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熊天瑞:元末乱世的猛将与叛将
...兵,在湖北与湖南间攻城掠地,是一员能征善战的猛将。陈友谅将徐寿辉杀死后,熊天瑞便归顺了陈友谅。陈友谅命其攻打江西地区。后来陈友谅所占有的临江、赣州、吉安等地都是熊天瑞攻克的。陈友谅对此非常高兴,对其越...……更多
康茂才关键时刻力挺朱元璋,因此成就了一个王朝
...元朝末年,各地义军突起,天下大乱,到了1360年,形成陈友谅、朱元璋和张士超三雄并立状态,其中陈友谅的势力最大。这年的6月,陈友谅率领他的最强大的舰队10万人马,攻打朱元璋的应天(今南京),而朱元璋这时仅有水...……更多
明玉珍建立夏国:从草莽英雄到开国皇帝的崛起之路
...二、徐寿辉被杀,明玉珍建立夏国至正二十年(1360),陈友谅杀徐寿辉自立。明玉珍认为两人都是徐寿辉的臣子,陈友谅太过于悖逆。于是命人将连通重庆与湖北的瞿塘口堵塞,从此之后不再与陈友谅有往来。徐寿辉虽然曾经...……更多
揭秘徐寿辉、徐辉祖与徐增寿的故事
...辉,取而代之,但是计划失败,往徐州逃跑,这时候就是陈友谅登台的时候了。陈友谅是倪文俊的部将,趁此机会,把倪文俊杀了,吞并了他的势力。 1358年,陈友谅攻克龙兴,他想迁都龙兴,但是徐寿辉不同意,于是两人产生...……更多
历史上最不幸帝王徐寿辉,躲过部将倪文俊谋害,却被陈友谅锤杀
...、刑六部。倪文俊屡次谋害徐寿辉不成,最后自己被部将陈友谅袭杀不久,倪文俊趁红巾军作战不利、被迫迁都之际,以武力挟持性格柔弱、没有实力的天完帝徐寿辉,独揽大权。随后倪文俊铤而走险,在汉阳城内发动兵变,企...……更多
傅友德之死:朱元璋权力游戏的牺牲品
...更为明显。气愤不过的傅友德转而悄悄舍弃明玉珍,投靠陈友谅。陈友谅与明玉珍分属徐寿辉麾下,傅友德此举并未遭到明玉珍的批评。可是,陈友谅杀掉徐寿辉,篡权自立后,傅友德又与丁普郎投奔了朱元璋。短短数年的时间...……更多
陈友谅:元朝末年的起义领袖与帝王之梦
...人曾经夺取兵权,想要自己当皇帝,这个坟墓的主人就是陈友谅。不得不说,陈友谅是一个非常精明的人,他曾经当上了起义军的首领,还自立为帝。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陈友谅扮演的是一个非常奸诈的人,还是一个叛徒,一...……更多
朱文正为何最后被亲叔叔朱元璋软禁至死
...为其大本营。在朱元璋的西面,长江流域的中上游,则是陈友谅的陈汉政权,陈友谅是渔民出身,最开始在徐寿辉手下做事,后来取徐寿辉而代之,建立陈汉。朱元璋的北面和南面都是元军,不过北面有小明王韩林儿的龙凤政权...……更多
陈友谅作为元末最强大的起义军,为何会被朱元璋击败呢
...,各路农民起义军横起,如朱元璋加入的郭子兴起义军,陈友谅加入的天完红巾军等。其中陈友谅建大汉称帝,但最终于鄱阳湖被朱元璋击败,中乱箭而死。陈友谅作为元末最强大的起义军,为何会被朱元璋击败呢?陈友谅于公...……更多
红巾军大起义揭开元朝的丧钟
...天府,以此作为他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基地。三是徐寿辉、陈友谅、明玉珍部。至正十一年(1351)八月,徐寿辉举兵起义,十月,据蕲水为都,国号天完,自称皇帝,改元治平。至正二十年(1360)陈友谅杀徐寿辉,自称皇帝,国...……更多
...元璋真正的对手,一个令朱元璋感到害怕的敌人,那就是陈友谅。在元末农民起义中,朱元璋是属于后来居上者。他的对手陈友谅可是名副其实的老前辈,当朱元璋还在郭子兴帐下卖命的时候,陈友谅已经是大汉国的皇帝,不过...……更多
...候我们可以看出,朱元璋已经不是农民起义军了。他在与陈友谅、张士诚的争战过程中,同元将察罕帖木儿、扩廓帖木儿之间没有中断书信往来。打败陈友谅后,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正月,他自称吴王,立长子朱标为世子,设立...……更多
明太祖的一生劲敌是谁
...,还不能算老大,还有两只农民军力量不可小觑,一个是陈友谅,一个是张士诚。张士诚是一个盐贩出身,胸无大志,小富即安心里,在占领高邮之后就急忙称诚王,后来杀死刘福通后有称吴王,此人不足为虑。朱元璋真正可怕...……更多
鄱阳湖之战,一代枭雄陈友谅为什么打不过朱元璋
...在这种情况下,除了打似乎没有更好的办法了。1363年,陈友谅领兵60万水陆大军围攻洪都不下,朱元璋亲率20万大军前往救援,闻讯后,陈友谅撤围洪都,在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选择所擅长的水战迎战朱元璋,即被视为中世纪...……更多
朱元璋称帝前已称吴王,为何最终定国号为明?
...”的韬光养晦方针。故而,朱元璋早期并没有像张士诚、陈友谅那样称王称帝,在政治上仍依附韩林儿的龙凤政权,而被封为吴国公。在战胜其争夺天下最大的劲敌--陈友谅,确立自己一统天下的绝对优势之后,朱元璋才接受百...……更多
朱元璋如何化险为夷,大胜强敌陈友谅
...时的朱元璋有两大劲敌,一是东线的张士诚,二是西线的陈友谅。腹背受敌,一强一弱,如何进取?这是一个既古老又现实的问题,唯有雄才大略之人经过一番剥丝抽茧,才能得到英明的答案。面临重大决策,有一流谋士能够站...……更多
朱元璋与陈友谅的武昌之战:一场改变中国历史的血战
...。陈理年纪尚小,朱元璋并未责怪,还册封他为归德侯;陈友谅一家老小也都得到恩赐,衣食无忧。元末群雄并起,陈友谅、张士诚、朱元璋、陈友定、方国珍、明玉珍,在江南一带厮杀。相对而言,陈友谅兵马众多,领地广阔...……更多
元朝和明朝之间还存在一个朝代,比朱元璋更早创立
...先是有人企图谋杀徐寿辉,事败后仓皇逃走,却又被部下陈友谅杀掉。不久后,徐寿辉途径江州之时,又被陈友谅杀掉了所带的随从,还被囚禁到第二年然后杀死。明玉珍得知消息后十分生气,拒绝与陈友谅来往,并立庙祭祀徐...……更多
此人功盖天下却不获主帅之位,壮年暴死
...:徐达和常遇春。据《明太祖实录》:至正二十年五月,陈友谅率兵攻打池州,徐达等击抵抗住了陈友谅的进攻。而这时,徐达与常遇春之间发生了冲突。原来,当年九月陈友谅杀害了自己的名义上司徐寿辉,自立为汉王。为了...……更多
郭子兴之死:旧恨未报又加新仇,最后郁闷想不开就这么死了
...他就跑到湖北,然后扶持了徐寿辉,再然后就是徐寿辉被陈友谅所杀,陈友谅成为朱元璋头号敌人。后面的故事就是陈友谅和朱元璋在鄱阳湖交战,陈友谅兵败身亡,残余势力被朱元璋清扫,这条线就到此结束。还有一条线是张...……更多
大明第一功臣之争:李善长为何超越刘伯温?
...主见,反而是他手下的李善长有点像刘备。公元1359年,陈友谅杀掉老上司徐寿辉,自立为汉王。为了避免让朱元璋站稳脚跟,陈友谅联合张士诚,打算东西夹击朱元璋。此时刘伯温刚到朱元璋军营不久,朱元璋召开军事会议,...……更多
陈友谅鄱阳湖之战兵败身亡,他的儿子陈理后来怎样了?
1363年,鄱阳湖大战结束,陈友谅兵败身亡,没能离开鄱阳湖,当初自信满满地去攻打洪都的时候,他没想过,他会再也回不来。1363年九月,朱元璋班师回朝,论功行赏,赐予常遇春,廖永忠等人田地,并且按照战功,赏赐诸多...……更多
...他人未必,这几个人还都有点皇帝命或者皇帝欲望。比如陈友谅,他就直接杀了徐寿辉取而代之。明玉珍得到消息后,非常气愤地说:“陈友谅都是徐国的臣子,居然弑君,我要讨伐他。”与陈友谅断绝关系,命部将莫仁寿驻守...……更多
...领大军渡过长江攻克太平。此时略施文墨拥有一身武艺的陈友谅在取代了徐寿辉之后自感已成气候,就打出了大汉国号,自称皇帝。但陈友谅也知道朱元璋是他最强硬的竞争对手,所以他把目标就对准了朱元璋,并且凭借着兵强...……更多
朱元璋为何赐死岳父胡美一家呢
...真是够坎坷的。胡美原本并不是朱元璋的嫡系部队,是是陈友谅的属下,陈友谅在杀死徐寿辉后他就投靠了陈友谅。 胡美在朱元璋手下一直南征北战,立下了不少大功。在朱元璋与陈友谅的决战中,胡美就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更多
她是朱元璋最宠的妃子,生前拥有特权,死后朱元璋为了她开先例
...躲西藏的逃难生活。此时的朱元璋,虽然仍然在徐寿辉与陈友谅的夹缝之中求生存,但已经兵强马壮,开始不断扩充地盘。就在孙氏嫁给朱元璋后的第二年,朱元璋在鄱阳湖大战中拿下了陈友谅,奠定了一统天下的基础。此后他...……更多
...禅让,自己成为一代开国皇帝,后面的朱元璋、张士诚、陈友谅、明玉珍等人根本不会有称帝的机会。然而,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元朝出了一位军事奇才,百战百胜,击败刘福通三路北伐大军之二,一举打掉百余万红巾军,...……更多
刘伯温死后留给朱元璋最后的忠告,朱元璋十七年后顿悟,悔不当初
...的建议。当时的朱元璋虽然占据着地理优势,但张士诚、陈友谅等人都对其虎视眈眈,论整体实力,朱元璋与他们单对单都胜负难分,何况是要分兵对敌。于是他立刻采纳了刘伯温的计策。不久之后,陈友谅带着大军打到了安徽...……更多
朱元璋为何始终不承认自己夺取的是元朝天下
...元璋率部渡江南下。自此而后,在十年左右的时间内大败陈友谅、消灭张士诚,歼灭方国珍,完成统一江南,为开国奠定了基础。渡江以前,朱元璋部归附韩林儿、刘福通为首的宋政权。渡江以后,他也一直打着宋政权的旗号。...……更多
朱元璋问刘伯温:谁能做丞相?刘伯温是怎么回答的
...温就为朱元璋的攻城略地提出了非常及时又准确的计策。陈友谅攻陷了太平之后,军威大振,气焰十分嚣张。面对如此劲敌,朱元璋手下的将领们人心惶惶,有人认为应该避免直接和陈友谅作战,先去往钟山再做打算;有人则干...……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公元759年,唐军顺利地将长安和洛阳收复,安庆绪退到相州负隅顽抗。唐肃宗命令河东节度使李光弼、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关内节度使王思礼等九个节度使
2024-06-22 18:13:00
李光弼赶到洛阳后,洛阳的官员以史思明兵强马壮为由,劝他退到潼关坚守。李光弼不同意这样做,他说:“现在我们和史明思的实力不分伯仲
2024-06-22 18:13:00
史思明屡次被打败,气得大发雷霆,最后,他索性集中强大的兵力攻城。唐军将士们看到叛军大举来攻,一时乱了阵脚。李光弼安慰他们说
2024-06-22 18:14:00
大唐盛世在一片繁华中走向衰落,让大唐走向兴盛的节度使也让大唐走向灭亡。这时,后梁太祖朱温称帝,终结了唐朝,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2024-06-22 18:15:00
在后唐内乱时,劝石敬瑭反叛,并且帮助他谋划了称帝的机会,就是借兵契丹,以幽云十六州以及称"儿皇帝"为条件,使得契丹入主中原
2024-06-22 18:15:00
最后刘知远进入开封,在此建都,改名刘暠,改国号为汉,正式称帝,成为一国之君。从吃不上饭的穷小子到赘婿,从小兵到国王,刘知远靠着勇猛和"装孙子"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2024-06-22 18:16:00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富裕的朝代,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奇怪的朝代之一,宋朝对士大夫的宽容几乎到了令人难以理解的地步。从宋太祖赵匡胤立北宋朝以来
2024-06-22 18:17:00
被宋太宗看作是自己的魏征。曾经在殿中议事,寇准说话直言不讳,太宗大怒,站起来便要离开,寇准拉着宋太宗的衣角请他听完,事情结束后
2024-06-22 18:17:00
东汉末年,这个群雄并出的时代里,无数的谋士与猛将涌现而出,群雄逐鹿,都试图在这么一个混乱的局势里谋求一席之地。从黄巾军起义后
2024-06-22 18:18:00
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送展进藏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6月20日,由广东第十批援藏工作队、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指导,广州援藏工作组、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主办
2024-06-22 18:19:00
之后袁术称帝,于是孙策与袁术决裂,孙策此时可以算是彻底独立了。孙策与袁术决裂后,便开始蚕食袁术的势力,势力扩张的同时,孙策还得到了两名得力干将
2024-06-22 18:19:00
孙策的父亲虽然是当时的名将孙坚,但孙坚在孙策年仅十七岁时,就因为征讨荆州而战死。所以,孙策虽然贵为孙坚长子,但基本上没有享受到父亲的余荫
2024-06-22 18:19:00
如果孙策这次秘密北伐能够成行的话,曹操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自然无法完成击败袁绍,并在之后统一北方的壮举,三国势力中最强大的曹魏势力则不复存在
2024-06-22 18:20:00
正史记载的排名是分先后的,分先后的标准有三条:第一、君在前妃居次臣在后,不管明君昏君短命君,只要当过帝王,永远排在前面
2024-06-22 18:21:00
史料有记载的赵云第一份工作,是“为先主主骑。”也就是刘备集团的骑兵司令。大家都知道,在冷兵器时代,骑兵是是一支军队的杀手锏
2024-06-22 18: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