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中国航天对标SpaceX,依然大而不强?原因令人深思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12-13 10:19:00 来源:王新喜

12月1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官方微信公众号刊文《自觉增强忧患意识 加快建设航天强国|为建设航天强国不懈奋斗评论之一》。文章提出,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世界科技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深度全面推进,“对标SpaceX,集团公司在发展理念上、科研生产模式上、关键核心技术上、质量效率效益上存在明显差距和不足,整体上大而不强、大而不优,这与我们在航天领域率先实现强国目标还相去甚远,每个航天人对此要怀有深深的危机感。”

中国航天对标SpaceX,依然大而不强?原因令人深思

中国航天一直是我们引以为傲的优势领域之一,在航天领域,我们也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吗?

为何说中国航天对标SpaceX,依然大而不强?

事实上,这里所谓的大而不强,是看跟谁比,如果跟美国之外的其他国家比,我们是又大又强,但是跟最先进的spacex比,或许依然需要保持足够的清醒。

我国航天领域的三大块,是应用卫星、载人航天、深空探测。

目前,应用卫星这块,我们国家能生产、发射所有门类的卫星,在轨卫星数量是世界第三,但我们还没有发射在轨太空望远镜。不过,明后年我们发射“巡天”太空望远镜后,就补上了“空白”。

中国航天对标SpaceX,依然大而不强?原因令人深思

载人航天,目前我们国家的空间站是全世界唯一的单一国家建成空间站。从 “强不强”的角度来看,就是我国的空间站比国际空间站要小一点。

深空探测,我们已实施了“探月”工程、火箭探测等科研项目。要说不足之处就是还没能实现载人登月,以及没有发射过类似“旅行者一号”这样的深空探测宇航器。

尽管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我们跟SpaceX比,差距依然存在。一是,我们现有的火箭技术较之SpaceX有差距。无论是SpaceX的火箭发射载荷以及火箭的发射成本,SpaceX现在都比我们有优势。

中国航天对标SpaceX,依然大而不强?原因令人深思

比如,我国目前最大的火箭是“长征五号”,该型火箭最大的载荷是25吨,而SpaceX的“猎鹰”火箭最大载荷可达63.8吨。更恐怖的是SpaceX正在试验的“星舰”火箭,这型火箭研制成功的话,最大载荷可达150吨。

SpaceX还拥有先进的可回收火箭技术,能够大大降低火箭的发射成本以及火箭发射频率。据相关报道,SpaceX宣布明年一年的火箭发射次数将达到惊人的144次。目前来说,我们国家仍在实验火箭回收技术。

此外,由SpaceX基于火箭回收等技术,SpaceX火箭的发射成本已经比我们还低了。以前,我们国家经常把发射成本低作为一个亮点来说,现在相比SpaceX已经没有成本优势了。

为什么呢?

SpaceX的先进之处,在于技术,成本、也在于创新思维与机制。从降本这一块来说,是因为SpaceX是走的是商业航天路线,因此,在低成本化、可复用上有过更多思考,有些材料如果不需要使用高精尖的新材料,能省则省,spacex一直以来的发展理念就是降低成本、重复利用,这一点,中国航天也是追赶的方向。

中国航天对标SpaceX,依然大而不强?原因令人深思

艾萨克森的《埃隆·马斯克传》曾经提到马斯克对火箭降本增效的细节,火箭零部件曾被一些公司垄断,这些公司超高溢价割韭菜,但马斯克不惯着,干脆自己搞,结果超过100美元的零件,自己几十美元就搞定了。

中国航天对标SpaceX,依然大而不强?原因令人深思

从技术上,返回的技术、星链的技术等就无需赘述了。一个典型是猎鹰系列火箭的成功离不开梅林发动机,梅林发动机高达198比1的推重比,让猎鹰火箭才有回收的价值,500多吨的猎鹰9实现了近23吨的近地运力。而近1000吨的长征五号近地运力为25吨。

从创新思维角度来看,传统航天都是先研究发动机,定好型之后再建造,生产发射一段时间后再去改进。但是spacex的星舰是先做原型机,从19年的星虫再到23年,就是不断试不断改,发动机也是从猛禽1代更新到猛禽三代。马斯克的科研生产模式是边科研边生产、试验,也是一种创新模式,可以减少研制的周期。同时在科研生产模式上,开始就能够做到批量化生产,这也是值得学习与借鉴的。

中国航天对标SpaceX,依然大而不强?原因令人深思

我们要在2045年成为“航天强国”,在部分领域包括研发模式以及降本能力、技术环节、创新思维等,还是要向SpaceX学习,取长补短,稳扎稳打之余还要有更大胆一些的创新思维和机制。

spaceX是人类最高水平,但中国航天有自己的星辰大海

目前国内的舆论氛围是,很多人看到了自己的进步,自认为已经领先,但不愿意承认别人优秀。但中国航天还弱于美国航天,这是在行业内一个普遍的共识。

可回收火箭、星链技术,在早期航天内部都存在大量争议,西方内部也是如此,但是对方已经证明了可行,证明了可行我们就跟进,对于国外先进技术与理念的肯定,才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去突破自己的短板。

中航人多,产品线也的确丰富。但SpaceX的可回收火箭就是一把杀手锏,一物可破万法,如果明年星舰功成,那更是一骑绝尘了。

事实上,在科研领域,高看别人一眼,没有坏处,毕竟,航天业最现实的意义是国家安全,先客观承认对方的优秀与自己的落后,而这恰恰是现在很多网友不喜欢的。很多产业能得到多少重视、经费和扶持,人们的关注与重视程度也非常关键。

从目前来看,航天科技集团对标SpaceX,表示依然大而不强,这其中有着谦虚的一面,但也理性认识到了差距存在,也或许也是碰上暂时无力解决的难题了,这种认知是值得庆幸的。

因为国内的科研人员没有盲目,没有夜郎自大,知道和承认什么是好的产品、技术,及其背后的理念、组织、管理、科研模式,愿意朝着这些好的产品、技术的方向去迈进。

Spacx的商业化路径其实是当前的中国航天值得思考的,任何一个行业,要实现可持续稳定的发展与迭代,盈利能力极为关键,尤其是中国航天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竞争力,把自己的能力实现商业化变现,也是一种可供思考的方向,借鉴Spacex的商业化盈利模式,有了更加健康的正向现金流,无疑才会推动更加可持续的研发正循环。

目前spaceX 所从事的事业,代表人类从事星际旅行的最高水平,但从中国航天的这种对标态度与理性认知来看,我们也会有自己的星辰大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3 12: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航天科技成就是国家科技水平和科技能力的重要标志。自中国航天事业创建以来,广大航天人坚持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不断为增强我国的国防实力、科
2023-02-21 04:35:00
欧美缺火箭的背后真相!中国火箭的优势为何被忽视?
...国在航天工业领域取得的成就也在推动火箭技术的发展。中国航天工业集团以及各大航天院校的人才储备成为推动力量。同时,中国还与其他国家开展了广泛的航天合作,吸引了更多的国际专家和资
2023-10-21 16:18:00
中国引力一号火箭成功在海上发射,一举成为地球最强大的固体火箭
...问题,考虑到中国在航天领域的新突破,我们不能不引起深思。中国成功进行海上固体火箭发射这一重大突破,尽管为中国的航天科技领域开辟了新的道路,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揭示了全球在航天领域
2024-01-19 10:28:00
别再被误导了!中国宇航员为啥叫“航天员”?真实原因令人感动
...这个问题。中国航天员虽然宇航员跟航天员的字面意思都一样,...
2022-12-07 11:00
菲律宾现中国火箭残骸,但上面为何印有中国国旗?
...谁在背后操纵着这一切?菲律宾现中国火箭残骸的原因:中国航天器进行了宇宙垃圾清理试验宇宙垃圾是指在太空中飞行的废弃物,包括废旧卫星、火箭残骸、太空工具等。多年以来,随着人类对太
2024-02-19 10:10:00
第77集团军某旅:“追星”现场一堂课
...见证一个神圣的时刻: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中国航天事业承载着亿万中华儿女的梦想,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该旅领导告诉记者,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时间公布后,他
2023-06-15 16:58:00
中国航天火星计划提前,挑战美国航天霸权,这一仗,将改写历史
最近几天,中国航天可以说是捷报频传,从载人登月计划稳步推进,到两名90后入驻空间站,证明了中国航天工业基础之雄厚的同时,也展示了薪火相传的航天员队伍,正经历着新一轮的迭代,但很少
2024-11-04 14:33:00
中国空间站突然加速下降!啥原因?神舟十八号3位航天员,如何应对?
中国空间站轨道突然加快下降!什么情况?神舟十八号航天员还在里面,如何应对?的确,通过对中国空间站的轨道检测数据来看,中国空间站的确出现了加快下降的状态,那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神舟十
2024-05-17 11:27:00
57岁的杨利伟羡慕现在的航天员,看完不飞天的原因,太心疼
...们主要说一下开创了载人飞船先例。首先,当时,中国航天历史上没有人到过太空,对中国处于封锁状态,一切都是中国人自己不断摸索。杨利伟是我国第一个飞天的航天员,选择飞天就意味着已经
2022-12-05 10: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