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苏秦与战国时期的纵横家外交政策
...套自己的外交主张,称为连横。那个时候秦国当政的是秦惠文王。他就对秦惠王说:\"秦国,西有巴、蜀、汉中的良田和资源,北有胡貉和一些稀有动物,南面有巫山、黔中作为屏障,东面有崤山和函谷关固若金汤的坚城和险关...……更多
19岁继承君位的秦武王,4年后举鼎身亡,为秦国做了哪些贡献?
...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樗里疾是秦孝公嬴渠梁的庶子,在秦惠文王时期,立有大功,在王室内部极有威望。既有威望、又有军功,对年轻的新王来说,就是潜在的威胁。秦武王上位后一直重用甘茂,其实就是为了对抗樗里疾,牢牢...……更多
历史上的秦武王这个人你了解多少?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元前329年-公元前307年),又称秦武烈王、秦悼武王,秦惠文王之子,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10年-公元前307年在位)。秦武王生而有神力,勇武好战。他在位时,政治上设置丞相,联越制楚;军事上攻拔宜阳,设置三川;经...……更多
蔺相如:从平民到赵国重臣的传奇之路
...与包容,也令后人钦佩。三、谏言不被采纳差点弊国当赵惠文王驾崩,赵孝成王继位后,蔺相如已经白发如雪,满面沧桑。他预感到秦赵争霸的局面即将来临,于是更加谨小慎微,小心求证每一条信息的真伪。当听说民间流传“...……更多
赵奢智破阏与之围,赵国名将的崛起之战
...轻时曾犯罪逃入燕国,被燕昭王任命为上谷太守,后在赵惠文王时回到赵国,做了田部吏(负责征收税赋的官吏),有一年因为平原君家里不肯缴纳赋税,赵奢依法杀死了平原君的九名主事人。平原君虽然很生气,却也认为赵奢...……更多
秦昭襄王堂堂一国之君,为何甘为“儿皇帝”
...一个能人开始,这个人叫范雎。秦昭襄王,名赢稷,是秦惠文王之子,生母只是秦惠文王的妃嫔——芈氏,被封八子。秦朝后宫的妃嫔等级分为八个等级,王后、夫人、良人、美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而秦昭襄王的母妃...……更多
中山史话之赵灭中山:一碗羊羹引发的战争灾难!
...的赵武灵王已经退位为主父,为了能更有实力干涉儿子赵惠文王的政务,他决定兵不血刃地夺取中山国,于是他果断决定在公元前299年扶植中山姿王的弟弟中山王尚继位,将中山国司马氏的官员们全部罢免,逐出了中山国。中山...……更多
魏国曾经多强大?压制秦国不敢东出
...。魏武卒初创人数是五万,经历过魏文侯,魏武侯还有魏惠文王40年的苦心经营后,魏国国力达到巅峰,魏武卒人数也扩充到了近20万。魏国会诞生魏武卒是因为魏国经济发达,并且在三家分晋的时候分到了几乎晋国全部的矿山...……更多
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后续如何,老师没有讲述,专家:代价过于庞大
...书信表示:愿意用15座城池与赵国交换和氏璧!此事令赵惠文王以及大臣们十分头疼,一旦将和氏璧送去万亿秦王反悔不愿赠予15座城池呢!如果不给的话害怕秦军的进攻,这该如何呢?于是蔺相如请愿担任护送和氏璧,并且保...……更多
秦惠文王:统一大业的承前启后者
...政这一世,割据走向集权,已是大势所趋。六世之中,秦惠文王可谓高屋建瓴、深谋远虑。在位二十七年,灭蜀伐楚、安定匈奴、逐个攻克六国,以绝对的战略优势,压制六国同盟军。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强国。秦惠文王...……更多
赵太后教齐王治国,女人执政对赵齐有何影响?
赵惠文王去世后,秦昭王为替范雎报仇,四处追杀魏齐。得知魏齐逃到了赵国,秦昭王先扣押了平原君赵胜,然后又派大军前往攻打赵国。赵孝成王刚即位,就突遭此等变故,赵人一时间显得有些措手不及。为了抵御入侵的秦...……更多
...扩张消除了一大障碍。张仪连横外交策略公元前338年,秦惠文王继立,车裂商鞅,但秦国变法后的强大依然不可遏制。关东六国在恐慌之余,纷纷结盟,形成“合纵”之势。张仪出任秦相后,献“连横”之策,游说韩、齐、赵、...……更多
廉颇墓为何传出车马奔腾的声音?1972年,安徽考古队揭开这个
...国一跃成为强大的军事国家。而廉颇正式被重用还是在赵惠文王时期,廉颇曾多次立下了赫赫战功打败过齐国、秦国等,真的当时的秦国遇到廉颇,等于就是遇到了克星,只要廉颇在,秦军似乎就无法取胜。 但是后来我们知道...……更多
作为秦国“第一王”,秦惠文王是如何推进秦国统一大业的?
...王是谁呢?这个问题有多少人知道呢?秦的第一位王是秦惠文王嬴驷,他是秦孝公嬴渠梁的嫡子,是秦始皇的高祖父,也就是大家平日里说的“爷爷的爷爷”。那么,作为秦国的“第一王”,秦惠文王对秦国有何功绩,或者说是...……更多
张仪伶牙俐齿,是典型的大忽悠家,为何嬴荡继位后却不待见他呢
...。”图片:相国的玉佩剧照后来,张仪只身前往秦国,秦惠文王是一位眼光独到的君主,他一下子就看出张仪是有用之才,对他十分欣赏,让张仪当了相国。张仪主张的连横之说,让秦国长期面临的困境迎刃而解,而秦国也成为...……更多
长平之战赵括并非一无所获,讽刺他实在是冤枉
...无是处之人,事实上,在那场决定秦国和赵国前途命运的长平之战,赵括虽然最终战败,可他也并不是一无所获。两国交伐,生死攸关1、秦赵崛起纸上谈兵说的是赵括,但是为何会爆发这场战争,还得从两国先后崛起开始讲。...……更多
秦国崛起:从商鞅变法到秦惠文王的统一之路
...记在心中。公元前338年秦孝公驾崩,秦惠王文王继位。秦惠文王继位之时想起太子之时商鞅所做之事就极为气愤,就想设法杀掉商鞅,但现在商鞅地位极高,所谓功高盖主,秦惠王还不能动手便有所顾忌。恰巧公子虞等人造谣商...……更多
商鞅之死:秦惠文王稳固政权的无奈之举
...孝公之子)实行车裂之刑惨死,很多人以为商鞅之死是秦惠文王主观意识要致商鞅于死地,实则不然,秦惠文王也是为了稳固自己刚即为的政权,最终再三权衡不得不致商鞅与死地,那么嬴驷(秦惠文王)为何要杀商鞅呢?原因...……更多
聊聊齐国第一名将——匡章
...应外合,一举击溃了秦军。在桑丘之战后,吃到败仗的秦惠文王非常害怕,因此以西藩之臣的身份来向齐国求和。由此,对于匡章来说,在桑丘之战中可谓一战成名。二在桑丘之战后,匡章又指挥齐军展开了灭燕之战。公元前314...……更多
秦始皇的爷爷秦孝文王苦熬54年,在位3天做了4大贡献
...六代人共七位君王,他们分别是:秦孝公(嬴渠梁)、秦惠文王(嬴驷)、秦武王(嬴荡)、秦昭襄王(嬴稷)、秦孝文王(嬴柱)、秦庄襄王(嬴子楚)和秦始皇(嬴政)。其中,秦武王和秦昭襄王是兄弟关系,所以是六代人...……更多
战国时期封君和封侯制度是怎么来的?
...打齐国,于是打仗的同时,战国礼崩乐坏更加加剧了。秦惠文王打着打着,魏国为人拉拢韩国,尊请韩威侯称王为韩宣惠王,不久秦国在没有人尊请的时候,自己称王为秦惠文王,再后来,魏国、韩国为了对抗秦国,又尊请赵国...……更多
赵武灵王宠爱吴娃,不顾大局悼念吴娃废长立幼?
...山国为了谈和,又献出四座城池。从赵武灵王二十年到赵惠文王三年中山国灭亡,整整十年,赵武灵王一直致力于灭亡中山国。打仗不是吃饭,十几分钟就能搞定。按照赵孝成王的说法,一座装备精良的城池怎么也得一年半载才...……更多
樗里疾:秦国一代名相与风水大师的传奇人生
...之胆战,生怕触犯了他而招来厄运。樗里疾本名赵赢,是秦惠文王同母异父的幼弟。他从小就聪慧过人,博涉群书,又善于谋略决策,被誉为“智囊”。秦惠文王欲检验他的才能,就让他率军攻打魏国曲沃城。樗里疾不仅轻松取胜,还出...……更多
从秦武王赵荡的统治看秦国的起伏与变迁
...看这个“王”二代的背景。赵荡的父亲叫赵驷,也就是秦惠文王。在秦惠文王以前,秦国国君都称公,比如:秦穆公、秦献公、秦孝公。而秦惠文王是秦国第一代称王的人,所以赵荡成了标准的王二代。影视剧版嬴驷 秦惠文王...……更多
晋国六卿的权力游戏:为何未能独霸而三分天下?
...名将吴起,魏武侯之后,更是陷入了内乱,实力受损。魏惠文王有统一三晋的野心,却没有其能力,而且此时的齐国和秦国也反过劲来,秦有商鞅变法,秦国一改从前,逐渐走上强国之路;齐国有邹忌、田忌、孙膑等。他们的崛...……更多
他因为养马而立功被天子封了一块,600年后他的后代统一了中国
...七雄,秦国都是其中最为犀利的诸侯之一。 此后,在秦惠文王时代,秦国面对其他诸侯的合纵连横,仍旧处于不败之地。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长平之战,秦国一举打败实力最强的赵国,从此虎视群雄,六国再也无法和秦...……更多
张仪的智谋:破解五国合纵瓦解联盟
...诸侯结盟,组团对抗强大的秦国。他们的抱团取暖,让秦惠文王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明眼人都能够看得出,秦国的好日子到头了!怎么办? 秦惠王给出重赏!求破解之道!客卿张仪看到了机会,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更多
李牧:未尝一败的军事天才
...事力量逐渐强大,屡败匈奴等北方胡人部落。但是,到了惠文王、孝成王时期,匈奴各部落军事力量逐步恢复强大起来,并不断骚扰赵国北部边境,赵惠文王便派李牧带兵独当北部戍边之责,帅府驻在代雁门郡(现在山西省西北...……更多
公孙衍:从秦国大良造到六国叛徒的传奇人生
...穆公开始,秦国奋发图治,谋划布局,广纳贤才。到了秦惠文王时期,更是达到了巅峰。然而,在秦惠文王执政期间,发生了一桩令人费解的事情。有一位人物先是离开自己的国家,投奔秦国。但没过几年,他竟然又返回了自己...……更多
李牧:秦始皇统一六国之路上的劲敌
...到武安君的封号。早期时期,因匈奴不断骚扰北部边境,惠文王便派李牧带兵独担北部戍边之责。李牧原本已经制定了防御措施,但被赵王以为是李牧胆小怕事,不敢出兵,便罢免了他。后来,匈奴再次进犯,赵王在没有可用之...……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本文转自:华西都市报2024年,名人大讲堂全新启程,正式推出“蜀道文化季”,邀请专家学者聚焦蜀道价值、蜀道考古、蜀道保护
2024-06-17 09:05:00
封神演义中,姜子牙执掌封神榜,负责对战死的将士及枉死的魂魄封神,一共分封365路正神。这些正神包罗万象,囊括了方方面面的神仙
2024-06-17 09:34:00
天启乳母客氏为何成了东林君子们口诛笔伐的对象
关注明末奸臣阉党历史的朋友,聚焦点多在魏忠贤等前台人物上,很少注意魏忠贤本身的崛起。魏忠贤实际是靠一个女人崛起的,这个女人就是天启帝的奶妈客氏
2024-06-17 09:37:00
周易为何叫周易,为何强调“君子自强”
所谓“周易”,按照传统解释,其中“周”为周朝,或为周全,意为无所不包、无所不备;“易”为变化,有日月变化为易之说。因此
2024-06-17 09:38:00
为何说老三胤祉才是八王议政成败关键
在《雍正王朝》中,最精彩的一幕莫过于八王议政逼宫了,这也是雍正帝正面硬刚老八胤禩的最终决战。老八胤禩之所以在这场斗争中失败
2024-06-17 09:39:00
东汉末年,三足鼎立。司马炎小时候有个至交好友,名叫羊琇。在司马昭当权的时候,羊琇多次帮助司马炎,为司马炎谋取储位立过大功
2024-06-17 06:24:00
到了朱瞻基,大明朝已经风风雨雨的到了第三代。他亲爷爷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打进了南京的金銮殿,坐上了龙椅。朱棣一生戎马
2024-06-17 06:25:00
胡善祥能成为皇家钦点的太孙妃,一方面是占卜结果,另一方面足见她的品貌举止都是很出众的。而胡氏入宫后,从太孙妃做到太子妃
2024-06-17 06:25:00
朱棣崩逝后,仁宗当了10个月的皇帝也随着自己的爹去了。朱瞻基登基为帝,然后就得册封皇后。现成的胡氏是太子妃,理所当然的皇后
2024-06-17 06:25:00
后宫绯闻起,失宠复得宠凭资历、年龄、家世,阿巴亥可以说都不占优势,因此她后来居上成为大妃,自然有的是人不服气。于是后宫前朝开始有了大妃与二皇子代善之间的暧昧传闻
2024-06-17 06:29:00
即使后宫佳丽如云,他们只会宠爱怜惜这一个人。比如说皇太极与海兰珠,顺治帝与董鄂妃,而他们这些专情可能都是遗传于自己的祖辈
2024-06-17 06:28:00
公元234年,诸葛亮从汉中出发,发动了第五次北伐,当时魏国将领魏延被任命为前锋。不过此次北伐并取得很大的进展,虽然诸葛亮实行屯田
2024-06-17 06:26:00
不仅事迹广为流传,之后的历代王朝都还表彰他的贡献,将其塑造为武圣人。直到现在,很多地方还有祭拜关二爷的传统,更有一些帮派团体入会集会都要祭拜
2024-06-17 06:26:00
更重要的是,于谦的少时偶像,就是民族英雄文天祥。他非常佩服文丞相的人品与气节,一直以此作为自己人生的指引和模板。他一方面用功学习
2024-06-17 06:30:00
因为类似的原因,在打下成都后,王建想约束自己的小弟时,有人竟然口放狂言:你当初说过,打下成都后,节度使大家轮着坐,现在我们在你面前只是稍微缺乏点礼数
2024-06-17 06: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