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阿倍仲麻吕(698年—770年),朝臣姓,安倍氏,汉名朝衡(又作晁衡),字巨卿。日本奈良时代的遣唐留学生之一,开元年间参加科举考试,高中进士。唐左散骑常侍安南都护,中日文化交流杰出的使者。1978年,西安市和奈良县协议...……更多
杨玉环为何生前无政治野心,死后怪谈众多?
...运人”。举例而言,在唐朝备受器重、官运亨通的遣唐使阿倍仲麻吕(中文名晁衡),在归国探亲时就遭遇不测,结果给海流吹到了越南,随行同伴也死了一大半,后来返回长安后,一直到死也再没有回国。而著名的佛学大师鉴...……更多
盛唐的面貌究竟是什么样
...的东瀛宾客,吸引了你的注意。他就是著名的日本留学生阿倍仲麻吕。为了学习唐朝先进的制度和文化,公元630年之后的两百年间,日本曾19次派遣唐使来华。这深刻地影响了日本文化的基因,表现在建筑、宗教、服饰、语言、...……更多
他不远千里来到中国,成为唐朝大将,生下的儿子更是家喻户晓
...进行做官,比如大唐名将哥舒翰,就来自突厥,而日本的阿倍仲麻吕,随着遣唐使来华,也改名晁衡,在京师考中功名,担任安南都护,接下来要介绍的一个人,也是带着儿子,不远千里移民到中国做官,他的名字可能让大家有...……更多
大唐时期外交部鸿胪寺涉外为何不学外语
...”。从女子衣着足以看出当时的开放度了,更有来唐使者阿倍仲麻吕通过科举与唐朝人员同为朝廷之人最后葬于大唐,因此唐对于来者而不愿返回自己国家选择于唐居者持有赞同之态度,但随之而来的便是对于侨民的管理问题,...……更多
山口百惠和杨贵妃这两个美人究竟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呢
...国文化,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日本朝廷一共派出十九次遣唐使,每批均在百人以上,来学习大唐的法律、建筑、医疗等技术。在日本能够入选遣唐使的人多是贵族,而且是智商和情商都很高,是日本妥妥的精英阶层。据日本史...……更多
贞观年间的外交方式与外交盛况是什么?
...来到大唐。很多外国人甚至可以在当时的大唐做官,比如阿倍仲麻吕,他在唐朝担任唐朝的秘书监监正一职。▲阿倍仲麻吕画像可见大唐的开放程度之高,与清朝相比,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除此之外,大唐还欢迎来自世界各地...……更多
聊聊唐朝对待留学生的管理制度
...这种一般是极少数,大部分留学生学成后还是要归国的,阿倍仲麻吕,就是唐朝著名的留学生,还取了中文名字晁衡。诸如像晁衡一样的留学生还有很多,以晁衡为代表,当时晁衡可以说是混的风生水起,一举考中进士,留在唐...……更多
唐朝使臣出访的国家有哪些,对当时的社会有何贡献?
...及西亚国家。唐朝的东边诸国以日本为主,人们熟知的“遣唐使”是当时两国友好交往的典型代表。随着“遣唐使”的频繁来访,唐王朝也派遣使臣前往日本,其主要任务是“伴送”“护送”日本“遣唐使”回国。除日本外,当...……更多
唐朝与周边国家的外交交往,历史、影响及意义
...以及西亚国家三大类。其中,与日本的友好交往被称为“遣唐使”,成为双方友好外交的代表。同时,唐朝也派遣使臣到日本,主要任务是护送“遣唐使”回国。这种频繁的往来不仅促进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还将中原文化传...……更多
马嵬坡不是杨贵妃的终点,而是转折点
...舞女和乐师的营救,先回到故里,见到了自己的亲人,在遣唐使团的藤原制雄的协助下,乘船到日本久津登陆,受到了天皇的礼遇。(3)现存史书的记载。日本山口县油谷町的二尊院内藏有两本古文书,记载着当地关于杨贵妃的传...……更多
哪个国家诞生于隋唐时期的东北,后被辽国所灭
...国就看准了这一点,决定和日本搞好关系。毕竟,日本的遣唐使船队来往频繁,但横渡那片汪洋大海风险巨大,日本的船只通常会沿着近海,通过渤海国这个中转站来西渡。渤海国不仅帮助日本的遣唐使、僧侣来往唐朝,还负责...……更多
大唐1万水军全歼4万日寇,中日近千年再无战事,只有19批遣唐使
...打击。此后,他们开始改善与大唐的关系,先后派遣19批遣唐使,与大唐展开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交流。▲日本遣唐使 ……更多
名家|王振范敬礼《兰亭序》
...觞一咏,畅叙幽情。”这场景使我联想到盛唐时期日本派遣唐使入唐求法,其中功成名就的空海回国后成为日本的“平安三笔”之首,被称为“日本的王羲之”。就连书法界公认的唐摹纸本、合裱一纸的王羲之行书尺牍《丧乱帖...……更多
唐高宗宠幸日本公主后,为何将她们关进铁笼?
...。唐朝时期,有很多的西域国家前来朝拜,日本还曾派遣遣唐使来中国学习唐朝的先进文化,而这个时期我国不管是文化、经济还是人口,都达到了鼎盛时期。所以,日本派来的遣唐使名义上是来朝拜天朝,但是实际上还是以学...……更多
日本为何唯独没有对军事上羸弱的宋朝下手
...会主动挑起事端。北宋雍熙元年(894)当时的刚刚补任的遣唐使菅原道真以唐朝衰微和航海危险的理由,上奏请求中止向中国派遣遣唐使。当时的日本除了和周边少数几个国家保持联络外,基本处于锁国状态,关闭国门的日本在...……更多
日本人气最旺的治新冠“汉方药”有哪些?
...自于“大汉之国”。中国隋唐时期,日本派遣了遣隋使、遣唐使出访中国,一边朝贡,一边向中国学习政治经济制度和科学文化技术,“汉方药”和药书就是在这个时候传入日本。日本古都奈良有一座皇家仓库,叫“正仓院”,...……更多
三国名将墓中为何会挖出“日本器物”呢
...搬过去的。其实这很好理解,唐朝时期,日本派了大量的遣唐使来中国学习,也就是在此时有很多中国的文化习俗被传到了日本,有些东西,比如木屐我们没有继续沿用,而日本反而传承至今还在使用,所以给人们一种错觉,似...……更多
为何我们都是宋朝的后人
...方法。 03.以佛教为媒介的中日交流可能很多人都以为,遣唐使制度废止了之后,中日交流就断绝了。其实并不是这样。中日两国的往来不仅照旧,甚至还更加频繁了。比如,日本一个有名的政治家兼知识分子藤原赖长(1120—115...……更多
“租庸调”制为何在日本如此成功
...学的的唐朝先进制度给利用起来,较为著名的例如日本的遣唐使。他们在这其中收益颇多,把中国唐朝时期的租庸调制度给移植到了日本,还将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从而适用自己国家。在一段时间之后,日本本土化的租庸调制...……更多
历史上离奇消失的五个名人,他们去哪里了呢
...听玉环的下落,始终杳无音讯没有找到身影。据说是跟随遣唐使回了日本,现在的日本一些地方也有杨玉环的墓和纪念碑,而我国的杨玉环墓却是个衣冠冢埋葬着着她的衣服,杨玉环后来去了哪至今也没有人知道。最后一位,她...……更多
历史4个“下落不明”的人他们到底是去了哪里
...杨贵妃在舞女和乐师的帮助下去了扬州,然后认识了日本遣唐使者藤原制雄,之后被带到了日本,并且在那里她凭借自己的智慧帮助了天皇孝谦,于是受到了民众尤其是妇女的喜爱,以至于到现在还有一不少人称自己是杨贵妃的...……更多
唐朝为何能取得盛世繁华
...池都是仿照长安城建立的,在鉴真东渡之后,日本派遣的遣唐使从最开始的三五百人增加到后来的每次两三千人,其中,还有大部分人属于当时的留学生和学问僧,有些人来了就不再回去,有些人则是学习先进的文化和技术回去...……更多
令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玉环真的很胖吗
...见到了其兄杨国忠、长子杨暄之妾及其幼子,还见到日本遣唐使团的藤原制雄,在藤原的协助下,杨贵妃搭乘日本使团的船到日本久津登陆,时间为公元757年。到日本后杨贵妃受到天皇孝谦的热诚接待。后来,杨贵妃以她的智谋...……更多
白江口之战的经过是怎么样的
...这一战也让倭国真正认识到和唐朝的差距,从此向唐朝派遣唐使学习。虽然白江口之战过去了这么多年时间,但是依然留给我们很多意义,最重要一个就是,对付日本人,只有彻底碾压他们,打服他们,日本人才服你! ……更多
大明宫见证了大唐帝国的兴盛和衰落,两个女人决定了大明宫的命运
...曲,公元663年,白江口战役,倭国完败。来年,倭国派出遣唐使和留学生,开始全面向大唐帝国学习。遣唐使请求赐予国名。武皇后说,既然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就叫日本吧。自此,倭国才有了个体面的名字。公元705年,82岁的...……更多
日本最大的危机来了!或比日本被海水淹没更可怕
...改变自己的国运。早在中国的唐朝时期,日本就曾多次派遣唐使来大唐学习,那时中国什么都是好的,见到什么学什么,可以说对中国那是佩服得五体投地、顶礼膜拜。也是从那时起,日本从中国学到了先进的文化和治国方略。...……更多
苹果的千年文化之旅:从“柰”到“苹果”的演变
...在这个过程中,“柰”这一名称也传到了日本,并被日本遣唐使带回了本土。在日本,“柰”被称为“林檎”,这个名称在日本沿用至今,成为了日本对苹果的一种独特称呼。与此同时,在中国本土,“柰”这个名称也经历了一...……更多
汉朝的郎官制度:贵族政治的体现与影响
...助他们更容易了解权力体系。而当时,日本派遣了大量的遣唐使来中国学习,政治、文化、经济等,被这批日本人学的有模有样,所以我们在今天依旧能够在日本见到许多唐式建筑,低低陈述历史的厚重。而中国的政治体系也不...……更多
撒豆成兵的故事
...做“大傩”的中国周代的宫廷仪式。由派遣到中国唐朝的遣唐使带回到日本,成为在日本宫廷中驱邪避恶的新年仪式,为了消除病患及灾害而举行。在飞鸟时代这种追儺的习俗已经被固定下来了,后随着时间的流传而成为日本民...……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李建成手下的哪4大心腹,若都在长安的话,李世民未必能赢
前言:每当说起我国古代的各个朝代,唐朝一定是不得不提,因为在我国各个朝代中,唐朝不仅在国力方面十分的强盛,各方面的发展也可以说是达到了十分先进的地步
2024-06-08 19:24:00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叶青翠,天淡纸鸢舞”。6月7日,山西师范大学古典文献学副教授、民俗学者闫春介绍说,端午节既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
2024-06-08 19:57:00
萧淑妃死后,其子李素节为何一贬再贬后被杀
李素节是萧淑妃与唐高宗李治的儿子,从小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很受唐高宗喜爱,李素节六岁时,被唐高宗封为雍王,王皇后没有子嗣
2024-06-08 19:23:00
李渊被迫退位,提了什么特殊要求
如果说对外交流最为昌盛的古代王朝,那就要说唐朝了,在唐朝中,中国的国力空前昌盛,并出现了许多的中国发明,可谓是一段十分亮眼的时代
2024-06-08 19:26:00
李渊退位后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逍遥自在地只顾生孩子吗
李渊下台以后,虽然不完全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但确确实实是在逍遥自在地生孩子玩,不然,他想善终就没有那么容易了。中国历史上
2024-06-08 19:27:00
杨广杀32个姓李的,李渊用哪四个字逃过一劫
隋唐,其实是两个年代,为什么要合在一起呢?其实就是因为隋朝存在的时间太短了,两个皇帝之后,就被唐朝给取代了。隋朝的第二个皇帝杨广
2024-06-08 19:39:00
重生吧 文物丨海南历史上这位有名的才子,字也太好看了→
你知道吗?海南历史上有位读书很厉害的人名叫张岳崧是海南历史上唯一的探花本期《重生吧,文物》带你认识这位海南才子的书法真迹“清代张岳崧行书轴”重生自述大家好
2024-06-08 21:00:00
秦朝花了五百多年建朝,隋朝、唐朝为何只花了一年
我们知道我国的古代历史,王朝交替非常频繁,对于这些王朝很多人都能脱口而出,唐宋元明清之类的。当然,这些王朝虽然更替频繁
2024-06-08 20:09:00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杀10个侄子时,李渊说了啥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杀10个侄子时,李渊说了一句话,终一语成谶。在尘封的历史长河中,流传着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权力和亲情交织的故事
2024-06-08 19:42:00
安禄山和杨贵妃有何关系
安禄山和杨贵妃两人的关系很微妙,杨贵妃比安禄山小16岁,杨贵妃却是安禄山的干妈。为什么会有这么一档子事情呢?其实这也很好理解
2024-06-08 19:39:00
为何说太宗背后的女人撑起了半个贞观之治
公元636年,贞观十年六月二十一日,一代贤后长孙皇后在立政殿驾崩,终年36岁,谥号“文德皇后”。长孙家族作为皇族宗室,从北魏至隋以来能人辈出
2024-06-08 20:02:00
杨广修运河,开科举,为何被表哥抢了江山
他,生于公元569年,通过残酷的夺嫡之争,从同父同母的亲哥哥手中,夺得皇位,成了某个王朝的第二任君主。他,生于566年
2024-06-08 20:08:00
李世民输了玄武门之变的话,大唐后来会如何
自古以来,先皇驾崩太子即位是天经地义的权力交接秩序,但有些皇储并不甘心屈于一隅,眼巴巴地看着别人书写历史。本文的主角之一
2024-06-08 20:52:00
若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和杜牧有朋友圈会如何
这几个人都是大家心目中公认的写诗大咖。但是,他们还是有一些不同的。在所有的这些人中,成就最高的人当属是李白和杜甫,正是他们两个让世人了解到了唐诗的魅力
2024-06-08 20:50:00
为何说孝文帝改革为隋唐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北魏时期,孝文帝进行了全面的汉化改革,让鲜卑族和进入中原的主要少数民族都融入了汉族之中。这场改革不仅改变了北方的民族成分
2024-06-08 20: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