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中国空间站突然加速下降!啥原因?神舟十八号3位航天员,如何应对?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5-17 11:27:00 来源:环球科学猫

中国空间站轨道突然加快下降!什么情况?神舟十八号航天员还在里面,如何应对?

的确,通过对中国空间站的轨道检测数据来看,中国空间站的确出现了加快下降的状态,那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中国空间站突然加速下降!啥原因?神舟十八号3位航天员,如何应对?

神舟十八号航天员还在空间站之中,要如何来应对这个问题呢?下面就详细来说明一下。

中国空间站突然加速下降!是什么原因?

大家可以通过对中国空间站的轨道数据变化看到,的确下降的幅度是提升了不少,来自SegerYu给出的数据图来看——至少从线路的幅度来说,这完全是可以看得明明白白的,那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中国空间站突然加速下降!啥原因?神舟十八号3位航天员,如何应对?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中国空间站如果稍微进行轨道下降,这没有问题,毕竟在运行的过程之中,也会受到“微弱大气”的影响。

但是这个“加速”的变化,那肯定就不是一种正常现象了,这肯定是存在一定的因素的,那是什么原因呢?其实,稍微了解一下就知道了,这里面可能是与太阳存在关系。

中国空间站突然加速下降!啥原因?神舟十八号3位航天员,如何应对?

大家都知道,我国不少地区都出现了极光现象,然而这极光活动是来自太阳变化带来的,而太阳是在第25个周期活动之中,并且就在极大值巅峰时段左右,出现了连续的爆发活动,其中X级别耀斑在今年非常多,越强,它带来的影响就越大。

恰好,在5月太阳的活动也是如此,我国甚至还发布了超大地磁暴预警,也就是最大级别达到超大地磁暴(Kp=9)水平。

中国空间站突然加速下降!啥原因?神舟十八号3位航天员,如何应对?

而这也是因为太阳活动强烈引发的现象。

而受到地磁暴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电离层将会出现扰动,短波通信和导航定位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高层大气密度显著增加,将导致低轨卫星轨道衰减加剧。

看到没?这说明了对太空的影响是存在的,而对中国空间站来说,其影响也是存在的。

中国空间站突然加速下降!啥原因?神舟十八号3位航天员,如何应对?

其实我国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也早就说明了,在地磁暴的发展之下,可能会对空间站产生影响,空间站可能会因大气拖拽造成轨道高度下降。

所以,大家看到空间站的轨道加速下降,就可能是因为这段时间的太阳活动太过于凶猛了,以至于出现这样的现象。

当然,对于地球上的人来说,这种影响是可以忽略了,大家除了看到美丽的极光之外,就没有什么了。

中国空间站突然加速下降!啥原因?神舟十八号3位航天员,如何应对?

所以,从数据上来看,中国空间站加速下降,这可能就是因为太阳活动带来的,太强了,这就是原因,这也是抛开中国空间站本身微弱下降之外的主要因子吧。

神舟十八号还在执行任务,如何应对?

没错,在太空之中,中国空间站都受到了这么大的影响,那对航天员来说,是不是也有影响?

其实这个不用担心,我国既然已经发布了太空预警,那肯定对执行任务的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来说,也是有预警的。

中国空间站突然加速下降!啥原因?神舟十八号3位航天员,如何应对?

一般来说,在发布预警之后,三位航天员就不能出舱进行任务活动,只能在舱内。

因为中国空间站在面对大规模高能粒子的时候,会产生防御的能力,在高能粒子撞击到空间站的时候,大部分都会被反弹走,从而达到保护航天员的作用。

如果出现了更强的活动,航天员还有专门的风险避免措施,可以采取在空间站内部结构比较厚的区域,然后避免其受到影响。

中国空间站突然加速下降!啥原因?神舟十八号3位航天员,如何应对?

所以,对于执行任务的神舟十八号航天员来说,完全没有什么问题。

当然,对于空间站下降的问题,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也有应对措施,只需要进行对空间站轨道进行调整就行,调整所使用的东西也早就抵达了空间站。

大家都知道,我国在执行空间站任务的时候,要为航天员进行货运物的输送,自从天舟六号之后,包括在2024年发射的天舟七号货运飞船,都是属于我国升级版的飞船,对货物舱进行了较大改进,大幅度增强密封舱的货物运输能力,给航天员提供的物资将可以支撑更长的时间。

中国空间站突然加速下降!啥原因?神舟十八号3位航天员,如何应对?

相较于此前批次,新批次飞船对密封舱的容积进行加大,运力提高了约500千克,将由此前“天舟五号”的6.9吨提升至约7.4吨。

基于运力的提升,空间站任务“天舟”货运飞船发射密度相应由此前的2次/1年调整为3次/2年。

而今年执行任务的天舟七号货运飞船,其长度为10.6米、总重13.5吨。整体由两部分构成,下部为推进舱,上部为货物舱,载货量达7.4吨,是世界上运货能力最强的货运飞船之一。

中国空间站突然加速下降!啥原因?神舟十八号3位航天员,如何应对?

在这一次发射的过程中,天舟七号货运飞船除了给航天员运输生活物资、环控生保物资之外,还携带了水果,并且比上次多了30千克,此外还搭载了多项载荷,用于开展科学实验和验证。

空间站在太空中飞行需要调整飞行姿态会消耗燃料。所以,天舟七号除了给航天员运送物资之外,还要给空间站补加推进剂。

中国空间站突然加速下降!啥原因?神舟十八号3位航天员,如何应对?

该次天舟七号携带1750千克的推进剂,其中700千克用于补加给空间站。

那么,当轨道逐渐降低,空间站货运飞船会启动发动机,将轨道抬高,是非常简单的,不存在任何的问题。

那太阳活动继续,也只能这样?

的确,在太空之中没有任何的办法,人类相对于太阳活动带来的影响,也是没有办法彻底避免的。

中国空间站突然加速下降!啥原因?神舟十八号3位航天员,如何应对?

所以,只要出现太阳强大活动,影响太空中的所有航天器,都只能采取机动,进行轨道调整,然后将其恢复,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可能也算是唯一的方式吧,至少我个人还没有看到其他的解决方式。

那么,为了减少太空带来的危机,也只能说期待太阳的活动早点转入下一个阶段,也就是往极小值时期发展,到时候太阳的活动减弱了,也就不会有多大的影响了,这就是大概的情况。

中国空间站突然加速下降!啥原因?神舟十八号3位航天员,如何应对?

所以,也希望在我国太空任务执行阶段,多多注意太空活动的变化,毕竟太阳的爆发多久会减弱。

这没有人知道,一般都是在后续进行判断,是根据太阳活动爆发的“太阳黑子”数量来进行说明的,这里也就不多进行讨论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7 15:45:3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汤洪波创造不止一个历史!神舟十七号4月返回,十八号航天员确定
汤洪波创造历史了!中国第一位在轨时间最长的航天员,不得不说,航天员汤洪波创造的历史非常多了,这已经不是第一个了。同时,对于整个神舟十七号任务来说,也是具有历史性的意义,那下面就来
2024-02-28 10:03:00
神十八瞄准今日20时59分发射
...日20时59分发射乘组由叶光富、李聪、李广苏组成 神十七航天员计划4月30日返回4月24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叶光富(中)、李聪(右)、李广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
2024-04-25 02:39:00
发射成功!看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技术“绝活”
...十八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目前,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与空间站组合体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将与
2024-04-26 09:12:00
...准4月25日20时59分发射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组成。4月24日上午,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中国载人航天
2024-04-25 02:59:00
神舟十八号航天员确定!指令长曝光,真的吗?神十七乘组4月返回
...大家说出了答案,这是真的吗?不得不说,在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任务执行之下,关于神舟十八号航天员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点。而且我国航天员杨利伟在天舟七号任务上,的确公开披露了,我国神舟十
2024-02-18 10:10:00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林西强表示,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将实施国内首次在轨水生生态研究项目。林西强在会上介绍了神舟十八号乘组的在轨工作。他指出,空间站任务进入常态化值守后,神
2024-04-24 10:14:00
中国空间站动态|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首次出舱任务全回顾
本文转自:新华社2024年5月28日,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密切协同,完成了空间站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设备设施巡检等任务。此次出舱活动历时约8.5小时,神十八
2024-05-31 10:53:00
​神舟十八号首次出舱画面震撼,为什么太空看不到星星,一片漆黑?
有点奇怪了,中国航天员——神舟十八号乘组执行出舱任务,画面非常震撼,结果有人发现,这照片后面为何是漆黑一片,居然太空中没有星星?的确,如果说太空之中没有星星,那有点不科学。大家在
2024-05-31 14:33:00
我国计划于10月下旬发射神舟十九号飞船
...将从遥远的太空传来。今年4月26日,神舟十八号乘组三位航天员叶光富、李聪和李广苏进驻中国空间站,到这个月,神舟十八号乘组在轨将满半年。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今天,神舟十
2024-10-01 11:09: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8月28日,秦皇岛市海港区阿尔勃特空间智能(河北)视觉技术有限公司展示区,公司副总经理朱晓明用语音进行操作,要求机器人“鲁班1号”打好对应工位的螺丝
2025-09-10 08:27:00
第六届中国人工智能大赛在厦启动 描绘“数实融合”新图景
扫码了解详情厦门网讯(厦门日报全媒体记者 翁华鸿)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持续迭代演进、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一场高规格的人工智能盛会再度在厦门启航
2025-09-10 08:27:00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首席科学家周伯文:“人工智能+供应链”创新成果将在厦涌现
周伯文。(厦门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火炎 摄)厦门正在全力推进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建设,一批“人工智能+供应链”的创新成果有望在此加速涌现
2025-09-10 08:58:00
随着中报陆续披露,在今年国内医疗器械行业普遍承压的大环境下,鱼跃医疗交出了一份营收、净利双增的亮眼答卷,其中海外业务同比增长26
2025-09-10 09:17:00
上海时尚之都的形象深入人心,时装之外,上海还是一座美妆之城。今年8月,胡润研究院发布《2025 CBE·胡润中国彩妆品牌TOP50》报告
2025-09-10 10:55:00
当消费市场从规模竞赛转向价值深耕时,一场以民生需求为罗盘的产业变革正加速演进。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7月
2025-09-10 10:55:00
青岛锐智智能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鲁网9月10日讯(记者 葛万彩)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形势下,青岛锐智智能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靠科技人员自主研发
2025-09-10 11:20:00
AirPods Pro 3 登场了!耳机支持测心率,实时翻译功能国行暂不支持
在今日凌晨举行的“前方超燃”苹果发布会上,AirPods Pro 3正式亮相。这款耳机不仅延续了苹果经典的简约设计和出色音质
2025-09-10 11:24:00
重大变革!iPhone17将仅支持eSIM,不再配备实体卡槽,苹果官网默默下架iPhone16pro
9月10日,在凌晨举行的苹果2025秋季新品发布会上,苹果宣布,“史上最薄”iPhone Air 将在全球范围内统一采用仅支持eSIM的设计
2025-09-10 11:24:00
大众网记者 徐浩 通讯员 李琛 潍坊报道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保险行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持续加快
2025-09-10 11:49:00
高端成效凸显!深圳首家卡萨帝体验中心开业,套购占比超6成
下半年以来,伴随卡萨帝高端化战略布局的持续深化,全国城市体验中心加速落地,战略成效进一步凸显。8月31日,位于深圳市福田区的深圳首家卡萨帝城市体验中心正式开业
2025-09-10 14:14:00
加加酱油七年减盐路引领行业革新,净利润跃升129%书写转型典范
今日,记者从宁乡市获悉,当中国调味品行业仍在价格战的泥潭中挣扎时,加加食品(002650.SZ)用一份亮眼的半年报,为行业开辟出一条价值增长的新路径
2025-09-10 14:16:00
“佳直播”携手爱奇艺打造明星感4K超高清直播间,助力内容电商激活商业价值
2024年,我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已达5.8万亿元,用户规模突破5.97亿,业态早已从实物商品销售扩展至本地生活服务、虚拟内容付费等多元领域
2025-09-10 14:17:00
掌阅科技17周年庆,全面布局多元内容,探索数字化创新新机遇
2025年,掌阅科技迎来成立17周年,正式发布全新使命“让创作点亮美好时光”,同时启用全新Slogan“悦享美好时光”
2025-09-10 14:18:00
中新经纬9月10日电 据中国移动官网消息,10日中国移动发布《关于部分国际漫游套餐产品更新调整的公告》称,自2025年9月16日0时起
2025-09-10 14: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