
2025-11-18 18:27:00
趣玩山野!连江这个“宝藏营地”——元野营地焕新升级!
2025-11-18 13:01:00
一炉香火连两岸,一脉相承系宗亲——台湾彰化梁氏宗亲返乡谒祖
11月16日,南安翔云迎来台湾彰化县秀水乡的梁朝钦等41位宗亲返乡谒祖。“300多年前,弘丙公怀揣着对生计的期盼,从泉州蚶江港出发
2025-11-17 16:59:00
细品林黛玉魁夺菊花诗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插图曹雪芹先生虽是以小说家的身份而广为人知,但他还有一个重要身份:诗人。诗人曹雪芹来写小说《红楼梦》
2025-11-17 18:21:00
“陈陈相因”,出自《史记》,言太仓陈粮叠积竟溢仓外。身为普通读者,我深深偏爱青年作家陈陈相因的作品。她的创作,是冬日老墙缝里冒的新芽——根还缠着往昔的黄土
2025-11-17 18:22:00
文化不灭 国家永存——《国家记忆:故宫文物南迁史》出版发行
今年10月,故宫博物院第五任院长、“故宫学”首倡人郑欣淼历时四年撰写的新著《国家记忆:故宫文物南迁史》,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和吉林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
2025-11-17 21:50:00
聚焦厦门本土文学与红色历史 何况两部新作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冬)厦门作家何况近日接连推出两部新作,分别为书评集《我看与看我:厦门当代作家作品过眼录》与长篇纪实文学《流动的领土
2025-11-15 08:20:00
一生赤诚报国,百岁丹心长存——追忆百岁新四军老战士段飞
大皖新闻讯 11月14日晚上六点半,103岁的抗战老兵段飞在安徽亳州市涡阳县家中安详离世。11月15日,段飞老人的儿子段超告诉大皖新闻记者
2025-11-15 12:56:00
太行风|一眼千年
一眼千年——遥望古代壁画中的燕赵往事1998年拍摄的安平汉墓出行图白盖轺车。冯 玲摄近日,“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正在河北美术馆举办
2025-11-14 08:41:00
“永恒回响”——汉唐艺苑2025秋季拍卖会即将启幕
时序入冬,艺术盛事再启新篇。汉唐艺苑2025年秋季拍卖会——“永恒回响”书画、瓷器、玉器精品专场,将于11月20日至11月21日在成都启雅尚国际酒店5楼桑耶裕康厅举行预展
2025-11-14 16:31:00
在黄河奔腾入海的壮阔画卷中,在泰山巍峨耸立的云海之间,齐鲁大地以其五千年未曾断流的文明血脉,孕育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深厚底蕴
2025-11-14 17:31:00
11月的太原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周末,我乘车沿新兰路一路前行,去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大夫祠。平坦宽阔的道路两边
2025-11-14 18:13:00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