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许敬宗巧言令色,长孙无忌谋反案的背后真相
在李治册立武则天为皇后时,长孙无忌和褚遂良都持反对意见,也由此得罪了武则天。搞掉褚遂良之后,武则天就将目标瞄准了长孙无忌。相比于褚遂良,长孙无忌的根基深厚多了,需要一击致命。武则天将这份“光荣”的任...……更多
长孙无忌、褚遂良被害,主谋是李治还是武则天
唐显庆四年(659年)。许敬宗:陛下,太尉长孙无忌意图谋叛!李治:怎么可能!舅舅被小人离间,因为猜疑与我产生隔阂是有的,但绝对不至于要谋反!许敬宗:陛下,事情的经过我已经调查得很清楚了,长孙无忌谋反的罪...……更多
揭秘李治与长孙无忌的决裂之路
...后夷狄”的政策,其功显著。但在李治登基后,他却附从长孙无忌,先同意武照入宫、后阻碍废王立武,前后不一,史评较差。关陇一脉大张旗鼓地悼念褚遂良,顿时引起不满。为此,武媚娘指示人诬告一向老实的关陇弟子——...……更多
李治如何亲身将长孙无忌一伙赶尽杀绝的
永徽六年九月,一日退朝,李治宣旨召长孙无忌、褚遂良、于志宁、李勣入内殿,貌似有要事相商。这四位可是最有实力的四位宰相了,新帝登基六年来,除了褚遂良短暂被贬过,基本上一直都身居相位,属于这个帝国最核心...……更多
唐高宗李治为何非要杀害亲舅舅长孙无忌
...”时,后人都被他出色的演技迷惑了,于是后人都把杀害长孙无忌的罪责推给了武则天和许敬宗、李义府。唐高宗李治深谙以柔克刚之道,小的时候他在父母面前装弱,在兄弟面前装怂,在大臣面前装嫩,在老婆面前装柔。其实...……更多
...这种因果报应在历史上是很常见的。就比如,唐朝李恪和长孙无忌之间的故事。长孙无忌大家都很熟悉,凌烟阁排名第一的功臣。早年追随李世民打江山,能力虽然比不上房玄龄和杜如晦等,但他有一个外戚的身份。所以,他的...……更多
长孙无忌输给李治并非因为智慧不够,而是另有原因
对唐高宗李治、武则天和长孙无忌这段历史有过了解的人,应该都听过这样一句话——在权力之争这件事上,因为长孙无忌自身的能力缺陷,最终输给了自己的亲外甥李治和武则天。但是,真正的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们不妨试...……更多
为何说怕老婆的唐高宗李治,其实功业才干不亚于父祖
...别看一下。太子之争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长孙皇后生的第三个儿子。他有两个亲哥哥,大哥李承乾比他大9岁,二哥李泰比他大7岁。早在李治出生前,他的大哥李承乾就已经被确立为太子。而他的二哥魏王李泰,...……更多
李恪的预言:唐朝皇权背后的阴谋与复仇
...李世民一看这可不行啊,心里就开始犯嘀咕了。这时候,长孙无忌就开始动歪脑筋了。他一看李承乾这不行那不行的,就开始琢磨着换个太子玩玩儿。他相中了谁呢?就是皇九子李治。因为李治是他外甥,性格又软弱,比较容易...……更多
李治为何以皇后礼,下葬妹妹新城长公主
...贞观八年,是唐太宗李世民最小的女儿,母亲是文德皇后长孙氏,与唐高宗李治是一母同胞。许是因为新城公主是自己最小的女儿,李世民对她非常的宠爱。在她八岁的时候,也就是贞观十六年,册封她为衡山郡公主。或许有人...……更多
李治将妹妹以皇后之礼下葬,这背后究竟是怎样一段“乱”事呢
...来自宫中的响动。原来,唐太宗李世民与他最宠爱的皇后长孙妃所生的幼女——新城公主降生了。此时的李世民已经年近五旬,他沧桑的面容上闪过一丝喜悦的光彩。四年前,他最爱的皇后长孙妃不幸离世,这给他带来巨大打击...……更多
公元659年,身为内阁宰相之首的长孙无忌被唐高宗削去所有官职与爵位,流放于黔州(今重庆彭水),几个月后,中书令许敬宗派中书舍人袁公瑜到黔州逼迫长孙无忌自杀,无奈之下,这位太宗、高宗两朝重臣自缢而死,其直...……更多
揭秘新城公主:唐朝最善良公主,被丈夫活活骂死
...下诏书,取消原来的婚约,并重新为公主找到一位驸马,长孙诠。长孙家族是世家大族,出过几位皇后,许多公主也都嫁入长孙家,而长孙诠又是长孙家的年轻俊彦,因此选他做驸马是太宗挑选了许久的结果。不过由于婚礼准备...……更多
唐太宗立李泰、李恪为太子都不成,是因为长孙无忌?
...李世民的嫡子还有李泰和李治。李世民有意立李泰,但是长孙无忌就说了,如果李泰登基了,那李承乾和李治就没命了。李世民一听,爱子心切,就改立温顺对哥哥又好的李治为太子。不过没多久,李世民想改立李恪为太子。李...……更多
新城公主:皇家荣耀与婚姻悲剧的交织人生
新城公主是唐太宗最喜欢的女儿之一,她的母亲是长孙皇后,她是真正的金枝玉叶。但是新城公主的一生却很悲惨,她不仅婚姻一波三折,而且还被传死在自己丈夫的手中……公主再怎么说也是皇帝的女儿,驸马再怎么优秀,...……更多
他是优秀的政治家,也是古代帝王扮猪吃老虎的最高境界
...位,不争而争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是皇后长孙氏所生第三子,自打一生下来,上头就有两个嫡亲哥哥,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年纪最小的李治好像与皇位并无干系,他的爹爹显然也没有对他抱有多大期望,只希...……更多
李世民的第三子李恪被杀究竟是谁的意思
...以的。那么他的死,到底是房遗爱诬陷、李治的意思还是长孙无忌?表面上是房遗爱诬陷,但他为什么不诬陷别人,只诬陷李恪,其实道理很简单,这并非他的本意,当时审理房遗爱谋反案的是长孙无忌。长孙无忌与李恪素有旧...……更多
李恪的诅咒:长孙家族的覆灭预言
...无法继承大统。与此同时,李世民的这一举动,也挑动了长孙无忌头上的那根弦,为后来李恪的悲惨结局埋下了伏笔。才华过人的吴王李恪,正值壮年选择自缢而亡话说,吴王李恪虽然是隋炀帝的外甥,但更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儿...……更多
长孙皇后:千古第一贤后的典范
如果富察皇后是乾隆的不曾凋零的花,那么长孙皇后则是李世民心中永恒的星辉。被誉为“历史上最贤淑的后妃”,长孙皇后是“贞观之治”的灵魂人物。在那著名的“玄武门之变”,她不仅给予了李世民坚定的支持,更是与...……更多
李治与武则天:权力背后的夫妻博弈与政治角逐
...如历代君王一样,给他指定了很多辅政大臣,其中便包括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这两位大臣刚开始时,也是尽心尽力的辅佐,在李治继位的第四年,高阳公主和巴陵公主想要谋反,拥戴荆州王李元景做皇帝,李治还是在他们的帮助...……更多
这个皇子连李世民都高度称赞,却因血统无缘帝位,实在可惜
...李承乾、李泰、李治,与李恪。前三位都是李世民的皇后长孙皇后所生,而李恪的母亲却只是李世民的一个妃子,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皇位应当由李承乾来继承,因此他也立了李承乾为太子。 事实上,李承乾在能力上确实也有...……更多
李恪:唐太宗心中的理想继承人与政治牺牲品
...宗发现李治过于软弱,可能难堪大任。一天,唐太宗找来长孙无忌,两人就立谁为太子问题做了一番交谈。唐太宗:“公劝我立雉权,雉奴懦,恐不能守社稷,奈何!吴王恪英果类我,我欲立之,何如?”意思是说,长孙无忌你...……更多
...没有能力了。3、李治防的是权臣。李治继位之初,遭到长孙无忌等重臣的肘制,李治虽然是个成年的皇帝,但朝政却被长孙无忌所掌控,李治无法施展自己的手脚。而长孙无忌又是李治的亲舅舅,是李唐政权的外戚,长孙无忌...……更多
长孙无忌作为李泰和李治的舅舅,他为何选李治做太子?
长孙无忌这个让只要在唐朝说起来大家都是知道这个人的,这个人的人生十分的传奇,出生在隋朝,却是唐朝做官,一生之中经历了隋炀帝,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四代皇帝,可以称得上是四朝老臣了,在他的人生之中曾经...……更多
长孙无忌是唐太宗的大舅子、凌烟阁第一功臣,在唐高宗初期更是大权独揽。但长孙无忌的人生却以悲剧收场,最终被逼自杀。而李治(唐高宗)被立为太子时,唐太宗说的一句话就预示长孙无忌的悲剧。大约从贞观十四年(640年)...……更多
权谋之争:长孙无忌与武则天的较量
...了自己的生命,结束了三十多年的叱咤风云。这个人名叫长孙无忌,而逼迫他自缢的则是他的外甥媳妇武则天。作为助李世民登上帝位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最后落得如此下场,怨不得他人,而是长孙无忌亲手为自己挖掘...……更多
...给抢过来,于是再次在唐高宗面前诬陷房遗直,唐高宗派长孙无忌查验这件事。高阳公主房遗直也不甘示弱,向朝廷告发了房遗爱与薛万彻私底下说过的一句话:若国家有变,当奉司徒荆王元景为主。这句话不得了,意思是:如...……更多
长孙无忌与武则天的权力对决:权臣败落的必然与偶然
唐朝高宗皇帝李治在位初年,朝廷的大权一度在长孙无忌手里掌握。甚至长孙无忌的权势一度到了可以压迫天子的地位。但是之后的发展堪称魔幻:那就是长孙无忌在和武则天的斗争中被武则天斗败,最终还赔上了性命。那么...……更多
废后之争:李治与长孙无忌的角力
...但如今的李治,却如纯洁的小白兔一样,只知道抱着舅舅长孙无忌大哭。长孙无忌被李治哭烦了,扶着李治双肩,道:“太子——不是,是皇上,你现在已经算是皇上大哥了,能不能先不哭呢,咱赶紧办正事!”啥才是正事?李...……更多
长孙无忌制造房遗爱谋反案,打击目标其实是吴王李恪
...到,既然驸马,公主对皇位的威胁小,但为什么唐高宗、长孙无忌要制造房遗爱谋反案呢?因为他俩要清除肉中刺、眼中钉。前面也说过,与驸马、公主比较,对李治皇位威胁更大的还有两个人:荆王李元景、吴王李恪。关于李...……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王朗和诸葛亮阵前辩论,王朗的言论很有道理,为何最后被气死了?
三国演义里有这么一段儿,诸葛亮带着蜀军北上讨伐曹魏,曹真奉命率军抵抗。因为诸葛亮足智多谋,所以曹真就叫来了跟着他一起到前线的王朗
2025-04-11 11:26:00
看懂秦末一个“字”的兴衰,就看尽了谋圣张良三次离开刘邦的一生
刘邦由泗水亭长到汉高祖的转变中,“汉初三杰”功不可没,张良以谋略才智赢得了刘邦的赞许,也在后世留下了“谋圣”的传奇。许多人说张良最终离开刘邦
2025-04-11 11:46:00
我与黄河文化地标|铁牛入水护佑五百年安澜
文|吕樱格如果选择一种动物概括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精神,“牛”毋庸置疑承载着泱泱华夏的应世态度。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鲁迅呐喊的“俯首甘为孺子牛”
2025-04-11 09:14:00
三国墨韵开楷法,千年笔骨立书宗
在汉字演变的浩瀚长卷中,一位三国时期的文士以笔为刀,在竹简绢帛间刻画出一种全新的文字气象——他,便是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的钟繇
2025-04-11 09:18:00
鸭大线:白山黑水间的历史动脉
在吉林省的东南部连绵起伏的山野之间,一条阅尽沧桑、历经风雨的铁路,如同长龙一般穿梭于崇山峻岭、蜿蜒于林海莽原。这条铁路
2025-04-11 09:55:00
编者按齐国,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诸侯国之一,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无数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这些故事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2025-04-11 10:34:00
溥仪去上户口,住址写的是“故宫”,但“回家”还要交门票?
在秦国灭了六国以后,中国开启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社会,封建王朝社会都有一个特性,那就是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也就是一个国家里
2025-04-11 10:46:00
李清照的背景有多强?姐夫蔡京,妹夫秦桧,还有一亲戚名气更响亮
说到宋代的词人,我们必然绕不开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平心而论,古往今来诸多文人,其中却少有女才子,尤其是像李清照这种证,古烁今的存在更是难得
2025-04-10 21:26:00
清末面对入侵的列强,为何大部分百姓不反抗,反而替他们干活?
清末面对入侵的列强,为何大部分百姓不反抗,反而替他们干活?在晚清时期,西方列强觊觎中国庞大的市场,但清朝实行闭关锁国,让他们屡次碰壁
2025-04-10 21:55:00
曾国藩:饭桌上有这种行为的人,万不能深交,哪种人?
我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大国,礼仪与教养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贯穿于整个衣食住行当中。就拿吃饭来说,自古以来就有着“长辈不上桌
2025-04-10 22:20:00
民国第一个被执行绞刑的人,暗杀宋教仁,曾孙是香港影星洪金宝
"脚下的木板,被抽走,他们透过绳索,看着你的头。"失去支撑的刑犯,挂在冰冷的绳索之上,感受着窒息的压迫感,眼神里充斥着对生死的看淡
2025-04-10 22:25:00
在清朝,为什么再穷的人也不愿意娶宫女?换做是你也不愿意
现如今你要是没钱,找个媳妇难了,为什么?首先女孩少了,结婚必须有一静一动,再加上金银首饰、彩礼。这才是基本的,还有很多钱都没有细算
2025-04-10 14:14:00
抗日第一名将,曾因活埋1200名日军,遭日军索赔2亿,2字霸气回应
战争频发,最受伤害的就是人民,在那个年代,很多家庭死亡人数少则一两个,多则全家无人幸免,日本人残忍的罪行已经被历史记录
2025-04-10 14:36:00
自唐至清各个朝代的国土面积,国土面积最大的朝代竟不是汉人建立
唐朝唐高宗时期是唐朝国土面积的巅峰,足有1237万平方公里,比现在的国土面积多了大约22%。那时候的唐朝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
2025-04-10 14:47:00
张幼仪:坦然面对一切,生活不存在跨越不了的逆境
提到张幼仪,知名作家梁实秋曾经说过:“她是极有风度的一位少妇,朴实而干练,给人极好的印象。”在公婆眼里,张幼仪是最合格的儿媳妇
2025-04-10 14: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