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立下汗马功劳的将士,后代因何事触怒朱元璋而被抄家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17 16:27: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明朝著名的皇帝朱元璋,我们都知道,他是一个贫民出身的草根皇帝,内心也和普遍“世俗意义上”的皇帝不太一样——他讨厌功名利禄,讨厌地主阶级,而更在乎平民百姓的利益。而且,受到自小的经历影响,他的内心还十分敏感易碎。这一点,从他与陈德与其后代的相处经历中,就能够看得出来。

陈德,作为陪伴朱元璋从平凡到“伟大”的一位挚友,因为曾经与朱元璋生死与共地作战,而被朱元璋后来称帝后立下了屡屡战功。而后来,时运不济,即使是这样一位称得上是立下汗马功劳的将士,后代却因一件小事触动了朱元璋,而落得了抄家之罪,令人动容。

那么,到底是因为个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有了这样严重的后果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祖上的荣耀

早在朱元璋还是个贫困的年轻人的时候,他就结识了陈德。当时,他们是在兵营初次见面的,二人同为抗元的手下将士,在屡次战场上也结下了深厚的友情。等到后来,朱元璋的实力逐渐强大起来了,这个最好的战友陈德,也就成了他的手下良将。

陈德生性善良,为了朱元璋也可谓是尽心尽力,毫无私心。朱元璋这个内心极其多疑敏感的人,也曾经被陈德的善良所折服。

后来,朱元璋真正被陈德所彻底“感化”,还是在鄱阳湖战役那次。当时,朱元璋所率领的军队,被陈友谅步步紧逼。

其实,本来朱元璋可以直接攻打陈兵,但是谨慎的朱元璋见自己的人数与对方相比实在是太过悬殊,于是就没有发起进攻,进而给了对面的陈友谅可乘之机,陈友谅便不留死角地发起了进攻,吓得朱元璋连连后退,却也还是没能逃脱对方的“箭雨”。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陈德却猛然蹿了出来,直接用身体挡在朱元璋身前,为朱元璋挡箭。后来有着周围士兵的保护,他们可算是逃过了一劫,可是,陈德却为此身负重伤,奄奄一息,差点就丢了性命。

也正是因此,朱元璋对陈德感激不尽。这样一位能够为自己舍弃生命的朋友,哪有理由不好好对他呢!于是,朱元璋将陈德封临江侯一官,且下令对陈德的后代全部实施封爵以及奖励,以感谢陈德的救命之恩。可以说,陈德真的是为自己的家族留下了十分宝贵的一笔啊!

一言不合的抄家

可是,时过境迁,当年的种种,在后面经历过别的一系列不同的事情之后,也只能看似如同一个泡影。毕竟,人的经历与心境都在不停地变化着。陈德这位尽心尽力的好大臣,却没能享受到晚年的福分,由于那场伤势太过严重,他留下了不小的后遗症,也没过几年就去世了,只留下了年幼的儿子陈镛。

不过,陈镛虽然早年丧父,却享受着父亲带来的无限荣光,生活也没有多么的不顺。可是,也不知是怎的,陈镛也没能享到多大的福分,年仅31岁那年就战死沙场了,和他的父亲一样成了为国捐躯的英灵。这下,陈家的亲生骨肉,也只剩下陈镛的儿子,当时年仅八岁的陈子善了。

按常理,对于陈子善这样特殊的家庭,国家应当大力照顾才是,毕竟,陈子善也是陈德的孙子,一家烈士的遗属,理应受到人们的尊重与爱护,陈子善也应该被好好抚养长大。

也确实,朱元璋对陈子善也是非常好,几乎把他当做自己的亲生孙子一样看待,陈子善自小就在皇宫中“吃百家饭”长大,小小年纪就能说会道、机灵聪明,也十分受人们的喜爱。然而,也往往是这样的孩子,这样形单影只的家庭,更容易遭到别有用心之人的陷害。

那年,朱元璋突然收到一份奏折,上面写着,匿名举报陈镛曾经参与过宰相胡惟庸的谋反。胡惟庸这个名字,在明朝可是个“定时炸弹”一般的信号,历史上著名的“胡惟庸案”,就是以他为主角,进而连累了近千人与无辜的家庭所受牵连。

而朱元璋对于胡惟庸——这个曾经耽误他升官发财的宰相,也更是恨之入骨。顿时,朱元璋可谓是怒不可遏。而其实,老老实实的陈家人,根本就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只是因为当时某些人看不上陈家,又见陈家只剩下一个幼儿,好欺负,才这样做的,目的是牵连他们全家,丢掉家族荣誉。

可朱元璋当时才不会去调查这些呢。他只是怒不可遏,才不管消息是真是假,或陈家是否被谁陷害。朱元璋立即将陈家的爵位全部收回,还把当时年仅八岁的陈子善贬为“庶人”——也就是无名无分,也没有任何身份的低等人。

反正,陈家也只剩下这一个独苗,而且年纪尚小,也不会对朱元璋造成什么威胁,所以,就是为出一口恶气,朱元璋也宣布与陈家决断。

年仅八岁的陈子善,也是个聪明的孩子,面对这种情况,他勇敢地跑去问朱元璋,“我爷爷曾经为救你身中九箭,差点丧命,你为何还要抄我的家?”

而朱元璋可不搭理他,只是说,“小儿懂甚!”接着,便下令要把陈子善也关押起来。陈子善还想反驳几句,可朱元璋却说,若是反驳,那就斩首!陈子善也只好作罢。哎,若是陈德和陈镛还在世的话,他们又会作何感想呢?

对于那时候的朝廷关系,或许利益才是最高的接触点。那些能够做到只手遮天的管理者,若是没有一点私心,或许也不可能走到那样的位置。

俗话说,逢人只留三分心,有时候,你掏心掏肺对待的人,对方却不一定会同样地对你,反而还有可能反害你一口,给未来留下无尽的遗憾。只能说,人心可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7 1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他为明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但他的背叛也给明朝带来沉重打击
...的明朝尤为突出。朱文正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他不仅是朱元璋的亲侄子,还是明朝开国功臣,但他却在建国后遭到朱元璋的嫌弃和软禁。在百年后,他的子孙试图为他“复仇”,自立门户称监国,
2023-10-02 08:04:00
朱棣手下第一猛将,朱棣为他打破祖训,后代也因此逃过一劫
...则是死的,人是活的,总会有人打破规则的束缚,而打破朱元璋定下的规则的人就是明成祖朱棣。我们都知道,朱鼎的登基,完全是因为靖难之战的胜利。他成功登基后,为了笼络靖难英雄,娶了张
2023-03-06 14:17:00
朱元璋的军事策略:以家人为质,激发将士战斗力
...导致士兵畏惧将军而不怕皇帝,就像年羹尧和雍正一样。朱元璋当年对于军权的归属也十分懊恼,他是布衣皇帝出身。对于自己的江山格外的珍惜,为了保护自己的江山,他就想了一个损招出来。每
2023-10-28 04:05:00
朱文正:从乞丐到红巾军战士的转变
朱元璋和朱文正可以说是同甘共苦,结下不解之缘。朱元璋自小家境贫寒,其父母被赋税与饥荒所逼,相继离世。朱元璋只能四处乞讨为生,内心对生活的绝望日益加剧。他强忍着内心的痛苦,独自流离
2023-11-04 15:09:00
明朝灭亡时,徐达后代投降清朝,常遇春后代却很硬气
...间进入中原不到一百年的大元王朝,已经到了穷途末路。朱元璋英雄从楚网之间开始,投身于轰轰烈烈的洪建军起义浪潮中,最终结束了元朝,开辟了大明江山。在明朝的建立过程中,朱元璋为了打
2023-06-05 13:04:00
徐达:明朝第一功臣,严明军纪,后代显赫
...公、中山王。他出身农家,自幼聪慧,容貌奇伟。在跟随朱元璋反抗元朝的过程中,他凭借着杰出的军事才能和严明的军纪,屡立战功,最终成为明朝的开国元勋。徐达出生于农家,家境贫寒。然而
2023-12-09 09:01:00
傅友德虽为开国元勋,戎马一生,洪武二十七年,朱元璋举行国宴,宴请诸将。他走到门口的时候,发现一名侍卫手中的剑没有剑鞘,朱元璋一看这个侍卫正是傅友德之子,于是转身进殿,批评其儿子,
2024-07-01 20:39:00
李善长,字百室,濠州定远人。在朱元璋的队伍打到滁州时,李善长主动前去投奔,为朱元璋指明方向。李善长让朱元璋学习刘邦,因为在秦末大乱的时期,刘邦虽然布衣出身,但是他豁达大度,知人善
2024-07-01 12:11:00
明初配享太庙的六王中,谁的的后代被夺去了继承权?
...春是安徽怀远人,壮貌雄伟,长臂善射,至正十五年投奔朱元璋,很快成为得力的干将。朱元璋对他的评价很高,“开拓之功,十居七八”。可惜常遇春在洪武二年病死在军中。常遇春只有两个儿子
2023-02-22 18:0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鲁网11月3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我家寄在沙丘旁,三年不归空断肠”。让我们一起来探访李白曾居住的地方
2025-11-03 17:44: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吉林这幅画里藏着古代的“雪天Vlog”
吉林的雪一落,朋友圈立马被刷屏。滑雪、围炉煮茶、啤酒炸鸡成了现代人的下雪标配,吉林省博物院藏的清袁瑛雪景山水图轴,早就把古人的雪中即景安排得明明白白
2025-11-03 18:1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
1日,市文旅局发布跟着《黑神话:悟空》游太原主题旅游线路,邀请游客循着“悟空”足迹,漫步晋阳山水,品味市井烟火,触摸非遗匠心
2025-11-01 18:23:00
何以中国|邂逅千年荆风楚韵 ,古城中开启文化奇幻之旅
大皖新闻讯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这座承载着50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的古城,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2025-10-31 09:29:00
首都博物馆上新 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敏)“隶书源流”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10月30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主要采取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和面向会员定向邀请两种方式征稿
2025-10-31 16:4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鱼台孝贤广场楹联
(高山景行 上联:阁壮水云乡,克襄孝道明忠道 下联:德昭桑梓地,且看今贤继古贤)(紫气东来 上联:鱼龙呈变化,万顷烟波堪醉我 下联
2025-10-31 17:24:00
《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肥举行
大皖新闻讯 10月31日下午,文化学者夏冬波新著《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合肥育才书店徽州书局举行。《吴长庆家族》是研究合肥市(原庐州府)名门望族吴长庆家族(庐江鳌山吴氏家族)的一部家族史著作
2025-10-31 21:52:00
聚焦如何“提笔绘丹青” 山翁画册《墨痕》出版
继《山翁书画集》和40万字的《山翁评论文集》出版之后,著名书法家、评论家、收藏家山翁先生介绍如何“提笔绘丹青”的专著《墨痕》
2025-10-30 08:40:00
“跟着楹联游济宁 ”第十五站活动走进金乡奎星湖公园
鲁网10月3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金乡,在金乡,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文峰塔前走一走,官学财运全都有。”光善寺塔又称文峰塔
2025-10-30 17:13:00
老有福丨他的百年“青春之歌”:百岁陈世明的信仰与传奇
福州新闻网10月29日讯(记者 朱榕 文/摄)重阳节前,福州江南水都小学的学生们来到台江万颐养老院,探望101岁的陈世明
2025-10-29 15:14:00
每年农历九月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此时,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枫叶正红,形成了登高、赏秋、晒秋、赏菊、插茱萸等重阳节习俗
2025-10-29 16:57:00
寒葱岭,八十载枪声犹在耳——追寻陈翰章将军的东北抗战印记
翰章红军小学的操场上,一尊戴着红领巾的烈士雕塑静静矗立,目光如炬。这位被称为“书生战将”的烈士,就是东北抗日联军杰出将领陈翰章
2025-10-29 18:05:00
彩叶映长城 共绘秋景画
10月27日拍摄的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秋景。近日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进入最佳观赏期山间层林被秋意染透红橙黄绿的彩叶错落交织与蜿蜒伸展的古长城相互映衬色彩交织间尽显秋意
2025-10-29 08: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