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水稻杂种不育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解水稻生殖隔离之谜后,在水稻杂种不育领域取得的又一重要进展,为系统解析水稻杂种不育的分子遗传机制奠定了基础。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3-43015-6 ……更多
向极微观深入,拓展对生命科学的认知(新知·把握科学研究新趋势)
...新,为水稻产业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其中,攻克“水稻杂种不育”难题是代表成果之一。籼稻多种植于南方,粳稻多种植于北方。两者之间的遗传差异较大,杂种优势明显。据测算,如果籼稻和粳稻亚种间能育成超级杂交稻,...……更多
他们潜心30年攻克“杂种不育”难题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他们潜心30年攻克“杂种不育”难题——记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科研团队图为万建民(左四)和团队成员。 南京农业大学供图【创新团队】◎本报记者 金 凤 通讯员 许天颖今年是万建民团队的“大满贯”...……更多
一“桥”飞架水稻籼粳
...籼粳匡敏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乐明凯利用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提高水稻产量一直是水稻育种专家的梦想。然而,一个多世纪来,籼粳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和应用一直是世界性难题。华中农业大学欧阳亦聃教授、米甲明副教授...……更多
加快发展新一代生物育种技术(专家观点)
...农作物基因组的测序或重测序。在育种技术方面,水稻等杂种优势利用技术国际领跑,攻克小麦染色体工程技术难题,分子标记技术已经在主要农作物广泛应用。基础研究是驱动生物育种发展的创新源泉。与种业发达国家相比,...……更多
让大米增重长胖 川农大为米粒打造了“高产外套”
...:封面新闻封面新闻记者 谭羽清 部分图片由被访者提供水稻是全国人民生活中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有超过60%的人以它的产物大米为主食。“如何培育出产量更高、品质更好的水稻?”一直是农业科学家们不断思考探索的问...……更多
...研究进程。万建民、谢华安和刘耀光3位院士分别就水稻杂种不育、种业创新与粮食安全、野败型恢复基因等作了主题报告。从矮化水稻成功到三系杂交稻问世,中国水稻育种的两次突破性进展中,广东野生稻均起到关键作用。...……更多
科技观察|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中国宇宙探索进展神速 世界对“生命”认识深入
...天和太空探索领域的共有4项,包括中国天眼FAST取得系列重要进展、中国空间站完成在轨建造并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我国迄今运载能力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力箭一号”首飞成功以及“夸父一号”发射成功,并发布首批科学图像...……更多
CRISPR与气候变化:如何利用基因编辑保护地球
...传染病(如禽流感)的动物。IGI 也在致力于开发耐旱的水稻及能吸收更多二氧化碳的作物,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过去的基因改造技术通过将基因从一个生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上,已经带来了重要的农业突破,如抗除草...……更多
三位皖籍院士获中国科技界“诺贝尔奖” 多次为家乡水稻育种出力
...、韩斌、钱前三位皖籍院士。三位皖籍院士均长期致力于水稻育种研究领域,成果丰硕。大皖新闻记者了解到,三位皖籍院士不仅在科研道路上携手并进,也多次为家乡的水稻育种工作出力。这一奖项含金量有多高?何梁何利基...……更多
在沙漠造水?看今年腾讯科学WE大会如何拉近普通人与前沿科学的距离
...野败”,一批科学家集智攻关,成功攻克杂交水稻制种和杂种优势利用难题,显著提高了稻米产量,引领了“第二次绿色革命”,为解决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粮食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种质创新是育种的灵魂”,钱前认为,...……更多
发现光信号影响水稻“生物钟”新机制!万建民院士团队找到关键基因ELD1
...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了团队水稻抽穗期的调控上取得的重要进展,揭示了光周期调控水稻抽穗期的新机制。水稻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抽穗期的精准调控关系到产量稳定与农时适配。水稻作为典型的短日照作物,...……更多
海水稻育种专家杨记磙把抗盐碱水稻种到新疆喀什农民的稻田里,让盐碱地里长出了水稻;动物育种专家左二伟潜心钻研巴马香猪品种改良,让“好味道”得以延续推广;作物育种专家黄三文培育出的杂交马铃薯“优薯1号”,...……更多
...乎科技榜”2022中国十大科技进展1.中国天眼 FAST 取得系列重要进展2.中国空间站完成在轨建造,中国空间站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3.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实现重大突破4.我国科学家将二氧化碳人工合成葡萄...……更多
广州厉害了!“‘力箭一号’首飞成功”入选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中国天眼FAST取得系列重要进展中国空间站完成在轨建造并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我国科学家发现玉米和水稻增产关键基因科学家首次发现并证实玻色子奇异金属我国科学家将二氧化碳人工合成葡...……更多
17位专家三亚“论稻”
本文转自:三亚日报水稻与麦类论坛举行17位专家三亚“论稻”本报讯(记者 张慧膑 郭志华 实习生 何承儒)1月5日,水稻与麦类论坛在三亚举行,该论坛系第三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暨2024国际种业科技博览会期间的分论...……更多
...过程中产生明显分化的两个亚种,亚种间杂交具有强大的杂种优势,预期产量比目前广泛种植的籼/籼杂交稻提高约15%至30%。”沈荣鑫说,配置杂交种时,花粉要离开作为父本的籼稻,降落在作为母本的粳稻柱头上完成授粉。在...……更多
基因组选择技术助力奶牛育好种
...低、世代间隔长。因此奶牛育种工作无法广泛利用杂交和杂种优势,只能在原有品种群体基础上,通过长期系统性地本品种选育进行群体遗传改良。而随着分子育种技术在基础研究领域不断取得重大进展,奶牛分子育种技术目前...……更多
...白菜受精难题在远缘杂交育种过程中,远缘杂交不亲和、杂种夭亡或不育、后代疯狂分离是三种常见的但难以克服的种间隔离现象。经过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目前我国已经实现了大白菜和甘蓝两个亲缘关系较近物种之间的杂交...……更多
大语言模型、量子计算、再生稻等入选2023年度十大科技名词
...造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再生稻。再生稻是一季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桩上休眠的腋芽重新萌发成穗,再收一季的水稻。中国种植这种水稻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1700年前的晋代。2023年,中国空间站成功进行再生稻实验...……更多
...报【研究进展】科技日报讯 (记者马爱平 通讯员卫斐)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我国有一半以上人口以稻米为主食。10月8日记者获悉,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万建民院士团队鉴定了水稻籽粒大小的关键调节因子,并阐...……更多
两院院士投票评选出2022年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的202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是:中国天眼FAST取得系列重要进展; 中国空间站完成在轨建造并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 我国科学家发现玉米和水稻增产关键基因; 科学家首次发现并证实玻色子奇异金属;我国科学家将二氧化碳人工...……更多
...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再生稻(ratooning rice)再生稻是一季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桩上休眠的腋芽重新萌发成穗,再收一季的水稻。我国种植这种水稻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1700年前的晋代。2023年,我国在中国空间站成功进行了再...……更多
焦点访谈:“小薇”的太空之旅
...以做很多事。今天的节目,我们看看一株名叫“小薇”的水稻,以及它背后的几位科学家,也许能够回答这个问题。神舟十四号乘组在轨半年时间,很多人牵挂着航天员在轨的状态,也有人关注着太空中的植物。12月5日凌晨三点...……更多
我省开展种业重大品种协作攻关
...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一些成果具有实现重大突破的潜力。水稻抗稻瘟病、小麦抗赤霉病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创制并示范推广了一批稻瘟病抗性强、丰产性好、食味品质佳的水稻品种,初步解决了长江下游水稻品种稻瘟病抗性弱的...……更多
校傲荆楚·大咖谈新① | 对话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何玉池
...于二倍体遗传背景展开,在籼粳亚种间及不同基因组间的杂种优势利用上存在瓶颈,品种间同质化程度高,遗传多样性严重不足,产量长期处于高产徘徊期。而我们提出的利用远缘杂交和多倍体双重优势选育超级稻,是一项原创...……更多
...选出。其他入选科技进展还包括:中国天眼FAST取得系列重要进展、中国空间站完成在轨建造并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我国科学家发现玉米和水稻增产关键基因、科学家首次发现并证实玻色子奇异金属、我国迄今运载能力最大固...……更多
我国科学家创制辅酶Q10水稻新种质
...基酸,创制了合成辅酶Q10的水稻新种质,小麦编辑也取得重要进展。该科研成果由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辰山科学研究中心陈晓亚院士团队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高彩霞团队等合作完成。辅酶Q10与...……更多
科研“后浪”站C位丨种子的秘密
...田”依然是韶也工作的重要环节。36岁的韶也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水稻种质创新团队成员,同时担任镉低积累水稻种质资源创制项目主持人。2023年底,因为贡献突出,他被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破格提拔为研究员。4月27日,韶也...……更多
空间培养水稻、脊椎动物……中国空间站研究成果持续产出!
...,实现我国在空间培养脊椎动物的突破;首次在空间完成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培养并完成空间再生稻培养,发现一套新的微重力响应开花途径分子调控;开展了线虫、微生物、水稻种子、生物大分子等16种样品舱外...……更多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青春华章丨江苏南京:科技点“食”成金 文化浸润产业
在第113届全国糖酒会现场,观众了解精酿啤酒商品。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戚珂嘉 摄□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10月16日—18日在河西集团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的第113届全国糖酒会
2025-10-19 09:54:00
2025年受欢迎的抗衰保健产品测评,十大NMN产品热门推荐
据权威医学期刊报告显示,人体内的NAD+水平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急剧下降。至于NMN,它可是生成NAD+过程中很重要的前体
2025-10-19 11:35:00
健康多壹点丨少饮酒,不酗酒!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徐良中国公民健康素养(2024 年版)第三十五条:少饮酒,不酗酒。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酒精)和水,几乎不含有营养成分
2025-10-18 21:06:00
陕西省保健学会营养保健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顺利举行
10月18日,陕西省保健学会营养保健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在西安举行。西安市第三医院临床营养科闫凤主任当选新一届专委会主任委员
2025-10-18 22:43:00
京东七鲜“火锅季”开启,上新百款火锅食材满足火锅经济升温
随着天气转凉,火锅消费迎来旺季。京东七鲜超市近日正式启动“火锅季”主题活动,精选上百种优质火锅底料与食材,并推出系列新品及优惠
2025-10-18 18:43:00
喜讯!烟台市奇山医院荣获“鲁医创新杯”山东省医务系统创新创效竞赛三等奖
近日,山东省医务工会委员会发布了《关于2025年“鲁医创新杯”山东省医务系统创新创效竞赛成绩的通报》。烟台市奇山医院报送的“基于AI语音的感染性疾病患者临床护理数据采集系统的构建及应用”荣获职工创新创效成果赛道三等奖
2025-10-18 16:41:00
2025年6款疤痕贴推荐:全肤质适配
《自然・生物医学工程》2025 年发布的全球疤痕修复白皮书指出,场景化祛疤产品市场规模已突破 200 亿美元,年增长率达 230%
2025-10-17 10:06:00
正典燕窝与中国检科院达成溯源合作,引领行业全链透明时代
10月16日,在正典燕窝肽杭州生产线投产仪式上,青岛正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质量检验检测科学研究院正式签署溯源服务协议
2025-10-17 10:06:00
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特色诊疗:了解不一样的艾灸——葫芦灸
在古代,艾灸就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黄帝内经》中记载:“针所不为,灸之所宜”,说明艾灸在中医治疗中的重要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
2025-10-17 11:07:00
骨痛灵酊为啥贴60分钟?中药药液+透气胶贴,起效快、药效久
随着气温降低,不少骨痛患者会依赖外敷贴剂缓解膝盖、腰部、颈部疼痛,却常被传统膏药“贴一整天、敷一整晚”的繁琐时长所困扰
2025-10-17 11:51:00
酵母蛋白:低嘌呤的高品质蛋白新选择
在追求健康饮食的今天,高嘌呤食物成为了许多人,尤其是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关注的焦点。传统观念中,高蛋白食物往往与高嘌呤含量相联系
2025-10-17 14:17:00
2025年口碑榜NMN抗衰品牌热门产品前十名,主流NMN抗衰产品介绍推荐
慢慢走进大伙视线的NMN,在当代健康领域里,是与细胞能量代谢过程及衰老相关的重要物质。其核心价值在于作为NAD+的直接前体
2025-10-17 14:18:00
荣治床垫:打造健康舒适睡眠新体验
在当代人快节奏的生活中,睡眠问题逐渐成为普遍困扰:有人翻来覆去难以入睡,有人被夜间翻身的噪音惊醒,还有人睡醒后仍觉腰背酸痛…… 这些看似常见的睡眠痛点
2025-10-17 14:20:00
馒头里竟藏着“实验室”?看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学子如何用面粉“发酵”科学梦想!
鲁网10月17日讯近日,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66级新高一的同学们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厨房科学实验”。他们系上围裙、拿起面盆
2025-10-17 15:37:00
金乡县第二人民医院:脊柱侧弯筛查进校园 护航青少年脊柱健康
为关爱青少年脊柱健康,助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近日,金乡县第二人民医院组织专业医疗团队走进高河街道中小学校,为学生们开展了脊柱侧弯筛查活动
2025-10-17 16: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