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被误解的英伟达 和不被理解的黄仁勋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5-03-23 14:31:00 来源:浅语科技

英伟达,到底是一家什么公司?

在 2025 年的当下,这个问题听起来多少有点过于简单,甚至有点弱智。但是当一家公司在几十个月内市值突破 3 万亿美元,成为全球科技行业的「定海神针」一般的存在时,这个问题的意义,以及它的答案,都会变得万分复杂。

不少大众依然记得英伟达的 GTX 显卡、媒体认为它是「核弹厂」,资本认为它是市值最高的 AI 芯片巨头。

而正是这些误解、盲目的仰望和巨额的加仓,造就了 AI 时代英伟达的又一次近乎疯狂的崛起和冲天的市值。

在冲天的狂热之中,问题的答案,乃至这个问题本身,还重要吗?

重要!

至少对于英伟达的创始人黄仁勋来说,这个问题决定了英伟达在未来世界中的重要角色,甚至未来世界本身的发展路径。所以,问题的答案必须被清清楚楚、掷地有声地说出来!

很可惜,2025 年热闹异常、数万人参与、数十个新产品曝光的 GTC2025,并未让世界认识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毋宁说,正因为这些纷繁复杂的产品、视频、讨论和展览,反而将答案本身遮蔽起来。

所以,黄仁勋不得不在随后的分析师和媒体会上,一个人发,出英伟达真正的「AI 宣言」:

英伟达不是芯片公司、不是解决方案公司、不是简单的 AI 公司。它催生并见证了一个叫「AI」的新工业的诞生,一如蒸汽机开启工业时代,电流点亮了电力时代——作为最基本的生产力,AI 将成为所有工业底层的「元工业」,开启一个全新的 AI 时代。

而英伟达,就是 AI 工业最重要的基建平台。

或者,你可以说,英伟达,就是 AI 本身。

至少,这是黄仁勋希望让大家相信的。

在无限面前,参数是肤浅的

直到今天,直到现在,英伟达已经是 AI 行业当之无愧的领头羊时,人们在报道 GTC 大会的时候,依然习惯性地、不假思索地详细描述英伟达发布的硬件产品——AI 芯片和服务器的每个技术细节、每个参数、以及和一年前产品相比的巨大表现提升。

「核弹」,这个从英伟达 GTX 显卡时代就被冠上的外号,被毫不质疑地延续到了现在。好像每次老黄在 GTC 上发布新 AI 芯片产品时,都会被期待那句经典的「买得多,省得多」再次响彻全场——这不是对一家芯片公司最大的恭维吗?

事实上不是的,它甚至有种一叶障目、避重就轻的肤浅。

当人们还在纠结 Blackwell Ultra 单个芯片的算力提升多少时,黄仁勋早已在强调,单个芯片表现的重要性,远远不如如何让成百上千个芯片组成的 AI 芯片群的实时数据互联和同步水平。

被误解的英伟达 和不被理解的黄仁勋

黄仁勋讲解 Dynamo 如何实现 pd 分离 | 图片来源:英伟达

这是为什么连接芯片之间的 NVLink 后面的数字越来越大,事实上为了能让芯片集群发挥最大的效用,英伟达不得不为 AI 芯片研发一个系统 Dynamo,作为「推理服务库的 VMware」,让这些超强的芯片组在推理时代跑得更快。

而为了让这些芯片上交换的巨量数据传输得更快,英伟达也要和台积电合作,在芯片的连接上采用光子技术,如果成功每个端口的速度能达到 1.6Tb/s,比目前最顶级的铜缆速度高两倍。

英伟达的挑战早已经不是单个芯片上晶体管数量的提升,而是字面意义上的物理限制,例如能源利用。「可使用的电能是有上限的」这就是为什么在英伟达看来,AI 算力评价的分母已经不是秒,而是瓦特——再厉害的芯片和 AI 数据工厂,最终要靠电力来驱动。

被误解的英伟达 和不被理解的黄仁勋

Quantum-X InfiniBand 交换机采用特殊的线缆来加速运行 | 图片来源:英伟达

这也是为什么,台达电子 DELTA 的高管告诉极客公园,为了满足这些新的 AI 数据中心硬件的需求,台达需要和英伟达团队一起重新设计从电网到数据中心、再到每一台机柜的每一块芯片的电路和散热装置。「我们说的可是兆瓦级别的电压,不是开玩笑的。」

「我们不是芯片公司,而是一家 AI 基础设施公司。」黄仁勋在媒体沟通会上再次强调英伟达的定位。「你们见过哪家手机公司,会一下发布接下来 3 年的产品吗?不存在的」单纯因为英伟达的挑战不再是行业或者对手,而是能量使用效率本身。

当一家公司被称为「基础设施」的时候,都代表身后是一个庞大的工业(Industry),正如石化、交通、农业。「只取决于世界决定生产水泥,还是生产 AI」黄仁勋如此给 AI 工业定性。

而在这个人们已经意识到、但又没有足够意识到重要性的行业,英伟达希望未来每一个 AI 数据中心流入和流出的 Token 上都有一个标签——Produced by XXX,Accelerated by Nvidia。

毕竟,人们对 Token 的需求,将呈几何级别急剧增加。

音爆和残影

在今年 GTC2025 的展台上,最受欢迎的不是占据最好位置、大赚特赚地数据中心服务商,而是英伟达官方地具身智能展台。来自 1x Technology、Agility Robotics 的工厂和家用机器人,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插入视频号上发布的展台机器人视频

【视频图注】GTC2025 英伟达展台上的机器人吸引了人们的目光|视频来源:极客公园

当然,别忘了还有和黄仁勋一起上台、大秀呆萌的小机器人 Blue,它和小兄弟们是展台上的绝对主力。来自迪士尼研究实验室的「瓦力」,让所有人掏出手机合影,让旁边英伟达负责解释整个物理 AI 的负责人员摇头苦笑——比起搞懂英伟达如何用 Omniverse、Cosmos、物理引擎 Newton 等一条龙产线如何助力机器人开发者,显然小机器人的吸引力来得更直观。

Physical AI 毫无疑问会是未来,单单智能驾驶行业,在 AI 基建、模拟、训练和终端芯片如 Orin 和 Thor,就已经给英伟达产生 50 亿美元以上的收入。按照目前智能驾驶大战依旧,机器人如火如荼的情况,那句话怎么说,「未来可期」。

当然,在具身智能到来之前,Agentic AI,这个正在某种程度上取代了刚刚兴起两年的「传统大语言模型」的新功能,被印到了英伟达未来发展之路的下个节点上。

一方面是因为,以 DeepSeek 为代表的推理模型的表现,确实让人惊艳;另一方面,同样的问询,Agentic AI 需要使用的 Token 数量是之前传统大语言模型的 20 倍。

被误解的英伟达 和不被理解的黄仁勋

DeepSeek-R1 的 Reasoning 模型给出了近 20 倍于传统大模型的 Token 量|图片来源:英伟达

超过两百万人在等着试用 Manus AI 工具的邀请码——注定暴增的 Token 需求,需要更高的算力,或者更好的 AI 芯片和数据中心,这不是明摆着的吗?

在经典电影《公民凯恩》中,主角临终喃喃自语「玫瑰花蕾」(Rosebud)时,镜头最后切到了屋外滑雪板上的玫瑰花蕾图案上。

黄仁勋也有自己的「玫瑰花蕾」。

在开场演讲中,黄仁勋称其中一页 PPT 是他的最爱。那页 PPT 上是全球的科研团队,利用英伟达的硬件和系统,在天文、气候、生物、医药等基础科学领域所尝试的项目和取得的成果。

被误解的英伟达 和不被理解的黄仁勋

黄仁勋「最爱的」一页 PPT|图片来源:英伟达

有情可原,让英伟达在 AI 时代飞升的系统护城河 CUDA,最早的开发者群体正是高校的科研人员。没有他们,AI 和英伟达的爆发,可能要被延后数年。

「英伟达打造芯片,但我们是一家算法公司。」黄仁勋说到。这种对于算法的储备和精通,让英伟达和 CUDA 可以帮助其他团队形成自己的算法,来探索基础学科和领域。

Agentic AI、Physical AI、无人驾驶、使用 CUDA 的科学实验,这些都很好,它们可能是未来 Token 巨大需求的驱动源,但不是根本。它们像是超音速飞机突破音爆时留下的圆圈、或者光速飞行留下的残影。

这个以超高速飞行的,是黄仁勋和英伟达对于 AI 这个注定成为人类最重要、乃至最终产业的愿景和野心。

然而,眼睛盯着参数和市值的人们,无法,或者还没准备好理解英伟达给出的未来。

责任编辑:若风

文章内容举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23 1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老黄祭出史上最强 AI 芯片B200!30倍性能提升,AI 迎来新摩尔定律时代|钛媒体AGI
...务软件NIM,下一代AI超级计算机、英伟达Project GR00T 人形机器人基础模型,并宣布扩大与比亚迪等中国车企合作
2024-03-19 13:00:00
...了一项新的研究成果。他们在芯片设计过程中运用了聊天机器人技术,以提高沟通和测试的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芯片已经成为了由数千亿晶体管组成的大型集成电路。排列这些晶体管在硅片
2023-10-31 22:11:00
黄仁勋公布英伟达路线图:明年升级Blackwell芯片,后年推出新一代AI平台
...上实现“一年一上新”。本次演讲的最后,话题又回到了机器人身上。据介绍,比亚迪、西门子、泰瑞达和Alphabet 旗下公司Intrinsic等全球十多家机器人行业领先企业已经在研究
2024-06-03 07:43:00
不光鸡生蛋、蛋也能生鸡?英伟达正测试用生成式AI来帮助研发芯片
...能的用例之后,研究团队选择了三个用例作为起点:聊天机器人、代码生成器和分析工具。研究论文详细介绍了英伟达工程师如何为内部使用,创建一个名为ChipNeMo的定制LLM,该LL
2023-11-01 02:02:00
ChatGPT掀AI热潮 这些芯片厂商将“狂飙”
近期,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用户数不断攀升,从100万到1000万,再到1亿,仅用两个月,刷新了人工智能聊天程序用户数增长的记录
2023-02-14 14:00:00
热点解读:英伟达GTC要点梳理,关注算力、机器人及游戏投资机遇
...时还展示了公司在加速计算、软件服务、医疗、汽车以及机器人等领域的最新进展。当前,生成式AI席卷全球科技领域,英伟达GTC会议不仅是AI领域的风向标,也是AI生态力量的一次盛大
2024-03-21 09:46:00
马斯克梦想AI超算霸权,旗下公司却\
...亿美元大关。英伟达芯片等产品正在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科研和数据中心项目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持。最近一个财季,英伟达的收入飙升至221亿美元,增长率高达265%。去年,其
2024-03-22 16:44:00
GTC对话黄仁勋:我眼中的GPU,和别人有很大差别
...Blackwell 平台;NIMS;NEMO 和 NVIDIA AI Foundry;Omniverse 和 ISAAC 机器人
2024-03-22 08:00:00
英伟达将在日本建AI工厂网络,优先考虑GPU需求
...结合生成式人工智能和日本在制造方面的专业知识,日本机器人技术的未来可能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12月4日,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会面时带去自己公司的GPU。
2023-12-05 15:55: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发布公告公开征集一批河北省高质量数据集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9月26日,河北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发布公告
2025-10-04 08:03:00
央媒看太原9月30日,央视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栏目以《双节市场备货足美食特产受青睐》为题,报道了假期到来,太原市各大综合市场提前备货
2025-10-04 07:1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近日,2025鼓浪屿世遗文创作品征集活动启动。此次活动面向全国(含港澳台地区)高校、企业
2025-10-03 08:3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石青青)长假期间,许多人从忙碌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趁机好好休息。可是,如果休息方式不得当
2025-10-03 08:37:00
渤海之潮涌动着澎湃的脉搏,海河之畔镌刻着科技的印记。10年前,一颗带有“清华”基因的种子在天津这片沃土扎根;10年后,它长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2025-10-03 09:25:00
太燃了!无人机空中展旗!高新区国庆“氛围组”已上线!
2025-10-03 23:48:00
抖音生活服务联合北京卫视发起“老板驾到”直播活动,吸引用户下单超100万元团购券
9月29日,抖音生活服务联合北京卫视发起“老板驾到”直播活动,助力北京国庆中秋消费。抖音用户在@北京卫视 直播间下单超1万次
2025-10-03 18:36:00
“FutureBOT未来引力”2025北京机器人文化节首日盛况 打造国庆科技打卡新地标
国庆首日,“FutureBOT未来引力”2025北京机器人文化节在北京昌平超极合生汇正式拉开帷幕,成为国庆假期极具科技温度的打卡地
2025-10-03 19:06:00
走到白石山巅的尽头,这家建在悬崖边的“云端咖啡厅”绝对让你惊呼。
2025-10-03 11:37:00
泰康人寿发布新品“泰康百万药无忧(庆典版)医疗保险”(以下‬简称“百万药无忧”),以广覆盖、易投保、强保障、低费率为优势
2025-10-03 09:1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翁华鸿 通讯员 林雨新)在近日举行的2025全球数据管理峰会“数据要素分论坛暨大数据统计与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管理研讨会”上
2025-10-03 08:38:00
兴趣-实践-视野:达芬奇金奖少年带来的教育启示录
摘要:2025“你是达芬奇”全球青少年科学与艺术创新赛圆满落幕,其中金奖获奖少年的亲身实践告诉我们,在AI赋能的新时代
2025-10-02 16:22:00
单日调用近1万亿次,高德助力北斗规模化民用跨入新量级
2025年10月1日,随着国庆长假首日出行高峰的到来,高德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数量接近1万亿次,支撑导航总里程数超90亿公里
2025-10-02 22:31:00
10月1日,从太钢获悉,今年以来,太钢不锈进料加工团队以“精准备案、高效协同”为核心,在进料铬铁镍铁资源利用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2025-10-02 17:39: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记者昨日从中国移动咪咕公司获悉,该公司打造的“鼓浪屿AI伴游”服务已正式上线。市民和游客只需打开“鼓浪屿元宇宙”微信小程序
2025-10-02 08: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