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大小金川之战对中国有何影响
...路肯定也很漫长,但终究难逃从攻防转换的宿命。其中,金川之战可以说是乾隆王朝最大的甚至极为灿烈的一次战役,花费了近七千万两银子,牺牲了几万人,用了七年时间,才打赢了这一仗。但金川之战之后,我们才真正见识...……更多
清朝的金川就是现在四川省阿坝自治州的金川县、小金县,当时分为大金川和小金川,是嘉绒藏族的生活区。大小金川战争,分别指的是乾隆十二年(1747)二月至乾隆十四年(1749)正月和乾隆三十六年(1771)六月至乾隆四十年(1775)二...……更多
大小金川之战:清朝以60万兵力惨胜,但对中国的意义却超乎想象
...乾隆皇帝自诩有着“十全武功”,这其中便有着平定大小金川之战,这两次战争前后一共进行了七年,但是在时间跨度上却长达二十余年,此战最后以清军的惨胜告终,据说乾隆在得知清军胜利后,激动之余一连赋诗数首,只为...……更多
聊聊“清平大小金川之战”背后的历史意义
在清朝乾隆年间,一场规模宏大的战役在四川的大小金川地区展开,史称“清平大小金川之战”。这场战役不仅是乾隆朝平定四川大小金川叛乱、维护西南边疆稳定的重要事件,更是乾隆帝“十全武功”中的辉煌篇章。本文将...……更多
大小金川为何让乾隆屡遭挫折没能拿下
...厮杀不仅会有人出局,还会产生大鱼吃小鱼的效果,大小金川,便是这样的“大鱼”。大小金川,位于今四川西北部大渡河上游,靠近打箭炉。打箭炉是内地进入青藏高原的必经之路,之前中央政府派兵入藏,都是由此进入,其...……更多
“金川之战”的成败究竟如何
...起屠刀,正法多位达官显贵。这场战争就是第一次“大小金川之战”。那么战场战争之始末究竟如何?其得失成败又如何?上图_清朝时期四川地图事情还是从文章伊始的“弹丸之地”瞻对地区说起,这一地区地处川藏通往之要道,...……更多
乾隆赏赐两武将,为何二者的命运截然不同
...察另一个是乌尔登。他们两个人年纪相仿,而且都在大小金川战役当中有特别出色的表现。后来战争胜利之后,他们回到京城,乾隆也十分开心的要给他们赏赐。当乾隆问他们想要什么嘉奖的时候,海兰察回答的是想要美人,而...……更多
名将阿桂的辉煌政治生涯与显赫家族背景
...十年时间升至军机章京,跻身朝廷中枢。1748年出征大小金川时起,弃文从武,在此后近半个世纪里统率大军东征西讨,先后平定准噶尔汗国、回部大小和卓叛乱及大小金川。同时多次屯田伊犁,实现西北经济和农业稳定发展,...……更多
海兰察画像四进紫光阁,他立下多少功劳呢
公元1776年,清军平定大小金川叛乱之后,乾隆在高兴之余大开筵席,宴请在这次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将领。席间乾隆询问海兰察和乌尔登:“金川大捷,朕甚欣慰,两位将军想要什么封赏?只要你们说得出来,朕一定会有求...……更多
阿桂:乾隆身边的文武双全重臣,和珅亦敬畏三分
...时,阿桂以郎中的身份充任军机章京,参加了当时的大小金川战役。 奈何,最后因为战争的失败,清军遭到了严重的打击与损失,阿桂也受到了弹劾,靠着“阿克顿之子”的名号他才保住了小命。值得一提的是,阿桂也从这件...……更多
福康安:乾隆朝的荣光与争议
...武官职。如此仕途开端,谁人能及?乾隆三十六年,大小金川再次作乱,乾隆皇帝将17岁的福康安送往金川前线镀金。金川前线总指挥阿桂将军,自然深通上意,为福康安多次制造立功机会,并让其成功获得了乾隆皇帝“壮军威...……更多
清朝五大名将:阿桂、福康安、施琅、张勇和费扬古
...授户部郎中、军机章京乾隆十三年(1748年),随征大小金川,后升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因办事勤慎而受重用,历任参赞大臣、镶红旗蒙古副都统、工部侍郎等,长期戍守西北边疆。乾隆二十年(1755年),乾隆率军出征新疆...……更多
...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晓铃阳春三月,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河谷的万亩梨花一夜之间傲然绽放。河水奔流、梨花晶莹、麦地碧绿、天空湛蓝,这是一幅美丽恬淡的世外梨园画卷。金川,因境内河流大金川得名,素有“嘉绒故土...……更多
清朝时期的五位杰出将军,塑造了清朝的历史
...蒙古副都统。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赴四川参加大小金川之战。历时五年,攻碉夺卡,屡克要隘寨堡,因功先后升正红旗蒙古都统、参赞大臣、领侍卫内大臣。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跟随阿桂打压田五、张文庆领导的甘肃...……更多
海兰察:显赫家族的传奇侍卫,乾隆皇帝的忠诚伙伴
...役以胜利告终。而就在5年之后,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大小金川之战。西藏地区土司政权反叛,联合蒙古串通,企图建立独立王国。清廷为此调动全国精锐,期间数次陷入苦战。在1772年的金川决战中,乾隆帝亲自率领清军,突破敌...……更多
海兰察:清朝的勇猛战士,以勇气和智慧赢得荣誉
...年的四川,一位名叫海兰察的将军带领政府军平定了大小金川叛乱。作为一名来自鄂温克族的将军,海兰察生活在恶劣的大山林中,培养了强壮的体魄和超强的本领。在一次战后,海兰察突发奇想,将几头母牛带进了自己的营帐...……更多
乾隆的“十全武功”战绩与争议
...对这十场战争,评价不一,甚至有的毁誉过半。用兵大小金川(四川大小金川县)被认为是小题大做,穷兵黩武,弹丸之地,让乾隆投入了60万兵力,代价十分惨重。平定准噶尔和天山南部的大小和卓之乱,收复新疆,被认为是...……更多
紫光阁功臣像:清朝历史的珍贵见证
...一次是在平定准噶尔后绘制了100幅,第二次是在平定大小金川后又绘制了100幅,第三次是在平定台湾后又增加了50幅,最后一次是为了平定廓尔喀而绘制了30幅。乾隆很讲究门面,级别很低的人物也都被绘制其中,功勋也没那么...……更多
岳飞虽死,后裔却是一代比一代牛
...着他,让他熬过了漫长的牢狱岁月。四、重出江湖平叛乱,金川战役再立奇功1736年,乾隆帝继位,释放所有牢犯。终于重获自由的岳钟璜,精神为之一振。1740年,四川小金川地区突然爆发叛乱,局势再起波澜。针对当地将领统帅无能的情...……更多
将军成功平叛,皇帝为何派人赐下毒酒
...趣的权利。 阿桂的经历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他在四川金川军营出差期间遭遇大小金川的反叛。虽然他原本只是路过的,但他仍然选择协助当地的大佬参与解决问题。然而,由于事态扩大,导致了一系列官员的死亡与贬职,阿...……更多
八十多岁的乾隆明明死抓着朝政不放,为什么还要退位当太上皇?
...他亲自录入了“十全武功”。依次为1747年到1749年的大小金川之战,1755年的平定准葛尔达瓦齐部之战,1755年到1757年的平定准葛尔阿穆尔撒纳之战,1758年的平定南疆大小和卓叛乱,1762年到1769年的清缅战争,1771年到1776年再平大...……更多
阿桂:乾隆皇帝的得力干将,功勋卓越的军事家
...。阿桂自幼好读兵书,对军事有一套自己独特的看法。在金川战役时,阿桂率领几十个人孤军深入,没想到被敌方发现了,很快就有数百骑兵冲他而来。阿桂十分清楚,若此时掉头就跑,压根没有一线生机,很快就会被敌方追上...……更多
功高震主?揭秘古代将军如何平衡战功与皇权关系
...查人心。他进到军营的时候,一开始只是小小的官兵。在金川战役中脱颖而出,一步步晋升。乌尔登和海兰察不一样,他家世显赫,一开始是皇帝身边的侍从。如果他能够取得军功,日后晋升不成问题。乌尔登也参加了金川战役...……更多
乾隆朝宰辅的崛起与没落:讷亲与傅恒的命运对比
...三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自巅峰到毁灭的人生历程。第一次平金川的战事成为讷亲命中的克星。金川之战受挫,乾隆是第一个需要承担责任的人,但乾隆不想承担决策失误的责任,于是具体指挥战事的讷亲、张广泗就成了牺牲品。对...……更多
看看雍正皇帝到底留给了乾隆皇帝多少家底呢
...都知道乾隆的十大武功,分别是:1747至1749年的平定大小金川之战、1755年的平定准噶尔达瓦齐部之战、1755至1757年的平定准噶尔阿穆尔撒纳之战、1758年的平定南疆大小和卓叛乱、1762至1769年的清缅战争、1771至1776年再平大小金川...……更多
海兰察:清朝的传奇将军,四次绘像紫光阁的英雄
...七年至乾隆四十一年这五年间,海兰察参与了平定大、小金川之战。乾隆时期,为了肃清边境,清朝不断对少数民族用兵。大、小金川是川西地区的两个土司,从乾隆七年起,清朝就开始平叛大、小金川。乾隆十四年,第一次战...……更多
古代皇帝统治时长排行榜
...功绩,先后平定达瓦齐叛乱、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平定大金川、平定小金川等。然而,乾隆也是清朝最后的辉煌,至此之后,清朝一路衰败,走向灭亡。 ……更多
揭秘清朝顶戴花翎制度:严格规定下的尊贵荣耀
...实打实地立下赫赫战功换来的。比如傅恒指挥的平定大小金川战役;经略西北,平定准噶尔叛乱;清缅战争中入缅作战,屡败缅军;哪怕身患重疾,仍督军进攻。怎么样,功劳不小吧?这是真真正正打出来的满人名将。福康安也...……更多
海兰察:从平凡士兵到一等公爵的逆袭之路
...刮目相看。五、折戟沉沙,失利退守1771年,海兰察奉命金川作战。两年后,海兰察进攻大金川时担任副将,上司福温却不敌病倒。海兰察只得接手指挥,可接连遭遇败绩,不得不退回日隆苦守。这次的边防战事十分艰难,大金...……更多
雪域远征尼泊尔:清朝军队为何可以在青藏高原上乘风破浪?
...川带来的屯练降“番”兵数千人,这部分兵力是当年大小金川战役中向清军投诚的藏族土司军队。这支部队由于具有横断山脉一带的生活与作战经验,因而十分适应清军在中尼边境地区的高原山地作战。除此之外,当地本身便驻...……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问题在于:《越公其事》是不是可信?古史突出范蠡文种,弱化勾践,越公其事突出勾践,弱化范蠡文种,两者都有不可信之处,但相比之下
2024-06-26 15:08:00
作为皇帝的朱棣还做了两件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大事。第一件事是好事。朱棣营建、迁都北平,树立了北京在之后的政治文化地位。当今天的游客在故宫
2024-06-26 15:08:00
通过上文可知,古史严重扭曲了勾践的形象,《越公其事》中的勾践形象可能更为真实一些。那么,这里带来一个问题:灭吴之后,一个雄心勃勃
2024-06-26 15:08:00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家族的男人往往在天性上和思维方式上有着惊人的相似。看来这话不假,朱元璋的残忍在他的子孙身上如同密码一样流传着
2024-06-26 15:09:00
朱棣:1403年-1424年在位,明朝第三代皇帝,朱元璋第四子,洪武三年(1370年)被封为燕王,性格多疑好杀。攻败明惠帝之后夺位
2024-06-26 15:09:00
毕竟当时司马昭控制着洛阳城中的禁军,即便曹髦再不怕死,也没有人敢伤害曹髦,但曹髦终究不能以一敌百,他手下的数百名杂兵也不可能将洛阳城里的禁军完全诛杀
2024-06-26 15:10:00
当时曹髦左右的人怒斥司马伷一行人,以至于司马伷的士兵都被吓得逃走了。此时中护军贾充赶了过来,迎面与曹髦战于南面宫阙之下
2024-06-26 15:10:00
在中国历史上通过“靖难之役”而获登大位的明成祖朱棣,按照汉儒文化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来说,其获皇权之道,似总有被后世正统史学家们有所指摘与诟病之嫌
2024-06-26 15:10:00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他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生于元末群雄争锋的年代。公元1360年朱棣出生,11岁被封为燕王
2024-06-26 15:10:00
南京乃虎踞龙盘之地,既是六朝古都,又是朱元璋的老根据地,朱棣却为什么要迁都呢?明成祖迁都北京,是雄才大略。朱棣的胸襟,一般人
2024-06-26 15:11:00
吴国,吴王寿梦时期,吴国开始联晋反楚,国力日益强盛,至在吴王阖闾、夫差时期,国力达到鼎盛。大约公元前512年,孙武携带《孙子兵法》来到了吴国
2024-06-26 15:11:00
朱元璋65岁的时候,太子朱标病死,其子朱允炆以长孙的地位,被立为皇太孙。各地的藩王大多是朱允炆的叔父,眼看皇位继承人落在了侄儿手里
2024-06-26 15:11:00
唐朝之时,一位叫孙壬林的官员,《唐故魏州昌乐县令孙君墓志铭》:周幽王遭犬戎之难,武公将兵,佐周平戎,其有功平王命命卫为公□□□□□□为卫上卿□邑于□其孙武仲
2024-06-26 15:12:00
可以阅读大量兵书,由此在继承前人军事思想与分析现实军事案例的基础上写下《孙子兵法》。在孙武眼里,深受周礼束缚的战争思维
2024-06-26 15:12:00
孙武祖父孙林父,是卫国的卿,但由于为人专横且逞强,与卫国国君关系非常紧张。但孙林父有一个大靠山晋国,因此经常能够利用他与晋国的关系来制约国君
2024-06-26 15: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