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中国科技馆:中国航天日期间系列科普活动服务公众超36万人次
...馆4月30日向媒体发布信息说,为庆祝今年的第九个“中国航天日”,该馆在4月20日至27日期间策划推出“筑梦航天,共创未来”航天系列科普教育活动,累计开展2110场,服务公众约36.64万人次,取得良好的科普效果。这次中国航...……更多
...者 陈婉婉 见习记者 罗晓宇)4月22日,作为第八届“中国航天日”系列活动之一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3年科技活动周启动。科技活动周是中国科大举办多年的大型集中面向社会公众的科普宣传活动。今年的科技活动周共开放国...……更多
“三体”照进现实:“中国复眼”助力中国版“行星防御计划”
...。车里雅宾斯克事件。网络图 另据环球网介绍,经欧洲航天局测算,目前约有2.7万颗近地小行星,其中1200颗有撞击地球的可能性。NASA表示,直径超过1000米的大型小行星撞击地球,足以造成恐龙灭绝等级的严重破坏,但它们更...……更多
...肥日报四月合肥,赴一场“星河之约”——2023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综述>>核心提示四月的合肥,“星”光璀璨。一场期待已久的盛会,在万千瞩目中完成。2023年“中国航天日”主题是“格物致知 叩问苍穹”,包含科...……更多
巡天探地的“雷达人生”
...层探测雷达,再到太赫兹成像技术研究……“一路走来,航天人精神一直激励着我在科研道路上勇于探索、精益求精、艰苦奋斗。”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广东大湾区空天信息研究院总工程师周斌如是说。周斌是一个“仰...……更多
...国高教部常务秘书鹏术5日在北京表示,中国拥有数十年航天发展经验,具备先进的航天零部件生产能力,泰国设计的许多卫星零部件都在中国制造,不少卫星设计工程师也曾在中国深造,泰国在交流学习与合作中受益匪浅。当...……更多
北京飞控中心青年科技人才群体:精测妙控 逐梦九天
本文转自:央视网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是我国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的指挥、控制和信息交换中心,是天地间联系的关键枢纽。在这里有一群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年轻人,他们以精测妙控的过硬本领,...……更多
中国航天对标SpaceX,依然大而不强?原因令人深思
12月1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官方微信公众号刊文《自觉增强忧患意识 加快建设航天强国|为建设航天强国不懈奋斗评论之一》。文章提出,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世界科技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深度全面推进,“对标Spac...……更多
又一颗合肥卫星即将升空 安徽空天信息产业集群正加速成型
...颗卫星发射组网,届时可实现全球覆盖组网。当前,商业航天时代已经到来,全球正在加快布局,密集竞争空天资源。在我们抬头看见或看不见的地方,空中的卫星、来自太空中的种子、月球背面的国旗,安徽元素正不断地飞向...……更多
为防止地球“流浪” “中国复眼”二期在云阳正式开建
...构建世界上探测距离最远的雷达,高分辨率观测小行星、航天器、月球、类地行星以及木星伽利略卫星等深空域目标,满足近地小行星防御、空间态势感知等国家重大需求,并用于地球宜居性、行星形成等世界前沿科学研究,对我国...……更多
罕见!接连两天,中国连续重击美国软肋,美军开始怀疑人生
...世界的焦点。当天,中国成功发射了一枚可重复使用实验航天器,此一事件不仅展示了中国在航天领域的新突破,更是对美国航天实力的直接挑战,尤其是在其原计划本周发射X-37B轨道飞行器却意外失声的背景下显得更加突出。...……更多
...血的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这次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2次载人飞行任务,是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30次发射任务,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任务实现30战30捷。其中,青岛的科技力量不可忽视...……更多
我国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成功20周年  对话杨利伟、戚发轫
...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把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飞船绕地球14圈后,于10月16日安全降落在内蒙古主着陆场。这次任务圆满成功,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更多
...仪器设备。而除了主攻小行星防御外,“复眼”还能观测航天器、月球等深空域目标,并应用于行星形成过程等前沿科学问题研究,无疑有着“打基础、利长远”的重要意义。深空探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久久为功。从...……更多
...,都一样让我心潮澎湃。”谈到“太空一日”,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16日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说。当天,“回望飞天路 逐梦新征程”中国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成功20周年——少先队员与载人航天面对面主题队日活动在北京举办。...……更多
...据质量控制理论技术与方法,并将它们从地面应用扩展到航天领域。2016年,童小华领衔完成的“航天重大工程的遥感空间信息可信度理论与关键技术”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在他的带领下,同济大学航天测绘遥...……更多
再一次用成功向祖国报告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再一次用成功向祖国报告——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嫦娥团队攻关纪实作者:本报记者 张 蕾 本报通讯员 张国航《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26日 08版)6月25日14时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来自月背的月球样品安全...……更多
美国“游隼号”回到地球化作一团火焰消失!为何连月船三号都不如
...底结束。据《环球网》1月19日转载BBC等媒体的消息,美国航天机器人技术公司的“游隼号”月球着陆器已经于美国当地时间1月18日下午3:59在南太平洋上空的火焰中结束了自己的任务,这也代表着美国52年来的首次探测器登月任务...……更多
...:光明日报本报北京1月18日电(记者张亚雄、张蕾)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18日在京发布《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2年)》(以下简称《蓝皮书》)。《蓝皮书》显示,2022年,中国全年完成64次发射任务,研制发射188个...……更多
“新星-C”落月险象环生,商业探月路在何方?
...美国商业落月任务首次取得成功,也是时隔50多年后美国航天器首次登月。新星-C着陆器6条着陆腿中的一条折断那么美国航天界赋予新星-C着陆器哪些任务目标和意义?商业探月模式下,应用技术和方案理念有哪些新颖之处?有...……更多
重磅!载人登月航天器实物公开,展示引领人类航天新气象
...题为“天宫圆梦、梦舟揽月——奋进载人航天新工程”的重磅宣传片,其中不仅公布了载人登月任务进展,更是发布了大量探测器实物图像,可以说是航天迷的一次盛宴。宣传片公开的相关任务画面:我国载人登月并不是为了载...……更多
... 宁宁5月3日17时27分,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顺利发射,将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送入太空。此次发射任务中,从测控通信系统、运载火箭系统等主要系统,到火工品、配电器、快卸充气嘴等“配角”零部件...……更多
...;嫦娥六号探测器、鹊桥二号卫星、月球背面月壤样品等重磅展品也首次进行展出。各种空天海陆的硬核呈现与无人系统的闪亮登场,无不展示着中国航空航天领域乃至全工业领域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发展硕果,也显示出科技...……更多
...代表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探月工程成果凝结着我国几代航天人的智慧和心血,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我们这些年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的显著成就,充分展现了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月亮,这轮高悬天际的璀璨明珠,自古以...……更多
从“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开始……航天专家走进武昌校园
...测量科普工作室走进校园,为师生们送上一份精彩纷呈的航天知识“科普大餐”。3月22日下午,一堂别开生面的航天课在校阅览室开讲。曾经参与“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的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中国航天科普...……更多
昌平区中小学生科学家精神进校园活动正式启动
...学家精神进校园活动正式启动。活动特邀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传江走进昌平一中授课。李传江以“中国航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为主题开展讲座,从夸父逐日到嫦娥奔月,一个个神话故事引人入胜。紧...……更多
...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成为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用于载人登月等任务的长征十号系列火箭,近期成功完成了一子级火箭动力系统试车……一系列重要关键技术突破,为我国实...……更多
“空空经济”:人类走进深空的一条“捷径”
...展走向与走出地球向太空进发的意义,也直接关乎着人类航天发展的未来,特别是载人航天发展的未来。显然,如果我们只讨论人类在近地轨道空间站内的活动,并不能说人类走出了地球,因为近地轨道距离地面只有数百千米。...……更多
“玉兔”陪你过大年 2024年将迎来新的小伙伴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陪伴着嫦娥的那只“玉兔”,而中国航天也有这样的一只“玉兔”。同样是居住在月亮上,它就是我国探月工程中的“玉兔二号”月球车。四年之间,月球的小玉兔可以说是成绩优异,帮助科学家们获取了多...……更多
...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香港科研团队持续为国家航天事业作出贡献,这向香港年轻人证明,有朝一日成为“太空人”“星际巡航”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港理大科研团队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合作研制的“表取采样执行...……更多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贴二次元春联 逛元宇宙庙会数字年俗来袭 过个赛博春节2025年春节,年轻人作为主力军,掀起了“数字年俗”热潮:蹲点抢数字红包封面
2025-02-05 14:04:00
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2月5日13时29分2025年春节档上映新片(含春节档结束后)总票房(含点映及预售)突破100亿!截至2月5日9时2025年春节档总观影人次突破1
2025-02-05 14:04:00
坚守诠释担当 护航春运归路
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河北高速·畅行新体验》系列报道之五坚守诠释担当 护航春运归路人民网记者 赵明妍新春佳节万家团圆时
2025-02-05 14:10:00
寒夜守护!贵州交通执法:暖心服务春运归途
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2月4日夜间,贵州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八支队十二大队辖区内陆陆续续发生5起车辆追尾事故。面对突发情况
2025-02-05 14:28:00
大众网记者 徐浩 通讯员 傅康 潍坊报道近日,建设银行潍坊寒亭支行成功帮助一名女性客户紧急止付银行卡,为客户挽回了经济损失
2025-02-05 14:40:00
酒驾出事故让副驾驶“顶包”,糊涂男子难逃法律严惩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怀磊 通讯员 刘坤众所周知,酒驾醉驾涉嫌违法犯罪,可还是有人明知故犯,更甚者发生事故后找人顶包,不料被民警“火眼金睛”识破
2025-02-05 14:41: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可 通讯员 耿浩然近日,郓城农商银行水堡支行凭借暖心上门服务,成功帮助一位特殊客户解决了社保卡激活难题
2025-02-05 14:41: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程建华 通讯员 田忠华“把我的‘压岁钱’帮忙存起来吧……”春节后第一天的营业,巨野农商银行营业大厅迎来一位年龄不大的孩子和他的母亲
2025-02-05 14:42:00
好暖!少年外出失联,聊城执勤交警掏钱帮他打车回家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怀磊 通讯员 张亚林2月4日,春节假期最后一天,聊城交警直属一大队聊大中队中队长张传玺带队在利民路开展春节勤务
2025-02-05 14:42:00
前言在保险的世界里,信任是基石。保险公司始终坚守这一原则,向广大消费者传递着保险保障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了在保险购买和理赔过程中
2025-02-05 15:13:00
新春走基层|“小鬼”当家:00后乘务组的第一个春运
鲁网2月4日讯(首席记者 李秀娟 通讯员 毕经锦)每次在车门口立岗时,孙颖不时会得到旅客的惊叹:“这小车长,真年轻!”听到这句话
2025-02-05 15:34:00
中新社海口2月5日电 题:海南黎苗文化何以“出圈”?——专访海南大学国际传播与艺术学院院长郑立波中新社记者 张茜翼中国海南的黎苗文化是黎族和苗族在海南岛上共同创造和传承的文化遗产
2025-02-05 15:35:00
中新网香港2月5日电 (记者 戴小橦)标普全球5日发布报告称,香港1月采购经理指数(PMI)经季节调整后报51。指数连续4个月高于50持平线
2025-02-05 15:35:00
大S在日本,因流感并发肺炎猝逝。这在坊间引发巨大讨论。“日本952.3万人感染流感”等数据,也广为流传。昨晚直播时,就有不少人询问:现在去日本旅游合适吗?我觉得,要回答这个问题,
2025-02-05 15:47:00
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成功救治一例椎动脉夹层动脉瘤出血患者
近日,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在重症监护室、导管室、手术室、麻醉科配合下,成功救治一例椎动脉夹层动脉瘤出血患者,再创生命奇迹
2025-02-05 15: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