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倾力研发大国重器(科技群英绘·最美科技工作者)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一)盾构机能穿山、可越海,不仅能代替工人进行危险的隧道挖掘,还能将施工效率提高八到十倍。我国盾构机曾一度依赖进口。为打破国外垄断,二〇〇二年,中铁隧道集团盾构机研发项目组成立。时...……更多
最美科技工作者|肖陶康:研发智能机器人 守护大国重器
馈源接收机是国之重器“中国天眼”(FAST)馈源舱核心组成部分,你知道它的运行维护由谁负责吗?正是航天江南集团贵州航天控制技术有限公司专业主管师肖陶康和团队研发的智能机器人。肖陶康(右一)指导同事改进技术...……更多
时政微视频丨大国重器,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局的核心位置,多次深入科技创新最活跃的区域,同科技工作者面对面交流,提出深切嘱托和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强调国之重器一定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更多
当好“大国重器”上的螺丝钉(劳动者之歌)
...,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河南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现场,河南省劳动模范、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高级工程师赵海雷迈着坚定的步伐走上主席台,代表全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宣读倡议书。2016年硕...……更多
烟台2024“大国工匠·重器”美术作品展举办
...发人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此次展览是烟台市美术工作者对工业题材创作的艺术探索,也是一次工业题材创作的艺术突围,通过艺术活动,推动创作者在工业题材的创作中勇于创新,突破传统艺术表现形式,探索以独特的...……更多
大国重器命名里的中国浪漫
...,承载着现代科技与历史文明的浪漫碰撞。今天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向一次次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中国科技工作者,致敬! 来源:人民日报 ……更多
工业艺术的震撼与启迪——2024“大国工匠·重器”美术作品展盛大开幕
...豪感。“大国工匠·重器”美术作品展不仅是烟台市美术工作者对工业题材创作的一次大胆探索,也是工业题材艺术领域的一次重要突破。它鼓励创作者勇于创新,突破传统艺术形式,探索独特的视角和创意,展现大国重器的风...……更多
这些大学生,春节没放假!
...不能忽视他们更不能忘记他们正是一个个看似普通的科研工作者的坚守才创造了一个个非凡的成就让大国重器的形象熠熠生辉在中山大学天琴中心的实验室里一群科研工作者还在着力攻克难题不论是光学平台镜片粘接实验还是冷...……更多
“地下蛟龙”的“绣花”功夫
...,也蕴含着感人至深的精神力量。正是因为广大一线科技工作者的前赴后继、接力攀登,才有大国重器的不断突破。 ……更多
“向南,向深,向远” 广播连续剧《深海一号》为你讲述何为国之重器,民之后盾
...》是典型的工业题材的艺术作品,这一题材对于很多文艺工作者来讲是一个难啃的硬骨头。因为这种题材的写作会涉及到很多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术语,如果写得深了,听众会难以理解;可如果写得浅了,又难以体现主人公们真实...……更多
...的支撑基础,使我们的应急管理能力如虎添翼,无数科技工作者们心怀“科技强国”梦,献身科技事业发展,让“大国重器”牢牢掌握在我们中国人自己手中,为平安中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尤其是在如今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更多
...总工会的支持下,特邀曾经获得各级劳动模范荣誉的科技工作者,来讲述他们的科技创新创业实践以及对未来的期望与设想,从中感受他们以智慧拼搏,勇当科创尖兵的决心与力量。刘海涛:一路奋战,加速把科技力量转化为生...……更多
...关议案,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吸纳。农业强国,源于科技工作者孜孜不倦的探索。为保障绿色安全农产品的供给,30年来,云南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克勤和他的团队踏遍了云南的山山水水,建成了防治线虫的微生物资源...……更多
...、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历时三十年技术攻关、四代科研工作者接续奋斗,“中国天眼”开放运行4年间,发现新脉冲星870余颗,是同时期国际所有其他望远镜发现新脉冲星数量的3倍多。“我们将高水平运行好这一观天巨目,保...……更多
全市首例!“中国天眼”走进淄博校园
...年7月,我们来自淄博的12位校长参加了由中国青少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举办的‘巡礼大国重器’中小学校长科技教育研修活动,并在活动期间共同搭建了一台‘中国天眼’模型。”赵玉亮介绍,如今将这个模型请进校园,能够让学...……更多
大国重器样板车间 领跑数字化转型
本文转自:黑龙江日报轧电车间电子大屏。□文/摄 本报记者 孙铭阳近日,2022年黑龙江省数字化(智能)示范车间名单公布,一重集团(黑龙江)重工有限公司轧电数字化车间榜上有名。这个“样板车间”什么样呢?记者采访...……更多
...深海一号”火炬臂喷射而出,以雷亚飞为代表的海洋石油工作者倍感振奋,无数见证这一场景的中国人也深受鼓舞。中国梦,深蓝梦。面对1500米超深水气田开发,海洋石油工作者在实践经验不足、技术储备不足等不利条件下,...……更多
...探“成都造”硬核科技的“真面目”。在“礼遇最美科技工作者”环节,来自人造太阳、拉索、国家超算成都中心等多个“大国重器”的科技创新团队将现场亮相,分享他们的创新故事,让公众感受新时代科技工作者爱国、创新...……更多
2023年度“时代好书”评选结果正式揭晓
...书以精湛的细节、铿锵的共鸣,刻画出我国沙漠治理科研工作者甘心扎根边疆远塞、倾心改造荒漠旷野、全力营造广阔绿洲,为新疆三大沙漠的科学治理、趋利避害、全面优化而攻坚克难、勇毅前行的壮美画卷;展示了我国在沙...……更多
...车”推介近年来取得的重大科技突破、具有代表性的大国重器,以“互动+传播”的方式引导大家感知大国重器蕴含的重要意义,共享科技创新成果带来的宝贵价值,让科普宣传更加贴近受众、成就宣传更能共情共鸣,不仅是对...……更多
... 题:涌动澎湃“创新力” 上海“科创土壤”孕育“大国重器”中新社记者 李姝徵C919大型客机、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走进位于上海张江科学城的未来公园,上海...……更多
助力水生蔬菜“上新”(科技群英绘·最美科技工作者)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杨宏富《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14日 第 08 版)(一)种质资源是育种创新的基础。来到国家水生蔬菜种质资源圃(武汉),仿佛走入一座宝库。这里保存着十二种水生蔬菜种质资源三千余份。这些成果离...……更多
...展品丰富多样,涵盖300余件珍贵实物与实体模型等“大国重器”,从中国空间站核心舱到神舟系列返回舱,每一件都承载着我国航天逐梦的厚重历史,静静诉说着那些冲破云霄的壮丽篇章;从嫦娥奔月到祝融探火,架起神话与科...……更多
一生“为祖国找油”(科技群英绘·最美科技工作者)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毛 娜《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30日 第 08 版)(一)“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是我的家……”在二〇二三年底的一场活动中,歌曲《我为祖国献石油》让年逾百岁的共产党员、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更多
点亮山里娃的科技梦(科技群英绘·最美科技工作者)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一)位于赣南革命老区的寻乌中学,近年接连有物理“尖子生”考取名校。好成绩背后,也有物理老师黄才发的一份付出。二〇〇二年,二十五岁的黄才发来到寻乌中学任教。他发现一些来自山区的孩子...……更多
把青春融入祖国通信事业(科技群英绘·最美科技工作者)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余 都《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28日 第 08 版)(一)现代化国防建设中,信息传输的及时性、可靠性和灵活性影响着最终决策和结果。今年三十七岁的陈章,一直致力于构筑可靠通畅的通信大道。如今已是...……更多
奋战结核病防治一线68年(科技群英绘·最美科技工作者)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一)在结核病防治领域,她写下了重要一笔。如今年过九旬的她,依然坚持每周出诊,耐心诊治每一位患者。她就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结核一科主任医师马玙。大学毕业至今,马玙已在这里...……更多
用忠诚筑牢高坝大库(科技群英绘·最美科技工作者)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一)确保高坝大库抗震安全是国家重大需求。从三峡大坝到白鹤滩水电站等,我国水工抗震学科奠基人和开拓者陈厚群,带领团队承担了国内所有超过一百五十米以上的高混凝土坝抗震研究。潜心钻研六...……更多
...以“加购”的盾构机、可以下单的载人飞艇——一批大国重器在电商平台“上链接”本报记者 李 婕《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11月06日 第 11 版)从海底高铁隧道盾构机到0.01毫米极小径铣刀,今年“双11”期间,一批大国重器...……更多
攻关四十载  繁育大黄鱼(科技群英绘·最美科技工作者)
...岌可危,到如今大黄鱼重新“游”回百姓餐桌,基层科技工作者付出了大量心血。福建省宁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原站长刘家富,便为此奋斗了四十余年。(二)为实现用人工繁育拯救濒危大黄鱼的目标,一九八一年,刘家富带着...……更多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华为重磅新品曝光!比三折叠手机还更科幻...
近日,华为终端BG CEO余承东在直播中主动爆料,透露了一款即将发布的重磅新品。这款神秘的产品将打破常规,足以引发全国人民的抢购热潮
2025-01-31 20:09:00
余承东晒智界R7硕大后备箱:从家乡回深圳带了两大箱子鸡蛋
快科技1月31日消息,大年初三,余承东已经从安徽老家返程回深圳,这次他开上了智界R7,想要测试一下这款汽车的能耗。路上
2025-01-31 20:09:00
春节档电影相关互撕引战频发 600余个账号被禁言
快科技1月31日消息,微博管理员发布社区公告称,站方发现,在春节档电影相关讨论中,有个别用户偏离理性讨论方向,发布拉踩引战
2025-01-31 20:09:00
智慧灯光秀为春晚舞台注入科技感
本文转自:人民网-重庆频道人民网重庆1月31日电 (记者胡虹)28日,万众期待的2025年央视蛇年春晚如期而至。在今年的春晚舞台上
2025-01-31 11:01:00
库克:我看好DeepSeek 这种颠覆性的新模式对苹果影响大
快科技1月31日消息,今天苹果发布了财报,而会后库克接受了媒体和分析师们的采访,自然也谈到了DeepSeek。面对DeepSeek的异军突起
2025-01-31 11:08:00
突破性进展!我国成功研制出新型光子毫米波雷达芯片
快科技1月31日消息,据报道,南开大学携手香港城市大学,成功研制出薄膜铌酸锂光子毫米波雷达芯片,在毫米波雷达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2025-01-31 11:08:00
财务状况仍未达标:曝大众汽车正计划进一步加大裁员力度
快科技1月31日消息,据德国《商报》报道,大众汽车的财务状况仍未达标,知情人士透露,公司必须加大裁员力度。大众原计划在2026年底实现6
2025-01-31 11:38:00
惨!客机与黑鹰直升机空中相撞 67人全遇难:这是美国24年来最严重空难
1月31日消息,当地时间1月30日,一匿名花样滑冰业内人士透露,29日晚与军用直升机相撞后坠河的美国客机上有约20名花样滑冰选手和教练
2025-01-31 11:38:00
比亚迪Shark 6皮卡澳大利亚订单破6000台 现已正式开启交付
快科技1月31日消息,自2024年10月公布定价并开放订单以来,比亚迪Shark 6在澳大利亚已累计收获超6000台订单
2025-01-31 12:08:00
DeepSeek创始人回家过年 家乡拉横幅:欢迎文锋荣归故里 家乡因你而骄傲
快科技1月31日消息,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回到家乡湛江米历岭村过年,家乡人也把他当荣归故里的英雄来迎接。一条条横幅挂起
2025-01-31 12:08:00
余承东开智界R7从安徽老家回深圳:全程1343公里 雨中全程智驾
快科技1月31日消息,大年初三,余承东宣布已经从安徽霍邱老家驾驶智界R7回到深圳。余承东详细介绍了此次行程的情况。全程长达1343公里
2025-01-31 12:08:00
这种禽肉一直被忽视!高硒高蛋白 还富含不饱和脂肪
说起鹅,相信很多人会想起一个“童年噩梦”:那就是被它追着跑。不少网友调侃,没有被鹅追过的童年是不完整的。鹅除了战斗力爆表
2025-01-31 12:38:00
四川一小孩鞭炮炸翻豪车 车主改名“会飞的雷克萨斯” 名下两辆车被炸
快科技1月31日消息,昨日,四川内江市资中县一名男孩将鞭炮扔入化粪池中,不慎引发化粪池井沼气爆炸。据报道,现场多辆汽车受损
2025-01-31 13:08:00
原价抢到算我输!英伟达RTX 5090D/5080正式开卖:16499、8299元
快科技1月31日消息,不少人期待多时的RTX 5090/5080已经正式开卖,而国行对应的则是RTX 5090D。作为国内特供版
2025-01-31 14:38:00
冰面连续漂移46分钟共计132圈!保时捷Taycan GTS刷新吉尼斯纪录
快科技1月31日消息,日前,保时捷Taycan GTS在芬兰的保时捷极地中心刷新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完成了电动汽车冰面最长时间的持续漂移挑战
2025-01-31 14:38:00